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26(人教版必修3)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9: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第二十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明。据此回答1~4题。

1.2010年9月14日,第十三届中国(象山)开渔节祭海典礼隆重举行。浙江象山被授予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我国第七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洋渔文化有着悠久的传统,如今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宏大主题。材料表明 ( ) 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②各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国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明 ④海洋渔文化与时俱进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010年1月31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就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引发争议作出回应时表示,这次微调只不过是将以往习以为常的书写习惯给别过来,当然,《通用规范汉字表》尚在征求意见阶段,会充分重各方意见。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 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上述材料说明 (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中国国家馆的设计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③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的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说明 ( )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中华文化是一个恢弘的整体,融合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据此回答5~10题。

5.(2010·广东文综)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6.安庆市与邻近的湖北黄梅县就黄梅戏的产地存在争议,学者们也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黄梅戏究竟产自哪里并不重要,对此观点下列能够提供有力支撑的是 ( ) ①区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②不同地方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③一切文化成果都应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④区域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2010·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8.2010年2月3日,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在北京上演,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而激动,更为这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传统的民族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温家宝总理会见傣族舞蹈家刀美兰时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蓬勃发展,不断走向繁荣。由此可以看出

( ) ①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整体 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各具特色,水火不容 ③少数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④少数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外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幅创作于660年前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被分隔在浙江和台湾,围绕这幅画合璧的多次努力,让两岸人们有了新的期待。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 B.两岸文化具有趋同性

C.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据此回答11~12题。 11.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②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但汉字中也有外国文字的成分,例如,沙发、巧克力等词语就来自英文的直译。现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不少是由国外传入中国的,如电器、汽车就是外国人首先发明的。特别重要的是,指导我们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也是由国外传入的。这说明 ( ) A.中华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C.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B.创新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品质 D.文化和经济、政治紧密相连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2010·安徽文综)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 14.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重大节日来欢庆,但也有像羌、藏等民族有自己的“年”。 这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并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6分) 答案

1.C

2.B

3.A

4.C

5.A

6.C

7.C

8.A

9.B

10.C

11.C

12.C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13.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4.(1)说明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都有一个“年”,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像羌、藏等民族有自己的“年”,即使同样在春节过年,也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现了各自文化的民族特性。

(2)原因在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形成了中华文化有其共性的一面;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族文化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全国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网站 www.daodoc.com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_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6(人教版必修1)

某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3

届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专练

【高考调研】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三四综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3课随堂巩固检测

届高三政治(全国人教版)复习检测:必修3文化生活模块测试(B)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3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26(人教版必修3)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26(人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