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和谐互动 合力育人(交流材料)(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4: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和谐互动 合力育人

——利通二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汇报材料

我校自1989年开始,实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多年来,伴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我校的三结合教育也经历了初创、实践、探索、创新、发展、逐步完善、与时俱进的动态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开放办学模式,既体现了教育观念、办学思想的转变与提高,也实现了办学体制、办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为促进学生全员、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为我校德育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多年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通过三结合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使我校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两次荣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荣获‚全国安全文明校园‛称号;荣获 ‚自治区9.10奖章‛‚自治区首届十佳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荣获自治区‚家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吴忠市‚示范学校‛;吴忠市‚家长示范学校‛;吴忠市‚文明单位‛;吴忠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吴忠市‚卫生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确定为自治区社区教育试点单位。

一、我们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

1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系统构成的大系统。我们所实行的三结合教育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但是它决不是这三个方面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发挥1+1+1>3的合力效应。也不是像人们所说的,孩子五天在学校,两天在家庭和社会,由于三方面教育脱了节,就形成5+2<7或5+2=0的状况。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状态变化,都会影响其他要素,并引起系统整体的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上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合力效应是三结合教育的优势所在。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就能形成最佳的教育合力,就能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为了实现三结合教育的‚和谐互动‛,我们在思想上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学校、家庭、社会明确在教育未成年人成长,促进未成年人发展中各自应承担的任务,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现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特色。三是学校以提供优质的教育为家长和社会服务,家庭、社会从多方面支持学校的发展。四是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资源上是共享的,包括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等。五是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有顺畅的沟通渠道,关系融洽。六是学校教师在为家长、社会服务的同时,虚心向家长和社会学习,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七是学校有计划的指导家庭教育,通过家长学

2 校、家庭教育论坛、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家长与孩子》手抄报等形式,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八是家长和社区对学校教育有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断健全家长、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体制,学校有对家长、社区关于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反馈的义务。

二、我们的经历,在过程中丰富

十多年来,我校三结合教育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实现了教育理念、办学思想的转变和提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创探索阶段(1989年至1997年)

8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初创时期进行的三结合教育实践探索,主要目标是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队伍,寻求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径。1989年初,正式成立了‚利通二小三结合教育委员会‛,挂牌成立了‚青少年志愿者服务基地‛,与敬老院、朝阳小区、裕西小区、民生小区、中华小区、建行家属院等居委会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主要任务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线的‚五爱教育‛,引导教育学生争当社会主义新风尚的‚红花少年‛。

在9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示精神的鼓舞下,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指引下,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方向,逐步形成了‚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学校‛的新思想,更加自觉地努力搞好三结合教育。1996年,我校根据市

3 教委的安排,在市级德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依靠社会力量,共同办好学校‛经验交流,较全面地总结了学校十年来实施三结合教育的基本做法和体会,使我校的三结合教育经验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

(二)深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6年)

1999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次会议把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并做出了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我们在思考,在世纪交替的重要时刻,如何以‚大教育‛的视野,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推向新阶段。

为此,我们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加快了三结合教育的步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实践探索:一是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努力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开放性、整体性和效益性。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是实施现代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培养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结构合理的现代教师队伍。1998年,学校制定了‚学校教育向家庭、社会拓展、延伸‛的计划,进一步深化了对三结合教育的理性认识,完善了多元参与互动教育模式,基本构建了‚目

4 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运行框架,推进了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1998年11月,我校被自治区定为‚社区教育‛试点单位。在朝阳社区召开的自治区级社区教育现场会上我校进行了三结合教育经验交流,我们的做法和成果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同年学校又被自治区评为‚家庭教育先进单位‛。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使我校的干部、教师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提升三结合教育研究品位的决心和信心。

2003年,我校申报的‚学校、家庭、社会德育教育研究‛课题,被自治区教科所确定为重点研究课题。2006年7月18日自治区教科所对我校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教育研究‛ 课题进行了验收,听取了三结合教育的汇报,观看了学校、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对我校三结合教育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我们在三结合教育中探索出了新路子,抓出了实效。再一次强调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对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并将经验加以推广。随后我们的课题报告在国家‚中国少年先锋队成果教育类‛评比中获科研成果二等奖。

(三)提升创新阶段(2006年底至今)

根据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我们认为构建和谐学校必须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和谐。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如何充分发挥社区的育人功能、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入手,重点进行了‚社区、家庭、学校和

