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微001

发布时间:2020-03-02 18:29: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单位及实验室名称 项 目

汉源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 编号:LAB/SOP/HY/微-001 日期:2010年5月3日

版本:第一版,第0次修订

第1页,共3页

一、【标本采集】

1.血液采集:(1)以无菌方法采血,采出的血液标本立即注入适当的液体增菌培养基内,迅速轻摇,使之充分混匀,以防止凝固。 (2)采血量:增菌液与血液标本比例为5-10:1,成人一次采血8-10ml,婴幼儿1-5ml。

2.骨髓标本:(1)采集部位及时间:一般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采集骨髓标本,最好在用药前,发热患者要在发热初期或高热期采集标本。 (2)标本采集要严格无菌操作,增菌与运送同血液标本。

二、【检验方法】

1.培养:标本接种于肉汤增菌液后,立即置35℃孵箱内孵育,每天观察培养液内有无混浊、沉淀菌膜、色素颜色变化等。 肉汤出现变化 怀疑菌种 混浊 革兰氏阴性杆菌 均匀混浊,有绿色荧光 绿脓杆菌 上面澄清,下面沉淀 链球菌 自下而上溶血现象 溶血性链球菌 肉栋样凝固 葡萄球菌

表面有灰白菌膜 枯草杆菌或类白喉杆菌

1 2.检验:对有细菌生长迹象的血培养瓶应及时做如下检验

(1)以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一旦有细菌生长可向临床作初步报告。

(2)同时转种于血平板或其它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3)根据菌落特征及菌体染色镜检形态,进行常规生化反应,同时做药敏试验。

三、【检验程序】

血液、骨髓

增菌培养(需氧及厌氧)

———————————————————————————— ↓ ↓ ↓ 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直接药敏试验 ∣ ↓

(35℃ 4-6小时)初步报告

↓ ↓ 需氧培养及CO2环境培养 厌氧培养(血平板

等分离培养基)

(血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

2 ∣——————————菌落观察—————————∣

↓ ↓ 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纯培养

———————————————————

↓ ↓

血清学检查→确定报告←生化反应试验、药敏试验

四、【结果报告】

1.根据增菌液培养结果直接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确属致病菌时可向临床做初步报告,最后根据细菌鉴定结果及药敏试验及时向临床报告。

2.培养7天无菌生长时,可报告为“经7天培养无细菌生长”。对于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标本应培养1个月,才能做出报告。

3.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细菌(可排除污染);(2)发病2周后血中抗体滴度增高。

作者:肖德慧

时间:2010-5-3 3

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常规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探究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检验标本采集及送检要求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微001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微0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