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题库总结(朱士恩 田见晖)

发布时间:2020-03-02 18:16: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名词解释

1.安静排卵 安静排卵也称为安静发情,即母畜无发情表现,但卵泡能发育成熟而排卵。 2.外激素 动物体向外界排放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它可以引起接受它的动物发生一种或多种生理和行为反应,这种化学物质称为外激素。

3.妊娠黄体

动物发情、排卵并配种(或输精),其妊娠后黄体要维持到分娩前才退化,这种黄体称为妊娠黄体。

4.辅助受精技术 需要借助显微操作仪来完成受精过程,所以辅助受精技术又称为显微受精。

5.动物转基因技术 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把人工重组的外源DNA导入受体动物的基因组(knock in),或把受体基因组中的一段DNA敲除(knock out),从而使受体动物的遗传信息发生人为的改变,且这种改变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种生物技术。

6.人工授精

指使用器械采集公畜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经过检查和处理后精液输入到母畜生殖道内的技术。

7.糖酵解指数

在无氧时,109精子在37℃条件下,1h分解果糖的毫克数称为精子的果糖酵解指数。

8.不返情率

配种后一定时间内,不再表现发情母畜数占配种母畜数的百分比。 9.胎位

胎儿背部与母体背部的关系。胎儿背部朝向母体背部,伏卧在子宫内称上位;胎儿背部朝向母体腹壁称侧位,又分为左侧上位和右侧上位;胎儿背部朝向母体腹部,仰卧在子宫内称下位。

10.血液-睾丸屏障

血液和淋巴液不能直接进入精细管,使发育中的生精细胞免受血液化学变化的影响,是靠精细管外周的肌细胞和足细胞间的特殊连接完成的。这种结构称为血液-睾丸屏障。

11.发情

指母畜随着初情期的到来,在生殖激素的调节作用下,伴随卵泡的成熟、排卵所出现的周期性生理现象,称为发情。

12.公猪外激素

指公猪睾丸中可合成两种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即环戊烷多氢菲相似物和睾酮相似物,均属于类固醇类相似激素,贮存于公猪脂肪中,由包皮腺和唾液腺等排出体外。

13.乏情期

指非发情季节期间,动物卵巢处于静止状态,不发情排卵,称为乏情期。

14.超数排卵

指母畜发情周期的适当时间,采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卵巢有比自然条件下较多的卵泡发育并排卵的方法。

15.ES细胞

ES细胞是由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系。在功能上具有全能性,即具有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类型细胞的能力。

16.精子获能

指精子排出后,需在雌性生殖道经历一段时间,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某些变化,从而获得受精能力的现象。

17.透明带反应

指当精子穿过透明带,触及卵黄膜,将激活卵子;卵黄膜发生收缩,由卵黄释放某种物质传播到卵的表面或卵黄周隙,从而引起透明带阻止多个精子进入的现象。 18.产犊指数

指牛群两次产犊所间隔的平均天数

19.胎盘

指胎膜的尿膜绒毛膜(或羊膜绒毛膜)和子宫粘膜共同构成复合体。 20.精细管上皮周期

指在睾丸精细管同一部位出现两次相同细胞组合所经历的时间。 21.LH峰

即排卵前有大量的 LH被释放,形成曲线高峰,被称为LH峰。

22.公羊效应

公羊的气味是一种外激素,可刺激青年母羊提早性成熟,提早结束季节性乏情,促进集中性发情,提早排卵,提高母羊的排卵率和产羔率。 23.初情期

指动物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

24.卵泡发生波

卵泡发生波也称为卵泡波(follicular wave),即雌性动物在一个发情周期中,卵巢上有群体卵泡发育到三级卵泡及少数卵泡发育到成熟卵泡大小时,发生闭琐退化或排卵的现象。

25.IVF

指哺乳动物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的技术。 26.情期受胎率

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

27.精细管上皮波

是指在精细管的纵行方向间隔一定的距离所出现的相同细胞组合。或指在精细管的纵长方向细胞组合排列状态所显示的规律性。

28.家畜繁殖学

是对家畜生殖活动有关的各种规律(如发情周期规律、激素调节规律、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规律等)以及家畜改良和增殖技术的研究为目的的生物学的一个分科。 29.辅助黄体

为马属动物所特有。母马在妊娠40-120天之间,子宫内膜杯状组织产生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它能引起妊娠母马卵巢上数个卵泡生长、成熟(或排卵),并转变为数个辅助黄体。辅助黄体也合成、分泌孕激素,弥补原发妊娠黄体功能不足。

