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发布时间:2020-03-01 19:20: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给学生一片蓝天

万江中心小学裴丽娟

创建优秀班集体、帮助学生培养优良的品德,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就像头顶上的一片蓝天,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每个班集体都是由个性各异的众多学生组成,这决定了班集体具有各自的特点,但优秀的班集体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具有充满爱、和谐和积极向上的良好集体氛围。学生的成长就像蓝天下沐浴着阳光普照、雨露滋润的小苗苗茁壮成长一样,有规律可寻。这点已为中外杰出的教育专家所公认并作出一些经典性的理论概括。而要使这些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才能得以实现。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根据二十多年带班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其一,发挥老师的启迪作用

幼苗的成长,需要阳光护照、雨露滋润;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老师的关心呵护。每个幼小心灵之花的绽放,更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引导。要发挥老师的启迪作用,必须从尊重学生做起。每接一个班,首先要做的不是向学生索取尊重,而是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送去尊重,教育学生认识“尊重”,进而带动全班学生互相尊重,以此促进良好的集体氛围的形成。为了做到这点,班主任就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诚心诚意地在教学工作中和校园的生活中,时时处处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和言行,并以身作则,做好尊重学生的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意见,注意改变那种师上生下、师讲生听、师传生受、师管生从的做法。那种满堂灌的讲授法的核心是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人际关系上讲这样的教学关系谈不上尊重生。要发挥师表应有的无形的积极的教育功能,就要充分地尊重

1学生,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老师积极鼓励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不能随意打断或否定,尽量肯定其长处,委婉地帮助学生认识不足之处,并指导其逐步地加以完善。有了这种师生都互相尊重的氛围,学生感到自己是真正的小主人,就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敢于大胆创新的精神。

良好的班集体氛围的形成,单靠老师以身作则尊重学生还不够,还必须懂得如何开启学生的幼小心灵,让每个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潜在的能量,紧紧团结在老师为核心的班级整体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注意激发每个学生身心的潜能,把它们汇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推动班集体的发展。比如在一次“红领巾体育活动”巾,为了提高班级在跳长绳比赛中的成绩,老师动员后说出自己的设想,全班分男、女两队,指派一人领队,带领同学利用早晨、中午时间抓紧时间练习跳长绳,并指出,除此,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请学生多出主意。尊重学生、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学生们纷纷提出各种办法意见。最后综合采用学生们所提出的办法:不设领队,避免个别人过于劳累,组成一帮一的小师傅对子,互帮互教。开启心灵,鼓励学生群策群力。一个月时间下来,全班跳长绳成绩进步很快,最后在比赛中由原来全年级8个班中的倒数第一,一跃为全年级第二名,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令好多学生激动得淌下了眼泪。这就是尊重学生,开启心灵,形成良好集体氛围所带来的结果。

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逐渐懂得了每个人要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是在言行中先尊重他人,从自己做起,把自己的言行纳入班集体的氛围中,就能体现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学生就会驱使幼小的心灵接受为集体出力的号召,从而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凝聚力。 其二,拓宽班级活力的源泉

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靠全体学生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老师要把引导

学生相互爱护,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集体主义的象征作为创造良好班集体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鼓励学生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发展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感情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爱护他人、关心集体荣誉,从而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人际交往是靠感情因素来维系的,感情越深厚,人们越愿意合作。在集体氛围中就形成相互关心、相互勉励、助人为乐的风尚,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就越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调动学生行动的积极性。

人之初、性本善。但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受到大人们的过分的溺爱,逐渐丧失了天真单纯的孩子的本性,养成了以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不懂得关心他人,常常有过分的自私的行为表现。如在传新本子时,有点破角的本子没人要;看电影时都想坐在中间的位置,并不顾周边同学的需求,大声吵闹等等。这些行为表现带到学校,成为创建良好班集体氛围的障碍。而那些生活在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得不到相应的爱,却感受到特别家庭的畸形的人际情感,对他人、对集体缺乏热情,久之就产生强烈的冷漠感,这也严重影响着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引导学生相互爱护,培养起关心他人的品质呢?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教育艺术、用爱去感染孩子们纯洁的童心,唤起被污染的天真本性。首先从生活小事抓起,用真、善、美的感情,去诱发学生心身的良好的天性。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也是班级活力的源泉,优秀的教师都对学生充满一种真挚浓烈、发自肺腑的爱。

