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会计上岗证考试讲义1.2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也称静态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也称动态会计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是构成利润表的基本框架。

(一)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特征:

①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果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不能确认为资产,

而是作为损失处理。(如:已经报废的原料,无法收回的应收款)

②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拥有是指有所有权。而控制没有所有权。对于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的,也应将其确认为资产,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③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预期的。

(2)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教材167页)

①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

②非流动资产:„„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1)负债的特征:

①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例如企业预计在三个月后要向

银行贷款100万元,因尚未得到贷款所以不能算作企业本月的负债。

②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的债务要在以后用资产或劳务来偿

还,即现在的负债代表着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不需要归还的债,就不是负债了)

(2)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①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

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等。

②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

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

益等。

所有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 „„„„即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 本

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

(1)收入是日常活动中形成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按照这一定义,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营业外收入不属于收入。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出租无形

资产的使用费收入、出租固定资产的租金收入、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股权投资的股利

收入。)

(2)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3)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或两者兼而有之。

2.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

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具有以下特点:

(1)费用是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

形资产摊销等。

(2)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3)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

两者兼而有之。

3.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如处置固定资产所得或

损失。

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

或者其他等价物。

(2)重置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的现金或现

金等价物金额。

(3)可变现净值:是反映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

本和销售所必需的预计税金、费用后的净值。

(4)现值:是反映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

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

(5)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原进行资产交换或者

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各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通常反

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者现时价值,是对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计量的,应当保

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三者比较:

会计对象抽象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则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科目又是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由粗到细)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也称为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2)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包括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提供详细、具体会计信息,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说明。

不是每个科目都需要设明细科目,企业管理上有需要就设,企业管理上没有需要就不设明细科目。明细科目不是越多越好.2.会计科目按照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科目。

由于收入和费用要素一般在每一会计期末都要进行结转,用于计算确定损益,因此,将反映收入、费用要素的会计科目归为损益类科目。对于费用类科目中的反映生产成本内容的科目,单列为一类即成本类。

企业会计制度中对常用的会计科目编制了一个会计科目表。教材29—30页,共92个会计科目。通过会计科目表一是以要进一步加深对会计要素的理解,二是对一些易混淆的科目要加以辩别。注意:

1、„„资产,属于资产类

 应收及预付款项:如:„„属于资产类。

存贷:如:„„属于资产类

2、“„„借款”,属于负债。

应付及预收款项:如:„„属于负债类。

3、共有6个“„„准备”,都属于资产类。

4、“„„费用”中,长期待摊费用、未确认融资费用,属于资产类。

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

5、“„„成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属于成本类;“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

成本”属于损益类。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会计科目,不得随意设置。

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就是指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和对内管理的需要。

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就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在不违背统一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增加、减少、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第二节 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

某一账户的核算内容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

二、账户的分类

(一)账户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分类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

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户,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总分类账户称为一级账户,总账以下的账户称为明细账户。

(二)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收入、费用账户归为损益类,利润账户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教材29页,图3-2是对账户按照会计要素的分类

大家应将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分类、账户分类三个问题连贯理解。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增加与减少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一般在登记增加一方。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账户基本结构最核心的内容可以用“丁”字形(有的叫“T”字形)来反映。

实际工作中,账户要依附于账簿开设,也就是每个账户只表现为账簿中的某张或某些账页。它们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账户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说明账户记录的依据)。 该种账户格式也称为“开”字形账户。

四、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载体和具体运用。

(二)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

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会计上岗证考试例题

会计上岗证考试考试注意

会计上岗证考试:会计基础

会计上岗证考试习题

会计上岗证

会计上岗证

会计上岗证

会计上岗证报名考试要求

会计上岗证考试答题技巧

会计上岗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考试题

会计上岗证考试讲义1.2章
《会计上岗证考试讲义1.2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