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3 07:22: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章

1.砖的标准尺寸:240㎜*115㎜*53㎜。 砌筑工程

2.砖应每15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5万块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随机抽取一组(10块)进行检验。

3.高度在180-380㎜的砌块称为小型砌块、高度在380-940㎜的砌块称为中型砌块、高度大于940㎜的砌块称为大型砌块。

4.砌块应每3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3万块也按一批计,每批中随机抽取一组(5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5.一般水泥砂浆用于基础,长期受水侵泡的地下室和承受较大外力的砌体;石灰砂浆主要用于砌筑干燥环境中以及强度要求不高的砌体;混合砂浆主要用于地面以上强度要求较高的砌体。

6.强度等级≥M5的砂浆中砂中的含泥量不能超过5%,强度等级≤M5的砂浆中砂的含泥量不能超过10%。

7.常温下,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3h和4h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分别在拌制2h和3h内使用完毕。

8.砖砌体应在砌筑前1-2D浇水湿润,以水侵入砖内10-15㎜为宜。

9.砂浆的作用:粘结砌体、传递荷载、密实空隙、保温隔热。

10.实心砖墙常用的厚度有半砖(120)。一砖(240)、一砖半(370)、两砖(490)。

11.砌筑砖墙是,当采用铺浆法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施工期间温度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

12.砖墙的砌筑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错缝搭接,接茬可靠。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达到80%以上,竖缝砂浆饱满度达到60%以上。

13.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厚的墙体、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度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3).宽度小于1米的窗间墙;

4).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石砌体300㎜)和转角处450㎜(石砌体600㎜)范围内;5).梁或梁垫及其左右500㎜范围内;

14.一般砖墙每天砌筑高度不能超过1.8m,雨期施工,不能超过1.2m.

15.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180㎜*240㎜,柱中不得少于4根12的HPB235钢筋,边柱和角柱,不宜少于4根14的钢筋,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20。

16.构造柱的混凝土坍落度宜为50-70,石子粒径不宜大于20㎜,混凝土应在拌制1.5小时内用完,构造柱应分段进行浇筑,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m.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宜为20-30㎜.

17.墙身砌筑高度大于1.2米时应搭设脚手架。

18.砌块砌体中,砌块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砌块高的1/3,且不应小于150㎜,当搭接

长度不足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2根4的钢筋网片,网片两端离该垂直缝的距离不得小于300.

19.小型砌块的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粉煤灰砌块不宜超过3m.

20.砌块中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第2章 钢筋混凝土工程

1.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称一般可分为检验、加工、安装三大工序。

2.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机械连接和焊接)

1).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接头不宜设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时,不应大于50%。

3.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2).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

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连续闪光焊适用于焊接12—25的钢筋;电渣压力焊一般可以焊接14—40的钢筋。

5.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五种,帮条焊、搭接焊适用于直径为10—40的热轧HPB2

35、HRB3

35、HRB400级的钢筋和直径为10—25的余热处理HRB400级钢筋;熔槽帮条焊适用于焊接直径为20—40的热轧HPB2

35、HRB3

35、HRB400的钢筋和直径25的余热处理HRB400级钢筋;坡口焊适用于直径为18—40的热轧HPB2

35、HRB3

35、HRB400级钢筋和18—25的余热处理HRB400级钢筋;窄间隙焊适用于直径为16—40的热轧钢筋。

6.帮条焊的焊缝长度:HPB235,单面焊大于等于8d、双面焊大于等于4 d;HRB3

35、HRB40单面焊大于等于10 d、双面焊大于等于5 d。

7.梁或板的跨度大于等于4米,应使梁或板的底模起拱,防止浇筑砼的荷载使跨中模板下垂。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混凝土工程

1.水泥在进场的时候必须具有出场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水泥的堆放高度不超过10包,离地和墙30㎝,存放期自出场之日起不得超过3个月(快凝水泥为一个月)。

