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语五上教案(79)01

发布时间:2020-03-02 11:15: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七)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语文天地三》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9日

学习目标:

1.巩固学过的字词,培养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2.读句子,并仿写句子。

3.拓展阅读《楼兰之死》,了解楼兰古国小时的原因。

4.了解社会日新月异的前进步伐,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读懂文章内容,学会灵活运用资料丰富表达内容。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学生自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些词句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句。

二、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两首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2.说一说每首诗的大意。 3.学生尝试背诵诗句。

三、拓展阅读《楼兰之死》 (一)师朗诵《从军行》,解释诗意。

1.板书——楼兰,在地图上指出它的位置。

2.引导学生想象楼兰的样子。

3.补充课题《楼兰之死》

4.质疑课题,板书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阅读升华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①通读全文,自学文中字词。②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交流。

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楼兰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交流回答,相机板书繁荣——消亡

3.展示搜集的材料,让学生感受“死”的真正含义。

4.带着疑问默读课文2-5自然段,楼兰为什么死了?小组交流“楼兰死了”的原因。

5.全班归纳。结合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诠释、举例、列数字)

6.列举身边见到的环境恶化的例子。

7.激发情感(回想着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再看看今天人们依然在肆无忌惮的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加强语气:如果不让悲剧重演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做?

8.小组讨论,以小组完成一份计划书。展示小结。

(三)拓展延伸

1.统计,如果象课文列的数据,那10年、100年后,柴车一天有几辆?共有多少辆?要破坏多少植被?

2.搜集有关自然环境的资料,准备办一期手抄报。

四、初显身手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上的书法作品,作一些简单的评议

2.师归纳介绍欣赏钢笔书法的方法,指导学生从的形态、意境和气势去观察、感悟和体味。

3.举行钢笔书法临写比赛。组织学生评议作品,表扬优等生,鼓励进

步生。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

2.抄写和背诵《乌衣巷》和《浪淘沙》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1.谈话: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都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日新月异”“万象更新”。你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变化,用自己的笔去记录这些变化吗?

2.师板书“变”,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变”组词。 3.师简单归纳,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周围生活的变化。

二、组织活动: (一)看一看:

1.我们知道时间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机器,永远向前飞转;时间又是一匹永不停蹄的骏马,永远向前飞奔。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随着时间也都在发生变化。

2.小组内交流: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有无忽略的现象?看一看谁的发现最新奇?(确定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我们的学习用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全班交流。 (二)找一找:

1.在我们身边发生这么多的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呢?

2.根据反映的问题收集材料,选择好方式。 用数字显示变化

用图片或摄影作品的显示变化 用实物显示变化„„

(三)说一说:

1.我向同学们报告:xx(如电视、笔、住房)的变化 2.我朗诵搜集的诗歌 3.我放了访谈录音„„

4.评价:谁的发言最精彩?谁的点评最得当? (四)写一写:

1.习作要求:内容真实、科学,意思表达清楚、明白,有一定条理,语言通顺。题材、体裁、题目都不受限制,主题紧扣“变”。

2.指导习作:

(1)出示反映变化的图片、资料,然后进行描述。

(2)明确写作要点:要求写出今昔的变化;“昔”的内容少写,“今”的内容要多写。

(3)学生各抒己见,讲讲身边的变化。 3.自拟题目,写一首小诗或写一篇新闻等。 4.写完后小组交流,学生自评,小组评价。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七)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唱脸谱》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1日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

3.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激发学生对京剧这一国粹以及对戏曲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读课文,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 教具准备: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大家喜欢歌曲吗?大家想听戏吗?老师为大家现场演唱一段好不好?师唱第二段——

你知道吗?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之国粹”。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唱脸谱》,来体会这一“国粹”中所蕴含的韵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这首歌词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押什么韵?(总分总

韵脚a)

2.课文每一部分都写了什么?(师板书:外国友人称赞、勾画脸谱、美佳佳)

三、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可以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2.思考:你从课文中品出了什么韵味?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四、品说“韵味”

把你从课文中品出来的韵味和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提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1.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朗读第1小节)

(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模仿一下。(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

(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这也可以

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

五、课堂小结:这节写外国人的称赞和观众的喝彩,这是一种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利用你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文中提到的人物的有关故事,说一说各种脸谱的颜色与人物性格的联系。(指导朗读第

2、3小节)

