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干部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A4版.doc.temp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8: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陕西省领导干部基本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一、【基本信息】填写说明

姓名:填入真实户籍姓名,不可用同音字代替。

出生日期:填入格式统一采用8位制(YYYY-MM-DD)。例如某人员出生日期为1960年8月7日,信息填入格式为19600807。

籍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祖籍所在地,一般格式为“XX省XX市XX县(区)”。除两字行政县(区)外,其余均不填入“县”字或“区”字。例如:眉县填入格式为“眉县”,周至县填入格式为“周至”。

出生地: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出生地。规则同上。

政治面貌: 填入第一党派及参加该组织时间,若存在第二党派,按以下规则填入:

◆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和“民主党派”时,“中共党员”作为第二党派;

◆政治面貌为两个“民主党派”时,若在党派内担任职务,以职务较低的作为第二党派;若在党派内不担任职务,以参加党派时间较晚的作为第二党派。

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名称:干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写全称,以下同) 工资关系所在单位名称:干部的工资关系所在单位。

二、【职历信息】填写说明

职务名称:填写现任的党政(管理)职务(包括兼职),一条职务对应一条记录。

职级:指现任职务所对应的行政级别。 ◆“XX职”与“XX级”的填写标准:

统一界定“职”和“级”,担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填“XX职”;享受或保留级别、已免现职但未办理离退休的填“XX级”。

◆关于多任职人员职级的填写标准:

部分人员在甲单位任职的职务级别为“副XX职”,同时在乙单位担任

-1-

“正XX职”。在填写甲单位的任职职级时,应当填为“副XX职”。

例1:某人员任职为省委副书记,同时任省长,其中省长的职务级别为“正省(部)职”,在填写省委副书记职务时,职务级别录为 “副省(部)职”。

例2:某人员任职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同时任省编办主任,其中编办主任的职务级别为“正局(厅)职”,在填写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职务时,职务级别录为 “副局(厅)职”。

例3:某人员任职为某市委副书记,同时任市长,其中市长的职务级别为“正局(厅)职”,在填写市委副书记的职务时,职务级别录为 “副局(厅)职”。

◆ 关于任职职务名称未变化而职级发生变化的填写标准:

部分人员一直在某单位任“副XX职”领导职务,在任职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该干部职级提升为“正XX级”,其现任职的职务级别应当录为“副XX职”。

例4:某干部担任某市人大副主任,职务级别为“副局(厅)职”,在任职期间该干部职级提升为“正局(厅)级”。该人员现任职人大副主任的职务级别维持“副局(厅)职”不变。

例5:某人员由副厅级干部提拔任命为省政法委副书记,干部职级提升为“正局(厅)级”。其职务级别填为“副局(厅)职”。

◆关于同一单位名称相同的职务上任职人员职级不一致的填写标准: 某单位有多个名称相同的职务编制,不同的任职人员职务级别不一致,其相应的职务等级填写标准应保持一致。

例6:省委巡视组有多个“组长”职务编制,大部分组长职务由正厅级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职务等级也相应的界定为“正厅(局)职”。某人员以副省级的身份任组长,其任职的“组长”职务级别填为 “正厅(局)职”。

例7:省委办公厅有多个“副秘书长”的职务,不同的人员分别以“副厅(局)职” 和“正厅(局)职”的级别任职副秘书长。某人员任职为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其“省委副秘书长”任职的职务级别填为“副局(厅)职”。

-2-

批准任职日期:党内职务以中央和各级党委批准任免的时间为准;行政职务或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以行政任免或按有关章程的规定通过任命或选举的时间为准。

职务类别:填写该人所任职务在相应工作机构领导班子中的职务类别。大体上分“正职”、“副职”、“其它”三大类。

多职务序号:该领导干部多个职务的先后顺序。该信息与任免表的现任职务中多个职务的顺序有关。

如:某人担任某县组织部副部长、老干局局长,指他两个职务是如何排序的。

集体内排序:该干部在领导班子中的集体内排序。

职务标识:是对职务性质的分类。包含“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保留职级待遇”和“常委、委员、代表”。

◆填写标准主要以班子成员或党组成员界定,若为班子或党组成员,则填写“领导职务”,否则为“非领导职务”;

◆人大、政协各委员会副职以上填写“领导职务”,其余为“非领导职务”

