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考研初试(中医专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2: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考研初试始末

本人湖南长沙考生,本科中医专业,报考北中医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专业。初试成绩,中综245分,英语69分,政治61分,总分375分。

1〃目标

当我看到北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去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名单上初试最低分是365分时我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分数——375到420区间,结果是目标最低分,本可以发挥得更好的。(录取名单上初试最低分不等于复试线,只要过了复试线都会有机会。)

但是不管怎样,回首备考幕幕,对自己的努力还是肯定的。

当初也曾在各大院校间徘徊,也曾担心自己是否好高骛远,当别人把目标定在340、350甚至

310、320时,我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能力。

但是目标的高远与否决定你的动力大小。

尤其是在网上报名后,越发破釜沉舟,越发苦读勤学,越发日益精进。梦想是你踮起脚尖甚至努力跳跃才可能触及的,拼搏的汗水是你美好未来的邀请函,请你不要怀疑自己的潜力。

纵是你没有达到预期分数,相信我,这些拼搏也不会有负于你。

2〃关于中综

对我而言中医功课的复习与其说是任务,不如说是志趣。

我不知道有多人会像我一样每个学期开学提前一周过来将上学期的中医功课复习一遍,每个学期的课本都会从头至尾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遍不管老师讲不讲,中药方剂等即使考过了还会一遍遍地抄,古今医籍更是不间断地看。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医生,我的目标不在考研,而在诊病的实力。考研是一块跳板,我希望藉此更上一城楼。

但是当我9月下旬坐在学校图书馆自习室明亮的窗子边时,打开课本,遗忘的知识还是触目皆是。

我买了《中医综合傲视宝典》(个人觉得这个比240分之路好些),打印了所有历年真题。

第一阶段结合课本和宝典,以看课本为主,补充宝典上不足的,每天听与宝典配套的MP3。我们的课本既不是五版的也不是七版的,但是因为用得比较熟,所以先惯性用着。

第二阶段看宝典,强化记忆,完成每日的任务,用水性笔划出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做宝典配套的习题,标出错题,将不熟悉的地方与错题录音。

第三阶段我借了同学的五版教材(借了中基、方剂和中内,因为她也要用,借到这几本我已经很感谢啦),边看边继续补充宝典上的不足。不得不说,五版教材薄而精,约而蕴,赞一个。将傲视宝典从头至尾读了一遍,重做了一遍习题,标出错题,用彩色荧光笔标出记忆不足的地方。同时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三个小时考试时间的试卷我最少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不过对答案(标记错题)、翻书确认并扩展考点却花费了我很多时间。这样真的很麻烦,效果就是后来不管同学问哪一道题我差不多都知道答案,并且知道选项为何正确为何错误。有些题 1

目的答案是有歧义的,跟同学们讨论一下。每天补充的五版教材知识点、彩色荧光笔标记的部分、真题错题也录音。

第四阶段快速地将宝典看一遍(包括习题),将真题错题温习一遍,重点在于查漏补缺。将缺漏录音。

每天利用休息时段将当天的,昨天的,一周前的,一个月前的录音听一遍,是我的一大法宝。这不仅强化了我的记忆,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其实我考研复习并不专注,在整个复习期间,我还听了《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道德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以及人教版高中的全部古文诗词等。在功课上,我将课本从头至尾认真背了一遍,不管考研考不考。当然有些未列入考点的也会考,比如大安丸(在五版教材上它属于保和丸的附方)。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还是建议你至少将课本全过一遍吧。

中基重在理解,经典原文必须背诵,比如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不要混淆,掌握各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不要遗漏。注意总结,比如说气的生成在肺脾胃肾,气的运行则各脏腑参与;血的生成在脾胃心肺肾,血的运行在肺心肝;津的生成在胃小肠,津的运行在肺脾肾,津的输布在五脏与三焦,津的排泄在肺肾。

中诊考点庞杂繁多,要多复习两遍。重点在舌脉象,必须强化背诵。我把脏腑辩证的每一个证型以及主症集中写在宝典前几页的,这样查阅挺方便的。

中药的前期复习建议以课本为主,因为宝典上的编排不如课本的合理。有些药味宝典上有而课本上没有需注意补充。首先记忆每一章都有哪些药,这会给你一个很好的开端。中药常常是背了忘,忘了背,按章节临近的药物对比记忆效果会好些。药物的应用是为功效服务的,结合应用里的方剂并同步到方剂课本会使记忆事半功倍,比如说三棱莪术均取其攻积作用的方剂有木香槟榔丸。同理,方剂的复习结合中药也可以省时省力,比如说内补黄芪汤用远志,既取其宁心安神之力,又用它消散痈肿之功。后期复习要亲自归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把药味的来源科属、部位、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抄了一遍,再归纳出诸如“属于姜科的”、“药用种子的”、“先煎的”、“剂量特殊的”以及“收涩药中可止血的”等分类。

