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20-03-02 16:23: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 论文标题:网络安全与防护

班级:1611203班

姓名:刘震

学号:16112032

4网络安全与防护

摘要:

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没有了网络,人们现代化的生活将会出现很大的不便。但是网络出现的安全性问题不禁令人担忧,对于愈发依赖于网络的人们,我们应该怎么避免出现安全性问题呢? 提出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业的发展,Internet正越来越多地离开了原来单纯的学术环境,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网络用户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网络应用也已经渗透到金融、商务、国防等关键的要害。因此,网络安全包括其上的信息数据安全和网络设备服务的安全运行,已经成为国家、政府、企业甚至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所以,如何保障网络安全,俨然成为了现代计算机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分析问题:

一、网络发展的现状

我们幸运的生长在一个网络时代,虽然从计算机诞生到现如今不到70年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70年时间内,计算机的发展史超乎想象的,从最初的需要占用几个房间的原始计算机到现在随身可以携带的笔记本,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平常的老百姓家。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相对于计算机的历史来说则更是短的多,然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却是之前人类的任何一项技术都不能比拟的。现如今,网络早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上网查询资料,看电影,听音乐,现在更是出现了云空间,可以将用户的文件上传并且存储,在需要时,只要有网络便可以轻松下载,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可以说,如果现在没有了网络,我们的生活会在一段时间内变得一塌糊涂,毕竟现在的人们太过依赖于网络。

二、信息泛滥的信息时代

俗话说的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目前,网络上的色情内容泛滥,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利用互联网向儿童传播色情和诱导儿童犯罪等现象日趋严重。同时,网络游戏也是导致学生荒废学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所说的只是网络负面影响的一部分而已,可以说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多如牛毛,而他们的传播对象多为没有抵抗力的学生,甚至有学生在网上玩暴力游戏之后在现实生活失控的案例。

三、病毒泛滥的信息时代

网络病毒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现代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了,但是对它们的历史却是很少有人了解。

从1982年攻击个人计算机的第一款全球病毒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31年的时间,在这些年间,病毒的种类和破坏方式不断的翻新。

2000年,一个叫做“爱虫”的病毒就以极快的速度感染了全球范围内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这是一种蠕虫类脚本病毒,通过电子邮件附件进行传播,对电子邮件系统产生极大的危害。该病毒在数小时内就感染了大量的个人计算机,几乎

使得整个计算机网络瘫痪。

2001年,在PC机迎来它20岁生日的时候,“CAM先生”和“红色代码”病毒侵袭了全球的计算机系统,在短短数天的时间里已经让美国损失了近20亿美元。同年,美国将近数百万的电脑被“求职信”病毒攻击导致瘫痪。

2003年,电脑病毒“冲击波”突袭,全球混乱。2004年,又出现了“震荡波”,并且由于其较大的破坏性,被人们戏称为“毒王”。

再说说国内此时的情况。21世纪初期是我国计算机用户急速增长的一个时间段,但是由于中国新增的用户网络安全意识较差,导致国内地域化的病毒爆发频繁。就比如2007年的“熊猫烧香”,它会使所有的程序图标都变成“熊猫烧香”,并使其不能运行,更可恶的是,该病毒还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使用户无法使用ghost软件恢复操作系统。

进入2008年,一种利用系统漏洞从网络入侵的病毒——“扫荡波”开始蔓延。它的快速传播带有一定的讽刺性,当时恰逢微软打击盗版系统的黑屏事件,大批用户关闭了系统的自动更新功能,从而让该病毒有机可乘。

有金山云安全检测中心与2010年1月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仅元旦三天,互联网新增的病毒、木马数已经接近50万。在元旦的前后一个月时间里,全球业已有7.5万台电脑感染“僵尸”病毒,还有80万电脑受到感染的“隐身猫”病毒。

四、网络隐患的原因

1.现代网络速度快并且规模大。当今的网络传播的媒介已经不像网络刚刚诞生时那样的单一,现在的网络通过光纤传播,有的容量甚至已经达到了3.2Tbps!同时,现在的网络也四通八达的,在国内任何一个网站都可以轻松的找到(国外的需要翻墙),感染病毒的概率也因此增大。

2.方案设计的问题。在实际的网络布线中,不可能像理论的那么完美,经常会出现一些为了实现某些异构网络间信息的通信,往往会牺牲一些安全机制的设置和实现,从而提出更高的网络开放性要求。但有些特定的环境会有特定的安全需求,所以不存在可以通用的设计方案。如果设计者的安全理论与实践水平不够的话,他设计出来的方案可能会出现很多的漏洞。

3.系统的安全漏洞。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的安全漏洞也不可避免。就算是微软这样的国际型的公司设计出来的标志性产品windows操作系统,也必须不断的更新来弥补系统原先的漏洞,而且就算更新也不可能将系统的漏洞完全杜绝。不仅仅是操作系统,还有我们应用的软件,他们之所以在不断的更新也是为了弥补其中的漏洞。而软件或者系统漏洞的出现可能只是因为程序员的一个疏忽,设计中的一个小缺陷而已。

4.网络协议的安全问题。因特网最初设计考虑时该往不会因局部的故障而影响信息的传输,因此基本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因此它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适应性。同时,作为因特网核心的TCP/IP协议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缺乏强健的安全机制,这也是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5.人为因素。计算机病毒不会凭空而生,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而人为因素也存在以下两种。

