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月,建国62周年,天宫一号发射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的长河记录下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辉煌,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磨难与奋进,光荣与梦想。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印度文豪泰戈尔在《力量蕴藏在历史之中》的演说里强调:“假如我们抹煞自己的历史,那就无异于自杀。”今年的金秋时节,共和国将迎来63华诞。让我们一起沿着时光隧道,回溯到新中国成立之时,共同巡游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领略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无限风光。

62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一朵浪花、一滴水珠而已,这就是共和国跌宕起伏、“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光辉历程,其中既有可悲可叹的惨痛教训,也有可歌可泣的骄人业绩。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移植智慧,汲取力量。

翻开新中国的历史诗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瓜分以来就压抑在心底的百年期盼。

新中国成立伊始,民生凋敝,百废待举。中国人民在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人的领导下,信心百倍、豪情万丈地投身于建设祖国的滚滚洪流之中。为支

援国家建设,广大侨胞积极捐款捐物;旅居海外的莘莘学子,怀一腔报国壮志,纷纷放弃在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冲破阻碍,远渡重洋,回到祖国。到“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建成了独立和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转入快车道。但或许天将降大任于中华民族,注定要让近代以来历经百年忧患的祖国再遭挫折,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磨难接踵而至,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东方巨人步履蹒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拨乱反正,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从此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拼搏号角响彻神州大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以xx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续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62年岁月如歌,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战胜天灾,平复人祸,粉碎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对我国进行分化瓦解乃至和平演变的阴谋,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随手撷取一串璀璨的明珠,以供观赏:“两弹一星”,“一箭三星”,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牛胰岛素人工合成,曙光、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两系法杂交水稻新品种;中国入世,奥运盛典成功举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陆、台湾两岸三通,国共两党正在努力争取通过谈判,谋求双赢;我国进出口总额、经济总量双双位列全球鼎甲,发展成就四海钦敬。

62年红旗漫卷,浩浩江河奏响祖国高歌前行的华彩乐章,巍巍长城见证神州日新月异的千变万化,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国家,一跃成为社会主义强国——“风景这边独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今天,13亿中国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快步奔向富裕安康,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面对新中国六十年来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骄傲,我们自豪!回眸历史,不是为了让我们陶醉于往日的辉煌,而是要鞭策我们,再度谱写盛世华章!我们青年人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让我们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携手并肩,敬业奉献,紧密团结在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

树立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通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高潮,共同创造中华民 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如果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出漫长的话剧,那么,人民政协这62年来的成绩,无疑成了其中辉煌壮丽的一幕。在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人民政协始终坚持在中国***的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践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职能。历史把民主完善的重任赋予给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而人民政协也不辱使命,密切配合中国***的安排,披荆斩棘,百折不挠,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协助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并且一步步完善了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民主事业,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我们深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人民政协会带着一份完善民主的使命,为人民谋利的责任,以及建设更好国度的动力,奉献于中国最壮丽、最伟大的建设事业!

22天宫一号22

2011年9月21日21时16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全部过程。

天宫一号奔向太空,这是中国迈出意义非凡的一大步,同时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实现了全面载人航天飞行能力。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 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08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10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当代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我倍感激动,中国的第一个空间站就在我的面前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拥有自己空间站的国家!我真切地感觉到了祖国的腾飞和崛起!

那个晚上,我一直在回味那个对中国来说历史性的点火,当晚空中那颗明亮的星就代表着中国蓬勃发展的航天事业!我真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是中国第一个空间站的发射啊!我们有幸亲临现场观看了发射,真是激动!祝愿祖国的航天事业更加繁荣昌盛!也希望今后自己能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祝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的思想汇报

天宫一号思想汇报

天宫一号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思想汇报

天宫一号发射观后感作文(定稿)

建国62周年思想汇报

建国62周年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建国62周年

10月思想汇报天宫一号

十月,建国62周年,天宫一号发射思想汇报
《十月,建国62周年,天宫一号发射思想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