我觉得记忆方剂还得靠方歌,是包含功效的方歌而非趣味方歌。我把方歌里的功效与宝典同步,为此修改了不少方歌。在背诵方歌时特殊药物要“特别待遇”,比如厚朴温中汤用的是草豆蔻仁,天台乌药散用的是高良姜。取一个安静的地方将宝典用心地慢速地读一遍,会让你注意到很多以前未注意的地方。

内科学的记忆同样是历尽磨难。尤其是在初期室友询问我不久前背过的病证时,那种茫然感真是超打击。我是在第二阶段每天规定的病证已经完成,把所有病证类型以及代表方(含附方)誊写出来整体复习时才可以卡壳地道出室友所问。质变发生得比较缓慢,不代表那些茫然可以抹杀你之前的努力。相信我,只要你完成了所有病证的每日任务以及总体复习,这些铺垫将会证明卡壳其实离倒背如流只有一步之遥。

去北中医复试时,有位同学说背诵病证证型歌诀效果超赞,即每个病有哪些证型用什么方。她用这个方法两个礼拜就把所有的病证证型记牢了。

针灸的复习可以放到最后,其实课本对于考研复习来说不如宝典短小精悍且实用。我室友原来背过针灸歌诀,为了方便彼此问答我也背了,一背就上手了,而且不容易忘。结合图谱,在自己身上标画也不错。

中综复习所需记忆量太大,能够采用多种辅助记忆的手段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听MP3,尤其是自己的录音激发听觉记忆;彩色荧光笔分色标记触发视觉记忆;制作表格会减轻记忆的负担;光线的集中能带动注意力的集中;空间狭小记忆效果更好(这是有人喜欢呆在厕所里期末突击的原因)……附录一首记忆歌诀: 背诵是记忆的根本,理解是记忆的基础,重复是记忆的窍门,争论是记忆的益友,趣味是记忆的动力,联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要雇化简是记忆的助手,卡片是记忆的仓库,疲劳是记忆的敌人。

最重要的还是“重复是记忆之母”。

祝愿你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之行,践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志!

3〃关于英语

英语是你必须最先准备的,永远都不要嫌早。

四、六级英语证书最好拿在手里,它们是一张通行证或者是一张王牌。有些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要求过四级,有些则不必。研究生必须过了六级才能拿到学位证,而导师们不希望你把时间大多花在这个地方。我复试时找导师,几乎都被问过“过了六级没有”。

然而即使四级没过,你也一样可以考高分。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也请不要灰心。。

英语是我最开始动手的,具体说来应该是准备2012年6月份的六级考试——彼时已两次“欲过未遂”。于是从3月份开学起我就开始背单词。看了刘一男的英语单词记忆八大原则视频(强烈推荐!),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还是挺有信心的。随后上网将他考研单词5500视频都给down了下来,每天看点点,视频看了两遍,对单词记忆的帮助挺大。(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够用,也可以直接down其相关的听课笔记。)同时我用荧光笔将六级真题里每一个生词标记出来,每天温习即日、昨日、三天前的标记及其所在的句子。

这样到我正式考研复习时(9月下旬)单词量已比较丰富了。值得注意的是,单词是第一步,不管在哪个阶段,单词的记忆都不可掉以轻心。我每天都会安排时间复习一定量的单词。我用过新东方绿皮的词汇书、徐绽老师词根词汇的那本书、频度英语、张剑黄皮书赠送的那本词汇,每一本看过至少两遍,每一次看都会摘抄生词、熟词僻义,摘抄笔记又至少都复习过两遍。我习惯于用不同的书重复记忆印象的广度和深度。其实书不在多,符合自己习惯有效就好。考前一周将全部词汇词组复习了一遍。

各大考研培训机构前期的课程都是免费的,文都何凯文老师和启航王逸群老师的长难句都值得一听,后者会同时讲解作文的长难句写法。

真题的价值是其余资料无法比拟的,也是你发掘不尽的。

我只买过真题,是张剑的黄皮书,从2005到2012年的。留了近年的3套做考前模拟。

我啃真题第一轮时,并没有涉及作文以及翻译。首先限时完成,可以是一整套也可以是一个题型。阅读(包括新题型)和完型在对完答案后先自己试图找出命题老师的命题点(选项设题思路)所在,写下选项正确的原因和错误的原因(写在别处,保持卷面的整洁,以便于下次做题),总结解题技巧。然后回归原文,用荧光笔标记每一个生词,用红笔标记每一个不理解的句子,然后对照译文,将

译文中的生词及句子解释摘抄下来,同时归纳熟词僻义以及词组,并经常复习。晚上泡脚时播放真题MP3,睡前复习摘抄笔记。

这一轮速度很慢,对于单词尚未过关的同学来说,看着满眼陌生的白纸黑字,常“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尤其是在开头的第一套会很受打击。我当初备考六级时第一套试卷同法花了好几天时间,几乎都画满了!坚持是胜利的唯一保障。不管是谁,不管你的基础有多差,只要你坚持4——5张试卷,你就会明显感觉到单词量的攀升。

做完这5套试卷(2005——2009),同法拿着学姐给我的历年真题从2004做到了1995.

