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十九大报告竞赛100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21:54: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十九大报告竞赛110题

1、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 )阶段教育 A、高中

B、大学

C、研究生

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以下哪项不在其中( ) A、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这个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3、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 )条,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A、十四

B、十五

C、十六

4、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 )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现代化国家发展的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5、中国坚定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A、改革开放

B、一边倒

C、独立自主

6、解决台湾问题、( ),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实现祖国统一

C、实现祖国富强

7、( )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改革

B、发展

C、和谐

8、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不断增强党的( ),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A、政治领导力、思想凝聚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B、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C、政治号召力、思想凝聚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A、深刻变化

B、伟大飞跃

C、彻底改变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三严三实”

11、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C、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12、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A、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B、联席合署办公

C、党政合一办公

13、时代是思想之母,( )是理论之源。 A、革命

B、探索

C、实践

14、中国秉持( )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

A、亲诚惠容理念

B、共商共建共享

C、正确义利观

15、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 )聚焦。

A、能打仗、打胜仗

B、善打仗、会打仗

C、能打仗、善打仗

16、建设( )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A、知识型、技能型、学习型

B、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 C、知识型、专业型、创新型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华深邃哲学智慧 C、中华独特道德品格

18、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A、铸魂工程

B、基础工程

C、固本工程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0、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 )和( ),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 )带动( )。

A、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创业,就业 B、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就业政策;创业,就业 C、就业优先战略,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就业,创业

21、(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发展道路

22、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 )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和平与发展

B、和平、发展、环保

C、和平、发展、合作

23、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 )而奋斗”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条件。关于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原则正确的是( ) ①党管干部原则 ②封官许愿,任人唯亲③五湖四海、任人唯贤④事业为上、公道正派⑤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⑦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 A、①③④⑤⑥

B、②④⑦

C、①③④⑥

25、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 )、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A、悟空

B、引力波

C、神九

26、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提质增效

B、高质量发展

C、转型发展

27、( )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基层组织

C、党的作风建设

28、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进民生福祉

B、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 ) A、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C、坚持包容、开放、共享的理念 3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共推出了( )项改革举措 A、500多项

B、1000多项

C、1500多项

31、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B、建设现代产业支撑体系

C、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2、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 )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A、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B、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C、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责任清单管理

33、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 )新型政商关系 A、亲密

B、亲清

C、清廉

34、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 )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C、“三严三实”

35、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A、家庭美德

B、公共美德

C、伦理道德

36、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 )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A、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B、全面、开放、立体 C、全方位、深层次、多样化

3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A、10%

B、20%

C、30% 3.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 ) A、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9、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 )主题教育 A、“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C、“三严三实” 40、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 ),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C、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1、( )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A、科技

B、人才

C、资金

42、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 )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A、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

B、权责清晰、财力充足、区域均衡

C、权责统

一、财力协调、区域均衡

43、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 )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A、以人民为中心

B、以讴歌党为中心

C、以服务社会为中心

4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B、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45、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 )。

A、基础性作用 关键性作用

B、关键性作用 基础性作用 C、基础性作用 支撑性作用

46、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A、大多数

B、绝大多数

C、每一个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共同富裕

C、中国共产党领导

48、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 )提供有力支撑。

A、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B、创新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C、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高铁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49、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 )金融风险的底线。

A、系统性

B、局部性

C、全面性 5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党的领导

51、领导十三多亿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以下有关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正确的是( )①增强学习本领②增强政治领导本领③增强改革创新本领 ④增强依法执政本领⑤增强群众工作本领⑥增强狠抓落实本领⑦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A、①②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⑥⑦

52、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 )、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A、设施联通

B、信息联通

C、能源联通

5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5、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 )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A、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

B、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C、金融经济带动实体经济

56、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

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

C、强权政治

57、十九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本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8、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 ),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A、国家发展需求

B、国家安全需求

C、国家建设需求

59、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坚定理想信念

B、纯洁思想

C、武装思想 60、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 )的乡村治理体系。

A、共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B、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 C、自治、乡治、法治相结合

