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字成语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9: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字成语 一字师 应声虫 眼中钉 苦肉计 烂羊头 邯郸梦 马生角 钓鳌客 中山狼 一杯羹 瓜蔓抄 捉刀人 想当然 佼佼者 贱骨头 敲门砖 熟羊胛 探玄珠 闭门羹 霹雳手 黄粱梦 二五耦 鸿门宴 辽东豕 莫须有 鹤乘轩 破天荒

大手笔 乞骸骨 孺子牛 下马威 儿皇帝 东道主

抱佛脚 空城计 阿堵物

- 1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典故】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释义】指伟大的着作或大行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 【近义词】大笔如椽 【成语造句】

◎ 他最近写出了一个大手笔。

◎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三个面向"的高起点,才能形成文化规划的大视野、大思路和大手笔。

马生角的故事

【拼音】mǎ shēng jiǎo 【成语故事】战国后期,秦国与燕国表面修好,互派王室的公子到对方国家去作人质。燕太子丹在秦国作人质,秦王嬴政对他十分无礼与蔑视。太子丹向秦王请求允许他回燕国,秦王说除非马生角乌鸦白头才成。太子丹逃回燕国,派荆轲去刺杀秦王。

【出处】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燕丹子》上卷 【释义】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近义词】马角乌白

【成语示列】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

西汉·司马迁《史记·荆轲列传》

一杯羹的故事

【拼音】yī bēi gēng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

- 3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 【解释】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主人 【相近词】东道主人 【其它使用】

◎ 东道主卡塔尔率先垂范,在会议召开前夕主动关闭以色列常驻多哈的贸易代表处,赢得了各成员国的赞赏。 ◎ 中国队是亚运会东道主,

◎ 作为东道主,因人力、财力所限,若有招待不同之外,请诸位批评。

敲门砖的故事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成语故事】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典故】一日,冲元自窗外往来,东坡问:‘何为?’冲元曰:‘绥来。’东坡曰:‘可谓奉大福以来绥。’盖冲元登科时赋句也。冲元曰:‘敲门瓦砾,公尚记忆耶!’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

【释义】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用法】作宾语;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 【相近词】垫脚石 【成语造句】

◎ 在国际比赛中被人们称为通向冠军宝座的“敲门砖”

◎ 有些作者和导演,曾经也创作和拍过一两部较优秀的少儿电视剧,可他们只是把这种创作当作走进影视圈的敲门砖,之后很快就转到成人剧的创作拍摄。

闭门羹的故事

【注音】bì mén gēng 【成语故事】古代宣城妓女史风长盗标致风流,能歌善舞,十分闻名,那些

- 5之为“二五耦”。

【典故】二五耦。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释义】耦:两人耕地,比喻朋比为奸。比喻狼狈为奸。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莫须有的故事

【注音】mò xū yǒu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的侵略,所向披靡。金军闻风丧胆,指使投诚的秦桧回南宋朝廷,离间岳飞君臣的关系。岳飞父子等被秦桧诬陷治罪,韩世忠心中不平,责问秦桧。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典故】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宋史·岳飞传》 【解释】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用法】作谓语、补语、定语;指凭空捏造诬陷 【相近词】凭空捏造 【反义词】确凿无疑 【成语造句】

◎ 等莫须有的罪名,备受摧残。

◎ 为了一点莫须有的罪名,我不得不离开那相处过八九个月的地方了。 ◎ 好在,这没什么关系,到了他能够知道孙悟空是"莫须有"的当儿,也就会懂得猴子变人是什么一回事了。

◎ 是党在全国科学大会前夕推倒了强加在我身上的莫须有的罪名。 ◎ 这就更为老虎加上了害兽的莫须有罪名。

应声虫的故事

【注音】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故事】传说洛阳有一个士人得了应声病,刚一说话喉咙中应声,就去问名医张父仲,张父仲觉得奇怪,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医治办法。立即取《本草纲目》让他读,他还是不停应声,当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应了。于是张父仲立即配药医治,果然治好。

【出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

- 7钓鳌客的故事

【注音】diào áo kè

【成语故事】传说古代渤海东面有五座山,常随波涛浮动。上帝命15只巨鳌用头顶着,山才固定不动。龙伯国有一个人由于出门要经过这五座山,觉得十分不方便,得知其是用鳌头顶着,就用鱼饵将这鳌钓起,一连钓了六只鳌,于是这两座山就沉入大海。