是否上名册:填“是”。

三、【职级信息】填写说明 职级:

◆确保该项信息表述格式为“XX级”。 ◆填写当前最高职级。

批准日期: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该职级的日期。 职级状态:当前任职职级只有一个且为最高的一个。 终止日期:该职级的终止日期。

四、【职称信息】填写说明

由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或参加国家统一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合格而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获得多个职称的,应逐一填写。

-3-

职称级别:按照职称的分级填写级别。

五、【学位信息】填写说明

学位:取得正式学位的名称,填报学位的具体学科,如“文学学士”、“理学硕士”等。

授予日期:指授予该学位的日期,以学位证书的签发时间为准。 授予单位:授予该人该学位的单位名称。与学位证书中授予单位一致。 ◆完成一定学历教育后在国内外获得学位的。需有国务院授权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个人档案的相关材料;涉及国外学习取得的学位,按其培养规格、学习年限、学业成绩或学分,比照我国高等教育相应层次的培养要求,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证。

◆学位从取得学士学位开始填报。

教育方式: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方式。

六、【学历信息】填写说明

学历类别: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初中以下填“其他”。

学历:以全日制教育最高学历为准。参加工作后的后学历也要填写。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不能随意填写“相当XX学历”。所认定的学历的确不在规范学历范围内时,在“学历”中填“其他”。

(一)研究生

◆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或没有学位的研究生,“学历”填写“研究生”。博士或硕士学位填写在“学位”中。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研究生结业”或“研究生肄业”。

◆在职研究生,“学历”填写“在职研究生”。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在职研究生结业”或“在职研究生肄业”。

经过专门考试获得学位而没有研究生学历的,“学历”仍填写原有学历;所获学位可在“学位”中填写。

(二)大学本科

-4-

◆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学历”填写“大学”。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大学结业”或“大学肄业”。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学历的电大、职大、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自学考试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学历”填写“大学”。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大学结业”或“大学肄业”。

(三)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学历”填写“大学普通班”,也可简称为“大普”。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大普结业”或“大普肄业”。

(四)大学专科

◆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大专生,“学历”填写“大专”。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大专结业”或“大专肄业”。

◆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承认学历的各类成人高等院校(包括自学考试)毕业的大专生,“学历”填写“大专”。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大专结业”或“大专肄业”。

(五)大专以下学历参照上述要求如实填写。

注:党校教育获得的研究生、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学历,应填写中央或省委市委党校研究生、大学或大专。结业或肄业的,要分别注明中央或省委、市委党校研究生、大学、大专结业或肄业。

入学日期:取得学历学习的起始日期。

学制:接受学历教育在校学习完成学业的规定年限。

学校名称:该人接受该阶段教育并获得有关证书的学校、系或单位名称。

教育方式: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类。

“全日制教育”是指国家教育部计划招生的,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学历。“在职教育”是指以其它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在党校学习获得的学历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在学历类别一栏中应填“全日制教育”;通过在职教育获得的,在学历类别栏中填入“在职教育”。另一类是党校学历,均在学历类别中填“在职教育”,并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委党校”。

专业名称:取得学历所学习的专业名称,高中及以下学历不填。

-5-

专业类别:是指所学的专业的所属种类,分为“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文科”、“理科”、“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和“党政管理”等12类。

完成情况:该人该阶段学习完成的情况,。分为:毕业、肄业、结业、转校、未完成、其它等。

七、【出国(境)信息】填写说明

出国(境)信息包含干部历次出国(境)学习、工作、培训、访问、交流观摩的记录,无论时间长短均要填报。

国别:出国时所去国家、地区的名称。

进入--离开时间 :该人到达和离开所去国家或地区的日期。 出国目的:因何原因出国。

出境身份:该人出国(境)期间的个人身份。分为“驻外机构工作人员、驻外领事馆人员、国际组织职员、出访团组成员、随员、留学生、访问学者、科技合作、考察人员、技术劳务人员、其他公务人员”等。

派出单位:送本人出国学习、工作的单位名称。

八、【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信息】填写说明

主要填写干部本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有关情况,亲属中现任或曾任副省部级(副军职)以上高级领导职务的人员以及重要海外关系也要填写(含已去逝的)。

