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团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协同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0: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团组织文化建设和邮政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的协同 泸州市邮政局团委 李智 摘要:本文是按团市委先进性建设要求在泸州市邮政系统开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形成的。全文应用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从组织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并阐述了团组织文化概念及其与邮政新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在深入分析当前泸州邮政企业团组织工作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泸州邮政企业发展的具体环境,论证了团组织文化建设在邮政企业新型文化构建中的重要性,从团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工作的关系、实行品牌化管理、扩大影响力、加强条块管理以及强化团组织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团组织文化建设与邮政企业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解决途径。

关键字:组织文化

团组织

协同发展

团员先进性建设在团市委组织、领导下,已经在泸州市全面启动。这一活动是全党进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背景下,由泸州市团市委率先发起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这一活动以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组织能力为中心,在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制度建设、调查研究等四个方面开展活动。它的开展成为提高团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吸引力的挈机,是我市各级团组织近期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将对团组织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新经济环境不断变化,新经济组织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团员先进性建设活动将探寻适应新形势条件下的团组织运作方式和工作机制,这种新的机制的形成将在团组织文化建设中形成诸多新的文化元素,并通过不断积累、演化形成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型组织文化。

(一) 团组织文化的定义及与企业组织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无时无刻存在各种组织中,对一个社会而言,是社会文化,对企业而言,则是企业文化。具体讲,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任何企业文化构成中均存在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因拥有不同的群体而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类似的是,企业团组织文化是在企业的具体环境条件下,通过团员青年成员间相互作用以及团组织在企业、与社会环境在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形成的,所有成员认同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在邮政企业中,应该注意到在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邮政企业发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但随着邮政企业参与市场程度深入,邮政系统从以前一个以我为主的封闭组织系统逐步向一个以市场为导向、让用户满意为标准的开放型组织系统演化,在这种企业进化过程中,一种与企业新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条件相适应的新型企业文化正在形成,并与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的文化冲突。对团组织来说,同样面临着企业内部外部条件剧烈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新的组织文化构建过程中,团组织自身文化如何定位,如何建设、如何发挥作用,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对新时期团组织文化的建设予以重新审视。理清团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内部各种亚文化及其关系的总和。团组织文化首先是企业文化的构成部分,但这不是内容上简单的交叉和概念上简单的重合。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的建设而独立存在。就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文化自身讲,都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刻的阐述了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这一重要命题。在国有企业中,基层党组织始终起到政治核心作用,是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党组织具有不可动摇的领导核心作用。共青团组织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团组织文化应该具备先进文化的特征,是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它的建设应遵循党组织的要求,并在广大团员青年中起到正面引导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团组织文化应该是具有最积极、最基础、最模范、最先进的文化元素,它通过团组织的文化传播活动,不断沉淀、融合,成为企业文化基本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党建工作带动下,不断深入的整合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并在一定程度主导着企业新型文化的发展方向和成败。

(二) 邮政企业团组织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2004年及2005年的团员先进性建设活动中,泸州邮政局团委组织开展了两次“找团员”活动,并以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征询意见等方式进行了团情调研。调查表明,至2005年9月我局团委下设支部9个,各级团组织班子健全,设臵合理,团组织的工作在教育、管理、服务青年等职能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全市邮政系统团员数为118人,其中男50人,女68人;18-22岁17人,22-28岁101人;在团员中,大学(大专)人数为47人,高中(中专)71人,无初中及以下人员。值得注意的是招聘工人数为98人,占全体团员人数的83%。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两个特点:一是团员流动性增大。招聘工团员比例较邮电分营时有大幅度提高,已经改变了原来正式工团员占主体的格局。在35岁以下青年中同样如此。二是除各区县局团支部外,市局团组织相对不稳定。这两年市局因机构调整、人员变动加速,市局团委书记更换2人,团委委员大幅度调整一次,市局直接管辖支部重新划分一次,支部书记同样频繁变动。综合调查情况,我们认为我局团组织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团组织活动面窄。在邮电分营前,以正式工为主体的团员青年群体对企业团组织有很高的认同感。分营后,随着企业控制人员增长,实行“零增长”,开展“减员增效”工作,使正式工团员青年逐年减少。而随着业务发展,招聘工则逐年增多。社会招聘工因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对邮政企业的认同感整体上低于正式职工。在团组织活动中,表现为团员意识淡薄,参与意识较低,参与团组织活动的内动力低于其参与社会其他活动。这直接影响了团组织工作在企业的影响力,团组织文化不能形成合力,使团组织在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不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不能为企业文化的形成提供基础的文化积累。

