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爱精神病人,构建美丽心灵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2: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爱精神病人,构建美丽心灵

摘要;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是我们每个先进知识分子的义务,而精神病患者更是由于其自身生理及心理原因,而被周围的人们所忽视的特殊弱势群体,2013年5月1日最新精神卫生法的实施让我们再次聚焦精神病患者,并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对精神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解及精神病患者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人间的美丽心灵。

关键词;精神病的病因、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手段、检查及治疗康复环境、住院方式、国家的有关政策补助、药物救助。

首先可知精神病即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许多精神病人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普通人也存在不承认自己有病现象,所以不能把缺乏自知力和不承认自己有病作为确定精神病的依据)。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患者及家属应和精神科医生配合治疗。

而精神病的致病因素有很多方面,较常见的是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而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竞争社会中,大多数病人往往因社会压力过大,或受大刺激因得不到适当排解而引发精神疾病,精神病患者数量呈现急剧增长的趋势,精神疾病已经不容忽视。

现在的医学上对精神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而现在医学上较常使用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逐渐重视,对药膳食疗的追求已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即饮食疗法,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又称食疗、食治,系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工艺加工制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西医和中医均有食疗。西药食疗通过膳食补充或控制各种营养素摄入,达到治疗营养缺乏性疾病或与营养有关的疾病的目的。而中医食疗则是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特定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比西医食疗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补精益气等治疗作用在内。今天,药膳食疗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1973~1984年每年平均有两本药膳食疗专著问世,

1985~1995年平均每年有十本专著问世,1998年我国召开了首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是一次全面总结近50年的药膳疗领域新成果的盛会。

精神病的预防则不仅要求国家社会方面加大精神卫生监督及宣传,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更要求我们每个人培养强而均衡的性格和良好生活习惯。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躯体疾病。实行优生优育,杜绝近亲婚配等等,并且在生活中学会缓解压力,对自身进行适当定位,保持身心健康,减少发病诱因。

针对精神病的检查诊断工作,专家提出了RDC诊断标准:活动期至少具有下列两项者,可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具备一项者,作为疑似病例处理。

1、思维被广播,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

2、被支配(或被影响)妄想,其他怪异的妄想,或多个妄想。

3、躯体妄想、夸大妄想、虚无妄想或其他妄想,但不伴被害或嫉妒内容,且持续一周以上。

4、任何类型的妄想,伴任何形式的幻觉,且持续一周以上,这也是精神病的检查诊断标准。

5、持续评述患者行为或思想的幻听,或两人以上的会话性幻听。

6、与患者的情绪不协调的言语性幻听。

7、任何形式的幻觉,终日存在且持续数日,或断续出现持续一月以上。

8、显著的思维形式障碍,伴钝化或不适切的表情,或伴任何类型的妄想或幻觉,或伴显著的行为紊乱。

此次社会实践我们还走访了几家精神病卫生治疗中心,实地了解到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卫生条件,环境宜人,在康复中心医院还为患者配备了手工艺室、音乐治疗室、乒乓球室、阅览室、健身器材室、脑波治疗室及陶艺室等怡人身心的活动地点,让精神病患者可以更快更好的康复。

对于精神病患者的住院方式,国家采取了较为人性化的的方式,即《精神卫生法第三章第三十条》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1.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

2.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精神卫生法第三章第三十一条》

“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的,经其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不同意的,医疗机构不得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应当对在家居住的患者做好看护管理。

《精神卫生法第三章第三十二条》

“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

依照前款规定要求再次诊断的,应当自收到诊断结论之日起三日内向原医疗机构或者其他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提出。承担再次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再次诊断要求后指派二名初次诊断医师以外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再次诊断,并及时出具再次诊断结论。承担再次诊断的执业医师应当到收治患者的医疗机构面见、询问患者,该医疗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对再次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主委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医疗机构应当公示经公告的鉴定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接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应当指定本机构具有该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二名以上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并及时出具鉴定报告”

国家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保障方面近几年也有了加大的改善,从《残疾人联合协会》了解到,在青岛每位精神病患者每年均可获得医药及住院治疗费用1000元,且每年国家给予四次免费医疗救助,若办有低保证明每位精神病患者每月均可获得600-700元的低保补贴(只要是残疾人均可,并未特别要求必须为精神病患者),由此可见,国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做得可圈可点。

结尾通过此次的调研活动我们对精神病及精神病患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期盼有更多的有心人能够加入我们的“美丽心灵”活动中来,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实践总结建议

(1)、此次实地调研活动,使我们对精神卫生法有了实际的认识,从而也了解到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例如,国家仅仅提供了药物及金钱的救助,并未给精神病患者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使其在经济层面上没有保证,没有经济方面的自信及他人的认可,这也是精神病患者备受歧视的原因之一,故而在此建议,国家或是社会方面可以对精神病患者给予一定的工作保证,让其可以有尊严的活着。

(2)、国家在精神疾病的防预工作上做的并不太理想,希望国家加大宣传,惠及科普,使人们明白精神疾病的发生机理及预防措施,让人们了解到精神疾病的重要性,及时就医,勿要因为面子而不去就医,造成悔事。

(3)、国家应该建设供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学习的学校,使其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学习做身残志坚之人,而非自暴自弃。

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够做更多关注精神疾病患者的惠民措施,也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对精神疾病患者施以援手,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筑起“美丽心灵的堡垒”。

拥抱美丽心灵,构建和谐校园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美丽心灵

关爱精神病人,构建美丽心灵
《关爱精神病人,构建美丽心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