注:家庭成员信息集第一条记录填写配偶的信息。

称谓:填写规范:配偶为:“妻”、“夫”,子女为:“儿子”、“女儿”,多子女为:“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等,父母为:“父亲”、“母亲”,是“独生子(女)”时:不能填写长子(女)、次子(女)……五子(女)。

九、【培训信息】填写说明

培训信息指参加工作后历次接受的3个月以上脱产半脱产的岗位、技

-6-

能、文化知识等方面非学历教育的培训(进修);少于3个月的重要培训(进修)也要采集,如:参加国家级的短期培训,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的短期培训班等。培训信息包括国内和国(境)外接受的培训。

培训日期:实际学习的起止日期。

培训类别:该人参加工作后接受的培训、进修等教育种类。包括“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知识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其他培训”等。

主办单位:主办和组织学习的单位名称。

从学单位类别:培训(进修)所在单位的类别,包括:全日制小学,全日制中学,全日制中专,全日制高等学校,职工大学,职工夜大学,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函授学校,刊授学校,广播电视教学,成人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干校,干训班,工训班,培训中心,研究所,研究院,研究中心,企业,学会,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地、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乡、镇机关,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地、市委党校,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军队高等学校,军队中等专科学校,军队党校。

培训班名称:接受教育培训所参加的培训班名称。

培训班类别:参加的培训(进修)班的类别。包括“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班、专题研究班、其他”等。

专业名称:指实际学习的主要专业。

离岗状态:该人参加培训或进修时脱产(离岗)的状况。

完成情况:完成培训(进修)的情况。分为“毕业、肄业、结业、在训、未完成、其他”等项。

十、【奖惩信息】填写说明 填写以省部以上奖历+所有处分

奖惩类别:奖励或处分类别。如:奖励、记功、升级、晋级、嘉奖、奖品或奖金、荣誉称号、荣誉奖章等。

奖(惩)名称:该人受到的党和国家某级组织给予的某类奖励及荣誉称号或某类处分的名称。填写时要注意根据“奖惩情况的生成规则”使用必要的词汇。

批准日期:给予该人奖励或处分的批准日期。

-7-

批准机关:批准给予该人奖励的组织机关名称。

奖惩原因:因何种业绩受到奖励或因何种过失、错误受到处分及解除、撤销等有关事宜的说明。

十一、【考核考察信息】填写说明 记录干部的年度考核情况

考核日期:如果为年度考核,那么填写被考察年度的最后一天。如“20051231”

考核类别:默认“年度考核”。

考察结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考核意见:不填。

十二、【履历信息】填写说明

履历从参加工作开始填写。起止日期要前后衔接,不得空断〈因病休学、休养、待分配等都要如实填写〉,尤其是起始日期不能为空。“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受迫害或下放劳动等情况应单写一段。参加过中央党校或市委党校学习半年以上的,应在本年段的工作简历后加以注明。如:1998.10——2000.10 XX省委办公室干部(其间:1999.11—2000.05在省委党校学习);干部临时离开工作单位连续半年及以上到基层挂职锻炼的,也应在本段简历中加以注明。工作单位和职务要写规范简称,省内工作单位要标明所在的市(区),如延安市子长县财政局办公室,不得填写为子长县财政局办公室、子长县财政局、财政局办公室等形式。

起始日期:在某一单位(部门)工作的起始日期。 截止日期:在某一单位(部门)工作的结束日期。 所在单位和部门:在某一时间内具体工作单位的名称。

身份或职务:在某一单位(部门)工作(学习)期间所从事的工作或担任的职务。

职务级别:该人该职务在当时确定的级别。

-8-

领导干部电子版照片采集参考标准

近期正装半身正面免冠彩色数码照片,使用500万像素以上数码照相机,采用40号的灰色渐变背景,平光拍摄;长宽比例约为5:4;头顶上部应留有部分空间,下边缘应露出衬衣领尖,女同志按类似标准掌握;文件名称为领导干部本人姓名,保存类型为JPE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00KB。

-9-

干部信息表填写说明

申请入党人员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用人单位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推荐]

困难党员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大学生党员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幼儿信息采集填写说明

入党申请人员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

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

党员信息采集表填写方式

干部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A4版.doc.temp
《干部信息采集表填写说明A4版.doc.temp.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