2.在混凝土中掺合料的用量一般为水泥的5%-40%。

3.假设实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1:x:y, 水灰比为W/C,现场测得砂、石的含水量分别为Wx、Wy,则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x(1+Wx):y(1+ Wy),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C;砂=C x(1+Wx);石子=C y(1+ Wy);水=W-C xWx-C y Wy。

4.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误差:水泥、掺合料为2%;粗细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5.混凝土搅拌机进料容量为出料容量1.4-1.8倍,通常取1.5倍。

6.泵送混凝土工艺对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的要求:碎石最大粒径为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为1/2.5,泵送高度在50-100米时宜为1/3-1/4,泵送高度在100米以上的宜为1/4-1/5之间。

7.泵送混凝土中的砂宜为中砂,通过0.315㎜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5%,水泥用量不少于300㎏每立方米,水灰比应控制在0.4-0.6之间。

8.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工缝宜留在剪力较小,施工方便的部位,梁、办、柱留施工缝的部位:

1).柱子施工缝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顶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

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梁截面高大于等于1米),梁板分别浇筑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处,当板下有梁托时,施工缝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施工缝应留在平行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盖宜顺着次两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范 围内。

4).楼梯的施工缝留在楼梯长度中间1/3长度范围内。

5).墙施工缝可留在门窗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交接处。

9.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钱应保证先浇筑的砼的强度不低于1.2Mpa

第3章 屋面及地下防水工程

1.对于屋面工程,一采取“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维护要加强”的原则。

2.建筑屋面防水等级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分别为25年、15年、10年和5年。

3.防水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配合比一般为1:3,粘稠度控制在7㎝。

4.倒置式屋面是将保温层置于防水层的上面,倒置式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3%

5.卷材防水层: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当屋面坡度大于15%或五米啊受震动时,沥青防水

卷材一垂直屋脊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铺贴。

6.卷材应采取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水流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的方向搭接。

7.防水卷材施工工艺有热熔法、热风焊接法、冷粘法、自粘法、机械钉压法和压埋法;防水卷材的铺贴方法满粘法、空铺法、点粘法和条粘法 。

8.细石砼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防水层内不允许埋设管线,砼的等级大于C20,水灰比小于0.55

9.结构防水砼结构底板的砼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地下工程防水砼结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并不得贯通;防水砼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

10.门窗安装的方法有塞口和立口;木门窗安装可用塞口或立口,金属门窗安装常用塞口法。

11.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应设置伸缩缝,其间距不得大于10米;房屋转角处应做45°缝。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应设缝处理,上述缝宽为15-20㎜ 。

12.大面积抹灰应设置标筋,抹灰应分层进行,没遍抹灰的厚度应在5-7㎜,石灰砂浆和水泥砂浆的厚度宜为7-9㎜,当抹灰总厚度超过30㎜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第4章 桩基工程

1.桩基的分类;

1).按承载性质分:摩擦桩、端承摩擦桩、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2).按桩身材料分:混凝土桩、钢桩和组合材料桩。

3).按制作工艺分:预制桩和现场灌注桩。

4).按成桩方法分: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

2.预制桩的强度达到谁及强度的75%方可起吊,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运输。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放不能超过4层。

3.砼灌注桩的分类: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螺旋成孔灌注桩、冲击成孔灌注桩和旋挖成孔灌注桩六类。

4.钢筋笼的制作:从管内埋设的钢筋笼,旗外径尺寸至少比桩管内径小60㎜;对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砼桩,其钢筋笼内径应比导管连接处的外径大100㎜以上。

5.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其长度以5-8m为宜,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应采用焊接,同一截面内的接头不多于主筋总根数主筋的50%在钢筋笼轴线方向两个接头的间距不应大于500㎜。

6.干法灌注桩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水下灌注砼其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

7.形成的钢筋笼应平放在平整干净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宜超过2层

8.钻孔桩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200㎜,人工挖孔桩周围护栏的高度不得小于800m。

