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4:11: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非遗文化进校园” 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1、通过教师讲授、非遗传人进课堂和参观及动手实践操作等活动,了解绢人、绢花、绒鸟、脸谱、剪纸、抖空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历史价值和现今价值。

2、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讲授、参观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学习,感受历史是实实在在的,认识非遗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增加爱护“非遗文化”、保护中华文化的责任感,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内容

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教材选取以学校周边的东城区为讲授重心。东城一区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24项之多。课程在开课第一课时中就要将东城区历年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择取重点进行讲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变迁、特点和现状做简单介绍。学生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概况上的认知,并且学生也可以理解为何要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随后为了提高学生兴趣,锻炼动手能力,使他们真正触摸历史,课程从绢人绢花、面人、脸谱、剪纸、说唱艺术这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认知。课程可以根据这四项“非遗” 的各个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讲述教学;视频教学;请优秀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们进课堂,给学生亲自授课;学生亲自制作物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作,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由来、文化特点、当今现状等,更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非遗文化的一个传承过程。

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课堂成果展现的动手性都是这个课的精彩之处。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下,学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内心保护传承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总课时24课时,每课时1个小时。

第一部分:

初识非遗

虽然“非遗”离我们日常生活并不遥远,但初中孩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汇还是很陌生的。为了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在整个“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之初,老师应先把非遗的基本定义、非遗的现状,以及一些我们所熟知的非遗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对于这门课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这门课程要学习的是什么,我们又为什么要学习,并且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部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枝万朵绢花开

(绢人绢花)

满眼皆春色,处处闻花香,是人们长久以来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正值夏初春末,各种花朵竞相生长。花,作为生物之灵,既可以传情达意,又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作为礼品互赠友人。如今,送花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时尚,一种文化。随着现代技术的成熟与进步,一种鲜花的替代品--绢花,已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对绢花、北京绢花工艺,绢花工艺的现状对学生进行一个初步的讲述。而在第三课时中,会请非遗传人滑树林大师来进行专业的授课。请大师为学生进行深度讲解。

第三部分: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面人)

面人,俗称“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人有记载的记录,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面人不仅可以有观赏性,甚至在清明寒食节,互送面塑食品更是一种习俗和传统。教师可以带着大家了解面塑的艺术起源、艺术特点,以及面塑本身带有的价值的思考,尤其是文化价值方面的思考。学生更可以根据个人的想象亲手制作面人,感受文化的传承。

2

第四部分: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脸谱)

中国京剧脸谱艺术是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非常喜爱的艺术门类,在国内外流行的范围相当广泛,已经被大家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老师可以讲述脸谱的特点、形成、起源和脸谱的分类。并且还可以介绍几个非常重要的脸谱标志性人物,播放一两段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脸谱的魅力。学生还可以制作脸谱,既可以以传统方式进行脸谱的学习,更可以以新时代的特点对脸谱进行再创造。

第五部分:

方正若布棋,皎白犹霜雪

(剪纸)

从东汉末年蔡伦发明蔡侯纸至今,纸张已经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除了有记事作用之外,纸张还可以被剪裁成各式各样的做装饰作用。巧手折剪锦绣乾坤,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除了了解剪纸的历史以及创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动手进行剪纸。对于学生来说,剪纸是动手性最强,学生最熟悉的活动了。所以学生不妨以多剪几副剪纸来讲述一个历史故事。将剪纸与历史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第六部分:

见时谈谑乐,四座尽角嘴

(说唱艺术)

说唱艺术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说唱艺术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所以老师在讲授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到说唱艺术的多样性,更要使学生体会说唱艺术背后承载的文化价值以及历史研究价值。除此之外,不同的说唱艺术各有特点,学生除了可以拥有一场听觉盛宴,更可以亲自去简单的学习某一种或多种说唱艺术,进行一次表演展示。

(二)课程组织形式

 建立非遗活动室,可以将学生课堂使用的材料、非遗事物和学生的作品在非

3 遗活动室进行展示,平时在非遗活动室进行课堂授课。  以课为重心组建研究小组。

(三)课堂呈现方式

教师授课,学生手工制作为主,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大师进课堂等活动。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过程评价: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活动参与多、与人合作能力等,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成果评价:

对学生撰写的各种报告、小论文、建议书、展板,制作出的实物等的情况,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二)评价方式

采用教师主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

非遗进校园讲话稿

非遗进校园欢迎词

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

非遗进校园现状与思考

三秦 非遗文化展示

关于要求解决新化小学舞狮非遗文化进校园

文档 非遗实施方案1

破解传承瓶颈 山东“非遗”进校园

非遗保护

非遗十年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
《“非遗文化进校园”课程开展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