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英雄故事1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4: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刘文学1945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渠嘉乡双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受地主老财欺压,直到解放,他们全家才过上好生活。1952年9月刘文学入双江村小学学习,1957年秋,光荣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59年11月18日晚,为维护集体利益,年仅14岁的刘文学被害。

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帮助队里干活回来,发现地主王荣学偷摘集体的海椒,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阻止,王荣学的收买和威胁,丝毫没有动摇刘文学保护集体利益的决心,刘文学不顾个人安危,与坏人展开了搏斗,终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牺牲时年仅14岁。 凶手王荣学作案后,曾制造假象,企图逃避打击,他将刘文学的尸体扔到土沟中之后,王觉得不安全,又将刘的尸体抛到50米外的一堰塘,制造出刘落水被淹死的假象。

案发后不久,凶手王荣学便落入法网,并亲笔写下了坦白书;1960年,合川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罪犯王荣学死刑,当场执行。

刘文学牺牲后,合川体育场举行了万人参加的追悼会,共青团合川县委员会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1960年初共青团江津地委追认刘文学为“模范少先队员”,中共江津地委和行署并决定拨专款修建刘文学墓园,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笔题写了“刘文学之墓”的碑文。刘文学的事迹和名字,传遍中国大江南北,当年全国少儿开展了“学习刘文学,做党的好孩子”的活动;后被合川县人民政府、国家民政部先后批准刘文学为革命烈士。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赖宁,英雄少年。14岁,四川石棉县人。他胸怀大志,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从上小学开始,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年儿童绘画比赛二等奖和县儿童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石棉县一中。

1988年3月13日一位14岁的优秀少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牺牲了。那天下午3点左右,因八级大风,把县城附近一家工厂的电线杆吹倒,造成电线短路,引起了大火。风助火威,火越来越大、烧得越来越远。此时,森林、电视卫星接收站和附近的油库存都不得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赖宁看见后立刻赶到火灾现场。他找到了一棵松枝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奋力扑火。虽然,消防队员曾劝阻大家别往火中硬闯,但赖宁不忍心看到国家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又去扑火。最后大火终于扑灭了,但赖宁却牺牲了。

赖宁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三次救火而不留姓名;他有着远大志向,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几年为家乡探险寻宝,利用节假日采集矿石标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求知若渴的进行学习,好追根寻底,有积极探求的进取精神。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他不顾个人安危,在烈火中奋战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赖宁的家乡石棉山区是火险区。 赖宁读小学的时候曾3次上山灭火。他做了这些事,既不写出来,更不告诉别人,直到林业部门把表扬信寄到学校,老师们才知道。1988年3月13日是个星期天。下午3点半,县城附近的山林因电线短路引起大火。火借风势,刹那间山上一片火海。大片森林、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油库,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赖宁写完作业,和有病卧床休息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妈妈特意嘱咐:\"外面风大,别走远了!\" 下了楼,赖宁一眼便瞧见了冲天的火焰。他连告诉妈妈一声都来不及,就飞快地直奔火场。 赖宁跑到山上,挥动松枝奋力灭火。高达二三十米的火焰,狂烧猛窜,赖宁和他的伙伴英勇强,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这时天色已晚,现场指挥救火的县领导,命令用汽车将参加救火的学生强行送下山。赖宁、周伟、王海等同学也被拉上了车。

在车上,有个同学遗憾地说:\"唉,今晚看不成电视剧《再向虎山行》了。\"赖宁却风趣地说:\"那我们就再向火山行!\"一车人都笑了。山间的火势越来越猛,烧焦的枯枝败叶在火焰的冲腾下漫天飞舞,发出噼啪的爆响。天黑了,山陡路滑,风助火势,野火更猖獗了。\"我要下去,我要下去!\"赖宁跳下了车,王海和周伟也跟着跳了下去。三个人手拿松枝,又一次去迎战烈火。山上的狂风左一股,右一股,撩拨得火焰东奔西窜。9点钟左右,天全黑了。赖宁、王海和周伟三个同学被大火截住了退路。忽然一阵狂风刮来,把离他们10多米的一片大火呼地吹到他们身边。风向一变,赖宁就和同学们失散了。 赖宁独自在火中向山上攀登。他的双脚迈开弓步,他的双手紧紧地抱着一棵小树……