30.同期发情

利用某些外源激素人为地调控一群母畜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以便有计划合理地组织配种。这种方法称为同期发情或同步发情。 31.乏情

指已达初情期的母畜不发情。

32.ICSI 利用显微操作仪直接将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质中(intracytoplasimic sperm injection,ICSI),以获得受精卵的过程。

33.精子的活率

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占总精子的比率。 34.精子的冷休克

精液在未经处理的条件下,在短时间内温度由室温降到10以下,部分或全部不可逆的丧失活力的现象。

35.生殖激素

即那些直接作用于生殖活动,如动物的性器官、性细胞、性行为等的发生和发育以及发情、排卵、妊娠和分娩等生殖活动有直接关系的激素统称为生殖激素。 36.初情期

指动物初次发情和排卵的时期,是性成熟的初级阶段,是具有繁殖能力开始的时期。

37.周期黄体

指动物发情排卵后未实施配种或配种后未妊娠,在一定的时间内黄体发生退化,这时期的黄体称为周期黄体。

38.性行为

初情期后,公、母蓄接触中,在激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刺激(嗅觉、听觉、视觉和触觉)与母蓄发生联系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

39.安静发情

安静发情也称安静排卵,即母畜无发情征状,但卵泡能发育成熟而排卵。 40.诱发性排卵动物

只有通过交配或子宫颈受到某种刺激才能排卵的动物。

41.卵黄膜封阻反应

当精子进入卵黄膜,卵黄膜随即发生收缩、增厚,并排出部分液体进入卵黄周隙的现象。

42.顶体反应

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会出现顶体帽膨大,精子质膜和顶体外膜相融合。融合后的膜形成许多泡状结构,随后这些泡状物与精子头部分离,造成顶体膜局部破裂,顶体内酶类释放出来,以溶解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带。这一过程叫顶体反应。 43.诱发发情:指在母畜乏情期内,利用外源激素或其他方法引起正常发情并进行配种,称为诱发发情。

44..初级卵母细胞的静止期:动物在胎儿时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母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则出现一段长时间分裂中断期,这个时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的静止期。 45.静立反射

母猪在发情时,利用公猪的外激素、公猪的爬跨或人工压背试验,母猪表现静立不动,这种现象称为静立反射。 46.ICSI 利用显微操作仪直接把精子注入卵母细胞的胞质中,称为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imic sperm injection,ICSI)。 47.妊娠识别

受精后,妊娠早期孕体产生某种(激素)化学信号传给母体,母体产生一定的反应。从而识别胎儿的存在,逐步建立紧密联系的这一过程。 48.发情周期:指母畜到了初情期后,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便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周而复始(除非发情季节及怀孕期),一直到性机能停止活动的年龄为止,这种周期性的活动,称为发情周期。

49.初级卵母细胞的静止期与复始:动物在胎儿时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则出现一段长时间分裂中断期,称为静止期或核网期。静止期的卵母细胞一直持续到排卵前才结束,随之第一次成熟分裂继续进行,则称为复始。 50.胚胎移植

具体含义是将优良性状种母畜和种公畜配种(或输精)后的早期胚胎取出,或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其继续发育到产出后代的技术。 51.核移植

在动物繁殖学中,它是指不通过精子和卵子的受精过程而产生遗传物质完全相同新个体的一门胚胎生物技术。 52.转基因

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人工重组的外源DNA导入受体动物的基因组中或将受体基因组中的一段DNA敲除,从而使受体动物的遗传信息发生人为改变,并且这种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 53.性别控制技术

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技术。 54.体细胞核移植

又称体细胞克隆,它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新合子的生物技术。

1.试述家畜采用外源孕激素和前列腺素同期发情的机理(15分) (1)孕激素法同期发情机理

当家畜处于卵泡期时,黄体退化孕酮含量下降。人为使用外源孕激素制剂,相当于增加了黄体的功能,使孕酮含量升高,抑制卵泡生长与成熟,从而抑制了母畜的发情。当撤除孕酮制剂时,孕酮含量下降,其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分泌GnRH和FSH促进卵泡的发育,此时卵泡内膜细胞分泌大量雌激素,导致母畜发情。

当母畜处于黄体期时,使用外源孕激素制剂,提高了体内孕酮的水平,抑制卵泡生长与成熟,从而抑制了母畜的发情。当撤除孕激素制剂时,孕酮水平下降,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使GnRH和FSH分泌增加,卵泡得到发育致使母畜发情。 (2)前列腺素法同期发情机理