(2) 团干部队伍不稳定。团干部的高流动性直接影响团组织工作的开展,最重要的是团组织工作因缺乏连续性而无法形成一个长期遵循的思路,并影响相应工作机制的形成,从而不能形成团组织稳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 标准。应该说近年来我局团组织工作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工作颇具成效。但一些支部因机构调整,人员变动,人员兼职过多这一客观原因造成部分团支部工作脱节,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组织。

(3) 团组织工作滞后与企业组织改革。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在企业管理制度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先后进行了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的改革,在网络建设上积极引进新技术,2002年建成了邮政储蓄网、综合计算机网两个基础网络,在网络架构上加快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使邮政摆脱了传统手工作业为主的原始作业状态,邮政现代化网络初具雏形。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大幅度增强,管理层管理幅度逐渐增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模式已经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组织层次结构,各区县局原有的很多职能上移市局,市局对区县局的管理明显细化。在团组织的工作中,各区县局支部按属地管理接受当地团组织的管理,市局团委对其工作鲜有指导,重心仍放在市局各支部,而市局各团支部的在团员人数上仅占团员总数的18%,从客观上讲已经滞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使市局团委的工作力度和效果受到很大限制。同时市局团委和区县局支部交流不足,在工作上缺乏一致性,与企业发展对组织机构的要求不相匹配。

(三) 团组织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协同的重要性

以上问题的产生有着其深刻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在客观上,近年来泸州邮政为适应市场竞争和群众用邮的需要,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化建设和改革;在主观上则是我们对企业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后,对团组织工作带来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如果这种局面不认真对待,及时解决,长此以往,就会使团组织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在企业新型文化的构建中,团组织因其工作的边缘化而不能形成自身的文化或是形成一种弱文化,其结果是团组织文化不能在邮政企业新型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002年泸州邮政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扭亏为盈,企业基本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即以发展为中心,建立城市、农村营销两个体系,深化用工、分配、财务三大体制的改革。到目前,泸州邮政正在步入企业发展的第二步战略,即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发展模式,调整资源配比方式,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2-3年内实施“五个一千万”工程。在这种企业转型的大环境下,构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成为在企业发展第二战略阶段重要的任务。这几年来,泸州邮政在文化建设的理念层面,制定了《泸州市邮政局企业文化释义》,提出了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等文化理念体系。在外部标志层面开始实施邮政形象工程、用户满意工程、优化网络工程,以“树邮政新风,创优质服务”为依托,以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三大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实施邮政标准化建设,推行规范服务,扩展邮政网络服务广度和深度,建立现代化的网络,提高服务效率。但在起真正起核心作用文化的隐含假设层面上仍需要通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断推进,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将企业价值观根植在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对于一个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企业来讲,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的创建的任务非常艰巨。而在这一过程中,团组织文化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的受众面广。一种文化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该种文化持认同态度的群体规模。团组织文化的受众主体是团员青年,至2004年底我局35岁以下团员青年占企业总人数的52%,这部分人员富有活力,思想活跃,吸收新事物能力强。但这部分人员也存在思想结构复杂,易受社会上新生事物、新潮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社会招聘工因历史、待遇的原因对邮政企业的归属感较正式工弱,个别人员甚至还有在邮政工作仅仅是为了打工赚钱的短期思维,因此参与企业各项活动内动力不强。二是文化的外部影响力。邮政企业文化的发展取向最终决定于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做为与千家万户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邮政文化对被服务群体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外部的物理的形象标志的改善,更通过邮政的服务来感受邮政企业文化的浸染,从而形成邮政社会形象的感性认识。团组织文化的主体青年团员现阶段绝大部分集中在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营业前台、投递等窗口单位是用户了解邮政的窗口,也是邮政企业向社会传递邮政企业文化理念的桥梁,这一双向过程是通过一线人员的服务来实现的。因此团员青年的自身素质、服务行为的规范性、团队精神的强弱都是树立邮政良好社会形象的最重要的因素。三是文化的可塑性。团员青年受邮政传统文化的影响小,他们是最有可能吸收和创新新型的文化元素,在今后不久的时间里,他们中很大部分人将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他们价值取向将左右着未来邮政企业新型文化的发展方向。团员青年在自身岗位上以不同形式参与企业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生活,作为个体而言他们是最富创新精神的个体,作为整体而言,他们可以依托团组织文化建设,在团组织正确的导向下,形成强大的新型文化的推动力量。在新旧文化的转换过程中,消除旧文化消极影响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革新成本,青年团员相比较而言,更易通过积极吸收邮政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内容,融合创新新的文化,形成新型企业文化的基础元素。