参考资料:

(1)窦尔敦:清朝时期的一名草莽英雄,也就是农民起义军的将领。《盗御马》是戏名,《盗御马》也叫《连环计》,其中窦尔敦与黄三太有仇,他盗取了御马,却留下了黄三太的名字,设计陷害黄三太。

(2)关公:关羽,字云长。关羽身长九尺,使青龙偃月刀,东汉末年刘备麾下著名将领,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此人忠勇、正义、威武、庄严,是于富有血性的英雄人物。

(3)典韦: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奋力勇战,其人忠诚谨重,是曹操的贴近侍卫,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其性格猛烈、骁勇善战。

(4)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此人阴险、狡猾、居心叵测。

(5)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人物,是刘备的主要军事将领之一。为人暴躁、鲁莽、耿直。参考资料2:红色(褒义)————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如关公等。

蓝色——表现刚强阴险、正直胆大。如杨延昭,窦尔敦等。

绿色——表现暴躁勇猛。如魔鬼等。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

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曹操等。

黄色——般表现为性格猛烈、骁勇善战。如廉颇、典韦等。

紫色——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

脸,如,如魏延,李天王等。

金、银、灰色——神秘,代表神妖。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如如来佛、二郎神、孙悟空等。

三、说一说勾画脸谱的艺术特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1.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

(鲜明、生动、夸张,)

2.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

四、测一测(巩固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的窦尔墩(

),

)的关公(

),

黄脸的(

),白脸的(

),

)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

)托宝塔,

绿色的(

)斗夜叉,

)的猴王,(

)的妖怪,

灰色的(

)笑哈哈! 2.《唱脸谱》既是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__。 3.连线:(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脸

代表忠耿正直

黑脸

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

代表赤胆忠心

白脸

代表刚强勇猛

五、练一练(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家乡戏?简单说一说。

如川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眉户、蒲剧等。 2.用笔写一写,你学习《唱脸谱》一文体会到了哪些韵味。

“皮黄声声唱千里,京腔京韵响世界。”

六、布置作业:背诵《唱脸谱》

板书设计:

读、听、唱、演、画

唱脸谱--------------------------品韵味

课后反思:情感是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学唱歌曲,感受中国京剧的韵味,从而培养薛恒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八)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我喜欢》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5日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浣净、素馨、迭代、摇曳”等词语。

2.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用心体悟事物的能力和有独特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独特的美好情感。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仿照课文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感悟作者的喜悦之情。 2.你喜欢什么?依照课文写一写。

3.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的美好情感。 教具准备:课文配乐朗读带,挂图、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题。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吧!说一说你都喜欢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就让我们先一起感受台湾女作家张晓风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吧!(板书课题)

2.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自主质疑

1.自己先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标记。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交流质疑。 浣净:洗干净。

素馨:一种花,多白色,极芳香。 摇曳:摇荡。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谈读后有什么感受。 2.听课文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每个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板书:四季景物、自然景物、社会生活。)

四、课堂小结:作者按顺序书写自己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热爱。

五、布置作业: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喜欢哪些事物? 2.全班齐读课文。

二、品读——感悟语言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学生采用了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

三、研读——质疑问难

1.让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3.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表达了什么?(板书: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一些有关自然、社会生活方面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

五、仿写课文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能写一写吗?

六、全文总结:自然是和谐的,生活是美好的,让我们去尽情地热爱大自然、热爱这美好的生活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1.作者的语言是很优美的,贯穿于课文之中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除进行充分的朗读外,还进行了朗读技巧的指导。此外,我还运用电教手段,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画面,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起他们对自然之景和社会生活的赞美之情,使他们与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这样学生才会很好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仿写延伸,激发习作兴趣。学生读中悟情,披文以入情后,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我喜欢”开头来抒发自己的独特的体验。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八)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语文天地四》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7日

学习目标:

1.巩固学过的字词,培养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2.读句子,并仿写句子。

3.背诵《鹿柴》和《乐游原》

4.拓展阅读《推敲》与《千锤百炼为一“绿”》,体会文字的韵味,理解文章的内容。

4.培养学生对每单元进行小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推敲炼字的习惯,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感受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日积月累

1.我的摘录笔记。

(1)出示“我的摘录笔记”中的词,学生自读。 (2)指名读一读,说说这些词句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