人为使用外源前列腺素,其能够迅速溶解卵巢上的黄体,黄体细胞被溶解后孕酮分泌下降,其负反馈作用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GnRH和FSH,促使卵泡的发育且卵泡内膜细胞分泌大量雌激素,从而导致母畜发情。

3.有哪些环境因素对精子产生影响?(15分)

a.温度 精子在相当体温即37℃左右的温度下,可保持正常的代谢和运动状态。 b.渗透压 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精子膜内的水分会向外渗出,造成精子脱水,在低渗 溶液中,水会主动向精子膜内渗入,引起精子膨胀,最后死亡。

c.pH值 新鲜精液的pH值为7左右,近于中性。在一定范围内,酸性环境对精子的代 谢和运动有抑制作用;碱性环境则有激发和促进作用 。但超过一定限度均会因不可逆的酸抑制或加剧代谢和运动而造成精子酸、碱中毒而死亡。

e.光照 直射的阳光对精子的代谢和运动有激发作用,加速精子的代谢和运动,不利于 精子的存活。在精子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采用棕色玻璃瓶收集和贮运精子。

f.电解质 电解质对精子的影响与其在精液中电离的离子类型和浓度有关。适量的电解 质对精子的正常代谢和缓冲有必要作用。

g.振动 在液态精液运输中,应将装精液的容器注满、封严,防止液面和封盖之间出现 间隙。

h.常用化学药物 消毒药物对精子有毒害作用,抗菌类药物在适当浓度,可抑制精液中 的细菌,对精液的保存和维持精子的生存十分有利。

4.试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主要生殖激素如何调控精子的发生与发育(15分)

睾丸的正常机能受下丘脑-垂体-睾丸系统自上而下的正向调节和自下而上的反馈调节,共同维持精子的发生。

(1)自上而下的正向调节

下丘脑脉冲释放的GnRH经垂体门脉送入垂体,促进垂体LH和FSH的合成和释放,并进入血液循环运送到睾丸。其中LH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睾酮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促进雄性第二性征、副性腺、生殖管道和性行为的维持和发育;睾酮还可进入精细管维持精子的发生。FSH作用于足细胞可产生抑制素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并分泌抑制素。ABP能和睾酮形成一种复合物与精子共同进入附睾,满足正常功能对高浓度睾酮的需要;同时,精子细胞的成熟及精子释放也需要相当水平的睾酮。

(2)自下而上的反馈调节

睾酮可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GnRH和垂体FSH、LH的分泌;抑制素可通过血液以负反馈抑制垂体FSH的分泌,但对LH无抑制作用。

1.叙述母畜发情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15分)

家畜的发情大体可分为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和间情期四个阶段。

发情前期:黄体萎缩,卵泡开始生长,生殖道微充血、肿胀,腺体分泌量逐渐增加,无性欲表现。

发情前期:有性欲表现,外阴部充血肿胀,子宫充血,腺体分泌增加,流出粘液,卵泡发育很快。

发情后期:性欲由兴奋转为安静,子宫颈口收缩,腺体分泌减少而粘稠,子宫内膜增厚,卵泡破裂,黄体开始形成。

间情期:性欲完全停止,子宫粘膜由增厚变为萎缩,腺体变小,分泌量少,黄体发育完全。

3.简述精液保存的主要方法及原理(15分)

精液保存的主要方法有常温保存 (15-25℃)、低温保存(0-5℃)、冷冻保存(-79℃或196℃)。常温保存的原理是利用稀释液的酸性环境,抑制精子的运动、代谢。低温保存的原理是利用低温抑制精子的运动和代谢。冷冻保存的原理是利用精子-196 ℃(液氮)或-79℃ 的超低温条件下精子代谢处于静止状态。

4.以羊为例试述哺乳动物胎儿分娩发动机理(15分)

羊成熟胎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对分娩发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成熟胎羔的下丘脑可调节垂体分泌ACTH,使肾上腺皮质产生糖皮质素,在皮质素的作用下,胎盘雌激素分泌增加、孕激素减少,雌激素的分泌可刺激子宫内膜PGF2α 的分泌。PGF2α溶解黄体并刺激子宫肌收缩。孕酮对子宫肌抑制作用的解除,雌激素含量和生理作用的加强,以及胎儿排除时对产道的刺激反射性引起催产素的释放等综合因素,共同促发子宫有节律的阵缩和努责,发动分娩,排除胎儿。