(四) 团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协同的途径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认识到团组织文化的建设在邮政新型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而目前我局团组织工作无论在覆盖面、工作组织力度、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不适应企业发展客观需要,从某种角度讲,团组织工作还有被弱化的可能。这种潜在的可能将对团组织文化建设的起到消极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新型文化构建的进程甚至方向,这自然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相背离。在我们的调研中,许多团干部、团员都意识到团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应该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应该在青年团员中发挥一种积极的导向作用,如果团组织不能有效吸引广大团员青年参与,那么团组织文化建设将失去群众基础;如果团组织文化不具有独特、创新的文化元素,那么团组织文化在新型企业文化构建中将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如果团组织文化与企业主体文化取向相脱离,那么团组织文化将失去生存的土壤。因此,我们认为在加强企业团组织在基层的组织建设,巩固团组织在基层的优势这一基础上,加强团组织文化的建设,并与邮政企业新型文化构建协调发展,是国有企业中团组织凝聚广大团员青年,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统一员工思想的基础,是新型企业文化构建的重要文化根基。

就邮政企业而言,针对以上调研中存在问题,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实现:

(1) 将团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机的结合。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层面,并通过长期的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将团组织工作更深入地融入企业工作中,将为团组织文化建设提供最深厚的环境空间。我局在“青年文明号”创建中,坚持将各级“青年文明号”创建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三大创建活动相结合,把“青年文明号”创建纳入“三大创建”活动的整体规划中,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各基层单位的创建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青年文明号”的创建水平和层次,而且丰富了“三大创建”活动的手段和形式,对我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的形成起到不可或缺地促进作用。目前我局拥有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7 个,区县级青年文明号集体6个,已经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并成为基层单位开展“三大创建”活动的最具体化的、最显形化的活动形式。由此可见,在保持团组织独立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的将团组织的活动,特别是一些具有影响力,主题鲜明,口号响亮的活动形式纳入企业党群、行政工作体系,加以有效管理,对团组织工作将是很大的推动,对团组织文化的建设是很大的促进。

当前我局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企业制度化建设来达到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价值观的统一。在现阶段,企业制度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健全、创新、改革,对员工思想观念、行为模式有着很强的冲击力,甚至会造成组织文化的冲突。团组织文化建设就是要围绕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结合当前企业体制的改革,以团组织鲜明的工作特色,充分发挥团组织教育、服务等职能,深度调整自身工作模式,积极适应和促进企业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结合邮政企业青年团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动态的结合企业的需要,创造性的开展活动,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增强服务意识,主动为基层团员青年提供指导,要结合每个青年团员自身岗位需要和特点,量体裁衣地制定工作计划,采取青年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地将活动融入到企业的工作中,使团组织工作真正对员工思想、素质、工作有帮助,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紧密同行政职能部门联系,加强交流,建立联系制度,积极引导团员青年参与企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也赋予企业各项工作以团组织的文化色彩。 (2) 突出主题,创立品牌,以丰富的形式锻造团组织文化。