曾经有一个缺少家庭温暖关爱的学生,继母对她没有感情,不关心她的生活,常让她空着肚子上学。在一次上体育课时,由于体力不支,在跳台阶时她摔破了头。班主任知道这一情况后,便常给她买早点,还常带她回家,做丰盛的晚餐招待她,经常与她继母联系;同时,动员全班学生相互关心爱护。老师的行动带动了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家都伸出友爱之手关心她、帮助她。在她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动得流下眼泪时,班上的同学也

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心灵的教育。此时此刻,一种纯洁崇高的情感在众多的幼小的心灵中快速地传递、快速地增长。爱是班级活力的源泉,更是优秀班集体凝聚力的一种体现。要让爱融汇到教学中去,融汇到日常生活中去。这就要求老师学会把爱融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有一个受到过分溺爱的学生,因父母晚年得子,宠爱倍加,养成严重的依赖性,造成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差,学习成绩一直难以提高,导致在班上缺乏自信心,平时说句话都会脸红。有一次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他的较好的造句时,本是件光荣事,他却一下子钻到课桌下面,不敢见人。如何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提高自理力呢?老师全面调查观察后,认为也只有爱才能挽救他。后来,在集体的温暖关爱下,他逐步地克服了身上的不良毛病,树立自信心,还能动手做一些杂务事,野炊时,能和同学们一起忙着抱柴、端菜,从一个没人理众人笑的“丑小鸭”转变成了集体中的自豪的一员。

其三,构筑优秀班集体的基石

在一个人人能相互关爱的集体中,这个集体距优秀班集体就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能把这些关爱汇集到这个班集体发展共同目标上来,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象就形成了。人人都愿当老师的助手,大家都做好朋友,老师的核心作用就自然融汇在班集体的日常活动中,这就是优秀班集体的最重要的基石。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首先,老师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在班集体中,激励学习方面先进的学生,包括那些班干部,不仅自己学好做好,还要主动关心帮助后进生;同时,要鼓励中层面的学生,这是占大多数的部分,多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关心集体;老师还要关注那些后进生,给予适当的鞭策。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同是一个孩子,其心灵深处也存在一个广阔的世界,也向往真善美的追求,只是某些原因造成这种结果。针对各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引导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就会收到如期的效果。其次,老师爱护每一个学生,学生有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学生有不

良的表现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帮助他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弥补不足,不断进步。再次,教师要时时关注班集体氛围的发展动态,灵活掌握舵向,让每一个学生都关心班集体的利益,形成一个人人爱集体的局面。优秀的班集体中,人人都能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纳入班集体发展的轨道,让集体力量推动大家一起去学习去求取进步。

班上曾有一位成绩差的学生,上课挺爱发言,但十有

八、九是错的,同学都希望老师少叫她发言,以免耽误时间。老师就把功天下在课前,常帮她在课前就把课文读顺,还和她讨论问题,加强她的预习,提高她的学习效果。慢慢地她学习进步了,上课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提高了,也赢得了同学们的好评。还有一位属弱智型的学生,基础相当差,学习上无法享受学懂知识的快乐,也无法和同学们一起玩。老师通过多方面观察分析,发现他手工做得好,也是一个动手能干的优点,就从发掘他的这一优点入手,鼓励他通过多动手劳动,为集体出力,慢慢地把自己融汇进班集体中,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终于和同学们能玩成一片了。

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也需要鼓励,需要“营养”的浇灌。每当期终时,老师就要利用评比,鼓励学习尖子,还要通过评选进步小明星,帮助学生寻找自己身上的优势。只要用心地把握好优秀班集体的基石,不难发现,一个小小的班集体,竟然也“人才济济”,除学习标兵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有“讲文明、懂礼貌明星”、有“乐于助人明星”、有“作业写得美的明星”、有“劳动能手明星”、“音乐明星”、“体育明星”„„等等。真是不评不知道,一评真奇妙。营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每个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进步,取长补短,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学生们的共同进步又推动班集体向更高层次发。所以说,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就是送给学生一片健康成长又能自由发展的蓝天。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营造良好语文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新闻宣传 营造良好监管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