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软件工程.wps

发布时间:2020-03-02 22:5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什么是软件测试?其目标是什么?

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使用人工或者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工具,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其目标是:(1)发现一些可以通过测试避免的开发风险;(2)实施测试来降低所发现的风险;(3)确定测试何时可以结束;(4)在开发项目的过程中将测试看作是一个标准项目。

2.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哪些?每种方法所用原理是什么?

软件测试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程序正确性的证明,即验证;第二种是静态测试,即不执行被测试程序而发现程序中的错误;第三种方法是动态测试。除此之外,还有Beta测试、Alpha测试、可移植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冒烟测试、随机测试、本地化测试、本地化能力测试、国际化测试、安装测试、自动化测试、回归测试、验收测试、探索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端到端测试、健全测试、衰竭测试、接受测试、负载测试、强迫测试、压力测试、性能测试、可用性测试、卸载测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等。

原理:(1)程序正确性证明是从理论上对程序的正确性进行论证,通过证明可以得出程序逻辑上是否正确。程序证明是形式地给定程序的功能描述和程序,必须证明程序完成功能描述锁规定的它应该做的事情。因此,应该提供对程序功能的严格数学说明,然后根据程序代码证明程序确实能实现它的功能说明。(2)所谓静态测试是指不执行程序而找部车程序存在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以人工的、非形式化的方法对程序进行分析和测试,它不依赖于计算机的测试。在程序已编制完毕之后,实时动态测试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程序设计过车规划总的较早阶段(即每个设计阶段的末尾)进行。(3)动态测试主要是检查程序的逻辑设计和编码错误,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还存在局限性,所以还必须进行动态测试。所谓动态测试,就是把程序看做函数,取函数定义域中每一个元素作为输入,实际运行程序,检查程序执行结果是否全部落在函数的值域之内,以此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3.文件名是如何定义的。

为了区分不同的文件,必须给每个文件命名,计算机对文件实行按名存取的操作方式。文件名的选取虽然无特殊约定,但起名要有含义和规范。例如可采用“处室代号+文件号+年号+月号。这种文件名的使用一目了然,不会产生混乱。

4.原型法的特点。

(1)原型是一个系统的早起模型;(2)工作的重点放在用户参与开发过程;(3)从实际中“学习”的过程引进到开发过程中。

5.软件管理的定义?属于软件管理的范围有哪些?

软件管理是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软件的生产和软件管理两大方面的内容。

软件管理涉及多种学科,除了计算机科学之外,还包括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律学。按时间可划分为生产管理和使用维护管理。其中生产管理又可进一步分为计划生产过程、成本和质量管理。贯穿于生产与使用维护两个阶段都包含有文档管理、人员管理、组织管理和成本管理。

6.软件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1)通过模块的粉姐和合成,以减小块间联系,增加块内联系;(2)模块调用个数最好不要超过5个;(3)一个模块的作用范围应处于这个模块的控制范围之内。

7.什么是面向对象?有哪些优点?

面向对象就是把数据及对数据的操作方法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对象。对同类对象抽象出其共性,形成类。类中的大多数数据,只能用本类的方法进行处理。类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接口与外界发生关系,对象与对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程序流程由用户在使用中决定。

(1)易维护: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的结构,可读性高,由于继承的存在,即使改变需求,那么维护也只是在局部模块,所以维护起来是非常方便和较低成本的;(2)质量高: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3)效率高: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4)易扩展:由于继承、封装、多态的特性,自然设计出高内聚、低耦合的系统结构,使得系统更灵活、更容易扩展,而且成本较低。

8.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绝不仅仅是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才具有的,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具体地说,软件危机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不很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及深入的趋势,软件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使人类不能充分利用

现代计算机硬件提供的巨大潜力。

(1)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软件质量不是根据大量制造的相同实体的质量来度量,而是与每一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实体的质量紧密相关,因此,在运行时所出现的软件错误几乎都是在开发时期就存在而一直未被发现的,改正这类错误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这就在客观上使得软件维护远比硬件维护困难;(2)来自于软件开发人员的弱点。其一,软件产品是人的思维结果,因此软件生产水平最终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软件人员的教育、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其二,对于大型软件往往需要许多人合作开发,甚至要求软件开发人员深入应用领域的问题研究,这样就需要在用户与软件人员之间以及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相互通讯,在此过程中难免发生理解的差异,从而导致后续错误的设计或实现;其三,软件开发人员经常处在变化之中,不仅需要适应硬件更新的变化,而且还要涉及日益扩大的应用领域问题研究;软件开发人员所进行的每一项软件开发几乎都必须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问题求解的需要,而这种调整是人所固有的学习行为,难以用工具来代替。

9.软件的生命周期有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软件定义:1)问题定义、2)可行性研究、3)需求分析——系统必需完成哪些任务;(2)软件开发:1)总体设计――概括地说,系统如何实现、2)详细设计、3)编码和单元测试、4)综合测试;(3)软件维护:1)改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

9.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的原理。

工作总结.wps

WPS文档

WPS快捷键

自我鉴定.wps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wps
《软件工程.wps.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