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4: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

摘要:三峡工程移民工作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作周密安排。本文论述了长江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任务、环境容量、规划设计、补偿与发展、投资包干、限额规划、山城建设等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V62+2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km2,总库容393亿m3,回水长度约600km,淹没涉及四川、湖北两省20个县(市、区),356个乡,6530个村民小组。淹没县城13座,集镇140座,工厂1599家,公路956km,高压输电线路1991km,通信线路3413km,城市、县城港口10处。受淹人口84.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7%淹没耕园地2.4万hm2。移民补偿投资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总工期17年,最终动迁人口约120万人。其社会问题之敏感、政策性之强、技术问题之复杂,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笔者历经三峡移民调查和论证、可行性研究、投资包干、限额规划等诸阶段,仅以切身体会,就若干关键问题论述如下。

2 移民环境容量

在三峡工程论证初期,面对三峡移民安置的艰巨任务,有的学者甚为焦虑,认为三峡地区开发过度,人口过载,环境容量不够,后靠没有余地,担心移民迁进环境容量超载的地区,增加本已过大的人口密度,造成资源短缺,或毁林开荒,或无节制地兴办乡镇企业,污染环境,影响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移民专家组于1986-1988年组织了专家论证,加拿大扬子江联合公司(CYJV)也于同期参加了论证。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对淹没实物指标进行了复核,对1.24万km2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航片解译核实。对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为环境容量分析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三峡移民环境容量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农村移民的生产安置问题。也就是说,移民安置区在保证不恶化生态环境,不影响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移民和老居民达到或者超过原有的生活水平,并为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创造条件的前提下,给农村移民提供就业的机会。航片解译和社会经济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库区总幅员面积5.4万km2,其中耕地(含柑橘地)占18.8%,林地占28.7%,荒地草坡占25.2%,适宜于开发利用的荒地草坡66.67万hm2。荒地有怊(即20万hm2)条件较好,坡度在25。以下,植被覆盖率达70%,可以拓为耕地。此外,在库区100万hm2耕地中,尚有一半以上是低产坡耕地。若将上述1/3的荒地20万hm2和1/3的低产坡耕地16.67万hm2进行开发和治理,将6.67万hm2水库水面开发利用,可以用于移民安置,库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天然气、煤、白云石、石灰石、磷、岩盐等矿藏,可以就地发展工业,安置移民。万县市岩盐储量超过3亿t,投资达16亿元的川东盐化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三峡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将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而兴起,这都给移民提供了就业的门路。此外,城市还具有容纳农业人口的潜力。巫山县总结了7条移民经验①发展工业与移民安置相结合,安置移民450人;②发展旅游业与移民安置相结合。1995年号称小三峡的大宁河风景区,从业人员达1.3万人,社会收入超过1亿元,旅游区的移民大部分走向富裕;④农业综合开发与移民安置相结合,坚持以大农业安置为主,注意土地开发的质量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④搞好通信、电力、公路、广播、改土、造林、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移民迁建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⑤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移民安置;⑥通过8个重点项目建设安置移民;⑦对外开放与移民安置相结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技术项目,发展地方经济,拓宽安置渠道。经济发展促进了巫山县的移民安置,而移民工作又带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3 移民规划设计阶段问题

移民规划设计阶段的划分似乎没有专门论述的必要,但水库移民是一门多学科的专业,其规划设计阶段的划分比较困难却又十分重要。由于规划设计阶段划分不清,做10年后的搬迁计划,往往是做废功,就是按所谓“实施规划”施工,没有经过开挖设计,就平山填沟,盲目挖填;没有做实施计划就组织搬迁,结果造成移民工作的混乱和浪费。

由于对规划设计阶段划分的认识不统一,以为可行性阶段的移民规划完成后,就可直接进人“实施规划”阶段了。所谓“实施规划”,就是认为这种规划可以用于移民搬迁和移民工程的施工。由于三峡移民工程的复杂性和迁建的长期性,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三峡移民历时17年,有些农民马上就要搬,有些15年后才搬,有些公路1997年要求通车,有些却可等到2000年以后,不能要求把10年后才施工的钢筋图现在就画好,把3岁的孩子15年后的就业计划安排到位。又如城镇复建规划,都是按详细规划的深度来做的,而一些集镇,10年后才搬迁,实质上是在做远期规划。因此,现在所做的分县移民规划,实质上是初设阶段或者比初设稍深的规划报告,只能作为指导编制移民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的依据,而不能直接用于搬迁和施工。分县规划完成以后,要抓紧进行搬迁实施计划和移民单项工程的设计,以及移民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材料用量计划、劳动力计划和资金流的编制等。移民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要贯穿移民过程的始终,就全库而言,要持续17年,不可能在一两年内把17年的实施计划和移民工程设计统统编制完,束之高阁,然后按移民施工进度,一张张抽出来指导施工和搬迁。三峡移民工程每一阶段都列了勘测规划设计费,每年的设计费是有保证的。4移民补偿与发展

