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后思考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02: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分析评价《改革政府》中政府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与《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的有关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如何对政府职能进行定位?

1、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2、论述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意义与产生缘由;并说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这一理论在理论研究与行政实务上的发展情形

参考要点:

(1)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

(2)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对建立独立的行政学学科的意义;

(3)政治与行政二分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4)20世纪40年代以后西方行政学对该理论的批评和否定;

(5)新公共管理理论关于决策与执行分离的理论主张;

(6)在行政实务上,当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实行了决策与执行分离,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北欧等;

(7)我国实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意义,对“行政三分”的说法加以评论;

3、在公共行政的研究中,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宪政主义的取向,它秉承政治学和法学的传统,关注民主、社会公平等价值,强调公共权力的制约和限制;另一种是管理主义取向,它秉承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传统,关注效率问题,强调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

问题:试论述两种研究取向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人物,并提出你个人的看法。

下面就以“市场化取向下的政府外包及其管治 ”为内容来具体说明经济环境对行政的影响作用。

第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含义

市场化取向是当代各个国家行政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政府从社会中部分退出和政府职能转变所采取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其内容实质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之中。具体包括:

(1)推行政府公共服务输出市场化,在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与市场机制;

(2)减少政府职能,将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实现政府从社会的部分撤退,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3)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放松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制,简化政府管理的行政流程;

(4)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放松规制,裁减机构与人员,削减财政开支,实行小政府模式和提高政府管理的有效性;

(5)将政府的决策与执行功能分离,加强对政府的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树立服务意识。

市场化的具体表现内容

1、政府行政机关内部管理的市场化

在政府行政机关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划分责任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自治性单位,实现项目管理制。这样,放松了传统的规制管理,下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增加了,政府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从过程导向的管理转向了结果导向的管理。其特点是:(1)责任明确;(2)结果导向;(3)合同约束;(4)用户至上。

2、政府行政机关内部人事制度市场化

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建立灵活、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用人机制。具体包括:

(1)实行合同雇佣制。有助于政府对不确定的环境作出灵活、快捷的反映,摆脱传统的公务员终身制的束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人员;

(2)淡化职位分类。实行自由流动,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造就通才;

(3)简化管理规则,将公务员的录用、晋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逐渐转移到各级业务部门手中;

(4)改革工资制度,推行绩效工资制。

3、政府行政机关自我服务的市场化

在政府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服务活动中引入市场机制,将政府与社会力量联结起来,通过多元竞争提高政府自我服务的能力,减少服务费用和成本。在内部的自我服务功能上,政府不一定都要自己直接经营,而是可以设立特殊的市场,花钱为自己购买服务,采用竞争性的、公开的市场招标形式,并进行宏观管理。

第二、实现市场化的具体途径

1、市场化不等于民营化(私有化)

2、具体途径:

(1)租赁

(2)承包

(3)合同

(4)招标

第三、市场化取向下的政府管治

1、处理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

2、处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处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4、纠正两种偏向:

(1)将管理与服务对立

(2)将划浆与掌舵对立

我们翻阅了一下副市长办公桌上的台历,那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记载着他来去匆匆奔波操劳的足迹。以1998年5月4日为例,早上6时,去火车站欢迎从北京载誉归来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午8时,参加地方工业品展销大厦落成开业剪彩仪式;上午9时,到工人文化宫向“十位优秀青年企业家”颁发奖状;上午10时,在市委听取全市上月工业生产情况的汇报;中午12时,赶到某宾馆与某省工业厅的领导同志共进午餐;下午2时,参加市长办公会议;下午6时,应邀参加一个兄弟城市市长来本市参观结束后的答谢宴会;晚上7点30分,出席市青少年宫举办的青年职工文艺汇演,向优胜单位和个人颁发奖杯和奖品;晚10时,前往火车站为兄弟市的市长送行;晚11时,回家阅批文件到深夜12点半。据悉,这一天,该市长还有两起重要的会谈,因实在挤不出时间而推迟了。至于登门拜访或请示汇报工作的人可能也不少,然而都扑了空。难怪有人感慨地说:“市长们真忙,也真难找啊!”

