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村官考试——农村信贷

发布时间:2020-03-02 18:31: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域涉农银行信贷“脱节”现象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央政府近两年对银行机构实施了贷款规模管理,这种货币调控手段虽有效遏制了信贷规模扩张、抑制了通货膨胀、确保了经济稳定增长;但最近在对县域涉农银行贷款调查中发现,涉农银行信贷投放因受僵硬、缺乏弹性的贷款规模制约,信贷投放陷于被动,既影响了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放,也严重制约了涉农银行经营发展。据调查,央行对县域涉农银行信贷规模管理存在“四个脱节”:

按月均匀分配贷款规模指标,与县域农村信贷季节性需求脱节。目前,由人行省会中心支行和市级中心支行实施对全省银行贷款进行规模管理,并将贷款规模分配到各县涉农银行;并以2007底各县涉农银行贷款基数为参照,对各县涉农银行实行按月分配贷款指标。由于涉农银行如农村信用社对“三农”信贷投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贷款大都集中在上半年,尤其集中在一季度。这种严重脱离农业信贷需求实际的贷款规模控制,使涉农银行贷款手脚被缚,普遍感到贷款吃紧,对此叫苦不迭。

当月贷款规模指标分配时间滞后,与县域涉农银行信贷审批程序脱节。省级央行在分配各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时,前瞻性和及时性不够,当月贷款规模指标一般要到月中才能下达,这与当前基层涉农银行信贷管理系统的贷款审批流程脱节;涉农银行每笔贷款从项目考查、贷款审批和贷款发放都需要时间流程;而贷款规模指标下达的滞后性导致基层涉农银行贷款缺乏足够的时间寻找客户资源,造成贷款不能按时发放;而且不能用完的贷款规模指标又不能结转,基层涉农银行普遍为此纠结,深感贷款被动和无奈。

各县之间贷款规模不能相互调剂,与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资金需求脱节。央行贷款规模指标直接分配到后,并规定各县之间贷款规模不能相互调剂,与经济区域总体资金需求明显脱节。在一个区域经济之间,各县资金需求与供给存在差异,这种规模控制必然造成一些县有贷款规模而无资金、或有资金而无贷款规模的矛盾。可见,当前这种县与县之间相互分割的贷款规模考核办法过于死板,缺乏合理性与灵活性,遏制了各县涉农银行对“三农”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贷款指标当月用不完作废,与涉农银行全年经营目标方案脱节。央行对各县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按月分配、当月用完、不能跨月”的考核办法,严重制约了县级涉农银行对贷款的掌控能力。通常涉农银行都有信贷年度计划,上级行也有贷款本息收回考核任务;而央行贷款规模考核打乱了信贷营销计划,与全年经营方案发生矛盾,导致了“有规模无项目,有项目无规模”的尴尬局面。加之涉农银行本身存贷比普遍偏低,再受规模制约,有资金不能放贷的矛盾更加突出,涉农银行整体经营受到影响。

可见,提高央行贷款规模管理政策弹性,进一步增强货币调控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确保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与贷款投放匹配,是央行和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四方面配套完善:

其一,按年度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贷款规模与实际信贷需求挂钩。即央行对基层涉农银行贷款规模按年度下达,使基层涉农银行在信贷投放过程中能保持较强主动权和灵活性,确保贷款规模、贷款项目与贷款资金配套,实现贷款规模管理季节性与年度性的有机结合。

其二,按新增存款比例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存款与贷款直接挂钩。即按基层涉农银行当年新增存款规模确定贷款投放规模,以存定贷,实现存款与贷款挂钩,激励基层涉农银行抓存款的积极性,确保存贷款工作良性互动,增强贷款规模管理的综合调控势力。其三,以存贷比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存贷比与贷款规模挂钩。即以基层涉农银行存贷比核定新增贷款规模,存贷比高的少分配贷款规模,存贷比低的多分配贷款规模,消除不按存贷比实际“一刀切”核定贷款规模作法,增强贷款规模管理的效性和针对性。

其四,以经济区域确定新增贷款规模,实现县与县之间贷款规模互调。即央行站在区域经济角度把握新增贷款规模,将贷款规模分配到县的同时,允许各县进行规模调剂,取消贷款规模管理“一刀切”的做法,确保各县之间贷款规模有效调节,促进区域整体贷款规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文:莫开伟)

农村资金“非农化”如何破题?

