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0月手抄报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06:47: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阳节:

节日简介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名称释义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神话传说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后来在民间大致发展成若干版本的传说,其中一种是这样的: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重阳节 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到1989年重阳节被立为老人节„„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国庆节

节日来历: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 在北京**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国家象征

国庆纪念日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功能体现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

基本特征

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阅兵仪式

每逢

五、十周年会有不同规模的庆典和阅兵,历史上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开国大典、建国5周国庆宣传画年、10周年、35周年和50周年、60周年的六次大阅兵。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今,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

1949年至1959年十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改革国庆典礼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

1964年国防部颁布的军队列条令中,第一次列出阅兵条款。随后,由于“文化大革命”及其他原因,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

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1999年,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建国50周年阅兵,于1999年10月1日在**广场举行了大型的阅兵式。

2009年国庆节举行建国60周年大阅兵。

国庆习俗

每年国庆,各国都要举行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以加强本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各国之间也都要相互表示祝贺。逢五逢十的国庆,有的还要扩大庆祝。为庆祝国庆,各国政府通常要举行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外交部长出面主持,邀请驻在当地的各国使者和其他重要外宾参加。但也有的国家不举行招待会,如美国、英国均不举行招待会.

世界动物日

每年的10月4日为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源自12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与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他要求村民们在10月4日这天“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弗朗西斯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榜样。后人为了纪念他,把 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并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简介

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是每年的10月4日。这是为了纪念意大利修道士圣方济各(又称圣·弗朗西斯),以及他所倡导的“向献爱心给人类的动物们致谢”的理念。

目的

生态学家的最初目的是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慢慢才发展为关怀所有动物。“世界动物日” 的对象是全人类,特别是关心动物人士,因为圣方济各曾和小鸟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庆祝“世界动物日”的宗旨在于宣传饲养伴侣动物所带来的乐趣,让公众意识到动物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同时促使各个动物保护组织齐心协力,推动人们以负责任的态度饲养伴侣动物。

现状

爱护动物已成为目前世界十大环保工作之一。自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各国的环保团体在10月4日举行各种活动,以纪念世界动物日和圣方济各,宣传爱护动物、尊重动物,正视、善待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

在“世界动物日”那天,流浪在罗马街头的狗会暂时免遭城市管理部门的追捕,并可享受到由屠宰商提供的免费肉骨头。 目前,“世界动物日”的发展已超越了国家、种族和宗教等界限。中国从1997年开始纪念“世界动物日”,北京各界环保志愿者自发成立了民间环保慈善机构——首都爱护动物协会,积极开展各种爱护动物的公益活动。

红色名录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动物日”变得越来越沉重,因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灭 绝边缘。在著名环保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9月公布的2007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猿、珊瑚、秃鹰、海豚等常见的动物都存在灭绝危险,全球动物物种的灭绝警钟再度敲响。

2008年9月份,总部位于瑞士格朗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07年度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称目前全球有1.6万多个生物物种有灭绝危险,其中动物在这份红色名单中占据多数,北极熊、河马、鲨鱼、猿、珊瑚、海豚等人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物种都存在灭绝危险。

为全球动物敲响警钟的,是成立于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这个著名的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定期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最具权威性的物种评估文件。

这份“红色名录”显示,目前全球有41415个物种面临生存威胁。其中,有16306个物种有灭绝危险,比去年增加了188种。近500年来,全球已有785个已知物种灭绝,另有65个物种通过圈养或人工培育存活。据估计,人类有记录的物种约有170万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强调了动物物种的危险性,目前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正面临生存危险。

自然灾害

中文名称:自然灾害

英文名称:natural hazard;natural catastrophes 定义1: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危害的自然变异和极端事件。

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

定义2: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如飓风、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保护生态学(二级学科)

形成发展:凡危害动植物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因此,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海啸;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引起的火灾、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则称之为缓发性自然灾害。

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由此还可以导生出一系列其它灾害,这些灾害泛称为衍生灾害。如大旱之后,地表与浅部淡水极度匮乏,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这些都称为衍生灾害。

当然,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害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表现形式而定。

中国受灾情况:

经核定,1至9月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4.8亿人次受灾,1074人死亡(含失踪127人),912.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882.6万公顷,其中绝收380.4万公顷;房屋倒塌85.3万间,损坏30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28.1亿元。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总体来看,灾情较近年同期略微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多面广,损失相对集中。全国31个省份的2700余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有1400多个县(市、区)遭受10次以上、近600个县(市、区)遭受20次以上自然灾害影响。二是主汛平稳,秋汛异常偏重。三是降水偏少,区域干旱严重。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部自然灾害总损失的30%以上,饮水困难人口达3100余万人次。四是台风偏轻,地震外强内弱。五是灾贫叠加,城市灾害突出。

另据介绍,针对各地灾情,1至9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29次,三级响应2次。

10月手抄报

手抄报资料

手抄报资料

手抄报资料

反腐倡廉手抄报资料

法制教育手抄报资料

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

革命传统手抄报资料

学雷锋手抄报资料

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

10月手抄报资料
《10月手抄报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