大火终于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卫星电视转播台和石油公司库都平安无事了。14日上午,人们在海子山南坡的过火林带中,发现了赖宁的遗体。他,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额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着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离开我们去了,但是赖宁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是我们少先队员永远的骄傲!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蒙古族少女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为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两人始终追赶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因为严重冻伤,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2月9日,小姐妹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那时龙梅11岁,玉荣还不满9岁。中午时分,低垂的云层洒下了一串串的鹅毛大雪,怒吼着的狂风席卷着飞扬的雪花。刹那间,白毛风吞没了茫茫的草原:暴风雪来了!龙梅和玉荣急忙地拢住羊群,转身往回赶羊。但是狂风暴雪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阻挡着羊群的归路,羊群顺风乱窜。在这关键的时刻龙梅对妹妹说:“快去叫阿爸帮咱们拦羊!”小玉荣听了姐姐的话,掉转头顶着风雪拼命地跑,没跑多远就栽倒了。她起来回头一看,姐姐一个人在暴风雪中,左手拿着羊鞭,右手甩着脱下来的皮袄左右拦挡,没有自己这个帮手,羊群越发乱了。小玉荣顾不得再去叫阿爸,立即返回羊群,手里挥动着小皮帽嘴里不断地喊着。

龙梅和玉荣就这样拦挡一阵,跟上跑一阵。再继续拦挡、再跟着跑,不知拦了多少,也不知道跑了多长时间。经过与暴风雪博斗的第一个回合,龙梅和玉荣总算把散乱的羊群聚拢在一起。暴风雨都是一片弥漫分不清方向的,在狂风和寒冷中更显得恐惧和孤独,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童呢?暴风雪到了黑夜、似乎更加疯狂起来。她们凭借着地上积雪的映光识别自己的羊群,羊群照旧在风雪的呼啸中朝东南方狂奔。在紧紧追赶羊群的时候,姐妹俩怕失散,便机智地相互高喊着:“龙-梅”“玉-荣”。彼此关照激励着。

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姐妹俩整整奋斗了20多个小时。寒冷,恐惧,饥饿,疲劳,责任感全部集中在了两个小姑娘身上。终于玉荣昏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姐姐龙梅也好不了多少、但仍撑着跟在羊群后面。幸好牧民哈斯朝禄父子俩及时赶到并发现,叫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

共青团中央在当年3月20 日写信表扬她们的高尚行为,同时热烈祝贺她们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人民日报》以“最鲜艳的花朵”为题,报道了他们的感人事迹,被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

小姐妹在暴风雪后先是在白云鄂博矿山医院进行救治,后转到呼和浩特继续治疗和休养。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小姐妹出院后,在政府关怀下,小姐妹回家乡开始读书,从此再没有放过羊。

敬礼娃娃郎铮 震撼世人

5月12日,地震发生10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小男孩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人深受感动 最镇定英雄――9岁男孩废墟中背出两同学

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就读于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被滑落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他好不容易爬出来后,看见一名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小林浩赶紧跑过去,把这名女同学背了出来。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他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他救完人后说:“我拿了两个同学给校长,校长把他们拿给家长”,林浩抿着嘴的照片和他“拿了两个同学”的特别语言,感动了所有中国人。 最壮士气英雄――7岁受伤女孩安慰救援队员

14日下午,在汶川一个幼儿园废墟上有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当救援队员赶过来时,她的双腿被卡在石砾中,沾满鲜血。但她紧咬着牙齿说:“叔叔,我不怕,你们不用担心!”救援过程中,受伤的孩子忍着疼痛,却在安慰救援队员。这个叫任思雨的7岁女孩,广为人们所称道。

最无私英雄――12岁藏族女孩邹雯为救同学而亡

藏族姑娘邹雯 是 映 秀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也是该班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是县体育运动会短跑第五名,地震发生时,邹雯是班里跑在最后的一个。救援人员发现她遗体时时,她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据了解,当时邹雯已跑到了二楼楼梯口,为了帮助老师救同学,她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乐观英雄――“可乐男孩”薛枭截肢后仍笑对人生

在绵竹汉旺中学读高二的薛枭,特别喜欢喝可乐。被困废墟80个小时,被救出来后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要喝可乐,要冰冻的。”这一句话,让绵竹17岁男孩薛枭被喻为“逗乐了悲伤的中国”的人。遗憾的是,因为截肢,他目前还不能喝可乐。他说,要把这些可乐留着,康复以后慢慢喝。右臂截肢的薛枭已无生命危险,他托记者转告所有关心他的人,“很感谢大家,我肯定会好起来,我还要考大学”。

小英雄故事

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故事

英雄小故事

英雄小故事

英雄小故事

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故事

英雄小故事

小英雄故事

小英雄故事1
《小英雄故事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