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

——读《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有感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一本党史著作。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蕴含和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要运用它们来提高自己,不断增强大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提高大家驾驭全局和处理各种复杂事物的本领。”

读一本党史著作,是一次极具意义的精神之旅,是一次思想上的实践。殊不知,没有思想的头脑是人类的悲哀。读一本名著,能给我们的思想以精神上的洗礼。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借助由胡绳先生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来引领我走向我党的过去,重温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拿到《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我首先看的是这本书的题记。这是由胡乔木先生撰写的题记,在题记中,胡乔木先生这样说道:“当的七十年历史如此丰富,在一部四五十万字的书中不可能说的面面俱到。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详,必有所略。但取舍详略之际,考虑间有未周,在所不免。而知人论世之处,作者颇具匠心,究难悉当。”“客观的历史是怎么样,写出来的历史也必须是怎么样,既要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要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

作为今人,能从公正客观的描述中了解历史,是一种幸运。从党的历史洪流中品味艰苦奋斗,是一种能力。在我党成立90年后的今天,再次回望我党七十年一路的征程,是一种思索与领悟。

七十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贫穷而落后的国家里夺取革命的胜利,建设一个新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一起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在共产党创立之前,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的半封建的国家,受着西方列强的欺凌。可以说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的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阴云笼罩着,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绝不甘心就此忍受被西方列强侵略的耻辱。“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先生以这样的诗句喊出了那是多少爱国者满腔的悲愤!于是,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等一次次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运动先后在中华大地上

上演了。但这些运动有一次次的失败,无数志士仁人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但历史的脚步总是向前的,发展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规律。在中华大地上,虽然旧事物的苦难依然存在,但新事物也由此催生。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爱国民主人士孙中山先生不断领导中国人民发动了无数次的起义。最终,以辛亥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中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之后不久,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依然还是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国家。无数次的实践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不通,这就迫使中国人民为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不断探索新的道路。

就在中国人民苦苦探求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时,1917年10月在俄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十月革命爆发。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试看将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随着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广为传播,工人积极队伍的不断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共产国际的帮助,这些因素直接促使中国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只拥有50多名党员,这在当时可能只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帮派”,但在这50多人心中却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爱国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终,共产党人心中的爱国之火传遍中华大地,形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自从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为了人民的幸福,共产党不断与各种侵略势力、封建势力斗争着,掀起了一次次的革命风暴。但不论历史如何上演,时代的步伐总是向前的,在革命或建设中,我党确实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或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等,但每次我党总能在失败中学习,在自我批评中进步。共产党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敢于血淋淋的解析自己,分析错误,总结错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成长壮大。

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浇灌了神州大地繁茂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共产党敢于接受失败、直面错误,并能在失败错误中前进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会犯错误,只有敢于自我批评、

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能进步。从泥坑里爬出来的就是圣人,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只有敢于在一次次的自我否定中完成蜕变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毛主席的信仰最让我铭记,那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秋收起义中,毛主席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看到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他便当机立断地改变原有的部署,果断率领工农革命军转移到井冈山,与当地人民群众结合,并由此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主席之所以能如此果断地将军队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是因为他相信群众,相信群众是支持革命、支持共产党的,所以他选择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历史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在此后,毛主席领导群众开展了一系列的土地革命,使农民真正分得了土地,把他们从地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人民群众对革命、对党的拥戴也因此更加坚定。正是有了如此坚实的群众基础做依靠,抗日战争,中国才能取得胜利,三年内战,共产党才能战胜国民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君者舟也,庶民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古代的大思想家荀子早以“君舟民水”的观点告诫我们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毛主席正是利用前人智慧,充分结合当时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路线,并由此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把一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享有主权、独立和尊严的新中国。

有理由相信,我党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长远战略为计,以远大目标为航,在今后的百年谱写更加辉煌的奇迹。同时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值我党建党90周年之际,当认真学习党史,从中汲取我党90年来所经历的经验与教训,以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好的贡献,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温红色记忆

重温那段特殊的记忆(定稿)

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记忆

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重温红色记忆 弘扬五四精神

重温红色记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重温红色的记忆,感受心灵的洗礼

我的中国梦 重温红色记忆

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
《重温那段红色的记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