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40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6: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作者:高级幕僚 日期:2009-12-24 22:01

如果将蒂蒙斯教授的理论联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我们不得不叹服:机会窗口模型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

就拿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张树新来说吧。想当年,人们还不知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何物的时候,她就开始成立自己的公司瀛海威了。作为国内第一家ISP(网络接入服务商)和ICP(网络内容服务商),当张树新去邮电部申请Internet时候,工作人员突然蒙了,没有人知道它放在哪一类,也没有人知道如何去收费。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张树新是先知先觉的,她早就意识到互联网的明天绝对美好。所以,张树新将公司的广告牌竖立在中关村的路口,上面写着: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并且,她还四处宣传,瀛海威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让终端用户在上面享受服务内容。另外,为了让自己的公司能够快速成长,张树新还出让了瀛海威的73.5%股份,吸纳中兴发7300万元的投资。

又是大力宣传,又是引进外资,瀛海威发展得怎么样?

非常遗憾。这种商业模式在1995年似乎赚不到钱。那时候,瀛海威在全国有8个分公司,拥有5万用户。按照北京公司的经营状况,有2万用户就可以盈利的话,那么,瀛海威整体上还差11万用户。

基于这种状况,瀛海威的决策者不得不慎重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了,投资方决定让张树新下课,就这样,张树新彻底失败了。

那张树新失败在哪里呢?事后,张树新总结说:我误入Internet行业,是万幸中的不幸。我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一个正确的行业,结果还是错误的。

现在看来,张树新的反思是对的,她确实是在错误的时间进入了一个正确的行业。因为在这个时候,根据蒂蒙斯教授的机会窗口模型,互联网这个行业的机会窗口还没被打开,刚好处在行业发展曲线的O到A点之间。另外,瀛海威的投资方也没有给张树新足够的时间,让她等到机会窗口如期开启。所以,到最后,张树新只能是默默地离开了自己创办的公司。上面张树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机会窗口还没打开之前,过早地进入某一行业,等于选择了漫长的等待,创业的成功率不是很高,除非你有的是时间和金钱。那么,当某个行业的机会窗口已经被充分打开,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如图中行业曲线上的B到C点之间)才进去,结果会怎么样?是不是这样的创业,就意味着十拿九稳,成功指日可待了?现在我们接着看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关于加多宝公司当年想在绿茶饮料市场分一美羹的故事。

作者:高级幕僚 日期:2010-01-01 00:32

提到中国的绿茶饮料市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康师傅和统一这两个品牌。特别是康师傅,它曾是这个行业的拓荒者。

康师傅的创始人,是台湾的魏氏四兄弟,他们子继父业,经营蓖麻油、棕榈油等食用油制品。

八十年代初,恰逢祖国改革开放。由于岛内发展空间受限,魏氏兄弟决定赴大陆发

展。1988年,魏家四弟魏应行,带着全家人的重托,经香港转道来到了大陆。

从1989年到1991年的3年时间里,魏家兄弟曾经在北京、济南、秦皇岛等地开办了4家合资企业,先后生产过“顶好清香油”、“康莱蛋酥卷”和蓖麻油等产品。尽管产品质量不错,但是,市场反应一般,当初随身携带过来的1.5亿新台币所剩无几。

就在魏应行万般无奈、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经历,让魏应行嗅到了商机,不但改变了魏氏兄弟的命运,竟然还催生了一个食品王国。

那是一个发生在火车上的小故事。由于经常出差,又不习惯火车上的饮食,魏应行只好自带了两箱台湾产的方便面。就在他泡吃方便面的时候,香味竟然引来了同车旅客的围观,不时有人询问,这么好吃的方便面哪里有卖?

真的是问者无意,听者有意。魏应行突然意识到:“大陆这么大,坐火车的人又这么多,方便面的市场该有多大啊!”

经过具体的实地调查后,魏应行发现,大陆的方便面市场呈两极化:一类是质量稍差的国产廉价面,才几毛钱一袋;另一类是质量比较好的进口面,价格贵得离谱,卖五六元一碗,大陆人又消费不起。魏应行心里想: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种方便面,物美又价廉,一定有市场。

心动不如行动,魏氏兄弟给准备投产的方便面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康师傅。果然不出所料,自1992年8月,康师傅在天津开发区成立天津顶益食品公司后,康师傅的方便面马上走俏市场,康师傅这个牌子几乎成了国人心中方便面的代名词。

