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药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17:2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市生物药业产业化基地实施方案(讨论稿) 临沧市科学技术局

推进生物药业产业化,是市委、市政府从临沧实际出发,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临沧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幅员辽阔,海拔高差大,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药村丰富。实施生物药业产业化战略,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保护药用植物资源,保护濒危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实现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强化临沧在全省生物药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实现临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沧地区生物药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临发[2004]25号文)及临沧市实际,提出我市生物药业产业化基地实施方案,旨在指导我市生物药材种植的有序发展,提高我市生物药材在省内外中草药市场的占有率,使其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推动我市天然制药业向支柱产业方向发展。

一、现有条件及存在问题 (一)现有条件

种植条件:我区地处北回归线两侧,幅员辽阔、海拔高差大。由于地型、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境内生物药材资源丰富。

资源条件:据1986—1989年全区中药资源普查,主要中草药514种。其中,植物类药448种,分属121个科,328个属;动物类药44个科61种;另有5种属矿物类药。有167种曾被列为全国重点普查品种。药物资源分布面积约占全区国土面积的80%以上。经综合测算,仅其中165种天然药材的年总产量达888.95吨。永德的柯子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年产曾达70万千克。

技术条件: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拥有一支药品生产、管理、检验的技术队伍。

产业化开发条件:临沧市目前有1户药品生产企业,2户药材加工企业,形成了广福药业为主,勐永药业公司和双江植化厂为辅的制药企业生产体系,目前,共拥有36个获得药品文号的产品,分为10种剂型。其中复方鸡血藤膏为全国独家生产品种,复方首乌膏为全省独家生产品种。 (二)临沧生物药材种植现状

生物药材人工驯化、引种种植迅速发展,野生动物人工饲养和培植名贵中药材试验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双江县已完成叶下珠、珍珠露水草、板蓝根、除虫菊、青蒿、灯盏细辛、苦良姜等26亩生物药材试验示范种植任务,正组织实施30亩南药苗圃园建设项目,已种植叶下珠5.4亩,苦良姜6亩,何首乌0.1亩,灯盏细辛6亩,神衰果扦插育苗1.2万株(可提供面上种植400亩);云县建成300亩板蓝根示范种植基地,50亩红花、桔梗、白术、大枣、苦良姜等示范种植基地,试验种植2亩西藏远志名贵中药材;永德县建成试验示范种植苦良姜基地102亩;耿马县试验示范种植生物药材10多个品种、共500多亩;临沧县人工种植龙胆草400多亩;凤庆县人工种植红花、杜仲等中药材1200多亩;镇康、沧源县也广泛开展了多种生物药材人工试验种植。野生动物人工饲养,人工培植牛黄、鹿茸,人工饲养毒蛇提取蛇毒等试验、示范项目逐步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缺乏足够的重视,宏观规划和指导严重滞后

全市生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目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乱采乱伐现象十分突出,无计划掠夺性采挖,已使一些宝贵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对生物药材的人工驯化种植、野生动物人工饲养宏观指导不够,技术跟不上,投入严重不足。大宗中药材品种人工种植刚刚起步,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人工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还不充分。

2、基础研究有待加强

全市没有一家专门从事研究生物制药业的科研机构,仅有的一个民族医药研究所,也因投入不足等条件的限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加上民族药自身的复杂性,目前,基础研究刚刚起步,民族药作用的本质、作用机理、中药药性理论等丰富的内涵有待探索整理。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产品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野生驯化、种苗繁殖、栽培、药用范围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全区野生天然生物药业特别是名贵天然生物药业的研究开发和天然生物药业的引种试验示范种植及人工驯化种植工作较薄弱。

3、药材市场需要开拓

在药材市场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参与国际药市的竞争已是大势所趋,但我市生物药业发展对此还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对策,导致秩序混乱,产品质量缺乏保障,影响了我市生物药材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和形象。市内药材市场、药材信息体系建设尚处于空白。

4、生物药材资源丰富,药材基地建设滞后

临沧地区制药厂改制组建云南广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成先进现代的生产车间,广福药业将成为全市生物药产业的重要龙头企业。公司规划在3—5年内全面考查本地区适宜种植各类中药材的土地,建设自己的GAP规范种植药材基地,但目前尚未纳入行动规划。公司原料来源主要靠野生资源。虽然双江县天然植物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开发了天然成品药原料生产,但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规模经济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生物药业发展面临极大的资源挑战。

3、生物制药业专业人才缺乏,科研工作十分滞后

全市专门从事中医药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仅有中医师87人,中药师37人,执业药师8人。制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缺乏。广福药业是我区重要生物制药龙头企业,然而,公司120名员工中,制药类工程人员只有20人,职业药师只有5人。药材初加工、药材营销方面的专业人员也不多。

