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4:35: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敦煌市东街小学 王亚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想象,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趣。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用学过的方法品味重点词语,体会中心句的统领作用。

3.理解“异想天开、不折不扣”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象声词。懂得带破折号的句子意思。

重、难点与关键:

1.用多种方法熟读课文,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2.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是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并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王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王老师又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真开心!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大家在电视里或者生活中欣赏过乐队的演出吗?你看到的乐队里都有哪些乐器?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前苏联儿童科普作家、儿童文学家维塔利·比安基,去认识一支由动物组成的乐队。(板书:乐队)这支乐队在哪里演奏呢?(森林里)。所以作者称它们为——“林中乐队”(板书:林中)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大森林,用心倾听林中乐队的演奏。首先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作者。

(出示幻灯片3)师介绍。

二、检查预习。

(出示幻灯片

4、5)。学生开火车认读。 教师点出“象声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师:同学们预习得很扎实,字词读得很准确。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林中乐队。大家边听边想,林中乐队都是由哪些成员组成的。

2.学生观看视频,听范读。

3.学生汇报交流:林中乐队都由哪些成员组成。 (师点评:同学们听得认真,记得准确)。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乐队的首席歌唱家莺,以它美妙的歌声拉开了春天音乐会的序幕。看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莺是怎样唱歌的?

(理解“啭啼”)。

孩子们觉得很奇怪,莺总是叫着,它什么时候睡觉呢?谁知道?(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后半部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在森林里不仅是莺在唱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你能找到文中总写动物们唱歌奏乐的一句话吗?

生: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师:找得非常准确。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各个身怀绝技,在第二自然段中找找,作者围绕中心句具体写了哪些小动物唱歌奏乐?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教师播放幻灯片10——18)。

3.小结:这么多的音乐家在歌唱、在演奏,你感受到了大森林里什么样的景象?(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三)学习第

三、四自然段。

1.师:金嗓子的动物们尽情地演奏,没有好嗓子的动物难为情吗?为什么呢?(导读)。

2.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

3、4自然段,选出你最欣赏的演奏者,勾画相关语句,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3.学生汇报交流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出示幻灯片20——26。 生:啄木鸟

(出示课件朗读)啄木鸟寻找能发出响亮声音的枯树枝,这就是它们的鼓。它们那结实的嘴,就是顶好的鼓槌。(修辞手法)

生:天牛

天牛的脖子嘎吱嘎吱地响——这不是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这嘎吱嘎吱的声音,让作者想到了什么?(认识破折号,改为陈述句,体会作者的心情。)

生:蚱蜢

(出示课件朗读):蚱蜢用小爪子抓翅膀:它们的小爪子上有小钩子,翅膀上有锯齿。

师点评:它充分利用了身体的各个部分,太会想办法了。 生:水鸟

(出示课件朗读)一种火红色的水鸟把长嘴伸到水里,使劲一吹,把水吹得扑噜扑噜直响,整个湖里轰传起一阵喧嚣,好像牛叫似的。

师点评:娇小的水鸟居然能发出健壮大牛的声音,这个组合太奇妙了,再读这句话,让我听出你们的惊叹。

生:沙雉

(出示课件)沙雉更是异想天开,它竟用尾巴唱起歌来了:它一个腾身冲入云霄,然后张开尾巴,头朝下直冲下来。它的尾巴兜着风,发出一种“咩咩”的声音——不折不扣,活像羊羔在森林上空叫。 师:从“异想天开”“竟”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它用什么来唱歌? 生:尾巴。

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它与众不同、想法独特……

师:你很会思考!别的动物用嘴巴,它—— 生:竟用尾巴。

师: 联系前后句,我们可以理解“异想天开”的意思。

生:“异想天开”形容想法十分离奇,意想不到。(试着读出沙雉神奇的举动。) “不折不扣”是什么意思?咱们再来读读,感受它的神奇。 师:声音如此丰富,如此美妙,作者全听到了,他用一句话概括出了这些声音,是哪句话呢?(学生若找不出来可提示)

生读:“在森林中可以听到清脆的独唱、拉提琴、打鼓、吹笛;可以听到嗥声、咳嗽声、呻吟声;也可以听到吱吱声、嗡嗡声、呱呱声。”

五、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师:小动物们各显其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奏响了美妙的乐章。孩子们,是谁把我们带到这个神奇的林中乐队,听到这悦耳的声音的?他为什么能发现?

师:我们在字里行间处处能感觉到作者的身影,清晨他早早地来到森林,夕阳西下,还流连于大自然之中。他拨开草丛,蹑手蹑脚地走近,他蹲下身子,仔细地寻觅,他躲在树后,注视着从远处走来的动物。他驻足凝神,他侧耳倾听。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人,才会这么仔细地观察,才会把森林的喧嚣比喻成林中乐队在演奏。

2.森林里除了有这支奇妙的乐队外,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出示课件)这是维塔利·比安基的代表作《森林报》,《林中乐队》这篇课文选自这本书,这些故事也藏在这本书里。让我们一起去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吧!

板书: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反思

林中乐队教学案例

《林中乐队定》教学设计 习作

林中乐队教案

林中乐队教案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