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房地产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3 08:1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房地产发展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对中国经济贡献卓著,已经过去的十多年,是中国房地产取得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的十多年。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正式确立了房地产的全面市场化方向,计划和分配时代长期积聚的需求得到了极大释放,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房地产规模和建筑面积逐年递增。同时,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当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多链条、多部门的重要产业,同时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也已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作用。

房地产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卓著。在消费、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三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投资和出口构成了中国增长的核心,其中房地产是投资中的重要力量。整个循环的过程是,出口形成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也给国家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和税收收入,政府转而将这些收入转化为政府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对城市化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所以,可以说,在“中国式增长”的动力中,出口、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是三大重要力量。出口增加了政府和居民收入政府收入用于投资,居民收入转化为储蓄和房地产需求,同时房地产又给了政府土地财政,逐步升高的房价剥夺了居民的多数储蓄,让我们这个高储蓄的国家在缺少消费时,同样能够取得惊人的经济增长。

中国的房地产似乎一直处于稀缺的卖方市场状态,即使保持了年均20%多的增长速度,但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和人口增加,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形成对房地产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投资品,在房价上涨的预期下,投资和投机需求铺天盖地的进入市场。

目前,投资和投机已经过度,推动房价一路非理性快速上涨,严重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房价泡沫毋庸置疑,早已被福布斯列为全球六大资产泡沫第二位,其中蕴涵的风险不可小觑。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房地产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中国的城市化比率和国外相差甚远,房地产仍然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当前问题的重点,是高房价的风险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隐患。首先,高房价带来的资产泡沫一旦破灭,将影响房地产相关的产业链,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和金融安全;其次,高房价不利于房地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过高的格将阻碍正常需求,不利于中国城市化推进;再次,高房价剥夺了居民的收入,不利于启动内需和消费的增长。 从整体上看,决定房地产运行曲线的几个重要因素,供求关系、两会土地和货币以及收入差距等,也没有根本变化,因此,以后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会维持上升趋势。

在过去,一批二线城市收紧了调控政策,加上此前的一线城市,总共有十多个城市出台了新的紧缩性措施,或是将非本地居民购房资格的纳税期限延长,或是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标准,但这种调整相当温和,不会对住房需求形成大幅压制,至多是延缓了一小部分的潜在购房需求立即兑现。

我国正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但稳增长的基调未变,也就是说,稳增长要为深化改革提供基础,而房地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如果房地产短时发生重大的下滑,必须会对经济全局产生牵引性的扩散效应,这在现阶段改革还没有迈出实质步子的时候,是不允许的所以中央高层从未公开表态要抑制房价,对房地产的调子一直是保持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房地产的稳定,包括房价、成交量和政策的稳定。虽然过去部分城市的房价涨幅仍然偏高,但尚在中央可接受范围,所以只是由主管部门打招呼让这些城市略为收紧调控政策,而没有再由中央层面施加压力。现有迹象表明,保持房地产成交量、价格和政策三方面的稳定。

当宏观经济不好的时候,房地产市场一般都很好,因为房地产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产业,经济越低迷政府越不敢打压房地产。

针对上海和北京所推出的共有产权房和自住型商品房等最新的房地产业态,可能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若干难点和问题。比如业主在购买共有产权住房时会少获取一定比例产权,但是数年后进行二手房交易时却按照全部产权价格进行计算,这会带来房价在统计学上的偏差,这是相关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共有产权房政策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许多人都在大骂房价,大骂开发商,恰恰说明还有人在关注着购房的市场。是政府在推动涨价,还是开发商在推动涨价呢或许政府保障低层,帮助中低层,放开高端,各取所需,将成为长效。摆正政府与市场的位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市场决定价格将是改革的趋势。

根据2013年的数据和宏观经济运行趋势,在现政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投资三个增幅都会下降,但仍是上升。去年土地供给增加会短期改变市场供求关系,部分地区库存有待消化。但并未改变预售远大于竣工的比例关系。银行的个贷会影响居民的可支付能力,但不等于释放了需求。预期也不会逆转。

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投资占主导地位的拉动,也不会在短期内忽略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否认有城市间的差别。但不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从全国楼市看,市场已经严重分化,一二线城市由于聚集了过多的资源,需求集中,而供给和存量相比需求都较为短缺,因此市场供不应求,房价暴涨;然而,三四线城市由于库存积压非常严重,供过于求,正酝酿巨大风险,多个城市出现了房价下跌的现象,例如鄂尔多斯与温州之后的江苏常州、辽宁营口、贵州贵阳、河北唐山、云南呈贡、海南三亚等。

