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归纳

发布时间:2020-03-02 15:48: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单元归纳

一、字词:

邓稼jià先宰zǎi割可歌可泣鲜xiǎn为人知元勋xūn署shǔ名癌ái症鞠jū躬gōng尽瘁cuì,死而后已奠diàn基开拓tuî家喻yù户晓截然不同拔尖锋芒毕露妇孺rú皆知惹rě人注目聘pìn请知人之明谣言马革裹尸铤tǐng而走险筹chïu划层出不穷撑chēng巍wēi峨ã燕yān然勒lâ功殷yān红诞dàn生真挚zhì彷páng徨huáng弥mí漫锲qiâ而不舍炯jiǒng炯目光目不窥kuī园兀wù兀穷年沥lì尽心血疏shū懒无暇xiá及此漂piǎo白漂piào亮漂piāo浮小楷kǎi群蚁排衙yá卓zhuï越校jiào正赫hâ然潜qián心贯注心会神凝迥jiǒng然不同一反既jì往信函hán警报迭diã起凶多吉少慷kāng慨kǎi淋lín漓lí气冲斗dǒu牛澎pãng湃pài高标门槛kǎn佣yîng人杂乱无章凌乱不堪清晰xī白皙xī重荷hâ含蓄xù蓬勃深邃suì下巴颏kē踌chïu躇chú头颅巴望磐pán石密不透风不见天日比拟nǐ喧嚣xiāo引申一拍即合不约而同魅mâi力钦qīn佩琐suǒ事寻欢作乐滑稽jī轮廓kuî捋lǚ胡须眯mī缝脚踝kuái荒谬miù忘乎所以义愤填膺yīng和蔼ǎi可亲迸bâng发爱卿qīng聊liáo天涉shâ猎开卷有益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解释:

可歌可泣:可:值得。泣:哭泣。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鲜为人知:鲜xiǎn:少。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完全不同。 锋芒毕露:毕:完全。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妇孺皆知:孺:小孩。皆:都。妇女和小孩都知道。表示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知人之明: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铤而走险: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层出不穷: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燕然勒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比喻功劳大。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镂刻不停,比喻坚持到底,不放弃。 炯炯目光:炯炯:明亮的样子。两眼明亮有神 目不窥园:窥:看。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兀兀穷年:一年到头劳苦。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尽,一年到头。 沥尽心血:沥:滴。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

无暇及此:没有空闲顾及这个。暇:空闲。及:顾及。

群蚁排衙:整齐地排列。衙:衙门。

潜心贯注:潜心:用心专而深。 潜:通\"全\",整个。贯注:(精力)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心会神凝:“心”和“神”在这里都作“精神”讲;“会”和“凝”都有“聚集”的意思。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而深。

迥然不同:迥:差得远。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 警报迭起:警示的信号反复响起。迭:屡次。 凶多吉少:凶:不幸的事;吉:吉利的事。

慷慨淋漓: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淋漓,畅快。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话十分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气:气势;牛、斗:星名,泛指整个天空。

杂乱无章:章:条理。杂乱:多而乱 。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凌乱不堪: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 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周围一切。 义愤填膺:膺:胸。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收获。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全力(劳苦),到死为止。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 密不透风: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不见天日: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合上乐曲的节奏。

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奠基(建立)开拓(开辟)巍峨(巍峨: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殷红(红..中带黑)彷徨(比喻走来走去犹豫不决)卓越(超出一般)校正(校对改正)赫然(醒目的样子)澎湃(心情激动的样子)高标(比喻超群出众)重荷(用来形容有过于沉重的负担)含蓄(包含)蓬勃(茂盛)深邃(深)踌躇(犹豫不决)巴望(渴望)魅力(吸引人的力量)涉猎(粗略地阅读)荒谬(荒唐,错误)元勋(第一;功劳)拔尖(出众;超出一般)

三、主题:

1.《邓稼先》:本文回顾了邓稼先的光辉一生,赞扬了邓稼先的对民族对国家的巨大贡献,高度评价了邓的高尚人品和爱国主义精神。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

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的献身精神。 3.《音乐巨人贝多芬》:写客人采访贝多芬的经过,表现贝多芬独立、孤独而又渴望别人理解,坚强而又脆弱,严肃而又善良,热爱自由,热爱自然,热爱音乐的性格品质。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本文叙述了星期天福楼拜与三位作家会面的情形,表现了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点。

5、《孙权劝说》:写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学业大进的故事,告诉人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人物形象概括:

1.邓稼先:真诚坦白,谦虚质朴,公正无私,甘当重任,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热爱祖国,衷于党。

