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5: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七大的指导下,江门市义工联合会(下称“市义工联”)积极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总要求,积极配合市申报“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工作。以实现“体系化建设、专业化储备、规范化培训、品牌化培育、项目化使用、信息化支撑、社会化运作、理念化凝聚、普及化宣传”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义工服务长效机制的思想的指导下,2008年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一、完善义工体系建设,着力建立基层义工组织。 5月4日,台山市义工联成立并组建起了青年义工分会、巾帼义工分会、银龄义工分会、红十字义工分会4支分会,成立了宣传文化义工服务组、医疗卫生义工服务组、科技服务义工服务组、法律普法义工服务组、爱心帮扶义工服务组等5个义工服务组。7月3日,台山市义工联在伍慧瑶同志的带领下拜访市义工联秘书处,听取了市义工联成立以来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推进台山义工工作的飞跃发展。随着义工服务的开展,机关、企事业、学校也纷纷组建义工服务队,促进我市的文明发展,现已成立了江门二轻义工服务队、江门海关义工服务队、江门一中义工服务队、江门职院

7 的飞鸽义工工服务队、江门交警女子中队义工服务队等多支义工服务队,为机关、企事业、学校等领域进行义工队伍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的作用,打破了我市单一的招募方式,为更多的公民加入注册义工行列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掘义工资源和整合志愿服务力量,也为我市组建基层义工服务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市义工联鼓励各服务队对会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招募、自我组织、策划服务,积极发挥基层义工组织(队伍)的自主能动性,探索一条适合我市义工生存与发展的路线。

二、规范义工培训体制,不断提高义工服务水平。 始终坚持“抓内容、抓骨干、抓观念、抓新人”的培训原则,不断提高义工的服务水平。

“抓内容”——邀请我市心理专家刘慧女士开办了主题为“高考与暑期学生心理热点问题”12355热线的专题讲座,市残联同行义工队成功举办助残义工服务技巧培训,改变了以前为培训而培训的做法,做到从服务对象的需求、从服务义工的期望去计划培训。

“抓骨干”——为加强义工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增强义工队伍的自我管理能力,培育管理型义工,这已经成为全市各级义工组织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各级义工组织都努力把握资源,积极筹备骨干义工的培养工作,蓬江区已经成功邀请香港资深

7 注册社工进行义工辅教交流活动,并为蓬江区400多名义工骨干进行了培训,为充分利用义工的力量,实现义工管理义工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工作。

“抓观念”——在香港资深注册社工的骨干培训里,他们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义工理念,令义工为之耳目一新。“做义工的基本原则就是开心,在做义工的过程中要主动、投入、懂得互相欣赏”。这种新论调为我市义工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

“抓新人”——培训是传达信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直以来,义工联都坚持对新进义工进行理念培训,并且把发放《义工注册服务证》与新进义工理念培训挂钩,从头抓起,让所有义工先接受一次思想的洗礼,扫除盲点,从基础上规范义工的行为与意识。新进义工理念培训已从过去的一月一次增加至一月两次,并且实现了走出去的服务方式,两次到江门一中和江门职院为团体会员进得培训,效果显著。

三、注重对外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义工发展方针。

3月27—29日,市义工联和蓬江区、新会区义工联负责人组成学习交流团一行7人,在市义工联主席司徒捷的带领下,前往香港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希望能够借鉴学习香港地区成熟的义务工作发展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市义工工作的全面发展。

7 交流团一行先后拜访了香港圣约翰救伤队、香港义务发展局等这些历史悠久、义工队伍庞大、工作基础扎实的志愿服务团体,参观了香港义务发展局辖下的义工培训及拓展中心和西园长者中心。通过参观学习,使大家对如何加强体系化建设,建立完善基层义工组织,逐步建立起自我运转机制和相互协调工作机制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义工资源和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实现义工服务的整体推进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4月13日,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督导主任、注册社工卢永靖先生和香港基督少年军总干事、注册社工李志辉先生在江门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杨耀明先生的带领下造访我市,通过与我市义工骨干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我市义工发展的概况,为我市义工工作的发展把脉,为进一步培养我市的义工骨干作准备。

5月12日,香港资深注册社工再度前来我市蓬江区进行义工辅教交流活动,并为蓬江区400多名义工骨干进行了培训,“义工就是为了开心,投入、欣赏、主动是它的特点。”这种新论调为我市义工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走出去”,多认识、了解其他成熟地区的发展成果,进而“请进来”即引入他们的成功经验,才能

7 更好地发展我市的义工工作。

四、实现项目化使用,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贡献率。 2008年,通过承接全国污染源普查、2008年江门市慈善公益万人行和慈善晚会会务协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条约调查、交通局出租车调查等服务、“震灾无情、侨乡有爱”大型慈善义卖筹款活动、“青春暖流,共创和谐”服务返乡滞留受困群众专项行动、市残联举办的趣味运动会等,市义工联加强了志愿服务项目的调研、设计、论证、实施和成效评估等工作,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志愿服务项目,面向全社会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推介活动,加大了项目的实施力度,逐步扩大实施规模,并被市残联优秀合作单位。

五、致力实现信息化支撑,完善志愿服务平台。 着力建设好“一个中心、一个网站、一条热线”(义工信息管理中心、江门义工网、12355爱心热线)。探索建立义工信息管理中心,做好已有义工数据与省义工系统的转接工作,争取与省同步,建立全市义工数据库,全面详细的储备江门义工的个人信息、特长和服务时间等资料,使所有注册义工的资料更新、分类、调配、使用更方便,考核、评价的管理更趋公平和合理。通过观摩香港义工机构的网站以及参加全国12355热线的统一培训,进一步指导江门义工网和12355爱心热线交流平

7 台完善工作,通过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将义工与服务对象有效进行对接,将想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和需要志愿服务的人有效对接。同时,在信息化服务总队的努力下,完成了江门义工网的改版工作,增强网站的功能,通过充分利用江门义工网平台,实现网上注册与网上管理相结合,发布义工活动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凝聚理念,着力建设义工文化体系。

注重对义工服务技巧以外技能的培训,如开办手语学习班、交谊舞班、登山等康乐活动以及组建义工文艺队伍丰富义工的生活,凝造江门义工的文化氛围,增强义工对义工联的归属感。在工作中注重搜集义工服务的素材,为“唱响一首歌(《江门义工之歌》)、办好一个节(江门义工节)、写好一本书(《江门义工风采》)、建好一个群(江门义工BBS)”的“四个一”活动做准备,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群众关注、理解、支持、投身江门的义工事业。

七、普及宣传,提高义工的社会认知度。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公益广告、专栏、专稿等形式,多角度广泛宣传报道义工感人事迹及风采。组建义工宣传队伍并两度邀请江门日报社徐锡锟先生开题讲课,培训义工的新闻触

7 角,为定期编写《江门义工工作简报》培养人才。通过制作《江门义工》画报,使更多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认同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参与度,真正培养公民的志愿服务意识,把志愿服务活动变成完全自觉的公民行为。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财务管理制度(试行)

2江门市义工联合会团体会员入会须知

义工联合会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工作总结

浏阳市义工联合会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年度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年度工作总结

义工联合会年度工作总结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上半年工作总结
《江门市义工联合会上半年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