5 谐互动机制的探索‛工作。

2007年4月,我校实施了学生与家长共识、共享、共进的‚三共工程‛。通过三共工程,逐步建立了健康科学的亲子关系。也通过三共工程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举办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我劳动、我创意、我快乐‛家庭劳动技能创意大赛,整个校园在家长、孩子的热情参与中形成了欢乐的海洋。为帮助家庭建立一种科学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亲子关系,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一致的家庭教育环境,我们设计开展了‚书香家庭‛亲子同读一本书活动、‚你我安全同行——亲子共话安全‛活动,‚亲子同讲一个故事——普通话比赛活动‛,‚亲子同画一张画—畅想2008‛活动;开展创建‚和谐家庭‛活动。我校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细胞工程来抓,通过家长学校,在家庭中倡导健康文明的科学生活方式。召开了家庭‚卫生防疫‛座谈会,宣传了‚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的卫生防疫知识,教育家长远离‚黄赌毒‛,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了‚家家做,实践美德大行动‛活动,通过纠正家庭中的各种不道德行为,引导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弘扬传统美德,共建文明家庭。开展了‚绅士爸爸、淑女妈妈‛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家长参与构建学习型家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使学校和家庭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形成了合力,强化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利用我校被国家奥组委评为‚全国奥林匹克示范学校‛的契机,在学生中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并将这一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学校汇同社区开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迎

6 奥运‛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奥运宣传活动,同时和社区的‚五老‛人员举行‚畅想北京奥运‛座谈会,和社区居民一同开展‚家庭趣味运动会‛,经常有组织的开展‚1+2家庭奥运知识竞赛‛(即一个学生,两个家长)。使奥运宣传活动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走近居民。同时学校把‚绿色教育‛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与居民一同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义务劳动,学生们把街道打扫的干干净净,用实际行动,唤醒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为确保我校师生交通安全、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与吴忠市交警支队达成共识,携手创建了吴忠市第一所‚少年交通警察学校‛。2007年5月30日在吴忠市影剧院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吴忠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公安局、交警支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等部门的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参加了揭牌活动。人寿保险公司向交通警察学校的小交警赠送了1000多册《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手册。交警支队向学生捐赠了60套少年警校服装。我们相信‚少年交通警察学校‛这朵已露尖尖角的小荷,必将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

三、我们的思考,在探索中升华

思考十多年来我校实施三结合教育的历程,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充满活力,源于三结合教育的开展理念支撑是根本,机制运行是保证,真情参与是纽带,教育科研是先导。

(一)开展三结合教育,理念支撑是根本

我校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之所以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教育生命力,首先是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教

7 育理念支撑,那就是‚合力育人‛的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实施三结合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使我们对这一理念逐步深化,经历了由认识肤浅到认识深刻,由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由认识现象到认识本质的过程。我们深切感到,实施三结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向社会索取,而是真心实意地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实施三结合教育绝不是单纯组织一些校外活动,而是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三结合教育决不是单纯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而是作为一种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争取学生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实施三结合教育也绝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以更宽广的教育视野,必须长期坚持、执着追求。这些正是我校在三结合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优异成绩、赢得社会信任、获得各界支持的原因所在。

(二)开展三结合教育,机制运行是保证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中关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探索,是一种构建社区、家庭、学校教育互动机制的有效组织,是学校教育处于持续的、有序的、有效的动态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改变传统教育体制下学校管理所呈现的垂直、封闭、高度统一的弊端,创建新型学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三结合‛教育机制的有效运行,我们建立了相关制度。一是建立校情通报制度。学校每出台一项改革措施或工作方案、都要向‚三结合‛领导小组通报,认真听取意见,

8 这样使学校在建立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中更多地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指导和监督,从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中,审视了学校办学思想,促进了学校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机制的畅通,形成了强有力的学校管理系统。二是建立学校开放日制度。请家长和‚三结合‛领导小组成员到学校与孩子一起听课、参加主题班队会、观摩学生活动、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孩子,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同时通过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开展家校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回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使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共同探讨教育改革问题,形成共识,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目标上的一致、步调上的和谐。三是建立家校合作制度。通过畅通家校合作渠道,确保家校合作效果。建立了班校两级家长委员会,成立了家校教育科学研究会,举办了家校专题研讨会,搜集、整理家庭教育论文集,进一步拉近了学校、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四是建立三结合教育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三结合教育联席会议每学期举行一次。每次联席会议都确定一个突出的主题,每次参加会议的既有社区代表,也有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市教育局领导、市关工委领导。每次会议都起到了总结工作、研讨问题、推进三结合教育深入发展的作用。

(三)开展三结合教育,真情参与是纽带

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深深的感到只有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真诚参与、真心支持、真情付出才会取得三结合教育的成功。在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委员们中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那就是‚以真情换真情。‛关工委、社区的同志们也曾说:‚我们