9.钻孔桩循环池的容量不宜小于12立方米,沉淀池的容量不宜小于8立方米循环槽的坡度以1:100为宜。

10.人工挖孔桩护壁厚度一般为100-150㎜,大直径桩护壁厚度为200-300㎜。

11.人工挖孔桩的孔径不得小于0.8m,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 m时,应有专门想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12.人工挖孔桩挖出的土石方不能堆积在孔口周围1m范围内。

13.沉管灌注桩施工中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

1).断桩原因:桩距过小,受邻桩施打时挤压影响;桩身砼终凝不久就受到振

动和外力;以及软硬土层间传递水平力大小不同对桩产生切应力。

处理方法;拔去断桩,略增大桩截面面积或加箍筋后,再重新浇筑砼。在施

工中可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桩中心距不小于3.5倍桩径,采用跳打法或时间间隔法,使邻桩砼的强度达到50%后,再施打中间桩。

2).瓶颈桩原因:在含水率较大的软弱土层中沉管时,土受挤压产生空隙水

压,造成缩颈或是拔管速度过快,砼量少,和易性不好,砼出管扩散性差。处理方法:施工中应保持管内砼略高于地面,使之有足够的扩散压力,拔管

时采用复打或反插法,并严格控制拔管速度。

3).吊脚桩 原因:预制钢筋砼桩尖承载力或钢活瓣桩尖刚度不够沉管时被破

坏或变形,水或泥沙进入桩管;拔管时桩靴未脱出或活瓣未张开,砼未及时从管内流出。

处理方法:应拔出桩管,填砂后重打;或者可采取密振动慢拔,开始拔管时

先反插几下再正常拔管等措施。

第5章 土石方工程

1.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V2/V1

2.土的最终可松性系数Ks’=V3/V1Ks、Ks’--土的最初、最终可松性系数V1—土在天然状态下的体积V2—土挖后松散状态下的体积V3—土经压实后的体积Ks>Ks’>1

3.推土机能爬30°左右的缓坡,开挖深度1.5米内的基坑,可挖

一、

二、三类土,经济运距100米,效率最高为60米。

4.提高推土机生产效率的方法有:下坡推土、并列推土、多刀送土和槽形推土。 5.土方边坡系数m=B/HH开挖开挖深度;B为底宽。

6.基坑土方量的计算:

V=H/6(A1+4A0+A2)H:基坑深度;A

1、A2:基坑上、下的地面积;A0:基坑中截

面的面积

基槽和路堤管沟土方量的计算:

Vi= Vi/6(A1+4A0+A2)Vi:第i段的土方量;Vi:第i段的长度

7.基槽或基坑挖土时,应在基底高以上保留150-300㎜厚的土层,待基础施工时再行挖去;如用机械挖土,为防止基底土被骚动,结构被破坏,不应直接挖到坑底,应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200-300㎜,待基础施工前用人工铲平修整。

8.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一下0.5-1.0米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9.明排水法降低地下水位

1.基坑四周的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大于等于0.5米。地下水流的上游。

2).明沟排水的纵坡宜控制在1‰-2‰;集水井应根据水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每隔20-40m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7-0.8m,集水井始终要低于挖土面0.8-1.0m。

3).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低于坑底1-2m,并铺设0.3m虑水层。

10.流砂的防止措施:抢挖法、打板桩法、水下挖土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地下连

续墙法和枯水期施工。

1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泵

等。

12.当基坑或基槽宽度小于6米,水位降低值小于5米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

在水流的上游。,若沟槽宽度大于6米,或土质不良时,可用双排井点。

13.井点管距离基坑一般为0.7-1.0米,井点管间距一般为0.8-1.5米;井点管一般

要露出地面02米左右,总管应有0.25%-0.5%的坡度(坡向泵房)。

14.影响填土压实的因素有压实功、含水量、铺土的厚度三方面的因素。

建筑施工技术 知识点 总结

建筑施工BIM技术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个人总结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程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实习总结施工班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

建筑施工技术方案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读书笔记

建筑施工技术工作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优秀)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