期间看过的资料推荐的有新东方考研阅读解题思路、93分考研英语达人的经验、考研英语十二大基础语法体系。这些网络都有下载。

不管你报不报班,每一篇文章、每一道题都需要自己认真啃过。尤其对于报班的同学来说,你一定要在老师讲解之前将题目做好,否则便浪费了或者说削弱了真题对于你自我思维的训练价值。文章看得懂但是做不对是因为你啃得还不够,技巧是实力的附加品,老师讲解的技巧最终还是要内化为自我摸索总结的技巧。第二轮复习跟第一轮差不多。因为有先前的铺垫这次速度会快很多。此时要注重全文的行文布局,再次错误的选项应引起高度注意,找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并做归纳。我把做错了的阅读页面都折角了,有事没事会去翻翻。

这时我开始训练翻译,按理说翻译分配20分钟足够了,可是我每次都要30多分钟才能完成。如你所知,北京地区对外地考生实行倒扣分制,即使采分点都答对但是整个句子有小错误的地方还是会扣分。

第三轮复习的资料依然还是真题,我到图书馆里借来了1994到1984的真题,除了听力和改错以外,其他题型都做。这个阶段已经不用划单词和句子了,不要纠结于正确率的高低,主要训练解题的手感以及创建自己的作文模板。作文一定要背、要写,背过的作文要能默写出来,写好的作文可以先自己修改,再请他人修改。1995——2009的真题我听着MP3看着文字再复习了一遍,折角的阅读页面重做了一次,并仿写了一些优秀的句子,同步复习摘抄笔记。

有个老师说,训练纯正英语思维写作的最好方法是双译——找出一本优秀的双语书籍,比如说新概念英语

3、4,先看英文写出中文,对照原书译文进行修改,然后根据修改后的文章译文英文,再与原文对照进行修改,如此反复,不辞艰辛,只需要完成一本你便破茧成蝶。

这个时候大部分同学买了各种出版社英语阅读冲刺之类的书籍,我做了两篇同学买的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感觉出题思路与真题有异,所以犹豫再三还是没买。因为历年真题里的新题型太少,所以我复印了几篇同学的新题型来做。后期模拟用的是留下来的3套真题,一定要严格按正规的考试时间作答,最好提前 5——10分钟结束。我复印过启航的最后五道题,总体说来其词汇比真题难一点点,但是出题较之简单,几乎不用绕什么弯子,当然也可能是我阅读训练得不错的缘故(包括新题型我5篇阅读最多错4个)。

大部分同学喜欢先写作文,我做题的顺序同试卷排版。做完形只看一遍,不过做得慢,有时候做到后文会回过头看前文相照应的地方。做阅读时先看题目、选项,均划出关键词,再带着关键词返回原文。有些题目根本不用看完全文,即便如此,文章主题、行文结构仍然是重中之重,它会帮助你自查答题正确与否。同样10分的分值,付出在新题型上的努力会比你付出在完型或者翻译上的更具有 回报率。我先看选项,划出关键词,再带回原文。这里的关键词可以是人名、地

点、时间,也可以是比如说and、also,despite之类的连接词。北京地区对于作文的批改是比较苛刻的,不一定说你的语法正确、句子优美就会拿高分,还要看主题、结构等,加上翻译的话,其非涂卡的题目得分一定会比你预期的要低,甚至低很多。

我读过徐绽的美文60+30(晨读篇),除此之外并没有看其他的时文或者课外扩展,所有的复习均围绕真题展开。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真题过三遍,一定会过线。我觉得这个“过”字要细细品味,单词(包括熟词僻义)是要过的,词组是要过的,长难句是要过的,行文布局要过的,选项特点、命题思路要过的,新题型的解题技巧是要过的、作文是要过的、翻译是要过的。如果你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做了这些,那么60分是必须的。

当然,你于此时便奔赴了了考研征程,有时间多看些书籍有益无害。大学的英语课文、后面的习题以及相配套的辅导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4〃关于政治

大家都说政治不宜早动手,否则费时费力还会拖累其他科目。

如果你中综和英语有足够底气加实力——这是必要充分条件——那么11月份开始着手政治都不成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政治还是产出率高的科目,所以不能忽略它在提高总分中的作用。

