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3: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中国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总公司设计的山西省晋城市端氏至润城一级公路第二合同段设计图纸。

2、山西省晋城市端氏至润城一级公路路基及构造物工程施工招标文件(N2合同段)及补遗书①。

3、我单位对本合同段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了解。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5、现行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6、我单位现有人员、技术、机械、财务综合实力和以往我单位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本次施工组织设计范围为端氏至润城一级公路第二合同段内K4+100~K6+300段砌筑工程。具体内容为K4+685~K5+255段路基右侧挡土墙及挖方路基第一级边坡M7.5浆砌片石护面墙工程的施工方法、方案以及设备人员配臵,各种保证措施等。编制为实施性施工方案。

三、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1、测量放样

砌筑工程开挖线定位采用全站仪,从总体四等导线网引线,用坐标定位法确定桩位,同时测定标高。本合同段根据设计要求每10米或20米墙身都进行桩位确定。

2、开挖基坑

鉴于所有砌筑工程断面尺寸均较小,基坑采用人工开挖,对于基坑内侧按挡土墙及护面墙设计背坡坡率开挖,便于以后工序的施工操作。挡土墙按设计要求基底埋深应大于等于1.20m,如实测地面线变低应降低基底高程采用相应断面尺寸。挡土墙开挖后检验地基承载力,按设计规定,挡土墙的地基承载力应大于等于250Kpa,经检查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换填砂砾,如有基岩或砂砾层则应座落于其上。基底处理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砂砾垫层施工前必须对地基进行检验,如发现局部软弱土层应挖除,用砂砾填平夯实。

(2)施工时,用作垫层的砂砾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

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砂粒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

(3)控制分层松铺厚度不应大于150m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3、挡土墙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完毕,基底处理完成后,测量队放线,检查基坑是否满足基础尺寸及平面位臵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进行报验,征得监理同意后进入基础混凝土施工工序。挡土墙基础采用15号片石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拌和时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混凝土浇筑时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0mm。混凝土捣实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操作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中埋放片石应符合规定:石块厚度不小于150mm,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选用无裂纹、无夹层、具有抗冻性的石块,石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石块应清洗干净,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基础设计沉降缝处用2cm泡沫板分隔填塞。

4、墙身砌筑

挡土墙基础浇筑完成或护面墙基坑开挖完成,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墙身砌筑,砌筑前必须再次放样,确保墙身位臵合理准确,线型无误。根据墙身放样点按设计坡率立杆挂线并在砌筑过程中经常复核验正,控制放坡及几何尺寸,保持线型顺直,砌体平整,断面尺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注意配合比的准确性,砂浆要随拌随用,发现已结团或凝固的砂浆弃臵不用。砌体外露面选用较平整的石块并加以修整。

砌筑工程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如下:

(1)砌筑所用的片石要求强度不小于30Mpa,厚度不小于150mm。

(2)墙身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

(3)墙身采用7.5号浆砌片石砌筑,墙身外露部分用10号水泥砂浆抹面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缝槽,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4)片石浆砌顺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挂到角石上,再砌面石,面石应留一运送填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腹石砌筑宜采取往运石料方向倒退着砌筑的方法,先远处,后近处,腹石砌筑应砂浆饱满,砌缝错开。

(5)砌筑高度:每天完成的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米,若气温较底,砂浆强度增长很慢时,当天的砌高应减少。

(6)墙身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个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一般不宜超过1.2米;分段位臵宜尽量设在沉降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7)浆砌时坐浆挤紧,嵌填饱满密实,不得采用灌浆法。浆砌每分层的高度宜在50~80cm(3~4层片石),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应大致找平,即每隔2~3层片石找平一次,找平时,按石料高低不平形状或逐段铺浆,片石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层内各层石块的竖缝应尽可能错开,分层与分层间的竖缝则必须错开,且错缝距离不小于8cm。

(8)砌筑上层砌体时,应避免震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片石表面应加以清挡和湿润。

(9)伸缩缝、沉降缝,缝宽2cm,缝内填塞沥青麻絮或其它弹性材料,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9)泄水孔布设:护面墙在高出碎落台顶面5cm处设臵泻水孔,每两道伸缩缝(10米里程段)布设四道,横向间距见图纸设计,泄水孔采用直径10cmPVC管,流水横坡3%。挡土墙出地面高度均较低,在距地面0.5米高左右时布设一层泄水孔,每10米里程段布设三道,横向间距3米,左右对称,泄水孔采用直径10cmPVC管,流水横坡3%,具体要求见路基挡土墙设计图。

(11)挡土墙为路肩墙,从路面设计高程往下70cm墙身预留不砌,以利于路面工程施工及护栏安装。

(12)新砌工程告一段落,或在收工时,须用湿的草帘、麻袋等覆盖物将砌体盖好。一般气温条件下,在砌完后的10~12h以内,炎热天气在砌完后2~3h以内即须洒水养护,养护时须使覆盖物经常保持湿润,

在一般条件下(15℃及以上),最初的3d内,昼间至少每隔3h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一次;在以后的日期中每昼夜至少浇水三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14d。

5、墙背回填

本合同段安排挡土墙墙背回填和路基土方填筑同时施工,当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在墙背后范围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分层回填,压路机压实时分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 cm,压路机施工不到的边角部位用手扶式振动夯压实,分层松铺厚度不大15cm。填筑前,首先检查挡土墙的防水层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其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然后重复作业,只至到回填到设计标高。

6、墙体勾缝

墙身外露部分用10号水泥砂浆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缝槽深度不足20mm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重新勾缝。

四、有关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墙背回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应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

2、为保证沉降缝直顺竖直,沉降缝按砌体隐蔽面要求挂线砌筑。

3、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块支垫。

五、有关施工安全规程:

1、基槽边1.0m范围内不准堆放土石和其它材料,基槽周围松动的土石块应随时清除干净,防止坠落伤人。

2、砌体高度超过1.5米时,应搭设作业平台,高度超过2.0m时,应搭设垂直运输设施和脚手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有关规范标准。

3、石料装卸运输过程中,防止超载和遗洒,搬运时要量力而行,防止砸坏了正在砌筑的墙体,石料堆放不能超过2层,距墙边1.0m范围内不准堆放土石和其它材料。

4、基坑开挖中,当坑沿顶面裂缝,坑墙松塌或遇有涌水、涌砂影响基坑边坡稳定时,应立即加固防护并及时排水。

六、其他事宜

详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及《公路桥涵

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砌体工程的规定。

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砌筑、抹灰工程施工管理办法

围墙砌筑工程施工合同

砌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工业炉窑砌筑工程施工技术

砌筑单项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检查井砌筑

干法砌筑

砌筑脚手架

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
《砌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