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军大业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3:56: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片。 1927年,北伐战争刚取得重大成果之际,国民党“右派”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了疯狂的“清共”行动,短短数月,近31万进步同胞遭到残酷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即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独裁专制的深渊。

由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右派”的疯狂进攻下,几乎遭遇毁灭性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进步分子认识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硬道理。生死存亡之际,他们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联合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一批爱国将领发动起义,誓要组建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铁血铸军魂,舍己保家国,这就是片名建军大业的由来。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要建军?

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先生在《明史讲义》中就这样评价“自古得国之正,无甚太祖皇帝者也”。为什么说明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因为他“伐无道,诛暴元”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无论是明太祖还是汉高祖,用一个词来精确地总结他们的行为就是“吊民伐罪”,也正因为此汉朝和明朝被认为是合法性最高的两个朝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夫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根植于人们心中的绝对正义,是崇高的道德观。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建军大业》的开头要着重展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的军政府向人民举起了屠刀,汪精卫的国民党中央同样背叛了革命,这就是为了说明为何起义、为何建军,为何起义和建军是正义的,为何“道”是站在共产党这边的。

再来从电影制作的角度评价一下这部影片。

建军大业是历史剧,共产党在经历了血的教训后奋起反抗,武装起义。但是很可惜的是,片中应该要体现出的军人的血性,无畏,我没有感受到;应该要体现出的民不聊生、乱世危邦,我没有感受到;应该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向死而生,我没有感受到。 我看到的是什么:

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喧闹生气的大街小巷,周恩来眺望着繁华的上海,毛泽东在“别墅”江边游泳,部队穿着笔挺的呢子军装,女性角色画着精致的妆容,军营里男兵女兵插科打诨,兵痞们街头小摊嗦粉开骂,将领渔船悠闲地吃鱼喝粥,配上大佬们桌子上的高端洋酒……

电影里的角色刻画也并不到位。

叶挺被演成一个张牙舞爪的帮派头目。不怒自威的名将傲气不见分毫…张耀扬歪头撇嘴的吊儿郎当,然而起义是要从无到有建立一个新秩序,一旦开始面对的就是环伺的危机、从无间隙的杀意,共产党不应当是这个样子,此外,近代起义者无不抱着必死之决心。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起义前三天写下《与妻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牺牲时年24岁。 向死而生,此可谓英雄造时势…这些在电影里都感受不到。

基调一错,满盘皆输,《建军大业》空有一个大字,看到都是青年人的小肚鸡肠、江湖义气。从电影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成功的历史表达。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 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
《建军大业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