1.卵子的发生与卵泡发育的关系(15分) (1) 卵泡为卵母细胞的发育提供营养

卵母细胞发育所需的营养依靠卵泡细胞的增殖来提供。共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卵母细胞与卵泡成比例生长,当透明带形成后,颗粒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卵黄膜的微绒毛部分延伸到透明带,颗粒细胞分泌的液体被微绒毛所吸收,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第二阶段:卵泡迅速生长,而卵母细胞则生长较慢,这时由卵泡液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 (2) 卵泡对卵母细胞成熟的控制

在体内条件下,将排卵前的卵母细胞取出,并移植到相应受体的输卵管中,结果表明,卵子不能继续发育。说明卵母细胞需在卵泡中6~8小时的诱导期和数小时的合期才能完成成熟。

(3) 卵母细胞和卵泡颗粒细胞的互相控制

卵母细胞可以阻止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被膜细胞发生黄体化,而颗粒细胞又会抑制卵母细胞成熟分裂的继续进行。

2.列举3种异常发情的症状及其主要原因(15分) 根据学生选择的选择不同答案不一。 3.试述哺乳动物分娩发动机理(20分)

分娩是哺乳动物胎儿发育成熟后的自发生理活动。引起分娩发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由激素、神经和机械等多种因素的协同、配合,母体和胎儿共同参与完成的。

(1) 机械因素:胎膜的增长。胎儿的发育使子宫体积扩大,重量增加,特别使妊娠后期,胎儿的迅速发育、成熟,对子宫的压力超出其承受的能力就会引起子宫反射性的收缩,引起分娩。

2分

(2) 免疫学因素:胎儿发育成熟时,会引起胎盘的脂肪变性。由于胎盘的变性分离使孕体遭到免疫排斥而与子宫分离。

2分

(3) 分娩前后母体激素的变化

血浆孕酮和雌激素浓度的变化是引起分娩发动的主要动因之一。牛羊等家畜分娩前孕酮含量明显下降,而雌激素含量显著上升,孕酮和雌激素含量的比值迅速降低,导致子宫失去稳定性。雌激素可刺激子宫的生长和肌球蛋白的合成,特别是在分娩时对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也有助于PGF2α 的释放,从而触发分娩活动。

对分娩发动起主要作用的是PGF2α,它具有溶解妊娠黄体和促进子宫肌收缩的双重作用。松驰素可使经雌激素致敏的骨盆韧带松驰、骨盆开张、子宫颈松软、弹性增加。 5分

(4) 中枢神经:当子宫颈和阴道受到胎儿前置部位的压迫和刺激时,神经反射的信号经脊髓神经传入大脑再进入垂体后叶,引起催产素的释放。

1分

(5) 胎儿因素:牛羊成熟胎儿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对分娩发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成熟胎羔的下丘脑可调节垂体分泌ACTH,使肾上腺皮质产生糖皮质素,在皮质素的作用下,胎盘雌激素分泌增加、孕激素减少,雌激素的分泌可刺激子宫内膜PGF2α

的分泌。PGF2α溶解黄体并刺激子宫肌收缩。孕酮对子宫肌抑制作用的解除,雌激素含量和生理作用的加强,以及胎儿排除时对产道的刺激反射性引起催产素的释放等综合因素,共同促发子宫有节律的阵缩和努责,发动分娩,排除胎儿。

5分 1.试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主要生殖激素是如何调控卵泡的成熟、排卵、黄体形成与退化的?(20分)

母畜在发情季节,外界环境条件如公畜的引诱,发情母畜的气味以及温度变化等,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被微毛细血管丛所吸收,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运输到垂体前叶,刺激垂体前叶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垂体所分泌的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被血液循环运送到卵巢,其协同作用使卵子成长和发育,由于卵子和卵泡发育是并行的,随着卵泡的进一步发育,卵泡内膜合成分泌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母畜发情。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正负反馈作用,当雌激素大量分泌时,一方面通过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分泌LH,LH的释放脉冲频率增加,因而使LH不断增加以至排卵前出现LH峰,引起卵泡破裂而排卵。另一方面则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LH的合成与分泌。雌激素又与FSH发生协同作用,从而使卵泡颗粒细胞的FSH和LH的受体增加,于是就使得卵泡对于这两种促性腺激素的结合性增强,因而促进了卵泡的生长,同时增加了雌激素的分泌量,维持发情周期正常进行。