城市格局的分化还可以从龙头房企战略布局变更上得到验证。恒大地产、保利地产、佳兆业、花样年等房企开始重返一二线城市,进一步加大一二线城市拿地比重。以恒大地产为例,2007年至2012年期间,恒大以“规模+品牌标准化运营”为战略,主要布局在二三线城市的优质区域。2012年恒大完成的 923.2亿元的合约销售金额中,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44.8%,三线城市销售额占比54.4%。这一战略为恒大赢得了可观的业绩增长。然而,进入 2013年以后,在宏观经济向好和政策趋向宽松的大背景下,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而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库存积压过大,市场出现严重分化。恒大地产把握这一市场趋势,大规模从三四线城市撤离,转战一线城市,共投入约200亿元在京沪广一线城市拍地。

在2014年城市格局分化现象继续存在着,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正在积累较大风险,已面临着巨大的去化压力,但出现崩盘的概率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城镇化具体政策的颁布实施将有助于逐步消化三四线城市的楼市库存;另外,一二线城市房价已经超越很多居民的承受能力,大量的居民可能最终还要安家在三四线城市。

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有减缓。在政府控制房价、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土地控制、信贷控制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的投资冲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对土地与房屋开发投资的增速也将相应减缓。与此同时,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所导致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与增速消费贷款的放缓将直接影响房地产开发的规模和施工、竣工速度。因此从整体上看,如果国家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未来几年里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将略有减缓。

市场供求不平衡矛盾将继续存在。近年来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控制二次购房与投机性购房、控制拆迁规模等。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刺激“热钱”涌入我国,且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未来几年我国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性需求仍将有所提高。房地产价格将保持上升趋势。从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未来几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仍将保持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第一 房地产市场供求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特别是需求将继续迅速增长的趋势)必然反映在房价的持续增长上;

第二近年来地价、建筑材料、商品房品质提高所带来的开发成本增加将推动房价上涨;

第三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房价的运动趋势和国民经济增长率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正相关。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除非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增长趋势被迫中断,否则房价的运行趋势只会上升,而不可能下降。 现如今普通住房供应量将上升,高档住宅供应量将减少。为了合理引导住房建设与消费,国家在规划审批、信贷、税收等方面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的普通住房给予了优惠的政策支持,并明文规定了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住房的具体标准。未来几年,随着各地房地产宏观调控细则的相继出台,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供应将有所增加。

东部地区仍将是投资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将保持较快投资增速。东部地区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中、西部地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速,在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占比将有所提高。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重组将向纵深推进。部分开发企业将转移战线,大力开拓东部

二、三线城市市场,并逐渐向全国延伸,从而带动这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014年中国房产税速度会加快,针对中国房地产的现状,2014年中国楼市调控或出现地域特色,与此同时,中国土地市场或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总体来说,高位震荡和逐步降温是2014年楼市调控市场的两大方向。

2014年上半年延续了2013年下半年的态势,多数供应指标继续增长,甚至增幅还将有所扩大,但成交类指标增幅继续回落。目前来说,买房就升值的时代已经结束。

2014年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继续回升,但增幅比2013年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将有所放缓。2013年楼市全面回暖,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快速上涨,部分城市提前透支了后两年的涨幅。三四线城市供应量持续增大,人口导入速度较慢,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偏少。

长期来看,“谨慎乐观”成为基本共识。中央经济工作政策基调是“稳中求进”,在2014里,房地产业有了稳定的政策预期。一是2013年商品房市场整体发展较好,销售量大幅回升,销售回款明显增加,资金状况良好;二是新一届政府对楼市调控的思路明显转变,由过去的各种调控政策转变为鼓励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调节,房企对政策的预期相对乐观,拿地的热情增加;三是受2013年销售状况良好的影响,房企亟需增加土地储备,为后续发展做好准备;四是近期不少城市在调控政策中都提及增加土地供应,在2014年里土地供应有所增加;五是

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后记,住房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所要面临的一座大山,所以我选择了做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这个课题。这里面的大部分论点和观点都是我上网到论坛上找的然后进行了归纳整理,虽然我只做了整理与加工但我自己感觉这个课题对我影响挺深刻的。

仙桃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发展

房地产业务发展战略规划

房地产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房地产发展大事记

秦皇岛房地产发展研究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

房地产发展新态势

房地产新项目发展管理制度

南宁市房地产发展分析报告

浅谈房地产发展
《浅谈房地产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