(4)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些词句。

二、读一读,背一背。

1.出示两首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2.说一说每首诗的大意。 3.学生尝试背诵诗句。

三、拓展阅读

1.学习短文《推敲》

(1)快速读短文。明确要求:说清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生练习概括文章大意,互相补充。

引导学生谈谈对贾岛的评价。 品位“推敲”精髓:

生读,想象意境,体会二者在表达效果上的差别。(敲,以轻微的声响反衬夜深人静,意境更为深远。)

诵读体会本诗的意境 师小结过渡。

(2)品味“推敲”精髓。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2.学习短文《千锤百炼为一“绿”》 (1)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指名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了解《泊船瓜洲》的作者王安石吗,请给大家介绍。大家还了解哪些有关他的资料?和大家交流分享。

(3)本文的题目是“千锤百炼为一绿”,默读课文,看那些段落叙述了作者锤炼“绿”字的过程?(4——6自然段)重点学习。 (4)引导学生在曾经用过的四个字后面,加上省略号,并强调省略号的作用,指明作者详写这四个字,而略写了其他,体会这样有什么好处?为什么?

(5)探究讨论:前面四个字跟“绿”字作比较分析,说说为什么它们都是不合适的?你还能想出更合适的字吗?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段落,完成板书,揭示王安石炼字的经过。

(到)→(过)→(人)→(满)„„(绿)交流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看法。生在替换朗读中品味王安石炼字的独具匠心与孜孜以求。露一手:王安石在炼字时,除了文中提到的五个字外,还可能用过哪些字?

(6)朗读体会:“绿”字是最合适的,最能将江南的韵味表达出来,从课文中找出解说“绿”字魅力的那段话,反复朗读,仔细揣摩。

(7)作者浓墨重彩,详细介绍了王安石锤炼“绿”字的过程,而对于创作整首诗的过程,则写得比较简单,哪一段写了创作整首诗的过程?

(8)王安石在怎样的具体环境下,创作了这首诗?

(9)快速默读课文第三段,与锤炼“绿”字的部分相比,这一部分是详写还是略写,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进一步体会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10)朗读感悟:这一段虽然语言简练,但作者还是把王安石当时的情感刻画的淋漓尽致,感情表现得相当饱满。你能理解王安石当时的心情吗,能理解作者的感情吗,把这些融入到你的朗读当中去,表达出来。

3、通过学习,了解王安石锤炼“绿”字的全过程,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韵味。

四、知识拓展:

1.补充有关古人推敲、锤炼诗句的趣闻轶事,扩展学生知识面。 2.练习:

(1)红杏枝头春意( )。 旺 浓 闹

(2)风乍起,吹( )了一池春水。 动 皱 翻 起

3.在我国文学史上,还有很多人像贾岛、王安石一样,注重字句的推敲、诗意的锤炼,请读读下列句子,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发资料)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 贾岛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 卢延让 力求一个稳,耐得半宵寒——清 顾文炜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东晋 陶渊明 4.交流:说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有哪些反复锤炼推敲字句的经历。

五、总结拓展

生读读课后几个词语,谈谈贾岛与王安石的共同点,以及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师展示杜甫名句与生共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

六、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你认为合适的字,使之符合诗歌的韵味。

春日

北宋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2.搜集、积累有关锤炼字句的名言警句,和同学们交流。

3.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听。指名说“推敲”一词的由来。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介绍与对联有关的趣事 揭题:对对子。

二、生练习,找规律 1.师出示:

杨柳岸,__村。(杏花) 明月松间照,__石上_。(清泉流)

2.生作答,并诵读对联,在感受文字的节奏韵律的同时,找寻对对子的方法。

3.生练习,快速答题: 鸟归沙有迹,_____。(帆过水无痕) 山间明月,____。(海上日出)

白马秋风塞上,______。(杏花春雨江南) 黄菊倚风村酒熟,_______。(紫门临水稻花香)

三、举行对对子擂台赛

1.生交流诵读自己收集到的对子。 2.收集古诗中的对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 。

两个黄鹂鸣翠柳, 。

山穷水复疑无路, 。

四、继续收集古诗中的对子。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八)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作文》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8日

习作目标:

1、认真读读“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有趣的一次实验”、“冬天”、“盼春节”等作文题目。

2、选一个你喜欢的作文题目,练习写作。

3、也可以自己命题写作文,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4、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重难点:把想说的内容写具体,写清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多题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有意思的作文题,你们想读读吗?