排卵后,在LH的作用下,卵泡的颗粒层细胞转变为分泌孕酮的黄体细胞形成黄体。在黄体期,由于孕酮的增加妊娠得以维持。如母畜发情后未配种受孕,则子宫内膜产生前列腺素(PGF2α),破坏黄体组织,使黄体组织逐渐退化萎缩,孕酮的分泌量就会急剧下降。随着黄体的完全退化,垂体不再受孕酮的抑制,因而又分泌大量的FSH,刺激卵泡继续发育,卵泡的迅速发育使得雌激素分泌量迅增,于是母畜又再发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生殖激素对调控卵泡的成熟、排卵、黄体形成与退化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进行,而形成发情周期。

3.试述精子、卵子受精前的准备及受精过程(20分)

(1) 精子在受精前主要是发生获能和顶体反应,获能、顶体反应的定义、机理

(见教材134页)

5分 (2) 卵子在受精前经历成熟过程,由猪、羊第一次减数分离发育到第二次减数分离中期,而马、狗由初级卵母细胞发育到第二次减数分离中期。

5分

(3) 受精过程主要有五个步骤:

①精子穿越放射冠细胞层

1分 精子通过释放酶类溶解颗粒细胞间的基质,使得精子可以穿越放射冠细胞层。 ②精子穿过透明带

3分 当精子与透明带接触并与透明带上的受体蛋白特异结合,精子顶体释放出多种酶类,如:透明质酸酶、脂酶等,为精子穿过透明带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精子自身运动的力量也起了很大作用。

透明带反应的定义及生理意义(见教材137页)。 ③精子进入卵黄膜

2分 精子与卵黄膜富含绒毛的区域接触,从而激活了卵子。精子的质膜与卵黄膜融合,精子的头部释放入卵黄膜内。

卵黄膜反应的定义及生理意义(见教材138页)。

④原核形成

2分 雄原核的形成:精子进入卵包质内,精子核膜破裂,精子核发生膨大,染色质解聚,并重新形成核和核膜。

雌原核的形成:卵子激活后排出第二极体,染色体分散并逐步形成核和核膜。 ⑤配子配合

2分 雄原核、雌原核向中心方向靠近,两原核接触部分相互交错。核中的染色质形成染色体。原核的核膜破裂、消失,染色体混合、合并,形成二倍体核。

4.简述精子发生过程(10分)

定义: 精子发生是指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精子的全过程 。包括精细管上皮的生精细胞的分裂、增殖、演变和向管腔释放的过程 。同时也存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

2分

精子的发生过程: (1) 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2分 (2) 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2分

(3) 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生成;

2分 (4) 精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

2分

二、卵子发生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是什么?(10分) 卵子发生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卵原细胞的增殖 特点

1.发生在胎儿阶段; 2.没有透明带; 3.染色体数不变;

4.卵原细细周围有一层扁平状卵泡细胞,没有卵泡腔。

(二)卵母细胞的生长 特点:

1.有透明带出现;

2.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卵黄颗粒增多;

3.卵泡细胞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并提供给卵子营养。

(三)卵母细胞的成熟 特点: 1.染色体减半(2n→1n); 2.释放2个极体。

三、详述胎盘的主要类型及其结构特点(20分)

1、主要弥散型、子叶型、带状、盘状胎盘等四种类型。

2、弥散型也叫上皮绒毛胎盘,主要有猪、马,由子宫内膜的上皮、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血管内皮、胎儿的绒毛上皮、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结合不紧密,易发生流产;分娩时出血少,胎衣易脱落。子叶型胎盘也叫上皮绒毛胎盘,主要有牛、羊。由子宫内膜的结缔组织、血管内皮、胎儿的绒毛上皮、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结合紧密,分娩时仔畜不易窒息,有出血,胎衣不易脱落。带状胎盘也叫绒毛内皮胎盘,主要有猫、狗。由子宫内膜的血管内皮、胎儿的绒毛上皮、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构成;分娩时母体胎盘组织脱落,血管破裂。盘状胎盘也叫血液绒毛胎盘,主要有灵长类,由胎儿的绒毛上皮、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构成;分娩时导致子宫粘膜脱落、出血较多。

四、家畜精液常温、低温和超低温保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0分) 理论依据:

1、常温保存:利用一定范围的酸性环境抑制精子的活动,使精子保持在可逆的静止状态而不丧失受精能力。一般认为有机酸较无机酸好,可逆抑制区较宽广。

2、低温保存:主要是在稀释液中添加抗冷物质,防止精子冷休克,缓慢降温至0-5℃保存,利用低温来抑制精子活动,降低代谢和运动的能量消耗。当温度回升后,精子又逐渐恢复正常代谢机能并不丧失受精能力。

3、超低温保存:在干冰(-96℃)或液氮(-179℃)超低温下保存。精子在超低温条件下完全停止了代谢活动,生命处在静止状态。升温后又能复苏而不失去受精能力。其原因是精子在冷冻过程中应尽可能形成玻璃化,防止精子形成大的冰晶。精子在玻璃化冻结状态下避免了原生质脱水,膜结构也不受到破坏,解冻后仍可恢复活力。

三、试述精子发生过程和生理特性(20分)

1.定义;精子发生是指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精子的全过程 。包括精细管上皮的生精细胞的分裂、增殖、演变和向管腔释放的过程 。同时也存在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 。

2.精子的发生过程

(1) 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

(2) 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一次减数分裂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形成。 (3) 初级精母细胞的第二次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生成。 (4) 精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 。 3.精子的生理特性

(1)雄性动物在整个生殖期,精子的发生都在持续不断进行。

(2)不同世代的生精细胞,由曲精细管的肌膜向官腔移动,并且始终被足细胞包围。 (3)精子要求严格的温度控制(睾丸下降),比体温低4-7℃。

(4)精子的形态发生变化,由圆形变成蝌蚪形,而卵子的空间位置,形态上无变化,只是大小在增加。

二、试述牛发情周期(平均21天)中卵巢发生的变化(20分)

(一)卵泡的生长

在发情前2~3天,卵泡发育很快,卵泡内膜增厚,卵泡液不断增加,容积增大,卵泡部分突出于卵巢表面。

(二)排卵

卵泡成熟后发生排卵时,卵丘细胞和卵泡壁的颗粒层细胞脱离,卵泡破裂,卵子随卵丘细胞一并排出,排卵发生在发情后1~2天。

(三)黄体的形成和退化

1.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后,卵子排出,由于液体排空,遗留下的卵泡腔内产生负压,因此卵泡膜的血管便破裂流血,并积聚于卵泡腔内形成凝块,则称为红体。

2.黄体:由于颗粒层增生变大,通常在发情排卵的第6天黄体体积逐渐增大,并吸取类脂质变成黄体细胞,形成功能性黄体分泌孕酮。

3.白体:约在发情周期的第16~17天,颗粒细胞层黄体细胞退化很快,细胞质空泡化及胞核萎缩,随着微血管的退化,黄体的体积逐渐变小,逐渐被成纤维细胞代替,最后整个黄体形成结缔组织瘢痂,呈白色故称为白体。

四、简述精液稀释液配制要求(10分)

①容器洗涤、消毒

2分 ②稀释用水清洁无毒

2分 ③所用药品的纯净度要尽量达到分析纯级、称量应准确无误

2分 ④高温消毒或过滤除菌

2分 ⑤注意保持酶类等物质的活性

2分

二、以牛为例简述发情周期中黄体的形成与退化过程(10分)

1.红体:成熟的卵泡破裂后,卵子排出。由于卵泡膜的血管破裂流血,并积聚于卵泡腔内形成凝块,则称为红体,一般为排卵后的1~5天。

2.黄体:由于颗粒层增生变大,在排卵后第6~12天黄体体积发育至最大,并吸取类脂质变成黄体细胞。如未怀孕此时黄体称为周期黄体;如怀孕,则转为妊娠黄体。

3.白体:于排卵后第13~21天,颗粒细胞层黄体细胞退化很快,黄体的体积逐渐变小,逐渐被成纤维结缔组织所代替,形成一个瘢痂,呈白色故称为白体。

三、试述胚胎移植的意义、生理学基础(10分)

(一)定义: 是将优良性状种母畜和种公畜配种(或输精)后的早期胚胎取出,或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其继续发育到产出后代的技术。

(二)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发情后母畜生殖器官的孕向变化

发情母畜排卵后相当于周期黄体行使功能的一段时间内,不论配种及妊娠与否,生殖器官的变化和生理状态是相同的,生殖器官的这种变化叫做孕向变化。

2.早期胚胎的游离现象

家畜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阶段内,胚胎在子宫内是游离的,尚未与子宫建立密切的组织和生理联系,其发育主要靠胚胎自身储备的营养,这种现象为早期胚胎的游离现象。

