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20-03-01 17:44: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中牟一高政治组

活跃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归宿。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们认为一是兴趣,二是规范,没有兴趣的规范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只有兴趣没有规范,成绩也得不到提高。所以,要提高课堂效率,兴趣和规范应该统一于教学之中。由于政治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和抽象性等特点,从而使学生易于疲劳、乏味。因此,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课成绩的关键。政治课教学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必须寻找课堂的兴奋点,也就是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环节。它不是某个知识点或某一环节,而是可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的“兴奋点”。“兴奋点”的捕捉,可以课前有意安排,也可以课堂随机设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也可以根据课堂实况设计,也可以从导入、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上进行。下面我把我们政治组的一些做法和尝试汇报给大家:

一、运用语言技巧,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政治教师在语言方面要力求做到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统一。政治课教学以明理为基本方法,教师的语言应简明、准确,有条理,逻辑性强。在阐明理论观点时,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联系实际时,应力求真实感人,生动形象;启发学生思维时,教学语言要富于思辨性、哲理性。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政治课堂效率

首先,创新导入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成功的导入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学习,减少政治课枯燥和抽象的说教,增强政治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政治课导入常用的方法有:情景导入法、社会热点导入法、歌曲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活动导入法、事例导入法。比如社会热点导入法:政治课

本身的一大特点离不开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政治非常感兴趣。采用这种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政治敏锐感。如我们在讲到《政府要依法行政》这一课题时,我们引入了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采取“钓鱼执法”的方式。上海市民张某因好心帮载自称胃痛要去医院的路人,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载客黑车,遭扣车与罚款1万元。原来那名路人是执法大队的“钩子”,专门诱人入瓮的。 这一事件在网上被广泛热议,学生一听立即有了兴趣,然后老师在因势利导,跑出悬疑:黑车该不该打?你是如何看到上海市闵行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和方式的?如何你是闵行区区长,你如何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由此,这一节课就在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和广泛参与中顺利展开。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贴近”原则,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贴近实际,从小事例入手。任何高深的理论都能在平凡的事物中见到它的影子。大道理往往蕴含在通俗的小事例之中。所以,讲道理时,要善于用小事例讲大道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大道理”。比如,在讲解“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杠杆”时,学生很难理解这句话。我们就从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入手,像“鲍鱼效应”“鹿场养狼”,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明白大道理了。贴近生活,从身边的事入手。引起学生注意的因素有三类:一是外界的刺激。二是内在的兴趣。三是人们已存在的经验。学生听课时都希望听到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所以,讲课时我们尽量多引用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讲大道理。例如在讲解 “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时,可从身边的大办“红白喜事”说起,从“食堂泔水缸里的馒头”说起。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成功的范例。

贴近学生,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或城市或农村。他们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增加了乡土资料,渗入本土文化,注入乡土气息,增强吸引力。例如,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就引入了“风中少林”、“新郑祭祖大典”等乡土素材;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就引入了“看中牟大蒜行情变幻”等乡土素材。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通过创建互动互往、教学相长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出发,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体现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是新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过程。因此,教

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从旧知识中寻找与新知识的联系点,并且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猜测、探索新的知识。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我们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争论;要么将富有启发性的题目采取小组抢答、点名回答等形式来完成。如,在讲《文化生活》“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两者关系时,展开辩论:德、才,哪个重要?让学生在激烈的辩论中明晰观点,达成共识。这样,课堂不仅成了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第四,在教学评价中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表扬鼓励是少不了的。学生是有上进心的,对他们多点表扬鼓励有助于他们进步。当然,这并不排除批评帮助,但即使要批评学生,也要考虑学生个性特点,讲究方式方法。总的来说还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凡是答的好的,不管个人或集体,我们都当场给予肯定和表扬;如果只答对了一半,也应先赞扬几句,然后再讲存在的问题;如果完全不懂,也不要当面批评,叫他们再认真想一想,每次小测验和考试后,在班上要表扬尽可能多的学生,考得不好的学生也不要在课堂上批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找个别学生交谈,指出答卷存在的问题。总之,凡是学生在学习政治课中有好的地方,都要给予表扬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得到表扬鼓励越多,越有利于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越有利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总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设置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自然就会增加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

活跃培训课堂气氛游戏

如何活跃英语课堂气氛

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习效果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解读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
《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