当前,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社会“空心化”,也引发了农村资金“非农化”,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一方面农村生产资金短缺和农民贷款难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大量农村资金“逃离”农村,通过银行、民间高利贷、非法集资、赌博、六合彩等途径流入非农领域,造成农村躯体“贫血”和发展萎缩。因此,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矛盾,要消除“等、靠、要”思想,把着力点放在农村本身,想办法留住农村资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留住农村资金应通过转变“四种方式”、开凿“四条通道”等措施来实现:

转变社会支农方式,开凿资金流入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蓄水池”。即转变政府传统支农方式,从单一扶贫救济、撒胡椒面的方式向资金与项目并重方式转变,大力提供和扶持有市场潜力和规模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提高农业投入的收益率,激活农民投资动力;转变政府推动方式,从实行单一惠农政策和农业补贴到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推动方式转变,鼓励民间资本用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农村产业开发和投资创业,鼓励农民用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经营,或直接用资金投入,让农民资金用在当地,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矛盾。

转变金融改革方式,开凿资金蓄积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吸水器”。一是转变原有金融改革“换汤不换药”方式,无论把小额贷款公司改造为村镇银行,还是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都应坚守“四道底线”:即真正把农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真正保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真正保证农村资金不“逃农”,真正以缩小城乡差距为己任。二是转变原有信贷改革思维方式,在县下农村设立政策性银行直接吸纳农民资金,为农民发放贷款;并规定县域银行吸收农村资金的一定比例通过补偿方式转入政策性银行,直接用于“三农”信贷投放,使农村成为吸收资金的“天堂”。

转变农业信贷方式,开凿资金供给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增值器”。即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激励涉农银行转变传统担保抵押信贷方式,大胆探索适合“三农”季节性、临时性、及时性、层次性等不同需求的信贷投放模式,简化程序,降低费用,优惠利率,拓宽农民信贷需求供给渠道。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引导农民生产合作,打破单

一、分散的生产格局,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建立长效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使农业产业成为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使农村成为农民投资置业的乐园。转变政策催化方式,开凿资金激励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孵化机”。即转变中央政府对“三农”补贴方式,从直接资金补贴到资金与农业风险保障方式并重转变,把“三农”补贴的一定比例直接用于农业产业项目投保,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把农业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同时,转变各级政府原有农业信贷保障方式,各级财政相应设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和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消除涉农银行信贷风险和后顾之忧,提高信贷投放积极性,增强农村资金“造血”功能,使农村成为取之不尽的资金源泉。

转变农民理财观念,开凿资金投资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藏金洞”。各级政府部门重视农民理财观念的引导,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加大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力度,增强投资风险意识,让农民实现四个自愿:一是自愿从高利诱惑中解脱出来,杜绝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买码等冒险领域;二是志愿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富余资金进行余缺调剂;三是自愿进行农业产业及服务项目的开发投入,扩大农业再生产;四是志愿加入农业专业公司,以资金参股,藏资于农,并分享农业产业收益。如此,则能真正留住农村资金,也才能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文:莫开伟)

农民对农村资金有五个心愿

最近,笔者就农村资金供需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当前农村资金存在三对突出矛盾:即农民贷款难与银行找不到适合贷款户(企业)、农村资金贫乏与农村资金不断“离农”、农村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与农村资金投入需求不断增大等矛盾。对此,广大农民希望农村资金能留在农村并怀抱五个心愿:

一愿涉农银行资金投向“三农”,不能成为农村资金“抽水机”。当前,县域农村靠农村信用社承担90%以上小额农业信贷,其他银行因贷款门槛高,在农村难找到贷款户(企业),大量农村资金被抽调投放到大中城市企业,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加剧了农村资金缺口,成了扩大农村与城市差距的推手。因此,农民希望县域银行机构转变原有信贷管理方式,确立支农信贷观念,坚定支农信心,把吸收的农村资金用在农村,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题,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后盾。

二愿农业产业项目能增产增效,不能成为农村资金“漏斗”。农村原有传统、分散、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也让农民饱受了资金损失之痛。因此,农民希望政府各部门在资金支持的同时,向广大农村地区推介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农业专业生产公司,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根治自发性、盲目性、分散性生产带来抗风险能力弱的“痼疾”;使农民能够增产增收,并带来农村资金增值效应,彻底扭转“投入多产出少”的尴尬局面。

三愿各项惠农资金及时到位,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硬伤”。国家惠农政策给“三农”各项补贴,成了农村生产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一些地区在执行政策上把关不严,导致惠农资金发生“跑、冒、滴、漏”现象,不仅影响惠农资金的社会作用,也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使部分农民将资金投向高利贷、非法集资、买六合彩、赌博等冒险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贫血化”。对此,农民希望各级政府加大惠农资金监督力度,确保惠农政策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正义性,让惠农资金成为调动农民生产投入的“引信”,激发农民扩大农业产业规模,消除农村资金短缺“硬伤”。