移民受淹以后,要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恢复原有水平的生产、生活设施。《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以下简称《移民条例》)规定,“按原规模和原标准或者为恢复原功能(含按照公路、电讯线路、广播线路等新线路实际里程)原建所需要的投资经核定后列入移民经费,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所需增加的投资,由有关单位自行解决”。复建不等于复旧,淹掉一座老城,规划一座新城,新城面积必将有所扩大,市政设施有所改善,建筑和装修标准有所提高。港口、码头、工厂、公路、输变电线路、通讯线路、广播电视和水电站等复建规划也要结合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原,所以复建的投资一般大于按淹没实物重置计算的补偿费,因它包含了一部分改善和发展的经费。复建规划投资是根据移民规划编制的,由补偿和发展投资组成,以公式表示:

A=B+C

式中A为规划投资;B为补偿投资;C为发展投资。

规划投资和补偿投资是不一样的,其经费来源也不同。补偿投

资(B)由移民主管部门提供,发展投资(C)按权属或由地方政府和部门或由个人承担。鉴于此,规划投资(A)必须分解为补偿投资(B)与发展投资(C)。讨论时,曾有过反对将(A)分解的意见,认为规划多少钱就补偿多少钱,或者给多少钱就做多少钱的规划,也就是所谓的“钱图一致”,即凡图上有的都要移民部门给钱,以公式表示:A=B,C=O。诚然:由于补偿包含了适量的发展,某些项目是可以做到“钱图一致”的,也就是规划投资恰好等于补偿投资。但是由于移民工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千篇1律地要求“钱图一致”,这是不符合《移民条例》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下简称《规划大纲》)的规定的。《移民条例》指出,“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需要增加的投资,由有关单位自行解决”,但并没有规定,扩大规模和提高标准的部分,即使其经费由地方政府和移民自行解决也不准画在图上。湖北兴山县有座35kV的变电站,10年后才淹。现在的容量是足够的,但10年后容量就不够了,既做复建规划,就只能按110kV的电压等级进行。按35kV提供移民补偿费,超出原规模部分的费用由地方自己解决,地方政府也接受。奉节安平乡大保村,一户农民原住房面积94.81m2,补偿费22748元,复建面积195m2,投资44850元,自筹资金22102元。采访时,农民表示愿意趁移民拆迁机会,扩大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且筹资也不困难。规划投资小于补偿投资造成“钱图不一致”,地方通过合并集镇、合并工厂和优化产业结构,省了钱,补偿投资有节余。自然,也有“钱图一致”的情况,巫山碚石镇张、谭两户农村移民,淹没住房面积240m2,移民补偿费2.9万元,复建面积180m2,投资2.9万元。又如公路复建,规划中计划了必要的增加的长度,补偿投资也是足够的。不统一要求“钱图一致”并不是滋长不顾财力追求高标准,留下地方和个人都难以承受的经费缺口。我们主张规模和标准要适合,要量力而行,要遵守《规划大纲》。

5 投资包干

补偿与发展经费的切割为投资包干创造了条件,而投资包干是移民工作的一种进步。1994年7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实行《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遵照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关于移民补偿投资185亿元的估算(1990年价格水平),并根据近年来淹没实物指标增长、物价上涨、国家新政策出台以及规划不周等因素按照修订的《规划大纲》进行测算,三峡水库移民补偿投资的总额为400亿元。此外,遵照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原则,三峡工程移民工作从现在起要实行分省负责,经费包干使用。编制各县(市)移民安置规划时,实行限额控制规划,务必严格控制,不得突破总金额。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上述意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于1994年12月29日发出了关于批准三峡工程水库移民补偿投资概算总额切块包干方案通知,同意静态移民补偿概算投资总额为400亿元(1993年5月价格水平);同意将369.06亿元切块到两省包干使用,不得突破,以后只考虑物价因素调整。同意切给湖北省53.51亿元(含中央直属0.08亿元),切给四川省315.55亿元(含中央直属7.08亿元),两省可按此限额在长江水利委员会协助下尽快完成移民分县规划。省以下可以采取经费包干使用的办法,但只到县一级,不宜层层再包。1995年3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受川、鄂两省委托对分省包干投资进行分解到县的测算,由省长主持,湖北省于3月26日,四川省于4月11日分别将投资切块包干到县,包干工作进展顺利。投资包干以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把注意力从关心移民经费的多少转到如何做好规划上来,各地主动地缩小城市规模和降低建设标准,主动合并集镇、合并工厂,减少开支。如万县市,淹没工厂955家。经过结构调整,重组为371家,既减少了复建投资,又获得了规模效益。控制移民投资总额,实行投资包干,进行限额规划是中央关于搞好三峡移民工作的重大举措,移民工作从此摆脱了补偿与发展难于界定的羁绊,结束了各部门无休止的争论,为全库区移民规划和实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也为1994年12月14日长江三峡工程的正式开工铺平了道路。

