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施工现场110千伏高压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施工现场110千伏高压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1、编制依据

1.1《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编号:JGJ80-91)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号:JGJ46-88)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编号:JGJ59-99) 1.5《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

2、工程概况

东银广场

三、四期工程,位于东晓路与前进路交界处,总建筑面积约76008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共31层,建筑高度为105.1米,五层以下为裙楼,六层以上分为a、b二栋塔楼。在拟建筑物西面有一组高压线通过,根据图纸表示,高压线最近点距建筑物约为9米,高度距地面约在15~25米之间。裙楼部分已完成主体结构,塔楼部分主体在建。本工程有二部塔吊安装在东面,塔吊臂尾距高压线水平距离超15米,吊物在安全距离范围内。所以本工程对些高压线主要做好与高压线相平和高于高压线的作业层的掉物的防护工作。

3、高压线防护架搭设要求

3.1 裙楼高压线防护:

裙楼西面与高压线邻近边采用全封闭防护,封闭高度在10~25米(三至五层)之间。使用优质的竹片或厚竹密排绑扎(见附图),使施工区与高压线完全隔离。

3.2 塔楼高压线防护: 塔楼外围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搭设技术要求详见《东银

三、四期塔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并保

第1页,共6页

证脚手架高出施工面不低于2.0米。同时在塔楼主体西面(邻高压线面)满挂铁丝网,并在拆模板的施工层挂白兜网,加强施工层面的防护。

3.3 物体坠落防护

为了预防有小件物体在施工时不小心掉下来,在塔楼九层面的西面采用钢管搭设一悬挑平挡板,平挡板悬挑出外架4.0米,双层,采用密竹铺设。平挡板的搭设技术要求见大样图一。

图一:九层悬挑平挡板搭设

第2页,共6页

当施工高度大于高压线高度时,需在邻近高压线边每隔五层设置竹排斜挡板保护,其斜挡板伸出外脚手架不小于2.5米。斜挡板搭设要求见大样图二

图二:

斜挡板大样图

3.4 塔吊运行防护

由于工程施工需要,在场地的东边安装了两台塔吊,为确保安全,将在塔吊上安装限位装置。塔吊在非常的气象条件下(如六级以上大风、暴雨等)将停止作业。

4、人员防护

在非常的气象条件下,对距离高压线12米范围内进行清场,并设立障碍和警示标志,防止一切人员进入现场。

5、警示标志

在邻近高压线边排栅设置警示标牌和警示灯,并安装足够的照

第3页,共6页

明,保证高压线及其周围有清晰的视线。

6、附图(高压线与结构防护体系剖面图)

图三:高压线与结构防护体系剖面图

第4页,共6页

7.注意事项:

7.1 施工人员开始操作前,必须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对施工环境及所需防护用具做全面、认真的检查,必须消除隐患。

7.2 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凡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不适合高处工作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层架子作业;非架子工不许从事架子作业。

7.3 架子工在高处(距地2m 以上)作业时,必须佩带安全带,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所用的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钎子、棍扳子应用2m 钎子绳栓在身上。

7.4 操作时架子工应戴好安全帽,穿防滑鞋。

7.5 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架子的搭设工作,架设材料应随用随上,每次收工前,架上的材料应使用完毕,不要存留在作业面上。已搭设的架子应形成稳定的结构,不稳定的应进行临时加固。 7.6 架子工作业时,应精神集中,禁止打闹,不得酒后操作。 7.7 气候恶劣时(五级以上大风、高温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过后,施工人员要全面检查防护架的稳定情况,保证安全使用。

7.8 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护架的基本构件,以免影响架体的稳定,因作业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杆件时,应征得施工负责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弥补加固措施。

7.9 架子拆除时应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为原则由上而下按

第5页,共6页

层按部的拆除,平稳落地,不准随意扔下。拆下的材料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交材料部门验收保管。

7.10 拆除防护架时,应有专人看护,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危险区,并在危险区外搭设围栏,禁止人员入内。 7.11 严禁在外脚手架上堆放任何材料杂物等。

第6页,共6页

施工现场高压线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高压线防护(推荐)

高压线安全防护方案

建筑施工现场高压线外电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高压线防护方案

施工现场110千伏高压线的安全防护方案
《施工现场110千伏高压线的安全防护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