4、招商引资力度不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财政投入、信贷投入、社会投入开发生物制药业的资金较少,对外开放水平较低,招商引资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全区生物制药业的巩固和发展。目前,全区招商引资仅有广福药业一户,这与我市建设生物药业大区极不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和临沧地区委行署关于加快临沧地区生物药业发展的有关精神,抓住全球天然药业兴起和国内中药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资源优势,面向国内外市场,依托现代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先导,以加强生物药材资源保护开发和产业化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药业为重点,实现中药材种植基地化、规范化、制药企业现代化、药品生产标准化、现代中药产品国际化,推进全区生物制药产业走向规范化、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努力将生物制药产业培育成全区继蔗糖、茶叶、水电三大支柱产业后的又一重要产业。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合理布局,基地化建设,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2、坚持技术创新原则。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研究开发新药品、新剂型,改造传统工艺。

3、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4、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原则。实行GAP认证、GMP认证、GSP认证。

5、坚持开放式开发原则。“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和计划进度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区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GAP基地2—3个,面积2万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3—5个。建立起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占全区GDP量20%。

(二)计划进度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05年至2007年)。为做大做强临沧药业全面打好基础。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的药材种植、加工、研发和营销。2007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2万亩,GMP制药企业数量1个,初步建立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2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占全区GDP10%。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1年)。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物药业成为临沧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1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6万亩,其中,GAP基地1—2个,面积5000—10000万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2—3个,建立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6亿元,创利税1.2亿元,占全区GDP15%。 第三阶段:稳步提高阶段(2012年至2015年) 基本完成临沧生物药业的现代化进程。2015年,建成中药材基地面积10万亩,其中,GAP基地2—3个,面积20000亩。建成GMP制药企业数量3—5个,建立和完善GSP营销网络,实现总产值10亿元,创利税2亿元,占全区GDP20%。

四、项目的实施方式、步骤及布局

(一)实施方式

1、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科研设备和力量,以现有条件较好的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为主,组建中药材组培、栽培、信息研究开发体系,为生物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建设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按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规模,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质量,为生物药业提供优质原料。

3、“基地”建设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进行宏观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重点种植区的县、乡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保证单位,组织、协调、检查、督促项目实施,种植企业、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主抓种子(苗)基地建设,带动种植区农户种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研发机构为依托、政府引导扶持的运行机制。 1.实施步骤

1、2005年—2015年完成组培中心、临翔区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凤庆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双江生物药材种苗示范种植基地、沧源药物园;优质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1650亩;

2、2005--2015年,全市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无公害药材10万亩,争取培育出2—3个以民族、道地药材种植和初加工为主体、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团。 2.布局

表一 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2005—2015年计划表

表二 临沧市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布局计划表

表三 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区域、品种布局

五、主要措施

1、成立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或科技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局长任副组长,负责基地开发建设的领导协调。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基地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及日常工作,为基地建设提供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成立专家顾问组,对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方向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2、选择品种,建立种子(苗)基地:各种植区要以本地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选择道地药材、民族药材品种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建立中药材种子(苗)基地、示范基地,在临沧市药材适生地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药材种植区域,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3、做好技术人才引进、技术培训工作:做好中药才栽培加工科技人才的招聘、引进及交流活动,使其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院校合作方式,与国内药科大学(药学院)及研究所密切协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形式有计划地培训中药材栽培加工所需的各类科技人才,对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重点乡(镇)、重点种植农户的有关人员有计划的进行药材栽培技术培训。

4、开展攻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对生物药材栽培加工技术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共同性、关键性技术和环节进行研究,积极开展濒危野生中药材的生态生物学特征、野生变家种的关键技术研究,提供我市生物药材品种规范化的栽培、加工系列技术。

5、推行GAP规范和SOP规程:GAP:(Guideline for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即为: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种植种子(苗)、示范基地必须执行GAP规范,空气环境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的二级标准;灌溉水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5084-92;土壤环境质量执行GB15618-1995二级标准。并要申报GAP认证。中药材大面积种植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行“无公害”种植。“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鉴定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研制推广专用有机肥,开发生物农药,施用中药材杀虫剂十分必要,也是推行“无公害”种植的基本要求

6、政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信贷政策上给予的优惠和倾斜,制定和完善临沧市若干相关政策,坚持政策驱动,对生物药材种植种(子)苗基地建设、示范基地建设、重点企业培育、科技合作、技术引进、中药材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予以特殊的优惠政策。各部门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扶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贷赈、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退耕还林(药)等部门资金也要向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倾斜。药材种植重点县、乡农科人员要扩大业务范围,做好技术指导服务,鼓励和引导企业和农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保护中药材优良品种资源。

7、加大宣传力度: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临沧培植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政府有关单位应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宣传媒介要有计划地倾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信息网络、广告宣传栏等宣传媒介,自上而下为临沧市生物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形成上下合力和达成共识,正确导向,推动我市中药材种植健康、稳定、有序、快速发展。

8、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人才引进,科技培训,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和野生药材变家种的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先进栽培技术的引进示范,种子(苗)、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做出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市科技奖励范围评奖。对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好的企业,由民政府给予奖励。对生物药材种植较好的县,由政府给予奖励。

发展中药种植意向

中药包装材料的发展现状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药发展的现代化思考

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形势

中药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

中药提取工艺研究发展

中药

中药

中药发展
《中药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药发展概况 中药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