2.出示相关作文题目及习作要求。 我喜欢的一篇课文 我喜欢的一次实验 我喜欢冬天

3.师生共同品读、赏析。

4.看到这些作文题目,我们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件件往事,有趣的生活令人回味。

二、确定内容,自主表达

1.在这些作文题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为什么喜欢它? 2.选择、确定自己打算写的作文题目。

3.小组讨论,确定作文题目,讨论写作方法,把握作文的重点部分。 4.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说自己的作文内容。 5.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三、自由命题,相机辅导 1.把你想写的作文题目写下来。 2.自拟一个新颖的题目。

四、朗读赏析,交流激励 1.自读自改。 2.同座互读互改。

3.把自己作文中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以肯定、表扬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五、板书设计

习作 写一写自己喜欢的某一美好事物

第二课时

誊抄作文,讲评作文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九)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生命与水》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2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会写11个生字,认识9个字,正确理解读写“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

3.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4.理解“生命与水”,从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懂得要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水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生命与水”。 2.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水”是我们本单元的主题,对于“水”,我们都非常熟悉,它给我们的儿时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谁来谈谈水给你留下的美好感受。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生命与水》(板书、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些什么?刚才同学们就这个课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看看从课文中能否有新的发现?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9个二类字,会写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粗制滥造、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等词语意思。

3.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三、引导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说说课文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水的知识?

2.自学生字。

(1)给一类字组3个词,二类字注音。 (2)圈出易错的字。

(3)同桌交流对不明白字词的理解。

四、交流释疑: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说课文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水的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出课文主要写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喝水的道理。)

3.检测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指读,解释词语“不言自明、粗制滥造”等(注意分层次识字)

(2)给一类字组3个词。

4.教师指导书写

五、当堂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泌循剂剔泄 2.比较组词:

液()胃()肝()溶()润()泄()样()

腋( ) 喂()汗()融( ) 闰()泻()杯()

六、布置作业:1.摘录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大体感知,这节课继续学习《生命与水》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说说人体与水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2.初步了解写提纲笔记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引导自学

1.默读课文2—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水与人们的关系?用“~~”画出相应的句段。在感受强烈的地方做好批注。

2.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说明水对生命很重要

3.讲究饮水卫生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注意呢?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和同桌交流一下。(10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最精彩)

四、交流释疑

1.课文中把水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集体交流。一边交流一边谈感受,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水对人体的重要性。随学生回答,板书:摇篮、大功臣、润滑剂、调节器、防护兵)

2.作者采用什么方法,说明水对生命很重要。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3.如何科学饮水?为什么这样说?(指名回答)

(喝水适量适时、喝白开水)

五、巩固拓展,归纳提纲

六、补充资料,课外延伸

八、布置作业:以“珍惜水资源”为主题办一份手抄报。(选做题) 板书设计:

生命与水

摇篮、大功臣、

人体与水关系密切 润滑剂、调节器

维持生命

防护兵

科学饮水: 适时适量喝白开水

(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课后反思: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说明方法,引导其学习阅读说明文。“以读代讲”在读中学,学中悟,悟中思。以“读”这个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读中学。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九)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古诗二首》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3日

学习目标:

1.认字1个,写字3个。理解 “似有情、潺湲、潋滟、空濛、相宜”等词在诗中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古诗,了解自然界中湖水壮阔美丽。

2.理解重点词句,感悟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扩大阅读量。

3.通过对古诗的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与作者共鸣,产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诗句的美感,理解诗意。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渗透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事物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这种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水吗?那谁来说说关于水的成语有哪些?(学生畅所欲言)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学习关于水的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揭题

过分水岭:过,路过。分水岭,地名,指汉水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饮湖上初晴后雨:饮湖上,在湖上饮酒。初晴后雨,开始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古诗

2.认字1个,写字3个。理解似有情、潺湲、潋滟、空濛、相宜”等词在诗中意思。

3.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三、引导自学

1.自由读古诗3遍,要求读正确。

2.小组为单位,交流理解词语,不理解的划?准备质疑。 3.初步感知古诗大意。

四、交流释疑

1.指名朗读第一首古诗,师生纠错 2.朗读第二首古诗,师生纠错 3.解释词义,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4.说出古诗大意

(1)《过分水岭》:

(2)《饮湖上初晴后雨》:

5.指导朗读

6.指导书写生字:区分状和妆。强调“抹”写法

五、背诵古诗

六、当堂检测

七、布置作业: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吟诵品读,深入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三、引导自学

1.品读第一首:“得同行”,同行指谁?“惜别”体现了什么?从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是什么?

