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8: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动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是反映林业现代化内含的重要指标,是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森林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条件。

××县是我市重点集体林区县,现有林业用地××万亩,其中有林地××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竹林蓄积××万吨,森林覆盖率××%。然而,在30年前,××县的林业状况经历了资源状况良好到资源严重破坏的过程,全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下降到了××%,森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林业生态建设形势遇到了最为严峻的“冰封世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林业生态建设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彻底改变了过去一味索取的做法,变成了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森林植被和覆盖率也逐年提高。197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1997年,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统计,林业用地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达××%,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个百分点。到2011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万亩,森林覆盖率××%,较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个百分点,但与国际上一些森林覆盖

率较高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据相关资料显示森林覆盖率特别高的国家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圭亚那、加蓬,都在80%以上,芬兰、日本、韩国、印尼在\"60~70%之间,马来西亚、巴西、缅甸、北欧在50~60%之间。

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将我市建设成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这是我们长期以来坚持走生态立市道路的坚定目标,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奋进跨越”总战略的新实践,更是我们现在要共同描写、共同建设、共同奋斗、共同享有的美好未来。××林业如何乘势而上、抓住机遇,不断开创林业建设发展新局面呢?

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创建,要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三个方面来确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要充分发挥青山绿水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创建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就要继续打好生态牌,继续抓好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持续推动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以上,具体如下:

一、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专项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县自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万亩,完成退一还二荒山造林面积××万亩(其中封育××万亩),2009年到2011年完成退耕还林配

套荒山造林面积××万亩。

一是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对工程建设初期品种不适、成果巩固有问题的××万亩退耕还林和退一还荒山造林面积进行补种和品种改良,换种经济效益较好的竹子、巨桉和茶叶,提高林农管护的积极性,解决退耕政策期满后这部分面积所涉及退耕户的增收问题。

二是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拟新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亩;利用退耕还林专项资金5年实施成片竹林、巨桉、茶园丰产化管理××亩,新建“茶+贵”(现有茶园内种植桢楠、银杏、桂花、红豆杉等珍贵树种)立体茶园××亩。

三是大力发展林竹产业。努力实现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经济发展总体目标。把林竹产业培育成继茶叶之后,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培育成今后一段时期内,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实施

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林区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以巩固天保一期工程建设成果为基础,以保护和培育天然林资源为核心,加快县域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目标,以调整完善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林区改革,提升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林区资源增长、质量提升、生态良好、林

区和谐通过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努力构建长江上游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升转变。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增加××亩以上,通过补种套种桂花等乔木树种,将重点公益林中的5万亩特灌林改造成生态效益更高的复层林相灌木林,森林蓄积净增××万立方米,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减少××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稳步增加,地质灾害明显减少;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造林、育苗、生态旅游等项目提供就业岗位××个,全面解决林区职工就业问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进一步向和谐发展转变,到“十二五”期末全面解决五站人员经费问题,林区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森林生态功能修复;二是强化森林管护,管护森林面积××亩,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亩,集体所有国家级公益林××亩;三是加强公益林建设,努力争取国家公益林建设计划;四是加强森林经营,争取实施中幼林抚育项目;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六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按照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遵从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科技为支撑,充分体现区位优势与特色,努力建设林业产业基地,以资源扩张带动林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资源平衡。以生态旅游的大发展带动林业服务业的大发展;积极 4

发展园林苗木、林下种养业、立体林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二产业建设,抓紧三产业发展。

三、大力建设林竹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林竹产业,加快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持续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可以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可以形成新的林业产业链,带动竹木加工业发展。

我局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县林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委发„2008‟2号)文件精神,已编制了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我们发展工业原料林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巨桉工业原料林规模达到××万亩,其中新发展××万亩(每年××万亩);竹林面积达到××万亩,其中新发展××万亩(每年××万亩);巨桉木材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竹材年产量达到××万吨以上,林业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拥有一亩巨桉或竹林,人均林业收入较2007年增加××元。前三年,新发展的巨桉和竹林要力争达到××万亩。我们按照“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全县土壤分布情况,把全县大致分为巨桉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区和竹林基地建设区:巨桉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区主要包括县境中部和东部地区,涉及××个乡镇,以发展巨桉工业原料林为主;竹林基地建设区主要包括县境南部和北部山区,主要涉及××个乡镇,以发展慈竹为主。

新发展巨桉工业原料林主要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改造低产林,发展巨桉工业原料林。2007年下半年率先在马岭镇、廖场乡开展低产林改造试点,明年起逐步推广,争取用5-6

年时间,将现有××万亩马尾松林全部改造成巨桉工业原料林。二是实施茶园地边套种桢楠、银杏、桂花等树苗。在茶园内地边套种桢楠、银杏、桂花,每亩种20株左右,有利于茶叶侧方遮荫,提高茶叶品质,预计可套种××万亩。三是鼓励四旁零星种植。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沟边、河边、房前屋后四旁地零星种植巨桉,每栽活75株折算一亩,到2015年全县计划发展××万亩,种植××万株。新发展竹林主要采取以下办法:一是将××万亩退耕还林纯生态林和经济效益较差的经济林套种和换种成慈竹;二是在低产林内改造套种竹子××万亩;三是发展四旁种植××万亩,每成活40株折一亩。到2015年,计划零星种植××万株,全县发展林竹基地××万亩,巨桉、桤木等高效工业原料林××万亩,年产量达到××万吨,竹林××万亩,年产量达到××万吨,原料产值将增加××亿元以上,农民年人均林业增收××元。

四、积极发展花卉绿化苗木产业

我县紧跟成都等大中城市和乡村绿化美化建设需要,积极引导林农发展以桢楠、桂花、银杏、红豆杉等乔木绿化树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重点利用“退耕还茶”适量套种建设生态茶园、退耕还林补植补种等方式种植发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林业产业效益最大化。目前,全县已种植桂花××万株,银杏××万株,其中,直径5cm以上达××万株,市场价值达××亿元以上。××已逐渐发

展成为成都绿化市场的主要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我县每年将在茶园内种植桢楠、银杏、桂花、红豆杉等珍贵树木××亩。

在近几年内,我县将继续加强各林业项目的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总结有效经验,采取有力措施,为提高我县森林覆盖率,建设我市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而努力。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如何计算

森林覆盖率及植树造林

森林覆盖率高的国家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0

森林覆盖率及林木绿化率计算方式

中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十个省份

绿地率与绿化覆盖率

森林历险记(优秀)

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优秀)
《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