这块市场做起来了后,魏氏兄弟将公司升级为顶新国际集团。1995年,顶新集团开始在天津注册顶圆公司生产糕饼,1996年后又开始在杭州注册顶津公司生产饮料。康师傅的绿茶就是在这个时候推出来的。

如果说康师傅方便面是由于发现了成熟市场的空白点后才一炮打响的话,那么,康师傅绿茶的市场开拓可谓是步履维艰了。

据笔者的一位中学同学回忆,当年康师绿茶真的不好做。那时候,他们把产品放在批发部后,根本销出去。于是,顶津公司只好启动了很多业务代表,把整箱整箱的绿茶搬到士多店里面,告诉店主,饮料卖出去后再来结款。笔者的同学,就是在那炎夏热辣辣的太阳下,骑着一辆破单车,穿行在广州的大街小巷上,推销着尚未出名的康师傅绿茶。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喝绿茶的人还是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1998年里,绿茶饮料市场上,出现了另一个品牌--统一。特别是2002年后,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个牌子的绿茶。比如:洪大妈、加多宝等等。据笔者的个人印象,最好喝的还是福建某个厂家生产的洪大妈绿茶,该饮料在冷冻的状态下,口感非常纯正。不过,此时加多宝的名气也非常响亮。因为加多宝的广告无处不在,什么路牌、电视、小卖店的墙壁上,都有加多宝的广告。并且,加多宝绿茶的卖点也相当特殊,他们的技术是低温萃取,宣传单上写着:这才是真正的绿茶。但是,有点遗憾!加多宝集团公司打了几千万的广告后,销量才一两千万的样子,收获甚微,而市场的霸主依然是康师傅和统一。无奈之下,加多宝只好另起炉灶,生产王老吉去了。另外,笔者前文所提到的洪大妈绿茶,也逃不掉黯然收场的局面。有一天,笔者连续走过五条街,竟然没有找到一瓶“洪大妈”,最后,小卖店的老板摇着头告诉笔者:“‘洪大妈’年纪大了,已经‘过世’了。”

从上面加多宝绿茶这个故事看出,当某个市场非常成熟(也就是处在行业发展曲线上的B到C点之间),出现了真正的霸主之后,你才跻身进来,基本上是凶多吉少。要不,人们不会说“一山不能容两虎,除非一公和一母”了。除非你已经早在这个行业中,现在是产品线延伸。就象2008年,可口可乐联合雀巢推出原叶绿茶那样,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作者:高级幕僚 日期:2010-01-01 00:40

谢谢各位的支持!

作者:高级幕僚 日期:2010-01-05 23:20

既然过早或过晚地进入某个行业都是不妥之举的话,那么,只有在恰当的时间之内进入一个理想的市场才会一炮打响、马到成功了。也就是说,刚好处在行业发展曲线理想时期(A到B点之间),再毫不犹豫地冲进这个行业,肯定有戏。

不错!大道理谁都懂。但是,在行业发展曲线上,这段路线是模糊的、它隐藏在意识窗口之内,是平常人的肉眼所无法看不到的,只有高手的佛眼才能识破它。正如潘石屹所说的那样:如果到了买菜的阿姨都开始讨论那支股票有潜力的时候,你最好别炒股了,我潘石屹永远不做大多数,要做极少数的先知先觉者。

所以说,能透过表象去看清本质的特质、不是每个人都所具备的。因为对同一市场机会,N个市场经理有N种看法。对于这一点,笔者似乎找不到什么好的理论来解说了,只能想通过一次亲身经历来证明一下,这段经历的题目暂时叫做《海水到底是什么颜色?》故事发生在十二年前,那时我大学毕业不久,在深圳一家药品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有一个周日的早上,我们公司的老板张总用他宝马车,载着我们六位业务经理到大梅沙去欣赏一下海景。

那天,我们几个玩得挺开心的,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坐在软绵绵的沙滩上,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羊肉串,一边欣赏着大海中若隐若现的轮船,那种感觉真爽。

到了下午的时候,张总突然问起我们来:“我们也在海边玩了一整天了,大家说,海水到底是什么颜色呀?”