2、品读第二首: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方好”“雨亦奇”写出了什么。

3、作者看到西湖美景的心情如何。把什么比作成了什么?

四、交流释疑

1.第一首:

“得同行”,同行指谁?“惜别”体现了什么?从中体会是人的感情。(同行指溪水。“惜别”体现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溪水的喜爱)

2.第二首:

西湖在晴天和雨天的景色各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晴方好”“雨亦奇”写出了什么。(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作者看到这般美景的心情如何。(高兴)

3.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把西湖比西子,也因为这传神的比喻,使“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称。

五、拓展延伸(推荐古诗)

六、当堂检测;两首古诗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布置作业:

1.搜集与“水”有关的古诗。(必做题)

3.背诵诗意(选做题)

板书设计: 过分水岭

饮湖上初晴后雨

似有情

水光潋滟 方好

同行雨

色空蒙

亦奇

惜别

西湖-----美-----西子

(喜爱)

(赞美)

教学反思:教师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拨,旨在再创情景,让学生受到感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鲜明、丰满的图像,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鸣。

安定区大城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

(九)周

班级:

(五)年级( )班 教材版本及册数(北师大版第九册 ) 初备人:石惠莲 初审人:张瑛 复审人:王芙蓉 课题:《一个苹果》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24日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习在叙述一件事情时,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

4.通过人物的外貌和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把握人物的内心情感。

5.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学习他们在危难的时刻心中始终装着他人,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去关怀自己战友的伟大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对苹果的需要、渴望,而又互相谦让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师生查阅关于“上甘岭战役”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读书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字音,尤其注意订正以下词语的读音:

血迹斑斑 血丝 烟熏火燎

3.交流: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

4.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段。 2.全班交流,明确分段。

(全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战士们让一个苹果的故事。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写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弹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上捡到的苹果。

第二部分:(第7—15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写这个苹果在防炮洞里的八个十分渴的战士的手中转了一大圈还是剩下了大半个。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事情的高潮,主要写我看见小李面颊上的泪珠,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我也流下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四、以读代悟,体会“焦渴”

1.默读描写战士们第一次传递苹果的部分,思考:每个人都处在什么环境?用笔画下来,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体会汇报,全班交流。

3.理解“烟熏火燎”一词的意思。(形容嗓子极其干渴的样子。) 4.指导朗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二、深入探究,品读“推让”。

1.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感受。 2.渲染情景,凸现矛盾,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敌人继续疯狂地发动攻击,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敌人的狂轰滥炸使他们已经七天七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维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苹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苹果?请同学们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2)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看到这个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香味的苹果,你会怎么做?(几口把它吞下。)而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

(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3.品评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指导感情朗读。 (1)关于连长,抓住一个词语“烟熏火燎”和一个句子“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2)关于步话机员小李,除了抓住一个词语“沙哑”和一个句子“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外,还可以利用文中对他的这段描写:“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进行一段语言拓展训练,让学生尝试填补此时小李的内心活动,补写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3)关于通讯员小蓝,除了抓住一处外貌描写“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之外,还要抓住他的动作描写“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体会他的情感变化。

三、以读促悟,感悟情感。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这个苹果传递了几次?每次传递的顺序如何?结果怎样?列出简单的提纲。

这个苹果共传递了两次:第一次的顺序是: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结果是谁也没有吃,苹果又回到了连长的手里。第二次的顺序是: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结果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2.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将自己认为最感人的词语、句子画下来,加以点评或提出问题,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全班交流,升华思想

1.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位志愿军战士,你会想些什么?

2.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五、以情激情,总结全文。

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这是战士间怎样的深情厚意呀!这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谁也没有吃,回到连长的手里。)

第二次: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剩下大半个)

教学反思: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做到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五语上计划

五语上书法指导教案(推荐)

小语五上笔下生花“礼物”说课稿(材料)

五语教案20

小语第七册五至八单元教案

五上教案

五上教案

五语上第五单元教案

五上语第四单元 知识点

五语上 24《少年王冕》

小语五上教案(79)01
《小语五上教案(79)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