61、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 )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A、系统完备、结构合理、运行有效

B、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C、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执行有力 6

2、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

A、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B、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 C、加强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6

3、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 )为最高标准 A、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B、大多数人民群众 C、各民族人民

64、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其中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世界先进发达国家

C、世界一流发达国家

65、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A、新时代

B、新时期

C、新阶段

66、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 )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A、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市场经济 6

7、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中国梦

68、在( )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A、全国各地

B、乡镇以上

C、市县党委

69、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尚未实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 ) A、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70、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 )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A、改革

B、管理

C、审批

71、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按照( )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A、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B、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控有效、生活富裕 C、产业兴旺、生态洁净、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7

2、十九大报告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国家富强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

7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 ) A、党的自我监督和舆论监督

B、党的自我监督和司法监督 C、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74、( )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建设生态文明

B、建设社会文明

C、建设经济文明 7

5、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指的是(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党的建设

C、改革开放 7

6、(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政协

C、政协委员 7

7、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A、文化自信

B、法制自信

C、文明自信 7

8、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提高党( )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A、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B、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落实 C、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务实干

79、我们秉持( )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A、“两岸一家人”

B、“两岸一家亲”

C、“两岸大家亲” 80、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 )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租购并举

B、租赁为主

C、市场为主 8

1、十九大报告指出,( )是最大的民生 A、就业

B、居住

C、医疗

82、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 ),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A、发展质量和速度

B、发展质量和效益

C、发展速度和效益

8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 )。

A、全要素生产率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劳动生产率 8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其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暴力

B、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C、高度自治

8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指的是(

A、从十八大到十九大

B、从十九大到二十大

C、从十八大到二十大

8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 ) A、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B、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7、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 A、战略安排

B、科学安排

C、规划安排 8

8、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培养造就一支( )的“三农”工作队伍。 A、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

B、懂技术、会管理、善联系

C、懂农业、会农活、爱农村

89、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 )。 A、最佳制度

B、根本制度

C、最优选择 90、坚持(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A、人人有责、人人履责

B、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C、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9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

A、已经改变 变化了 变化了

B、没有改变 没有变 没有变 C、逐步改变 开始变 开始变

9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大踏步走

B、分两步走

C、分三步走 9

3、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需要。

A、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环境

B、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优美生态环境 C、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美居住环境

94、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全文共十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是“( )”

A、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B、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9

5、(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96、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根据两步走的战略部署,我们到2050年的战略目标是( )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9

7、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 )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A、为民造福

B、为民谋利

C、为人民服务

98、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 )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 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美好生态环境需要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生态环境需要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99、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 )健康服务。

A、全方位全过程

B、全方位全周期

C、全周期全过程 100、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到(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A、二〇一八年

B、二〇二〇年

C、二〇二二年 10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用( )取代“两规”措施 A、拘留

B、留置

C、拘禁

1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带领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必须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反腐倡廉、制度等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其中,( )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A、思想建设

B、制度建设

C、组织建设

10

3、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

A、三十年

B、五十年

C、四十年 10

4、( )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A、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B、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C、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锤炼高尚的政治品质

10

5、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 )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A、睦邻友好

B、守望相助

C、亲诚惠容

10

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A、协商民主

B、民主集中制

C、群众民主 10

7、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 )。 A、关键力量

B、主导力量

C、根本力量

10

8、中国奉行( )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A、防御性

B、独立自主

C、和平外交

10

9、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 )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同富裕

110、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强化自上而下的( )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 )监督,发挥同级互相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A、组织、民主

B、领导,群众

C、组织,群众

十九大报告100题

十九大100题

十九大报告自测100题

十九大报告自测100题

十九大报告100题(答案)

十九大100题第二版

十九大报告知识竞赛100题

十九大学习知识竞赛试题库100题附答案

十九大应知应会100题

十九大应知应会100题

十九大报告竞赛100题
《十九大报告竞赛100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