要实现团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协同,根本点在于要锻造团组织强文化特征。青年员工思维活跃、观念新颖,他们对团组织工作的参与度取决于团组织工作的形式、内容是否符合他们的要求,同样一种强组织文化更有可能吸引和影响他们,并使之认同。在团组织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持用“常新”的观点来开展活动。这种“常新”就要求团组织不断推陈出新,用时代的眼光,现代化的手段,创新的形式,甚至是新颖、时髦的操作方式来吸引青年团员的参与。在团组织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有主题意识,突出主题开展活动,使主体活动贴近青年团员,适应企业中心工作,有效地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更要有品牌意识,要积极、主动在工作中创造团组织的“品牌”,并发挥品牌的载体功能开展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自1994年“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在原邮电系统开展以来,经过分营后广泛地开展,随着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由窗口单位向内部服务单位的深入,“青年文明号”这一名称在邮政青年团员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今年市局团委组织了一项相对“冷门”的活动——摄影比赛,通过团委的精心策划,开展向全体团员青年征集比赛“冠名”,征集比赛专用“标识图案”等活动,以青年们喜爱的、可以充分表现自我的网络投票方式开展评比,并以发布网络信息,设臵论坛,对比赛进程进行追踪报道等手段吸引团员青年的眼球,充分调动了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仅投票评比期间登陆邮政企业网站人数就达到3万人次。比赛冠名“绿色光影”文字、标识随处可见,一时间成为邮政青年职工的谈论中的高频词。通过这些实际例子,可以看到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将团组织的活动实行品牌化运作,不仅可以激发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更有助于团组织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扩大企业对团组织文化的认同,形成强的文化特征,反过来对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创造新的形式和开辟新的空间。 (3) 进一步扩大团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形成对团组织文化的最广泛地认同。

要努力将团组织文化成为根植于每个团员青年价值体系中。不能有效将尽可能多的团员青年纳入进来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中来,那么团组织文化因其缺乏团员青年更广泛的认同,缺乏对团员青年更深刻的影响,就会成为只有少数人遵循的弱组织文化,这种弱势文化不但传播力弱、凝聚力差,而且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团组织在青年团员心中的位臵发生颠覆性的反转,从思想根源上对失去追寻团组织的动力,进而否定团组织对个人、对企业的作用,甚至对团组织是否代表着先进青年这一问题产生疑虑。目前泸州邮政面临着企业改制,机构重臵、制度改革等诸多问题,人员的“不稳定性”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种人员呈现“流动性”特征的情况下,要扩大团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各级团组织当务之急就是要形成适应团员青年流动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团员青年登记制度、流动团员管理制度、人员信息沟通制度等强化人员管理的制度,建立与企业党政相关人事部门的定期联系制度,使各支部动态的把握团员青年的现状;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市邮政系统内建成团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团员组织关系和参加团的活动适当分离,将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端正的团员青年尽可能多的吸引到团组织的工作来。要认真研究当前招聘工占团员青年主体这一客观现象,摈弃原有那种“忽视”、或“轻视”招聘工的思想,尽可能的让他们的思想、行为在团组织文化中得到熏陶和锤炼,使之成为团组织文化构成中有益的重要群体。企业招聘人员虽然背景来源复杂,受非邮政企业文化影响较大,但正是这一特点,也使他们没有受到计划体制下传统邮政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更容易适应企业新型文化的发展,同时他们个体文化的外源性使他们更能为泸州邮政新型企业文化的构建带来新的元素。在我们的调查中,招聘工因工作本身较大的“不稳定性”,使大多数招聘工在客观上有更深入参与企业组织生活,并在其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企业认可这种强烈意愿。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是企业各项工作中积极的参与者和政策忠实的执行者。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入,邮政企业中招聘工和正式工界限逐步消失,现有招聘人员对团组织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对邮政企业新型文化的构建将产生更大的作用。

(4) 认真摸索邮政企业团组织工作“条块”结合的平衡点,为团组织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致性提供必要条件。