3.胚胎的免疫特性

同种动物其发育子宫对于具有外来抗原物质的胚胎和胚膜无明显的排斥作用。经移植后的胚胎可与受体的子宫建立组织和生理的联系。这是移入受体的胚胎得以存活的条件。

4.移植胚胎在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过程中,保持供体的遗传特性。

三、母畜发情周期的阶段划分及其各阶段的特点(10分)

发情前期:黄体萎缩,卵泡开始生长,生殖道微充血肿胀,腺体分泌逐渐增加,无性欲表现。

发情期:有性欲表现,外阴部充血肿胀,子宫充血,腺体分泌增加,流出粘液,卵泡发育很快。

发情后期:性欲由激动转入静止,子宫颈口收缩,腺体减少而粘稠,子宫内膜增厚,卵泡破裂,黄体形成。

间情期:性欲完全停止,子宫膜由增厚变为萎缩,腺体变小,分泌量少,黄体已发育完全。

二、试述胚胎移植的意义、生理学基础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0分) 定义:

具体含义是将优良性状种母畜和种公畜配种(或输精)后的早期胚胎取出,或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胚胎,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其继续发育到产出后代的技术。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1、发情后母畜生殖器官的孕向变化

发情母畜排卵后相当于周期黄体行使功能的一段时间内,不论配种及妊娠与否,生殖器官的变化和生理状态是相同的,生殖器官的这种变化叫做孕向变化。

2、早期胚胎的游离现象

家畜在胚胎发育早期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阶段内,胚胎在子宫内是游离的,尚未与子宫建立密切的组织和生理联系,其发育主要靠胚胎自身储备的营养,这种现象为早期胚胎的游离现象。

3、胚胎的免疫特性

同种动物其发育子宫的生殖道对于具有外来抗原物质的胚胎和胚膜,无明显的排斥作用。经移植后的胚胎可与受体的子宫建立组织和生理的联系。这是移入受体的胚胎得以存活的条件。

4、移植胚胎在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过程中,保持供体的遗传特性。 胚胎移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有较高理论和技术水平的科技队伍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2、有充足的胚胎来源;

3、足够数量的受体母畜。

四、简述精液稀释液配制要求及适时配种的必要性(标准答案) ①容器洗涤、消毒 ②稀释用水清洁无毒

③所用药品的纯净度要尽量达到分析纯级、称量应准确无误 ④高温消毒或过滤除菌 ⑤注意保持酶类等物质的活性

母畜应做到适时配种,这主要是由精子、卵子在母畜生殖道维持受精能力时间所决定。因为母畜配种后精子在母畜生殖道维持受精能力的时间是一定的,超出这个时间精子就衰老死亡并丧失了与卵子受精的能力。母畜发情排卵后卵子在母畜生殖道维持受精能力时间也是一定的,同样超出这个时间卵子也衰老死亡并丧失了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只有当二者维持受精能力时间部分或全部重叠在一起,精子、卵子才能完成正常的受精。因此,母畜适时配种是必要。

六、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发情周期类型包括A(季节性发情周期)和B(非季节性发情周期)。 A包括(a.季节性单次发情和b.季节性多次发情)。 B指(全年内)均可发情。

2.根据动物的排卵特点和黄体的功能,排卵可分为两种类型

(1)卵泡成熟后便自发排卵和自动形成黄体的动物称为(自发性排卵动物)。 (2)通过交配或子宫颈受到某种刺激才能排卵的动物称为(诱发性排卵动物)。 3.人工授精采集精液的假阴道,主要由外壳、(内胆)、(集精杯)和附件构成。 4.公畜睾丸的血睾屏障主要由(肌细胞层)和(足细胞间连接)两部分组成。 5.母畜妊娠诊断常用的直肠检查法主要是针对(牛)、(马)和驴等大家畜。

六、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动物在胎儿时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则出现一段长时间分裂中断期,称为(静止期或核网期)。静止期的卵母细胞一直持续到排卵前才结束,随之第一次成熟分裂继续进行,则称为(复始)。

2.辅助黄体也称为(副黄体或附加黄体),为马属动物所特有。母马在妊娠40~120天之间,子宫内膜杯状组织产生(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它能引起妊娠母马卵巢上数个卵泡生长、成熟或排卵,并转变为数个(辅助黄体)。(辅助黄体)也能合成、分泌孕激素,弥补原发妊娠黄体功能的不足。