6 限额规划

《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指出:“根据投资包干,限额规划的原则,完成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城(镇)迁建规划、工矿企业改建、迁建补偿投资核算、各类专业项目复建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分县(市、区)、分省和全库区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长江水利委员会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遵照限额规划的原则,于1995年底完成了湖北宜昌、秭归、巴东、兴山分县规划。四川分县规划以地方政府为主,长江水利委员会配合完成。

“限额规划”不是新思想,在工程上叫限额设计,在财务管理上叫量入为出。“限额规划”只不过是把量入为出的思想推广到规划领域中来罢了。

“限额规划”这一概念的引用,对三峡移民工作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一座迁建县城,限额前,追求大规模、高标准,在沟壑相间的山地大挖大填,搞人造平原,屡劝不止;限额后,按限额做规划,发现经费缺口很大,自动停工,缩小规模,调整规划。

7 山城建设问题

在山城建设中,易犯大挖大填、移山填沟的毛病。挖山,造成人为的失稳高边坡;填沟,造成人为的滑坡体。不科学地挖填会引出人为的环境地质问题,高坡下不敢盖房子,深填方不适合搞建筑,处理费钱又费事,好城址变为坏城址了。究其原因是,在规划上,套用平原城市模式建山城,尽管“规划大纲”强调,要依山就势,避免大挖大填,实质上没有摆脱平原城市的框框,追求路网的方正、道路的宽直,使得依山就势成了一句空话。如果在进行平面布置时,切几个剖面,视道路和相邻建筑物的挖填情况修改平面图,就可以减少挖填。在建设程序上,本来先搞城市基础设施,先修路是对的,但措施未跟上。施工前,应有道路和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开挖图;但是,往往只有道路基础开挖图,而无邻近建筑物的开挖图;这样就犯了顾此失彼的忌讳,路修直了,建筑物不是位于高边坡下就是处在深填方上,如果有一张城区建设基础开挖图,在设计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就会修改道路的走向、宽度和坡度,以避开高边坡和深填方。

8 淹没人口调查问题

在移民调查中,设计单位容易与地方发生争执,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淹没人口”的概念不清。我们指的淹没人口是受淹房屋的有户口的人数,而有的地方误以为包括了耕地受淹的人口,以及所有受淹没影响的人口。登记受淹没影响的人口,不仅在调查中不好操作,而且易犯将生产安置人口、建房人口等不同类别的人口相加的逻辑错误,其实不登记所谓受淹没影响的人口也不是不解决问题,比如淹地不淹房的问题,虽然在调查中人口没有登记,但土地是登记了的,在移民规划中,根据淹地数量,计算出需要作生产安置的人口,每人补偿一份足够的土地,如果是远迁安置,还要补偿一套房。

9 地质勘测问题

地质勘测问题往往被忽视,以为移民无非是拆房子、查户口和发钱之类的琐碎事,没有什么地质勘探问题。三峡库区有13座县城、114座集镇、上千个移民村、67处码头需要选址,有上千公里长的公路、输电线路需要选线,还有库岸滑坡体需要监测、治理等。长江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十分注重地质问题,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库区受淹的2座城市、11座县城、114座集镇进行了选址。完成了全部城(集)镇新址的地质初步勘察工作,新址1/1000或1/2000的地形测绘工作和地质详细勘察工作。满足了城(集)镇迁建规划的需要,完成了水库库岸稳定的地质勘察工作;对库区的滑坡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监测,如万县豆芽棚滑坡体、兴山县高阳镇后山滑坡体等。长江水利委员会一位勘测大师常驻现场,有4个地质队、4个测量队长期在库区工作,并组织全国地质、测绘部门和高等院校等10多个单位近600名勘测人员进行这项工作。投入钻机20台,总进尺41035m,坑槽探91339m3,平硐进尺1700m;物探点49526个;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的地形测图测绘范围约600km2。提交20份地质专题报,计220万字,图件近1000张。地质工作同设计工作一样,也要贯彻移民过程的始终。

特约编辑 陆一芳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安置资金管理办法

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报告

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报告

重庆市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管理办法(渝府发〔2004〕30号)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出市外迁安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出市外迁安置计划管理规定

如何做好库区移民工作

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报告

努力做好三峡工程二期移民工作

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稳定做法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的关键技术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