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基础医学院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

(新闻用稿)

2010年9月19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逸夫教学楼408室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大宁副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李昱副司长、教育部科技司陈盈辉副司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院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医药973专项专家组组长李振吉教授、天津天士力集团闫希军董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8处王昌恩处长、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主任日比纪文教授、日本北里大学创药科学部门和汉药物学研究室主任山田阳城教授、日本岐阜保健短期大学永井博弌教授、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药学部正山征洋教授、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理与药理学系贺平年教授、韩国庆熙大学药学院金东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黄聿教授、澳门大学中华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王一涛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唐超枢教授、杨宝学教授、周长满教授、朱毅教授等、祝世功教授、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高秀梅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刘保延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王晓良教授、陈乃宏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孙晓波教授、清华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罗国安教授、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徐晓杰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李彭涛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王拥军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戴克胜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刘玉兰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副主任李丽教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陈立新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徐春波夫秘书长、朱晓磊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处长沈如群、教育处副处长续岩,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郭琦、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人民医院、三院、六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首钢医院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科的主任、教授等100余位嘉宾出席了此次学系成立大会。

续岩副处长主持大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宪教授代表医学部宣读了《关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系的决定》,宣布韩晶岩教授任系主任、李萍萍教授、王学美研究员、张学智主任医师、王少杰主任医师、聂有智主任医师、华红教授任系副主任,王传社副教授任系秘书。

新当选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第一届学系主任韩晶岩教授介绍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的背景、目的和建设目标,将学系的建设目标设定为:形成国内一流的中西医结合教学团队,为医学部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服务;建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博士流动站、重点学科, 培养和输送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研究人才;搭建多学科研究平台, 行成高水平中西医结合研究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基于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提出解决复杂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理论和新方法, 为中医药现代化服务;建立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的网络, 通过中医药国际化, 使中医药造福于全人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大宁副局长首先致辞,认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有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有着雄厚的研究实力和技术沉淀, 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系,为本科生开设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程, 培养高水平中医药研究人才, 面对国家重大需求, 凝练科学问题, 系统地研究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问题, 将对促进我国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对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中西医结合系的成立,要支持这个团队,这个团队是很有力量的,韩晶岩教授很有激情也很有热情,相信我们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人民的健康作出贡献”。