9 是很多所学校的顾问或者是校外辅导员,但是拿到聘书后去学校一两次就再也没有人和你联系了,曾经接受过多少聘书早就忘记了。唯独利通二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心中装着社区教育,把社区困难都看成是学校的大事,社区的五保户、特困户,校长、主任总是亲自登门慰问,问寒问暖、雪中送炭、抚慰有加。是学校领导班子的一片真情感动着我们。‛有些委员形象地比喻说:‚三结合就像一个‘品’字,上边的口字是学校——主导;下边两个口字,一个是家庭——基础,一个是社会——依托。这三个口之间的‘粘合剂’就是一个‘情’字。正是这个‘情’字,放在一个基石上,这个基石就是对孩子的爱心。‛三结合教育委员会委员们对利通二小的一片深情,也深深打动着师生。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都说:‚凡是给利通二小作过贡献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永远感谢他们。‛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三结合教育能兴旺发达,不外乎就是我们遵循了‚真情+服务=生命力‛的公式。

(四)开展三结合教育,科研是先导

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的先导。在多年的三结合教育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 ‚三结合教育‛这一主题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总结出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为结合点;以十种基本形式为途径的三结合科研成果。

(1)举办家长学校。建立起‚家委会—家长学校—年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全体家长会‛的组织体系,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借助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聘请有关专家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开展

10 评选‚好家长‛活动。

(2)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家长会有全校性的、年级性的和班级性的三种,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向家长通报学校发展的近期和长远工作目标;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参与式教研活动形式引入到家长会当中,与家长平等交流、真诚对话、真心沟通,寻求教育的最佳切入点,使家长会变成了恳谈会、交心会。

(3)组织家庭教育研究会。选择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长组织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定期开展研究活动,进行家庭教育理论的探讨和经验交流,撰写理论文章和心得体会。研究新形式下家校合作教育问题。在每期的校刊上开辟家庭教育专栏,刊登家教论文。多年来,家长撰写指导性教育论文达几千余篇。我们选择了部分质量较高、有实践价值的论文汇编成论文集。

(4)开辟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了拓宽学校的教育空间,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建起了功能配套的社会考察、社会服务、艺术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相对稳定的系列教育基地。如:‚敬老院爱心基地‛、‚涝河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炮团少年军校基地‛、‚军干所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朝阳社区实践基地‛、‚中华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学校组织学生轮流到‚基地‛参加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商场、市场等地去调查、参观。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弥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足。

(5)聘请校外辅导员。一是社区邀请当地的老革命、老前

11 辈、先进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发挥身边英雄模范人物鲜活的影响作用。二是聘请社区工作人员及离退休教师任校外辅导员,在社区成立‚四点半智训室‛开展读书、演讲、绘画等兴趣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三是聘请法院机关干部、交警队、派出所干警等到社区、学校来上法制教育课,指导创办法制小报和模拟法庭。

(6)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在社区内建立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组织少年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将学校教育拓展延伸到社区。

(7)开展雏鹰实践活动。学校开展了‚红领巾志愿者‛系列活动,如调查、走访街道居委会,工矿企事业单位,了解有关孤、寡、残、军烈属情况。在我校服务区有10名孤寡老人,4名军烈属,学校把他们作为志愿者服务对象,进行了登记和注册。成立了‚护花小队‛、‚清洁小队‛、‚扫盲小队‛、‚爱心小队‛、‚小交警‛、‚小小督查队‛、‚文艺宣传队‛。红领巾志愿者系列服务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8)建立互参互访制度。一是社区与学校建立联系制度,让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形成管理网络。二是开展‚互访‛活动。‚互访‛即老师访问家长,家长回访老师,并形成长效机制。

(9)问卷调查和调研。每学年向家长发放‚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家校联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并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馈,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整改。

(10)共同合作,双向服务。学校为家长、社区提供培训、

12 咨询、访问等服务。家长、社区则利用自身职能优势为学校排忧解难,共同开展立德育人活动。建立社区激励机制,评选社区教育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个人、文明家庭、优秀节目等。

教育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机制,实现三方面教育的互动和谐,必然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必然会为和谐校园的创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然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首过去,锐意改革创辉煌;展望未来,与时俱进谱华章。我校的三结合教育经历了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倾注了几任领导的心血,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坚信,在今后的三结合教育工作中利通二小必将扬帆远航做得更加精彩!

家校联合合力育人

家校联动 合力育人

办好家长学校 激发育人合力

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互动交流总结

环境育人交流材料

互动交流能力总结

互动之窗交流材料

军地互动,和谐情深

师生和谐互动小结

和谐互动  合力育人(交流材料)(材料)
《和谐互动 合力育人(交流材料)(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