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21个全国“土地日”寄语

发布时间:2020-03-03 13:27: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21个全国“土地日”寄语

今天,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首先我谨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战线上的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惠民生”。确定这个主题,是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进一步强化全社会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耕地保护意识以及国土管理的民生意识,推进土地利用模式转变,加快全市转型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全市各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在管好用好土地资源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迎来了土地管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后备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审批监管严格依然是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要围绕破解“两难”局面,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努力实现“双保双赢”。要转变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把节约集约作为破解瓶颈的唯一出路。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时

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依赖程度很高,土地资源的需求持续旺盛。然而,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达到土地总面积的43%,逼近50%的极限线,建设用地后备资源十分紧缺。要打破土地资源瓶颈制约,根本途径在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要着力从发展模式上求集约。集约发展必然集约用地,因此要更加积极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把发展模式转变到创新驱动、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要着力从项目上求集约。注重选好项目,重点发展高科技和支柱型产业项目;注重集约供地,能不用耕地的就不用耕地,能用存量的就不用新增。要着力从统筹上求集约。坚持由市统筹分配省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市重点工程和优质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着力从盘活存量和二次开发上求集约。通过下达任务指标、强制无偿收回、出台利好政策和实施行政问责等措施,建立倒逼机制,畅通处臵和盘活路径,积极开展存量土地盘活挖潜,解决镇街一般性工业项目用地问题;通过建立台账、分清责任、明确时限等手段,加速推进“三旧”改造工作。

要着眼全局、心系子孙,把坚守红线作为管地用地的自觉行动。“为政之要,首在足食。”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耕地始终是我们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截至2010年底,我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32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4%、全省的59%。

坚守耕地红线对于我市来说,意义很大、责任很重。必须更加注重制度防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属地责任制和共同责任制,形成上下协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必须更加注重政策引导,坚持实施耕地保护补贴政策,不断加大补贴的力度,提高基层保护耕地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是,当前全市基层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刚刚结束,必须及时进行普法教育。必须更加注重严格执法,始终保持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高压态势,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要严防、严查、严处,不仅要追究事,而且要追究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减少耕地流失,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尽到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保命田”。

要以人为本、保障权益,把惠泽民生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土地是涉及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土地资产、资本属性不断显化和强化的今天,国土管理必须不断增强权益保护意识和民生保障意识,因势利导,改革创新,确保各项土地政策惠及民生。要抓住政策机遇,用好“三旧”改造政策,抢时间、赶进度,努力为更多符合政策条件的地块完善好历史用地手续;用好已建房屋补办手续政策,按照“新法新办、旧法旧办”的原则,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好耕地规模经营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的同时,帮助村民发家致富。

土地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珍惜每一寸土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珍惜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科学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而共同努力!

开展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工作(整理)

6月25日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

21个土地日讲话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纪念第21个全国“土地日”

21个土地日总结(汝阳)

“第21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

第23个全国土地日总结

第15个全国“土地日”电视讲话

全国土地日

全国土地日

第21个全国“土地日”寄语
《第21个全国“土地日”寄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