教育部科技司陈盈辉副司长在致辞中说“北京大学医学部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才济济、从建校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今后会为中国的医学发展乃至世界的医学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医学的发展其实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培养未来医学高级人才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系, 系统地开设中医药课程, 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对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水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韩晶岩教授在日本留学和工作19年, 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研究经验和组织才能,能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做出贡献”,陈盈辉副司长 “祝愿韩教授带领的中西医结合学系能够勇于探索、不断的冲击医学前沿、早日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医学研究的平台。教育部科技司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该学科的发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凯先院士在致辞中说“在北京大学医学部这样的高等学府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系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学科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一门医学学科,是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独创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我国50多年的医学实践中,中西医结合学者创造了许多广为人知的医学成就。例如:抗疟疾药物的发明和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造福于中国人而且惠及世界各地的民众,有利的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中西医的统一的新医学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然而,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缺乏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队 伍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批专家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中西医结合事业,成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很多人年岁已高,逐渐退出了科研、临床和教学的一线,就出现了谁来接班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因此,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成为制约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使中西医结合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希望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在培养高层次的新一代中西医结合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主任日比纪文教授在致辞中说“韩晶岩教授从1991年到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消化内科留学,在此学习和工作了19年。现任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长末松诚教授、我和韩教授都师从于日本微循环学会的创始者土屋雅春教授,我们是师兄弟。我们与韩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韩教授的努力,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建立了部级友好关系,每年师生互访。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炎性消化管疾病的治疗,尽管我们曾经做出过许多努力,但是,但凭现代医学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办法。所以,我希望我能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合作研究,共同研究复杂性疾病的诊治问题”。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医药973专项专家组组长李振吉在致辞中指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在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要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还需要做长期的努力。随着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目前,我们非常需要一批既具有一定中医药功底与背景,又接受过现代科学研究的系统、严格训练,并且有国际交往背景和国际视野,有策划和组织能力的专家加入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队伍中来。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代表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诊疗最高水平的高级学府,这里会聚着西医学各个领域的专家和我国一流素质的学生。而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是在整合与优化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教研室等优质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的,它的成立为进一步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搭建起了又一个高层次的组织平台。希望中西医结合学系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培养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的同时,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在一到两个领域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虚心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吸纳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努力,争取发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希望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在韩晶岩教授的带领下,为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中西医结合人才,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天津天士力集团闫希军董事长在贺词中说:“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探索,是中医与西医实现科学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具体实践。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顺应了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和发展的大趋势,既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临床应用的需要,对于促进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多年来天士力集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密切合作,大力推荐产学研结合。于2003年共同组建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经过韩晶岩教授及其团队不断的探索,技术平台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创新能力和学术力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复方中药改善心、脑、肝等微循环障碍和损伤的研究体系,先后完成了复方丹参滴丸和养血清脑颗粒、芪参益气滴丸、注射用益气复脉、注射用丹参总酚酸等一系列产品对重要脏器的微循环障碍的研究,对探明物质基础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先后有24篇研究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形成了显著的学术影响力,为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历八年的合作探索,微循环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天士力集团实践“不求所在,但求所有,同获所有,利益共享”的合作原则的典范,对于推进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的建立和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充分说明了双方合作是成功的。今天在这里成立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为整个教学与科研的优势资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加开放也更加强大的技术,对推进中医药文化、教育、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是有个优秀的团队,韩晶岩教授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他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能够获得成功。我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和不断完善、理论研究系统的推进、人才团队的不断壮大,产学研合作的领域应该是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共同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预祝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立足于高起点、开创新局面,成为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科研教育的阵地。

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李丽副主任宣读了王宝恩主任的贺信“欣闻北京大学医学部成立中西医结合学系, 我由衷地高兴.从此我们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又多了一个可以深入交流和合作的伙伴。我们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教研室有着良好的交流背景.多次组织学术报告会, 联合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共同热爱对中西医结合事业,有着共同的理想。中西医结合在急重症的治疗和在消化领域, 比单一中医药治疗和单一西医药的临床临床疗效都好,希望我们能联手, 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在这些领域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机理, 为中国的医药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柯杨常务副校长向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韩晶岩主任和李萍萍(因外出开会缺席)、王学美、王少杰、张学智、聂有智、华红副主任颁发了聘书。随后,柯杨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我们中西医结合学系的建立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学系的成立,实际上是在我们这样一所以西医著称的北京大学医学教育中,再一次确定和强调我们祖国医学的重要”,“我们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我们西医技术和方法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我们确实让老百姓受益的同时,我们仍然强烈的体会到,医学本身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中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但是它还是有很多方面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同时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往往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中医有非常好的思想和方法。大家知道西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先天不足,那么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我们看看西医的教育往往针对的是人体,针对的是结构,针对的是分子功能,但是我们忽略了对心灵的成长问题。中医的很大思想方法注重的是各器官相互间的作用,它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于实践的例子和经验,同时中医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情志,注重中枢神经系统对人的影响。我觉得这种观念在西医里面是非常欠缺的。另外中医药也是我们国家的宝库,所以都值得我们在西医院校很好的发展中医,我们希望我们以往的一些认识能逐渐得到纠正。”

柯杨常务副校长说“我们有很好的学生和很好的学术团队,闫总通过韩教授的团队对北医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和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是企业界对医学发展的一种胸怀一种眼光并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要感谢大家的支持同时,我们自己也要进一步加强团队精神。”,“希望以后大家能更好地团结,更好地从大局出发,从弘扬中医的大的目标出发,大家精诚合作。最后感谢企业的支持,感谢各位领导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我们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希望,把我们这个学系办好”。

成立大会结束后,中外来宾参加了庆祝晚宴。

教育部北京大学人力资本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成立[优秀]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基础医学院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学系成立基础医学院天士力微循环研究中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文章
    主题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