“海水是白色。”第一位仁兄指着眼前的海水,脱口而出。

“白色?切!你朝香港那边看,看远一点,你就看到了,海水是浅蓝色的。”第二位老兄接着说。

看到他俩很认真的样子,我也说了,“其实,海水本身是蓝色的。不过,这边的海水就不这么样了。”

“如果看远一点、看深一点的话,海水应该是深蓝色。”第四位兄弟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来缓缓地说。

“还往远处和深处看啊!那我个人认为:海水应该是蓝黑色。”第五位兄弟乜斜了大家一眼,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别吵了,顺着这条思路往下走,我的答案绝对是正确的了,海水应该是是黑色。”最后那位兄弟得意地笑了起来。

奇怪了,想不到一个简单的问题,竟然有六种不同的答案。我们几个都不约而同地望着张总,等着他来评判。

张总沉默了一阵子后说:“现在已经很晚了,我们也要回去了,我安排一下吧!说海水是白色和黑色的你们两位,就不用坐车了,走路回去吧;说海水是浅蓝色和蓝黑色的你和他,就坐着普通的大巴回去了;说海水是蓝色的这位同事,你呢(张总指着笔者),等一下去坐空调小巴回去吧;还有。刚才说海水是深蓝色的,你现在就坐我的宝马回去。”停了一下,

张总继续说“你们两位,如果觉得走路回去是很冤的话,那明天就不用来上班了。”

一说完,张总就把刚才说海水是深蓝色的那位同事拉上他的宝马车,绝尘而去了。刚开始,总认为张总在跟我们开玩笑呢,想不到这次是来真的,剩下的我们五位兄弟都傻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特别是被指定走路回家的两位同事,鼻子已经早被气歪了。其中有一位嚷了起来:“这个能测出什么嘛?纯属扯淡!老子决定不干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深圳这个地方还愁找不到工作?我们一起坐车回去。”最后,我们五个只好一起坐着普通大巴回来。

第二天,说海水是白色和黑色的两位同事果然不来上班了。张总对着剩下的四个业务员问:“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为什么要求他俩走路回来吗?”

“想知道啊!特别是根据不同的答案,你也指定了我们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回来,依据是什么?”我们都来兴趣了。

张总缓缓地说:“你们都是大学生,智商方面没得说。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做市场的话,更需要的是阅历和悟性。我16岁从汕头来到深圳,在十多个行业里做过生意,基本上是没失败过,最多是少赚钱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个人的前瞻性和觉察力是很重要的。昨天,我问你们海水到底是什么颜色,就是要测试一下,你们的市场觉察力如何。”略停了一下,张总继续说:“回答海水是白色的,说明他根本没有思考,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舌头跑得比脑袋还快。他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真正的市场他是看不到的;回答海水是黑色的,说明这种人有跟风的倾向,看到人家回答颜色越来越深了,他也跟着起哄,他对市场没有主见,就象人家娶媳妇了,他也跟着去送花圈一样。你们说,我不让他俩走路回来才怪!”

瞟了大家一眼,张总接着说:“另外,说海水是浅蓝色的,说明他已经能够从事物关联性来分析市场了,但是,有广度没有深度;同样的道理,说海水是蓝色的,说明了他认识市场也只有深度而没有广度,并且这也是别人的经验,大家都知道海水是蓝色;只有说海水是深蓝色的,才真正具备了非凡的觉察力。他已经从深度和广度来分析市场了;还有,说海水是蓝黑色的,说明他对市场抱着乐观态度,有冒险草率倾向。”

对于张总这段超长篇的分析,当时我们也觉得挺有道理,真想不到,一个初中没毕业的、也没大我们几岁的年轻老板,会讲出这么高深的道理来。但是,仅从这个小小的问题就能检验出一个人对市场的觉察力和前瞻性?我们都不以为然,一笑而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意想不到的是,当我们相继离开那家公司后,这六位业务经理的职业发展竟然印证了张总十二年前的分析。

说海水是白色的那位仁兄,后来进了一家工厂当质检主管,早就不从事营销工作了;说海水是浅蓝色的那位兄弟,现在的身份还是业务经理,十多年过去了,薪水并没增加多少;说海水是蓝色的我,创业失败后,在一所高校当营销学的讲师,给学生讲这段值得品味的往事;说海水是蓝黑色的那位帅哥,后来到家电行业发展了,目前是一家知名手机厂商的营销总监,他混得挺不错;说海水是黑色的那位同事,有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原来他卷走了公司的账款,事迹被见报了;说海水是深蓝色的那位大哥,一直跟我们都有联系,2002年的时候,大家曾经在一起喝咖啡,他说要去上海发展,我们几个都觉得不可思议,深圳不是挺好的嘛!结果还是他有发展的眼光,现在是一家私企公司的老板。

人生没有多少个十年,现在重提这段往事,无非是想说明一下,创业者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对市场的觉察力远远高于常人。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6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24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26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27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37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营销成功案例.

最牛团队采访

这才是最牛团队

团队我最牛活动总结

点评中国最牛高校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40
《中国最牛的创业团队4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