【出处】一钓而连六鳌。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

【解释】钓:钓钩;鳌:传说海中的大龟。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胸怀

【成语示列】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

宋·赵德麟《侯靖录》第六卷

瓜蔓抄的故事

【拼音】guā wàn chāo

【成语故事】明成祖时期,大臣景清藏着凶器入朝,想刺杀明成祖朱棣,为明惠帝朱允炆报仇,事情败露。成祖大怒,下令将景清磔死,并将他的家族全部株连,后来还不解恨,把与他相关的乡亲与邻居全部处死,于是整个村子变为废墟。

【典故】藉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明史·景清传》 【释义】形容刑罚过度株连,一人有罪,株连九族。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下马威的故事

【拼音】xià mǎ wēi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豪门贵族少年班伯主动请缨到混乱的定襄去做太守。他刚到任,当地的豪绅大姓把以前的犯事的人全都藏匿起来。而班伯一上任就大肆宴请豪绅大姓,与他们交朋友,待了解犯事的人藏身之处后立即下令捕杀,定襄很快就安定了。

【典故】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

《汉书·叙传》

【释义】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

- 9熟羊胛的故事

【注音】shú yáng jiǎ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铁勒的部族很多,其中一个部族叫骨利干,地处瀚海以北,那里的草多为百合,盛产良马,可以日行千里。骨利干北边临海,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远。那里日长夜短,傍晚开始煮羊的肩胛,等煮熟时,东方竟然天亮了。

【出处】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

《新唐书·回鹘传》 【解释】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时间过得快

霹雳手的故事

【注音】pī lì shǒu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年轻漂亮的裴琰之任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看不起他,给他出难题,把州中积压多年的旧案数百件交给他,让他短期内判完。裴琰之很快判完,而且判词非常妥当。李崇义大吃一惊,从此刮目相看。裴琰之因此获“霹雳手”的美称。

【出处】崇义大惊,谢曰:„公何忍藏锋以成鄙夫之过!‟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旧唐书·裴漼传》 【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示例】诉牒旁午来,剖断不留宿,虽非霹雳手,遇事颇神速。

明·于谦《昼夜昼夜长短》

阿堵物的故事

【注音】ē dǔ wù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王衍一生从不谈论钱或说“钱”字,他的妻子故意将钱放在房中,挡住他走路,想逼他说出一个“钱”字。谁知王衍看见了钱,因钱堵住走路,就教他妻子把阿堵物拿开,就是不说出一个“钱”字。

【出处】《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据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

- 11【释义】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比喻滥用官位,滥竽充数。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滥竽充数

眼中钉的故事

【拼音】yǎn zhōng dīng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出处】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相近词】眼中刺

【示例】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死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邯郸梦的故事

【拼音】hán dān mèng

【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出处】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宋·王安石《中年》诗 【解释】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相近词】黄粱梦、黄粱一梦 【成语例句】

◎ 《牡丹亭记题词》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南柯梦记题词》说:"梦了为觉";《邯郸梦记题词》说:"m哭而醒"。

- 13【解释】指曹操。引申顶替人做事或作文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近词】床头捉刀人

儿皇帝的故事

【拼音】ér huáng dì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石敬瑭起兵反唐被契丹王野律德光册立为晋国儿皇帝。石敬瑭死后由儿子石重光继位即出帝。944年,契丹进犯晋国,出帝率军抵抗失败,皇太后李氏写降书请求皇帝阿翁放他们一条生路,表示自己说过的话驷马难追。

【典故】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

【释义】五代时期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帝。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卖国求荣的人

【成语举例】伪满政府曾经成为日本统治下的儿皇帝。

贱骨头的故事

【拼音】jiàn gǔ tóu

【成语故事】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典故】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 【释义】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的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骂人的话 【相反词】金枝玉叶 【成语例句】

◎ 他就是贱骨头的命。

◎ 老伴骂他贱骨头,太阳好好的不出门,懒蛇出洞天下雨。

- 15【成语故事】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典故】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

【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梦想 【近义词】邯郸梦、黄粱一梦 【成语举例】你的黄粱梦醒了没有?

辽东豕的故事

【拼音】liáo dōng shǐ

【成语故事】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

【出处】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

【解释】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少见多怪 【近义词】井底之蛙、蜀犬吠日

【示例】如井底蛙,如辽东豕,如夜郎之不知汉大,如匈奴之自谓天骄。

清·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破天荒的故事

【拼音】pò tiān huāng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荆州地区50多年没有举人到京城应考中过进士,因此被称为“天荒”,直到唐宣宗时期,有一个荆州举人刘蜕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70万钱。刘蜕不受并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

- 17

- 19 -

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集锦

最全三字成语

破落户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材料)

三字成语练习

三字成语[版]

敲边鼓的三字成语

简单的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
《三字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