2.闻一多:既是治学严谨、勤奋刻苦的学者,又是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革命家。

3.贝多芬:是一个孤独而又渴望别人理解,坚强而又脆弱,严肃而又善良,热爱自由,热爱自然,热爱音乐,孤傲不群的音乐家。

4.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思想深刻。

5.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识,精通德语,偏好文学史研究,不太在意日常琐事。

6.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善于观察社会,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7.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8.孙权:善于劝说,关心下属,勤奋好学。 9.吕蒙:知错就改,勤奋苦学,幽默风趣。 10.鲁肃:学识渊博,敬重人才。

五、写作方法借鉴:

1.《邓稼先》:对比,引用,分六部分、列小标题从不同角度介绍人物。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并列式结构。 3.《音乐巨人贝多芬》:正侧面结合。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舞台剧的结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集中 5.《孙权劝学》:正侧面结合。

六、语文活动:

1、《成长的烦恼》流程:

(1)心情驿站:说一说自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

(2)云开见日:议一议解决烦恼的妙招。

(3)真情碰撞:问一问父母或老师有什么烦恼,有没有解决。

2、中学生烦恼的类型:

一、有关学业方面的烦恼。

二、有关与家长相处方面的烦恼。

三、有关与同学交往的烦恼。

四、有关自身形象。

3、解决烦恼的态度:

一、有正确的人生目的;二.学会换位思考;三.不自私,向别人学习快乐四.利用运动或娱乐释放压力。

4、用上精辟而充满哲理的语言来形容自己对烦恼的认识和感悟! (1)、烦恼是天空里的云朵,时不时就要遮住明丽的阳光,让我们不得不生活在它的阴影里;烦恼是游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没来由,别是一番苦味在心头。 (2)、烦恼像一块前进路上的大石头,我们必须搬开它才能前进。

(3)、烦恼是鞋子中的一颗沙粒,它虽很小,却是我们前行中的一大障碍。

5、《黄河,母亲河》流程:(1)观看黄河图片(2)了解黄河知识(3)欣赏黄河文化(4)拯救黄河危机。

6、欣赏黄河文化:(1)讲黄河传说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用的治水方法是什么?(疏导) (2)说黄河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 (3)谈黄河成语:河清海晏(yàn):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也说成海晏河清。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中流砥(dĭ)柱:砥柱山其实是一巨石,位于黄河三门峡段的急流中,是一个石岛,人称\'砥柱石\',或\'中流砥柱\'。这一成语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4)赏黄河诗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李白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7、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 (1)保护母亲河,爱护大自然!

(2)黄河清,天下平。

(3)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4)长江黄河两大江,犹如人类父母亲。

(5)不到长城非好汉,不护黄河非传人!

(6)九曲黄河一份情 ,两岸绿林四季清。

(7)保护水资源,珍惜生命,不要让水生物哭泣。

8、《我也追星》流程:

一、认明星。

二、说追星:请问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呢?你为什么崇拜他(她)?

三、议追星:我们该不该成为追星族的一员?我们应该追什么样的“星”,应该怎么追?

(☆赞成追星:如果崇拜一个明星,就会以他(她)为榜样去激励自己,自然地去学习敬业爱业的精神、刻苦奋斗的品质。从这方面来看,追星是有利的。

☆不赞成追星: 盲目崇拜、狂热追求、刻意模仿明星,如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消耗宝贵的学习时间,浪费大量的金钱,影响正常的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这方面看,追星是有弊的。)

七、课文语句理解与欣赏:

1.《邓稼先》开头为什么不直接介绍邓稼先,而介绍中国百年历史? 答:突出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的巨大贡献。 2.为什么写奥本海默?

答:(1)与邓稼先作对比,(2)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毫无私心、从不骄人的高尚品质,(3)揭示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3.如何理解“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答:(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求真诚质朴、公正无私、谦虚奉献的精神,共产党员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而邓稼先正是具有这些品质的中国人,(3)所以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为什么写“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答:(1)这里采用动作描写,(2)表现作者“极大的感情震荡”(3)从侧面表现邓稼先的贡献之大,精神之可贵。

5.“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究竟为什么流泪?

答:为祖国独立研制成功原子弹而自豪,也为邓稼先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骄傲。 6.为什么引用《吊古战场文》?

答:(1)突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2)从而赞扬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3)也给本文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4)赞扬以邓稼先为代表的科学工作者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7. “我不能走”作为小标题好在哪里?

答:(1)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甘当重任、身先士卒、认真负责、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2)引用邓稼先的原话,更具说服力。 8.为什么引用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

答:(1)在作者看来,邓稼先与五四时期的革命英烈一样,都是民族英雄,都是舍身报国的奇丈夫(2)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邓稼先以振兴民族为己任、献身祖国的爱国豪情。

9.“永恒的骄傲”这部分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答:(1)高度评价邓稼先的人品和贡献(2)表达对朋友的深切缅怀之情。 10.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答:这句话高度赞扬邓稼先热爱祖国、奉献事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 11.如何理解“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答:(1)邓稼先选择的道理,是报效祖国、奉献国防事业的道路,(2)这句话高度赞扬邓稼先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1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答:(1)这里采用对偶的修辞,(2)赞扬闻一多先生钻研学术的浓厚兴趣和执著精神。