四愿农产品价格能跟上物价涨幅,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的“老虎机”。农产品总体价格长期低于物价指数,让农民蒙受了物价上涨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工业品价格如农药、化肥、薄膜等主要农资价格涨幅太快,使农业利润低微甚至亏损。因此,农民希望政府建立农产品市场动态反馈机制,及时、适时调整价格,与社会物价总水平保持一致,并推行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杜绝通货膨胀“吞噬”农业利润,消除“谷贱、菜贱伤农”怪圈,让农业真正成为吸引投资并能发财致富的产业,形成农民自愿投资农业的社会氛围。五愿农村金融改革切中要害,不能成为农村资金的“雪上霜”。中央政府推行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点,将有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改组为村镇银行,民间借贷有望纳入法制化、公开化轨道,农民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也将受到鼓励。这些金融改革对改善农村资金供给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农民希望这项金融改革不能“穿新鞋走旧路”,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一切从有效解决农民借款难问题入手,做到“四个真正”:即真正把“三农”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真正保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真正保证农村资金不“离农”,真正有效缩小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差距。(文:莫开伟)

开伟看财经: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

2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记者杨宁撰写的“他们为何不愿给农民贷款?”一文,对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深度调查,并对农村资金流向、制约农民贷款难的瓶颈、涉农银行支农信贷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解剖。农民贷款难现象并非湖北省个案,在全国具有普遍性。可见,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直接关系到党和

政府各项惠农政策贯彻实施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题,笔者认为应转变“四种观念”,创新“四种机制”,疏通“四条渠道”:

转变农民信用观念,创新信用激励机制,疏通诚信渠道。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根本点在于激励农民提高信用观念,彻底改变拖贷赖账等不讲信用行为,消除银行后顾之忧。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和村委会当好信用中介人,直接为农民与银行牵线搭桥;结合创建信用乡村等活动,构建农民信用激励机制,建立、完善农民信用档案信息平台;县财政设立信用专项奖励基金,对按时归还贷款的农民实行奖励,实施贷款与各种惠农补贴直接挂钩的办法,对信用观念差、赖账不还的贷款户扣减或停发惠农补贴,并实行罚款、停止贷款、登记不良信用等惩罚方式,用制度手段增强农民信用观念,疏通好农民诚实守信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信用屏障。

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创新经营激励机制,疏通发展渠道。农民贷款难的瓶颈在于农业生产分散和抗风险能力弱,而破除瓶颈靠转变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在鼓励生产联合、发展专业生产合作社等生产形式基础上,探索出更加灵活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农民整体抗风险能力。为此,县、乡两级政府应有所作为:一是构建农业生产激励机制,鼓励种养殖专业能手扩大农村承包规模,对发展农村经济作出贡献的农民进行奖励,发挥好示范激励效应。二是搭建农业信息平台,充当好市场引路人,实现农民生产与市场对接,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生产商情,提高农产品生产市场准确性;鼓励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疏通好农业发展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生产屏障。

转变银行信贷观念,创新信贷服务机制,疏通信贷渠道。改变农民贷款难,关键在涉农银行确立社会大局意识,转变信贷支农无所作为观念,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大胆创新信贷管理模式:一是小额农业信贷上有新突破,建立乡、村联合审贷委员会,提高乡村干部贷款审批上的话语权,实现贷款全程公开透明,减少盲目性;同时把贷款收回率与乡、村负责人经济利益与政绩考核挂钩,增强乡村干部贷款审查责任感。二是实行贷款差别管理模式,按农户信用等级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经审贷委员会同意,简化手续,随时贷款;实行利率激励政策,对按期归还贷款的农民实行优惠利率、定期提高贷款额度,对信用差的农户实行浮动利率,削减直至取消贷款额度。三是对特色农业和农业专业公司进行重点支持,提高农业信贷规模化效益,疏通农民信贷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产业屏障。

转变社会支农观念,创新支农服务机制,疏通扶持渠道。破解农民贷款难题是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涉农银行很难奏效,需转变全社会支农观念,从撒“胡椒面”式的盲目支农向重点产业、农户转变,从资金救济式支农向农业保险转变。一是在财政机制上创新,用活用好各种惠农政策资金,把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财政补贴的一定比例用于农业生产保险,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二是在金融机制上创新,在县及县以下设立农业信贷银行,将县以下商业银行存款全部转入农业信贷银行,由农业信贷银行发放农民小额信贷并实行最低利率,其呆账和亏损由财政消化;建立农业政策保险机构,设立农业保险基金,将农业生产全面纳入政策保险,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加大社会扶农力度,鼓励社会慈善、福利机构与政府建立农民困难救助基金,对遭遇天灾人祸的农民实行救助,提高经济补偿能力,疏通扶持渠道,为顺利贷款筑牢社会屏障。(文:莫开伟)

村官考试农村知识考点

农村小额信贷

农村小额信贷

洪都农村信用联社信贷岗考试试题

山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知识

江西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专业知识

大学生村官考试资料农村垃圾处理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村官考试农业农村知识预测

信贷考试判断题

村官考试——农村信贷
《村官考试——农村信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