由于组织结构设臵关系,邮政各区县局团组织按属地管理原则接受地方团组织的管理。长期以来,市局团委的工作限于市局现业支部,对各区县局团支部的工作缺乏统一的安排和有力的指导。具体体现在全市性大型的团组织活动开展较少,并且涉及经费、人员等因素在活动的开展中有一定难度。这使得做为同一系统,团组织工作显得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强,在客观上要求在组织结构上实行扁平化,在管理模式上实行集约化。在现在,企业一项制度的制定对区县局已经从以前间接的、渐进的影响转化为直接的、快速的产生效果。我局企业文化中原有的较为浓厚的地域色彩的区县局亚文化特征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外部看,邮政网点建设、网络能力、员工对外服务行为、对外营销方式等市县趋于同一;从内部看,内部管理方式、作业流程设计、内部员工工作行为等市县差距减小。在这种经营管理着力点下移的环境下,团组织工作必须尽快予以调整并与之适应。近两年来,我局团委曾做了一些尝试,先后开展了全市邮政系统团组织“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学习型职工”读书活动、全市邮政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青年文明号经验交流、“绿色光影”网络摄影比赛等活动,在人员调配、资金安排上得到市局党政、各区县局的大力支持。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市局团委的号召力和组织力,各区县局、市局团支部认真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合力,形成声势,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来团组织工作“声音小、力度弱”的状况,扩大了团组织在企业工作中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应该积极探索各区县局“条块”管理的最佳平衡点,建立动态的工作规划,一方面各区县局支部要按当地团组织的要求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市局团委要按企业党政要求要加强对各区县局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将“条块”的工作在各区县局团支部中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为企业发展、建设服务的组织合力。

(5) 以团组织建设为根本,切实保证团组织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施。 加强企业中“党建带团建”工作,要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同步要求团组织在组织设臵、工作要求上保持同步,从思想上带、组织上带、作风上带,有效推进了团组织建设。通过党组织的带动和支持,使团组织创造性的开展具有组织特色的活动,从而进一步改进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真正把团组织建设成为生机勃勃,富有号召力,强大凝聚力的青年组织。要深入研究团组织建设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关系,要针对当前邮政企业的具体问题,认真研究制定团组织的建设和团组织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在组织人员流动性强的环境下,始终具有发展的统一思路和共同目标。把企业发展和团组织的发展结合起来,创新不断适应企业环境变化的组织动态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团干部队伍的协管力度和对各类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彻底解决好团干部正常合理流动对团组织工作的影响。做好人才的培养,搞好“育优”、“争优”、“评优”、“推优”工作,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青年人才库,从而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和输送机制,使团组织成为青年团员成长的共同平台。要坚持不懈地以制度建设为重心,以建立保持团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目标,大力加强各项工作制度、组织制度的建设,在团组织内部重点是确立和巩固学习教育制度、流动团员管理制度、团员考评制度、基层组织生活制度、“双推”工作制度和发展战略制度等;在团组织外部引入监督考评制度、满意度测评制度、工作沟通交流制度、意见征询制度、调查研究制度等,建立完备的团组织工作体系,形成团组织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增强团员意识、提高团组织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 作者 江泽民 (2001年7月)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3、《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

4、《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的协同性实证研究》 作者 陈维武等

《管理世界》(2004年2期)

5、《企业文化与并购研究》 作者:程兆谦等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9期)

6、《组织文化的管理》

作者

冯益兰等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4期)

7、《社会学(第十版)》 作者:戴维.波普诺(美)

(2001年)

8、《组织行为学(第十版)》

作者 :约翰.W.纽斯特罗姆(美) (2001年)

9、《企业文化与领导》 作者:爱德加.沙因(美) (1985年)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

中泰文化与企业文化

安全文化与煤炭企业文化

安全文化与煤炭企业文化

佛文化与企业文化(优秀)

浅谈企业文化与军队文化

企业文化和管理文化—企业文化与管理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的误区与伪文化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异同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团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协同
《团组织文化与企业文化协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