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发布时间:2020-03-03 00:5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摘要: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个分支。近年来,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以及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更新有所滞后,推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构建全新的政府会计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当前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情况及改革难点,为进一步改进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

(一)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虽然在《暂行补充规定》中明确对个别事项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对其他债务都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1] 尽管收付实现制是各国主要采取的核算基础,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NPM)运动推动下, 已有不少国家在政府预算会计中运用了权责发生制。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表明,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对支持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改革,鉴别财政风险及改进政府对长期资产管理等有重要作用。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从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讲。为满足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近年来,财政部陆续进行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等方面的改革,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难以适应改革的需要。例如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取消了原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的开户,行政事业单位只能以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或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确认收入,确认时没有货币资金的流入。在确认支出时,由于资金不再通过行政事业单位支付,而是直接收到相关的货物或服务,收付实现制就根本无法及时处理此类事项。

2、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收付实现制只能核算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而对于核算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债务核算则无能为力。这便导致了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仅仅核算了“直接显性负债”,而对于一些占重要地位的“隐性的、或有的债务”则无法核算,这些债务主要包括担保的外债、社保基金缺口、金融机构呆坏账等。此外,收付实现制虽然利于管理者清楚现金流动情况,但收付实现制通常在“坏结果发生之后”才进行计量和确认,会计信息往往存在“滞 1

后”和“狭窄”,管理者不能及时得到信息,对将要产生的财政风险没有起到预警和防范意识,此时的会计对于财政风险管理失去了应有的信息功能。

3、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讲。由于收付实现制强调的是货币资金的实收实付,收入与成本部配比,对于跨期的收支,不能及时入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反映不真实,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监督与管理。最后,从目前的形式来讲,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财政部门拨入各预算单位的资金不再表现为货币资金,在会计的处理上表现为资产或费用的增加,对应会计科目表现为收入的增加。

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财政总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若有经营性业务,则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财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政总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有必要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否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研究。根据我国公共组织所处的会计环境特征和会计基础的特点,在推进我国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时,根据公共治理提高政府绩效的需要,引入权责发生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2]

(一)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

1、权责发生制能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特定会计期间有关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相对于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能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特定会计期间有关的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因为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入和支出是否已经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支出,对于当期应付未付职工工资、采购材料等能及时入账。因此能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信息,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体现单位预算管理业绩和工作效率。

2、有利于解决年终结转财务处理问题。预算单位由于存在当年预算已经安排但未及时开支的情况,如果财政部门将资金留给单位使用,实行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解决这类问题。一方面增加当年的收入,另一方面增加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第二年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恢复指标,相应冲减对财政部门的应收款项。

3、权责发生制适应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的需要。随着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一系列改革的实施,有效预防行政事业单位在途资金和闲置浪费的出现,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及时反映与确认应收未收及应付未付的收支信息,大大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的工作绩效。

(二)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

1、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多元化,权责发生制很难完全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行政单位、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支单位,由于资金来源 2

渠道、经济业务性质各异,根据权责发生制采用统一的账务处理方法显然行不通。

2、有关部门为业绩等考虑有可能调节年度结余。由于权责发生制以应计的概念对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核算,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主观判断的结果,也就为单位调节年终结余、完成某项指标提供了可能,不能更加合理、完善地反映相关信息,使财政部门不能准确了解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审计部门难以加强监督,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有效管理和监督。[3]

三、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措施

(一)参考国外的经验

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主要标志是推行权责发生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不存在纯粹的收付实现制和纯粹的权责发生制。在公共部门中采用某种主导性的会计基础的同时,往往也采用某种形式的修正会计基础,由此形成了几种会计基础并存的局面。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1998年发布的《政府财务报告指南》中,鉴别了四种可应用于公共部门的会计基础,即完全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基础和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基础。[4]

(二)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首先,在资产方面,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只对部分资产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并在资产负债中反映,例如金融资产非金融实物资产。所谓部分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国债转贷资金以及已经确认但尚未实际收到的上级政府或其他方向提供的拨款或补贴。与此同时要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进行成本核算。

其次,在负债方面,对部分负债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是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项目包括:国债应付本金和应计利息;已明确没有还款能力的政府担保项目;已核拨但尚未支付的政府采购项目(暂存款);已核拨但按进度尚未支付的基本建设项目;应付未付的政府欠发工资等。这些应在核算中进行充分确认和计量,并在财务报表中予以列示。

再者,在财务报表和预算方面,以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反映采用修正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结果,着重体现净负债的情况,以现金流量表反映实际收付的情况,并据此来审核和编制预算,在需要现金时才进行拨款。经过第一阶段的改革,资产负债表和收支表对政府的负债情况能够得到较全面和完整的反映,对政府的财政风险也予以了较充分的揭示。

最后,对于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共性业务,可直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并就政府部门如何应用这些准则做出必要解释;对现行会计准则中个别准则,不适合政府部门业务活动特点的规定,进行补充、调整和说明;尽快研究出台权责发 3

生制下的政府预算财务报告编制方法。正确、及时、完整的向纳税人提供财务信息报告,以便他们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

(三)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领域率先采用权责发生制

财政支出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得支出和收入相匹配,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应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支出预算数额和支出范围,在应归属的会计期间分别确认。对预算单位的年终结余资金及其他应付未付款项运用权责发生制进行处理,以解决财政结余不实的问题。[5]

(四)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1、采购业务的会计核算。存在跨年度的采购业务时,如果属于本期已经发生或应当应当负担的费用,我们可以根据发票、合同等附件在当期开支,借记材料或支出类会计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暂存款”或“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

2、债权债务的会计核算。为了准确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对于应收当年单位或个人的伙食费、水电费等,借记“暂存款”、“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对应冲减原入支出科目;对于当期应付未付职工工资、工会经费等,借记“经费支出”或“事业支出”,贷记“暂存款”或“其他应付款”。

3、收入支出业务的会计核算。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部门拨入各单位的资金在会计的处理上表现为资产或费用的增加,对应科目表现为收入的增加。年终结账时,经财政部门确认当年确实无法实现财政拨款,需结转下一年度支出时,通过“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予以账务处理,年底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结转指标数一方面增加“财政应返还额度”,另一方面增加预算单位的经费结余。第二年采取直接支付方式在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支出类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采用授权支付方式则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恢复额度通知书,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核算的收付实现制基础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求和适应国际预算会计改革的趋势,通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进,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为审计、统计、金融等部门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从而可以针对各级胜负财政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对推进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有极大地作用力。

4

参考文献:

[1]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2004,(9)

[2] 刘卫东,张立达,苑斌.政府与非政府营利组织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柴兆祥.基于公共财政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1,(1) [4]张朝莉.加强总预算会计管理 推进财政国库管理改革[J].财政监督,2011,(1) [5]李强.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关于我国会计总预算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0,(3)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展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展解析

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精)

财政总预算会计习题

2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政总预算收入练习

第 财政总预算会计

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

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

财政总预算会计年终结账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
《浅析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