(1)人为的无意失误。比如说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用户的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者用户将自己的账号轻易借给他人或与别人共享,这些行为都有可能给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人为的恶意攻击。黑客这个词大家想必也不陌生,但是真正了解他们的人也不多。在普通的计算机用户眼中,他们或许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拥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计算机技术,只是他们用他们的技术来干一些违法的事情,比如侵入别人的电脑,盗取用户信息,或者侵入公司的数据库,盗取有用资料卖给敌对的公司,更有甚者侵入国家安全部门盗取国家机密!黑客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是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而被动攻击则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黑客活动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等。而且黑客的攻击比病毒攻击更具有目的性,因此也更具有危害性。同时,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好,并且杀伤力强,因此成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

6.管理上的因素。网络系统的严格管理是企业、机构以及用户免受攻击的重要措施。但是事实上,很多的企业、用户的网站或系统都疏于安全方面的管理。在美国,很多公司对黑客的攻击准备不足,甚至还有可能是公司的内部人员泄露机密,这样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不必要的,如果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就可以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损失。

五、网络攻击常用技术

1.口令的破解。这是黑客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黑客利用系统通常没有设置口令或者口令设置的不科学、太简单,来轻易的侵入系统。具体的方法有穷举法,字典发,缺省的登陆界面攻击法等等。

2.计算机病毒攻击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攻击方法,从计算机网络诞生到现在,影响巨大的计算机病毒攻击事件不胜枚举。特别闻名的有“爱虫”,“梅丽莎”,“熊猫烧香”等等。

3.拒绝服务攻击。这是新的一种黑客攻击方法,黑客采用“无法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攻击方式,向各大网站发送了及其大量的信息(垃圾邮件),致使这些网站的计算机无法容纳,从而是用户无法进入网站。

4.网络监听。这亦是黑客们常用的工具。网络监听工具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当信息已明文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时,便可以使用网络监听的方式来进行攻击。

5.特洛伊木马。这是一种将木马程序植入到系统文件中,用跳转指令来控制木马。其传播方式有e-mail传播,和将木马程序捆绑在软件的安装程序上,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安装,便可将木马程序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上。

6.后门以及缓冲区溢出。任何系统都是有bug的,即使是微软的Windows。黑客会对Windows系统Cmd.exe的访问权限进行攻击,就可以获得一般用户的身份及权限。不过系统漏洞一旦被发现,生产商就会立即发补丁纠正,所以一般不会有流传很广或者能够使用很长时间的系统漏洞。

解决问题

对于上述网络安全隐患,我认为真正的解决方法,也就是完全消除网络安全隐患的方法是不存在的,除非你拔出网线,这辈子都不在与互联网打交道,否则的话,你就需要面对网络的安全隐患。但是对于安全的问题,我想应该是可以不断的优化的。

对于网络布线方案的设计,人们在不断的寻找最优解。虽然也许不存在这样的最优解,但是我想只要是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可以统筹兼顾。

至于系统的安全漏洞,我只想说,人无完人,一个庞大的系统,不出现漏洞

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机器的情况,为了适应机器,可能会不得已的使用一些算法,从而造成一些漏洞。或者是相反的情况,有的时候计算机的硬件虽然可以跟得上,但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好的算法来实现某些问题,所以不得不用有漏洞的那些算法,所以说我们对于某些算法的优化做的还不是很好,在未来或许会出现很多非常优秀的算法,这样也可以避免掉一些系统的漏洞。

而对于黑客,我们可以用法律来强制性的限制他们。或者在平时加强对计算机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黑客认识到他们所作的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损失。

但是这些都只是从主观上来降低网络安全隐患,从客观上来说,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硬件系统的安全防护。在物理设备上进行必要的设置,避免黑客获得硬件设备的远程控制权指的是安全设置安全。比如加载严格的访问列表,口令加密,对一些漏洞端口禁止访问等。

2.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访问中,有效拦截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非法行为,可以有效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互联网设备就是防火墙。入侵者想要侵入用户的电脑必须经过防火墙的防线,用户可以将防火墙配置成多种不同的保护级别。一个好的防火墙可以再很大的程度上阻止黑客的入侵。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好的防火墙也会有被发现漏洞的一天,所以防火墙一定要及时更新。

3.漏洞的修补。计算机软件生产厂商一旦发现自己发布的软件出现漏洞的话,应该做到对漏洞进行安全分析,并且及时发布补丁,以免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网络需要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并且要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网络相关技术人员安全知识教育,对技术员和网络管理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操作能力要不断的加强。对于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各企业需要与相关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根据公司的规定做好数据备份。最主要的是要对相关人员加强安全知识教育,鼓励相关人员持证上岗,加强他们的只是储备,并强化实践学习。

总结

网络时代的网络也是日新月异。从之前的物理传输变成了现在的无线传输,wifi和平板即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潮流。网络的发展其安全问题必然十分重要,但是在未来那个wifi开放的时代,应该怎样保证网络的安全,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大概了解了我所学习的专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及其重要性,希望通过日后的学习能够加强我的个人能力,为信息安全作出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身边的网络安全》 机械工业出版社 王彬 李广鹏 史艳艳编著2011年出版

《网络安全》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薛伟 史达编著2002年出版

《浅谈互联网网络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网络文档

百度百科 计算机网络

信息导论论文

信息科学技术导论论文

信息安全导论学习心得

电气信息类导论论文

信息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论文

信息导论

信息网络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材料]

信息安全论文——网络安全在网络银行应用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导论论文——网络安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