请你运用行政领导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位副市长一天的工作?作为行政首长的市长怎样才能摆脱繁杂的日常事务,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行政首长的主要职责是出主意、用干部。所谓出主意,主要是切合当地实际,作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决策。这就要求行政首长深入实际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所谓用人,主要是如何选用优秀人才,以及如何发挥下属的积极性。作为一名市长,应该

集中精力进行宏观调控,而不应该忙于琐碎事务。市长应该管大事,出好主意,用好干部。

作为行政首长的市长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注意下述几点:⑴明确市长的职责,抓好大事。⑵善于授权,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⑶减少“文山会海”,克服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

张明是一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原在B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1992年调到A市公安局交通处任处长。张处长上任后,针对各队普遍存在顶撞交通处领导、处领导没有威信、软弱无力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⑴请环保局有关部门到各主要马路测量空气污染程度,要求上级给交通处每人每月10元钱的空气污染补贴费;⑵为每个交通岗亭安装电风扇和扩音器,为每个交通队配备小汽车、事故勘察车和携带式通话机;⑶派人到各省市和出国去学习先进的交通管理经验,制定岗位责任制;⑷对少数违法乱纪的干警进行必要的惩处;同时派工作组进驻一些不听指挥的交通队,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张处长采取这4条措施后,威信倍增。各科队和几位副处长大事小事都要请示张处长,似乎没有他的点头许多事情就很难办。按照张处长本人的说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就是要利用手中的权力来树立一定的威信,这样才有号召力。但自1996年张处长离休后,他的威信也随之消失了。

1、为什么张处长离休后威信也随之消失了?

2、行政领导者怎样才能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

威信,是指一个人在人群中的声望和信誉。行政领导干部的威信,实质上就是行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威信就高;反之,影响力越低小,威信就越低。那么行政领导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威信呢?行政管理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不外乎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权力性因素,即依靠法律赋予的职权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以外部推力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制性,且难以持久;另一方面来自非权力性因素,即依靠领导者的学识、才能、品行、人际关系等所产生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它使部属自觉追随,表现为一种内趋力,不具有强制性,是在部属心理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它能稳定地、长久地、深入地影响部属的心理和行为,可以发挥出权力性因素所无法发挥的影响。案例中,张处长的领导基础观是片面的,没有理解领导的真正含义;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去推行工作,而忽视了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忽视了依靠发扬民主、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来调动干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张处长的领导风格 也有问题,采取的是集权型的领导方式,也违反了职权责一致原则,没有发挥一个领导者应有的职能,仅仅起一个管理者的作用。

第一,张处长对威信的理解存在偏差;采取了集权式的领导方式。

第二,领导者要建立持久有效的威信,必须注意下述几点:⑴提高自身素质。⑵实行既集中又民主的领导方式。⑶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

中国石油能源战略管理案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原油2.52亿吨,同比增长12%;进口占36.1%,同比增长31.29%。未来20年中国仍是石油需求增长较快时期,预计到2020年,进口量将可能达到4.5亿吨;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比例也将从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目前,能源已成为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单独隶属于中央的能源部,对能源和石油进行统一管理与协调。对能源的管理职责被分散在几个机构中,无法集中力量对能源及石油事务进行有效协调和管理。长期以来,我国也没有一部专门的石油法令对石油活动进行规范。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下,制订有效能源战略,应对能源危机,解决能源引起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问题:面对我国的石油能源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战略管理措施?

1、完善我国石油管理体系。

2、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出台一部石油法令,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具体管理规章制度。这样一是对石油活动进行规范;二也是确保石油管理部门有效发挥管理作用。

3、应根据新情况考虑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运作的能源(石油)综合管理部门,承担目前仍由各石油公司行使的监管职能,并逐步将分散在国家各有关部委的能源(石油)管理职能统一起来,对石油利用进行有效发展规划,对石油活动进行有力管理和监督,合理制定和实施石油政策。

4、根据我国国情引进和建立有效、科学和严谨的微观管理模式,如许可证制度、环境评估制度等,以使石油活动规范有序进行,从而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如何认识和明确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2、在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走向“服务型”的政府管理模式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关于公共部门的研究,欧文·休斯(Owen.E.Hughes)在《公共管理导论》中认为,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都用来描述公共部门的研究,是三种不同的范式或途径。他认为公共行政的学派正逐渐转变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或公共管理的学派,公共部门所从事的实际工作更常被称之为管理。他把从传统公共行政模型转换而来的新范式称为“新公共管理范式”或“管理主义”。(《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请分析评价欧文·休斯的观点,并论述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近代史课后思考题

军事理论课后思考题

广告策划课后思考题

长江之歌课后思考题

八版生理学课后思考题

微生物学课后分章思考题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第十五章

思修课后思考题

战略管理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