3.母猪在发情时,利用公猪的外激素、公猪的爬跨或人工压背试验,母猪表现出静立不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静立反射)。

4.正常精子的结构包括(头)、(颈)和尾3个部分。

5.由于母畜子宫颈生理构造的差异,导致射精部位的不同,一般将家畜分为(阴道射精)和(子宫射精)两种类型。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动物在胎儿时期或出生后不久,初级卵细胞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的双线期,则出现一段长时间分裂中断期,称为(静止期)。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排卵前才结束,随之第一次成熟分裂继续进行,则称为(复始)。

2.辅助黄体也称为(副黄体),为(马属)动物所特有。辅助黄体也合成分泌(孕激素),以弥补原发妊娠黄体功能的不足,所有黄体将于妊娠150~210天退化,而后由(胎盘)分泌孕激素维持后期妊娠。

3.公畜精子发生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减数分离,第一次是由(初级精母 )细胞形成(次级精母 )细胞,第二次是由(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最后变形成为精子。

4.通常情况下,牛、羊、猪、马的射精量分别在(5-8)毫升、(0.8-1.2)毫升、(150-200 )毫升和(60-100)毫升左右。

5.早期胚胎主要包括(卵裂)、(桑椹)胚和囊胚,囊胚则主要由(内细胞团)、(滋养层)细胞构成。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当母猪发情时公猪的爬跨或用手按压其背部等均可产生静立不动的现象称之为(静立反射)。

2.通过交配或子宫颈受到物理或化学的刺激才能排卵的动物称为(诱发性排卵动物)。 3.精液稀释液的保护性物质主要成分有(缓冲物质)、(抗冻物质)、抗菌物质等。 4.情期受胎率是(妊娠母畜数)占配种情期数的百分比。 5.精子的结构包括头、(颈)、(尾)三个部分。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PMSG是由(妊娠母马子宫内膜杯状细胞)产生的,由(血液)中提取的,其最高含量是从妊娠(45~90)天。

2.初情期是雌性动物的第一次发情,往往呈现(安静)发情,即只(排卵)而发情征状不明显。

3.家畜胚胎移植包括(手术)法,适用于(小家畜)和(非手术)法,适用于(大家畜)。 4.AI 的技术环节包括采精、(精液品质检测)、(精液的稀释)、分装、(保存)、运输、冷冻精液的解冻与检查、(输精)等环节。

5.精液低温保存的温度是(0-5℃),其保存原理是(低温抑制精子运动和代谢)。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公猪的外激素可以引起母猪站立不动的现象称之为(静立反射)。 2.季节性发情周期包括季节性(单次)发情和季节性(多次)发情。

3.卵母细胞采集包括(离体卵巢)采卵和活体卵巢中采卵,活体卵巢中采卵包括(腹腔内窥镜)和(超声波探测仪)方法。

4.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包括XY型、(ZW型)、ZO型、(XO型)等类型。 5.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包括卵裂、(桑椹胚)、(囊胚)等。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动物排卵后若未配种或配种后未妊娠,此时黄体称为(周期黄体),而配种妊娠后的黄体称为(妊娠黄体)。

2.透明带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卵子)、(选择精子)和(选择性地吸收无机离子和代谢物质)。

3.母猪发情时公猪的爬跨或压背试验等均可引起母猪站立不动,这种现象称之为(静立反射)。

4.顶体反应是指获能后,(精子顶体帽前面膨大),(质膜和顶体膜融合),形成泡状结构,由此释放顶体中多种酶类的现象。

5.情期受胎率是指(妊娠母畜数)除以(配种情期)×100%

二、填空(计10分,每小题2分)

1.黄体的形成与退化过程包括(红体)、(黄体)和(白体)阶段。

2.哺乳动物的卵子结构包括(放射冠)、(透明带)、(质膜或卵黄膜)和(卵黄)组成。 3.第一情期受胎率是(第一情期妊娠母畜数)除以(第一情期配种母畜数)×100% 4.附植是指(胚胎滋养层)同(子宫内膜)逐步发生组织和生理联系,位置固定下来的过程。

5.胎膜是指卵黄膜、(羊膜)、(尿膜)和绒毛膜。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题库

动物繁殖学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实习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基恩士面试过程及总结.

基恩士面试过程及总结.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面试专业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实验动物使用情况的调查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培养计划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题库总结(朱士恩 田见晖)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题库总结(朱士恩 田见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