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4: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近代百年看天津。”天津,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历史。这样一个历史古城,处处都流露着历史的厚重感。唯有细细体察,真人游览,方能察觉其中的味道,也许每天穿梭在这座城市里的人都是匆匆与这些历史擦肩而过,而对于我们在历史古城读书,学习政治的人而言,它们不是普普通通的建筑,而是了解历史,洞察历史的平台。平津战役纪念馆,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带我们走入解放战争的年代,去体味那段不寻常的历史。

来到平津纪念馆,进入纪念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广场两侧胜利纪念柱。柱子的顶端,是两位代表参加平津战役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的解放军。广场的中央,是直入云霄的胜利纪念碑,64米高的纪念柱,代表了仅用64天就完成的平津战役。站在广场中央,仰望着纪念碑和纪念柱,我放佛已经走入了那段历史。耳边响起了炮火的轰鸣声、脑海中浮现的是解放军战士冲锋陷阵的画面。随着人群,我们向广场的后方走去,广场的后方是银灰色球体建筑,也就是纪念馆的馆区。

一进入馆区,我们就被大厅正中央的铸铜雕像《走向胜利》所吸引,这幅雕像表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的风采。由此,我们正式开始了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由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等展厅组成。战役决策厅主要介绍了在淮海战役胜利发展之际,毛泽东主义抓住有利战局,积极部署,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以及具体的作战方针和部署。详实的史料,帮我们再现了那段历史,也让我更加深入了解的那段历史。油画«运筹帷幄»再现了当年中共中央五位书记在大战前,运筹帷幄,研究作战的形象。

战役实施厅将平津战役分为三部分介绍,即平津战役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个据点上;第二阶段,各个歼灭,解放新保安、张家口、天津陷北平国民党军于孤立;第三阶段实施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促使傅作义率部接受和平改编。解放军部队所用的枪支陈列,反映战争的油画、蜡像,让我们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所用的生活用品,又向我们展现了解放军节俭、朴实的作风。北平地下党所用的微型照相机,让我体会到了他们工作的危险,也不由得心生敬佩。

人民支前厅,介绍了支前后勤工作的实施:修路架桥,确保军路通畅;筹运物资,保证前线需要;抢救伤员,保障治疗;发展生产,保证前线;参军参战,维护治安;所有的史料,展品,文献,油画,蜡像都向我展现了东北、华北两大区各大党委、政府、军区及支前后勤指挥机关“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决心,彰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

伟大胜利厅,再现了平津战役胜利后的情形,新中国在大进军中诞生,仔细参观展厅,我发觉,这次战役的胜利有着远比想象更为重要的意义。北平的和平解放保住了首都的许多重要文物,以极小的代价,获取了胜利,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英雄业绩厅。红色的布展风格让这个展厅显得格外的凝重与悲壮。平津战役烈士英名录上记录了所有在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望着英名录,阵阵哀思向我涌来。当然,除了对先烈的缅怀,心中也激起了一种信念,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出平津战役纪念馆,我的思绪还留在纪念馆中,许多以前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只能给我们冰冷的概念,刻板的历史,只有真正的走出课堂,走到实践中,才能真正感性的认识历史,体会到它的历史的厚重感。“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历史,不仅仅是让人回忆,更是让人铭记,让人去珍惜现在。去对于平津战役而言,这次的参观让我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性的认识这次战役,它让我收获比课本更多的知识与感悟,让我体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的重要性。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600字

平津战役纪念馆感想

平津战役纪念馆导游词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后的观后感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有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平津战役纪念馆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