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数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3: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涂子沛先生《大数据》读后感

2014级经济管理专业 李学堂 学号20140238

短短几天把涂子沛先生的《大数据》这本书浏览一遍,结合去年北大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现代管理学科学习时,老师介绍这本书时的精髓、内涵时的情景,写这篇心得体会。现将浅薄体会与老师同学们一起交流,部分内容参考了书内容和涂子沛先生的观点,希望老师同学给予批评指正。

“一个真正的信息社会,首先是一个公民社会”,这是全书的一个出发点,这个出发点就是说,“信息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自由流动。”涂子沛在书中的观点是:如果没有人的平等,没有人的自由,信息能够自由流动吗?如果没有人的平等,我们这个社会彼此另外压抑另外一个人,我们的创造力怎么迸发出来?我们每个人都面临大数据时代思维变革的挑战。

涂先生在书中说出 “大数据时代的公民生活”,题目他在书中来演绎公民生活的时候,它的背景是“大数据”时代。首先他讲了“什么是大数据时代”,在研究一个现象的时候,首先要研究它的定义,研究它的内涵,咱们就先把数据给它抽走,看看代表是什么。数据不是数字,数据是有跟列的数字,当他在书中谈到数据的时候,我们想到的是它代表计算,代表精确,代表理性,代表科学,代表事实。大家说姚明很高,到底有多高,你最后说两米多左右,这就是一个精确的事实。数据的出现也是人类认识这个世界,不断地向前推进的需要,人类发现需要精确的数字,就好像回到刚才的例子,你说很高很高,到底有多高,我们看,人类历史上很多重大的文明推进和演进都跟数据离不开,比如说度量衡的发明,货币的发明,再比如二进制的发明最后导致计算机的发明,最背后就是数据。

他在书中有一个新的词叫Database--数据库。这个词完全是一个外来的词,

1

计算机最早是计算数字和处理数字,那时候就存在Database,后来随着计算机能力的不断增强,它可以处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等,但所有这些都放在Database,所以他在书中把这所有的一切都称为数据,这时候数据的内涵扩大了。其实大家要知道数据的内涵在扩大,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也在发生变化,就是说数据的容量在增大。八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人提出Big data这个概念,那时候的“大数据”的还不是现在“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这个概念不断的演变,最早有人就预见到说有一天数据会比程序更加重要,比软件更加重要,它是指重要性。所以我们往大了说,可以说这是一个大的机器,一个大的房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大容物。书中说的:到2000年的时候,宾夕法尼亚大学有一个教授出来定义,那时候企业的数据已经到泰了,他说200泰的数据就是大数据了,那泰到底是什么样的单位呢?比如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印刷品的含量,不包括电子图书加起来是15泰,北师大应该是2个泰或者更少,这个数据就叫“泰”。

我的感受现在国内也有很多人说“大”,到底多大才是“大数据”?他在书中说大数据的时候应该从大价值来理解,因为我们数据已经很多了,人类利用分析数据的能力很强了,我们能从数据当中发现以前不能发现的价值这个角度来理解。他在书中谈把数据的现象抽离出来谈,来理解什么是数据。接下来我们再把数据放回到物力事件当中,从它和其他现象的联系当中来把握和考察它的因果关系,大数据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其中书中说“大数据”的产生有五个因素:第一个是摩尔定律,第二个是组织计算,第三个是普适计算,第四个是数据挖掘,第五个是社交媒体。我们现在一一对这五个因素进行解读,这五个因素里面有四个因素是认为影响到了我们公民生活的,我们来看看它怎么来影响在“大数据”时

2 代公民的生活。data在五年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创始人,他发现一个东西:同一个计算机芯片,同一个面积上晶体管的数量每一到两年就要增加一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计算机处理的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同一个面积上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一到两年就增加一倍,物力存在器的性能不断上升,价值不断的下降。有一个考证说,从五十年代起最早的存储器发明到现在,存储器的价格下降了300万倍,大家可以想想,历史上还有什么商品它的价格能在半个世纪下降300万倍?而摩尔定律也成为了一个代名词,呈指数形发展的变化,急剧变化的状态,剧变的变化。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图代表摩尔定律,是条直线,为什么是直线呢?因为没办法画,如果严格按刻度来画的话应该是一条横轴的曲线。涂先生在书中分析了:“1988年一个科学家提出了普适计算,普适计算提的不多,大家都提物联网。物联网是普适计算一个子概念,人家计算机的浪潮是分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主机阶段,到80年代由于微软、苹果一直到个人电脑的阶段,88年互联网之后,科学家说这不是结果”。

结合我在北京学习时老师也讲过同样一个创新例子:2004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facebook。facebook是不是创新?那肯定是创新。前一段时间我看国内有很多制度来鼓励创新,我当时也跟几个朋友讨论了,说可不可行呢?马克?扎克伯格为什么要建facebook?他建facebook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多认识一些漂亮的女孩子,后来他就是想帮助别人多认识一些漂亮的女孩子。facebook开始就是一个大学交流平台,就这么简单,后来他就去见硅谷的投资商,人家给了他1000万,觉得这个东西有前途。创新不是一个制度化的东西可以鼓励出来的,它是真正源于一种在自由的情况下的一种内在的能量的爆发。facebook给人类社会大数据的现象是一个“一锤定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

3 说以前是信息系统在收集数据,这时候是每个人都在贡献数据,你也发微博,他也发微博,而且你发了一条微博可能有视频,有图像。原来的信息系统收集恐怕就是数据,记录一个商业过程,这时候全世界的人开始贡献数据,而且这种数据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叫“非结构保持性”,跟以前的数据不一样。大家想想什么叫非结构化?就是格式大小不一定一致。你发了一条微博大小肯定跟他发的不一致,你可能有三张图片,他可能没图片,你可能140个字,他可能只有20个字,这种数据的挖掘也很难,这时候人类的数据一下子就开始爆炸了,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挽回的现象,为什么呢?

“一个主动你就能改变的时代,因为资源就在那里,你不能去等其他的人”这是涂先生的观点。他说说影响公民的第一点:公民最主要的精神是什么?是积极地介入,积极地改变。影响我们公民的第二点,书里面有很多关于“大数据”时代的隐私文化,有的专家说87%都不能定位,只要通过“大数据”挖掘就会定位,这是影响我们公民生活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隐私权的挑战,而隐私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对个人自由的凭照。他为什么用这么大的篇幅来写隐私权利呢?也是因为我觉得,我们中国社会特别需要隐私权利,不仅是政府在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利,我们公民彼此之间也在不停地侵犯隐私权,而且大家习以为常。但是隐私权是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越文明的社会,越注重隐私权,个人才越有自由,隐私权是把自己跟公共生活划分开的一条界线,保障个人的自由。社交媒体让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人文相连的时代,这影不影响我们的公民生活?这是最大的隐患,为什么?它把我们人跟人连接起来,我们知道人跟人一旦连接起来,1+1大于2的作用。

总之,使我感受到当前我们正生活在,每天都不同、都高速度发展、激烈竞

4 争和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大数据时代、结合实际面对挑战,要相信“想不到事情会发生,想不到的速度会发生”。要及时更新知识、广纳信息、梳理思维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做好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精准决策。

5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 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
《大数据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