1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答:(1)这里采用比喻 修辞,(2)把中华民族比作病人,把闻一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比作给病人开药方,(3)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希望通过研究学术来寻找振兴民族的崇高目的。 14.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答:(1)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我们的民族比喻成一个病人,(2)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15.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答:(1)它”指深夜灯火。“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2)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以为然,反而感到怡然自适,并且成绩斐然,(3)可见闻一多对学术研究的热爱。

16.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答:(1)这里采用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的方法(2)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身先士卒、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17.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答:(1)这句话是对闻一多先生人格的高度概括(2)“口的巨人”,是称赞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自由大声呐喊的勇敢行为(3)“行的高标”是称赞闻一多先生走在革命队伍前面,随时准备为民主献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18.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 答:(1)这里通过外貌描写(2)表现贝多芬不修边幅、不重仪表、生活窘迫、内心愁苦的精神状态。

19.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答:(1)这里通过外貌描写(2)表现贝多芬不重仪表,内心愁苦,但坚韧无比的特点。

20.贝多芬说:“谁?那是谁?” 他又粗着嗓子喊道:“你们说的声音大些,我是个聋子。”

答:(1)这里采用语言描写的方法(2)表现贝多芬的孤傲不群的个性和耳聋带来的痛苦与不便。

21.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答:(1)这是一个比喻。(2)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认为他很可怕,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2)这句话显示了贝多芬的幽默,也间接地表现了他渴望被人了解的心情。

22.客人在纸上写道:“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 答:(1)这里采用神态描写(2)表现贝多芬渴望被人理解的心情。

23.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答:(1)这句话表现贝多芬与人难以沟通的苦闷。(2)也表现贝多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纯净、安宁。

24.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答:(1)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了的火山”, 把他的创作激情比作“熔岩”。(2)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创作欲望旺盛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但是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着创作。(3)这句话表现贝多芬与不幸命运作斗争的决心。 25.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答:(1)“永恒”指的是音乐(2)这句话表现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

26.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答:(1)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与奋斗历程比作一条大河。(2)这句话的意思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是以贝多芬为原型加工创作出来的,要想对贝多芬进一步了解,就请看《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

27.贝多芬对客人大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答:(1)一个乡村乐队固然能够根据音符演奏出贝多芬的音乐,但他们不能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3)这句话,表现贝多芬渴望别人理解自己的内心、理解自己的音乐的心理。

28.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答:(1)这里采用动作描写和比喻、夸张的修辞,(2)形象地写出了福楼拜的动作幅度之大(3)表现福楼拜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

29.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答:(1)这里采用比喻的修辞,把深刻的思想比作炫目的火花(2)形象生动地表现福楼拜博学睿智,思想深刻的特点。

八、文言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对…说)吕蒙曰:“卿(你)今当涂(当权)掌(掌管)事,不可不学!”蒙辞(推脱)以(拿)军中多务(事务)。权曰:“孤(我)岂(难道、哪里)欲(想要)卿治(研究)经(儒家经典)为(成为)博士(学官)邪(yé同“耶”,呢,吗)?但(只是)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卿言多务,孰(谁)若(比得上)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好处)。”蒙乃(于是)始就(从事)学。及(等到…时候)鲁肃过(到)寻阳,与(跟,同)蒙论(谈论)议(商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才能和谋略),非复(再)吴下阿蒙!”蒙曰:“士(读书人)别三日,即(就)更(重新)刮目(擦擦眼睛)相(他)待(对待),大兄(兄长)何(怎么,为什么)见(看清)事之(不译)晚(迟)乎(呢)!”肃遂(于是)(suì)拜(拜见)蒙母,结友而(就)别。

1、本文讲个什么故事?

答:孙权劝学的故事(包括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论学)

2、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学习的? 答:(1)先指出读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理服人.(2)再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以情感人。

3、为何写鲁肃论学、拜母、结友?

答:从侧面表现吕蒙才略大进,孙权劝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4、从本文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1)无论何人、何时、何地、何种条件,都应该读书。(2)开卷有益,读书使人明智。(3)劝说别人,要讲求方法,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5、四个感叹号有何作用?(1)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感叹号,起到抒发强烈感情的作用。(1)句,用了双重否定句式和感叹句式,劝说吕蒙务必学习,语气坚定,符合君王的身份,表现孙权对读书的重视。(2)句,是反问句,且用了感叹号,语气强烈,表现孙权对吕蒙不肯读书的不满。(3)句,用感叹号,表现了鲁肃的惊讶和赞叹,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业大进。(4)句,是吕蒙的俏皮话,表现了吕蒙在被赞赏后的得意之情,也显得幽默风趣。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七下第三单元练习

七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现代文复习卡片

七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题

七下语文书单元练习题

七下语文第3单元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归纳
《七下语文第三单元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