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23456

发布时间:2020-03-01 16:58: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发布:马凤花 时间:2009-11-14 15:14:25 来源: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点击:529 讨论:0 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突发事件,应具备灵活自如化解难题的能力,要善于根据问题出 现的情况,做出敏捷的反应,及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一,趁热加工法 课堂偶发事件,要及时果断处理,趁热打铁,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一位语文老师 刚刚跨进教室,发现学生都望着天花板,原来一条凳子上的座垫挂在天花板外面的电灯线 上.他正想发火,转而灵机一动,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身在黑板上写了《由座垫飞 到屋顶上谈起……》让学生写一篇命题作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亲身的感受, 写出的作文真实生动,那位挂座垫的同学,在作文中也承认了错误.二,冷却处理法 即对偶发事件暂时冻结,仍按原计划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处理.某班学生做完早操 回到教室,刚要到自己的座位上,忽然有人发出\"哎哟\"的叫声,老师发现原来有人在班干 部的凳子上反钉了几个钉子.是立即查找肇事者,还是照常上课?老师选择了后者.他让 学生把钉子敲平,就开始上课.到了下课,他留下班干部讨论\"钉子事件\"的原因,让班干 部意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并召开了\"板凳上的钉子从何而来\"的主题班会,使肇事者深 受感动,主动承认了错误.三,以静制动法 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只有沉着冷静,才有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一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 一阵.......动,但是他竭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 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 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讲课,下课铃响时,教师惋惜地合上书本,轻声说:\"时间 不够了.\" 敏感的学生马上听出教师的\"话外之话\",\"弦外之音\",懂得了课堂上出乱子会影响大 家的学习.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出乱子.四,幽默带过法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 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 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晕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 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 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 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 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

家的学习。从此以后,那位同学再也没有在课堂上出乱子。

四、幽默带过法

课堂上有些偶发事件使教师处于窘境,查处拖延时间,不理睬又损害教师威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幽默法,暂时让自己摆脱窘境。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晕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可这位教师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轻轻地捡起掉在地上的讲义夹和扫帚,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不会说话的扫帚也走上门框,向我表示不满了。同学们,你们天天与我一起相处,对我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课堂上一阵窃窃私语之后,很快地安静下来了,这位教师面对损害自己的行为以幽默带过,既显示了教师的诙谐大度,又让自己摆脱尴尬境地,还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氛围。

五、因势利导法

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把由课前发生的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来,如果不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就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气氛。

如甲乙两班在学校组织的球赛中,由于老师指导有方,甲班出人意料地战胜了实力很强的乙班,乙班心中不服,第二天这位老师来给乙班上课时发现气氛异常。学生明显带着敌对情绪,他迅速判断出一定和球赛有关,就一改往常进教室的态度,突然严肃起来,然后诚恳地对大家说:“请允许我占用一分钟,就昨天的球赛讲三句话,第一句,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第二句,胜者有弱点,负者有长处;第三句,比赛是暂时的,友谊是长存的。”学生听后都鼓起掌来,对这位教师更加佩服了。

六、虚心宽容法

虚心宽容是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心理基础,宽容在处理偶发事件中的作用是极富艺术性的,宽容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无原则的迁就,教师要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反省,要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仁厚和良苦用心,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和理解,促使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发现讲桌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老师你以为当老师就可以压服学生吗?你高昂着头,铁青着脸,像个活阎王,但是有谁能服你呢?”落

款是:“让你最讨厌,等待你处罚的学生”。这位教师没有马上查处写字条的人,反而在班上宣读了信的内容,并检讨了自己平时工作方法的粗暴,感谢这位同学给自己敲了警钟,接着这位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了《我们的班主任》一篇作文,让学生提意见、写真话,学生们都对老师的民主、平等、虚心、宽容感到由衷的钦佩,从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共同探究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出现这种情况,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处理好这类偶发事件。

一位教师利用发现法教《圆的面积》让学生拼摆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材料,有的学生把圆拼成了梯形,三角形。照理说,无论是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拼成梯形,都能顺利地推出圆的面积s=但是,由三角形推导圆面积的公式时出现了误差,竞推导出:sr,教师意识到讲错了,可复查推导过程,未能查出,教师不仅没有发慌,反而灵机一动,若无其事地笑着对学生说:“现在我要考考同学们的注意力,看谁能发现老师推导的错误。”全班学生思考着,检查着,纷纷地举起了手,把错误很快改正过来,这样,通过发动学生共同探讨和更正错误,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高超的应变能力,应该是蕴教师的事业心、品德修养、创造性思维品质、言语表达功底、课堂民主作风积极参与意识等诸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教学无法,贵在得法。课堂偶发事件处理也是如此,这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锤炼过硬的机智应变本领。

案例研讨

初一主题班会方案

主题:《加强自律,远离烟酒》

背景: 进入初中以来,学生的心理开始发生变化,有的学生自以为长大了,而自身的约束能力又较差,于是如何让他们远离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的影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帮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我决定召开《加强自律,远离烟酒》的主题班会。

目的:

•全员参与,班内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本次班会,加强班级凝聚力。

•形式多样,使学生尽展才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通过班会中对故事反映的道理进行自评、他评,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明确了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喝酒对自身的危害,将“远离烟酒”作为自己学生阶段的重要目标。

班会准备:

1、全班动员,告知此次班会活动主题,在学生中征集本班班会主题和实施方案。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寻找吸烟喝酒的危害。

3、在全班征集相关的故事、小品、文字及图片材料。

主办班级:

参加对象:

时间:

地点:

设计人: 班主任、班委

主持人:

基本步骤

1、小品:(吸烟方面)

2、资料展示:香烟里含有何种有毒物质,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危害。3、相声:(酗酒方面)

4、讨论:饮酒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身体健康、驾驶„„)

5、资料展示:酗酒引起的事故。

7、呼吁:让我们远离烟酒的诱惑。

老师寄语

评析:

近年来,吸烟饮酒日趋低龄化,给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对记者说:吸烟已经成为继毒品之后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第二大杀手,饮酒导致的斗殴、死亡事件亦时有发生。关注这样一个主题显然对初中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然而,力显成熟扮“酷”,可谓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共同渴望。叼烟饮酒,常被初中生作为摆脱幼童形象、向世人表明“自己长大成人”的标示。因此,如何远离烟酒,珍视健康,因此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也具有更直接的实践价值。

那么,让初中生远离烟酒,使其认识烟酒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性,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教育环节步骤,但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控自律水平,这样,不仅能抵挡烟酒的诱惑,同时能抵御一切不良嗜好的侵袭。而学生自律性的增强,既有赖于学生成熟机制的作用,更有赖于学校教育的有效引导,

使学生在知识长进中、学校生活中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主题班会把着眼点放在了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上是十分必要的

当然,案例中的主题班会已策划出了明确的主题和基本组织程序,但是,如何组织实施、如何生成性地达成目的,需要更细致的预设和临时的有效调控。多种材料之间的功能整合是设计者在具体实施方案中必须关注的内容。

班会以 老师寄语的方式结束。给人以未能充分提升和口号式结尾的印象,如不能改进,势必影响班会预期目标的实现。在今年的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

(案例作者新疆乌鲁木齐兵团一中 邵雪丽)

在今年的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和班干部精心设计了一次班级活动。与会者是全班同学和20位母亲。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学生们一起轻声哼唱了一首《鲁冰花》,随即班长宣布班会开始。首先是诗朗诵,一首一首熟悉的陌生的颂扬母亲的诗歌在耳边响起,在场所有母亲不由得陷入沉思,仿佛是在回忆孩子一点点长大的艰辛,有的已落下了眼泪。接着,班长请所有的家长走上讲台,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做一个小游戏。又是一阵音乐响起,20个孩子都被蒙上双眼走了过来。在班长的示意下,所有的母亲都伸出了自己的双手。原来是要让孩子们通过触摸母亲的手来寻找母亲。一个孩子找到了,又一个孩子找到了。很快,每一位母亲的身边都站了一个孩子。当班长下令将孩子蒙眼的布取下来时,在场的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竟然没有一个人找错,仅仅是靠双手的交流,既然全找对了。大家在为此惊奇的同时,都暗暗为亲情的力量而叹服。是啊,世上有哪一种情感比亲情更伟大呢?望着台上紧紧相握的母子,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只听见有的孩子说:“妈妈,您辛苦了。你的手因干活多而粗糙,我过去太不懂事,您别生气!”妈妈也说:“孩子,有时我脾气太大,委屈你了,孩子。”所有的埋怨、误会都在双手紧握的瞬间烟消云散。爱传遍了每个人的内心,整个教室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这次活动后,家长们纷纷反映:“孩子在家懂事了。不仅能够按时回家,积极完成作业,还能够帮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我也深深感觉到了孩子们的变化:在学校,他们也能比从前更爱集体,也更奋进了。

评析:

诺丁斯在她的关怀理论中里提出了“从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怀到对陌生人的关怀”;“从对具体事物的关怀到对抽象的思想关怀的”的课程体系,对自己最亲近人的关怀是培养一个人关怀品质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唤醒学生做人的良知要唤醒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开始。让他们了解和体贴母亲的忧伤和难处,力所能及的分担母亲的家务琐事……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何谈爱祖国、爱人民?”

我国古代的《增广贤文》更为明确的指出“堂上二老是*,何用灵山超士尊”。这些论断都对“孝育”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的佐证,也成为本次班级活动的重要理论据。

人们常说孝心是最基本的人性,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用孝心最易唤醒学生的关爱之心 ! 思品教育中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也是孝心的延伸!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他们人生发展的心理断乳期。身体的成熟和成人感的增强。增加了他们在某些问题上与家长发生冲突的几率,如果不及时、有效的引导,不仅会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和谐,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试想,我们怎样去期许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去关爱别人,关爱社会呢?

教育面对的是沉甸甸的生命和灵魂,他需要教育者“掌握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克莱德·E·柯伦)。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力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关爱家人,感恩父母,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从对父母的孝敬开始,培养他们感恩的情怀和良好品质,是本次班级活动的独到之处。

“感恩的心”主题班会

德育目标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长期只是一味从家庭中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因此, 有些学生把家长或别人的帮助、付出看作是理所应当, 很少去考虑家长的难处。久而久之,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根深蒂固, 影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为此, 要让学生学会感激, 在感激中懂得珍惜、知道回报, 从感激中生发出爱的火花, 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 到爱学校, 最后升华为一种爱国之情, 进而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德育步骤

1.亲情启示———读亲情故事

活动设计推荐 :

( 一 ) 由学生配乐朗诵下面两篇亲情故事。

( 二 ) “我要发言”,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言。

心得体会123456

诗歌123456

工作计划123456

歌词123456

123456自荐书

123456想

歌词123456

求职信123456

总结123456

党性修养123456

123456
《12345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