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发布时间:2020-03-02 04:0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相传,后羿射日之后,娶了嫦娥为妻。某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巧遇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老之药。然后,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独自成仙,于是把长生不老之药交给嫦娥珍藏。后羿武功高强,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其中有一人名叫蓬蒙,此人心术不正,混进来的目的就是想偷吃长生不老之药。他趁后羿外出狩猎的机会,手持宝剑威逼嫦娥交出仙药。危急之时,嫦娥拿出长生不老之药一口吞下,她飘起来往天上飞去,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得知一切,悲痛欲绝,仰望天空呼唤爱妻的名字,皎洁明亮的月亮里有个身影酷似嫦娥,可是他无论怎样都无法追赶月亮。无可奈何的后羿每逢八月十五嫦娥奔月这一天,都在花园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饯,遥祭爱妻。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中秋节正当秋分,太阳差不多是直射到月亮朝地球的一面,月亮看起来显得又圆又亮。“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独在异乡旅居的人,自然会想到和家人的团聚,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古代,我国民间祭月、赏月的风俗很多。据后人《玩月诗》序言中记载:冬天寒冷,不宜于户外赏月;夏季,天空常有浮云,月色的光辉被遮住;只有秋高气爽的中秋,才是赏月的好时机。每到中秋佳节这一天,待到月儿当空,一家人在清澈的月光下赏月叙谈,分享祭月礼品。关于中秋赏月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杨姓的人家有一童养媳,名叫姚六姐,她七岁到了杨家,天天被婆婆逼着干活,一年到头不得休息。有一年八月十五晚上,婆婆以月色好,月光明亮为理由,要姚六姐把七斤棉花纺成线再睡。可怜的姚六姐又累又困,一不留神就打了个瞌睡,等她醒来,天已经四更,而棉花还剩一大半,她又怕又急,伤心地哭着对明月说:“月姐姐,求求您,让夜再长一点,让我纺完线您再走吧!”

突然,一条龙船从月亮里钻了出来,龙船渐近,只见嫦娥抱着玉兔坐于船中,姚六姐又惊又喜,嫦娥告诉她,说她每年中秋节的晚上都会划船下来,送给苦难百姓一些金银。姚六姐听后,喜出望外,立刻把纺车搬进了屋。结果当然不用说了,姚六姐的棉花不用纺就成了线,她的纺车成了一架金纺车,从此婆婆再也不敢虐待她了。人们知道这件事之后,都希望能在中秋之夜见到嫦娥的龙船,赏月的习俗便由此形成,每到中秋之夜,人们都会赏月到四更。

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由来已久,元朝末年,蒙古族贵族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剥削和奴役人民,而又怕人民起来造反,老百姓家里不准有金属器具,就连菜刀也是几户人家共一把,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当时农民领袖朱元璋组织农民起来反抗,为了传递秘密通知,在月饼里夹了一张字条,约定农历八月十五为起义时间。到了中秋之夜,家家掰开月饼,看到传单就一起动手,造反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从此每到中秋节人们都要吃月饼,用以纪念这一人民群众的斗争。中秋佳节,我国城乡乃至海外侨胞,均有吃月饼的习俗,我们浦江,人们历来在节前就购备月饼等食品,互相赠送贺节,是夜全家老幼围成一桌吃“团圆饭”,酒菜丰盛,且必有鸡蛋、“擂头馃”,这也是我县中秋节的习俗特色。浦江有首民歌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逢中秋佳节,吃月饼同时能够给节日增添气氛。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来历、习俗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及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来历、习俗

节日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与习俗[推荐]

中秋节来历和典故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