我比较建议10月份拨小块时间出来,将政治慢慢过一遍,不一定要求记住,至少要求理解。可以边看边做习题(选择题),答案先不填上,将做错的标记出来。

11月份全面细致地将书看两遍,运用提问法帮助记忆,运用习题强化记忆。提问法比如说“(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关系、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括号里的文字都可以作为被提问的内容。习题再做一遍,填上答案,标出错题,下次看一遍习题,重点看上两次标出的错题。记忆不必要求特别深刻,一些题目先记住答题有几个要点,然后大概有个印象选得出选项就行。

不少配套习题集都是三部曲,其实认认真真地把第一本习题集做三遍反而效果更好。

真题还是有价值的,做十年的真题会让你掌握很多考点,而且有些题目会首尾倒臵换着出题。

11月份会出来一本很好的资料,即《风中劲草核心背诵考点》,以及相应的习题册。风中劲草的前言说如何使用它以保证最少 70分,我是后来才接触劲草的,当时已没有时间将习题做完了。根据做过的章节来看,题目很全面,涵括历年真题、新编习题涉及每一个考点,总体还是不错的。这些可以网购,也可以到一些考研论坛或者鲤鱼网可以down下来。

我用的是红宝书,后来一好友借过去看了几天,她说他们机构的书不全面。做过两本习题(用的是学姐送的,不记得书名了,都做过3遍),一套真题,半本风中劲草,还有些其他打印的资料。

12月份终于接触大头了,疯狂地背大题吧。这时要将书和错题再过一遍。 虽然我没有报班,但是同学们有的资料我全都复印或借看了(学校复印店大多有卖),包括肖秀荣、任汝芬的最后五套题,20天20题,蒋中挺的模拟题,和他们所有的时事政治资料、最后冲刺复习资料以及一些自己网上下载的资料。 这些我都看过、背过,所以政治试卷上几乎没有多少陌生的。然而我得分只有

61分,因为我太自信了,考前没有进行模拟,所以考试时悠哉悠哉磨洋工去了,选择题认认真真做了两遍!还有最后十五分钟时我才刚写完一个大题,第二大题才刚刚开始!顿足啊!捶地啊!吹哨以后心都慌了,这里添添那里写写,都是看过、背过的,一下子思维却乱了,手一直在抖。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写完,肯定上80啊。

血的教训!政治上的马失前蹄让我考完后心情极度灰暗。虽然选择题得分率很高,但是后面大题的空缺加上北京地区对外省考生评卷的严格却让我跌入谷底,我本来打算靠政治提分的。

学弟学妹们一定要严格进行考前模拟两次,大题答题必须写全,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说过去就过去了。

同时,政治的冲刺班可以报一下,磨刀不误砍柴工,授课老师的梳理会带给你对于政治整体的把握。点题班没什么必要,借同学的划划就好了。

5〃其他

考研是身体加意志与时间的长期拔河。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学习没效率,而且打针吃药费时费力还费神,一点都不划算。冬天最要注意保暖,宁可要温度不要风度。一定要注意规律的作息、充足的营养、适当的锻炼与休息。早上的营养占了全天的70%,最不能马虎。我一般头天晚上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包括各色谷物,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偶或其他水果,第二天早上插上电就可以吃到温暖可口的早餐。苹果煮粥很好吃,你不要怀疑。有一段时间还加了阿胶,结果去年冬天头发长得好快呀,哈哈。怕冷的童鞋从立冬起加姜片。我每周都去羊肉馆吃一回。我早上六点起床,中午必须午休40分钟,晚上十点回住处洗漱,不管洗不洗澡每天都会泡脚至少十几分钟,十点五十睡觉。尽管寒风凛冽,我的手脚却一直很暖和。每到节气日我都会艾灸神阙、足三里、三阴交,每周四下午、每周日晚上都给自己放假,先锻炼然后到处逛逛再稍稍复习一周来的成果。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是真理。坚持住最初复习时的安心、细心、耐心与信心,坚持到复试结束。给自己安排计划时留一截弹性时间,让自己缓冲。每个人都有疲倦、怀疑、放纵、打退堂鼓的时候,不要自责,调整过后迎头赶上就是了。离开手机、电视,除非你有非常强大的自制力。团结战友,彼此分担,共同加油,互通有无,齐头并进。但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复习节奏,你只要完成自己的计划,比昨天进步就好了,不要因为别人的抢先而乱了阵脚。

个人觉得复习最好的地方是学校自习室,坐在窗边,阳光会驱走冬日心情的阴霾。

网上预报名或正式报名时你可以多注册几个用户名,多报几个学校,免得你犹豫来犹豫去老往网吧跑,现场确认时选定一个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记住用户名和密码。

报考外省的考生报名点选长沙教育考试中心,一定要注意,这是我的血泪教训啊。即使填错了,或者错过报名时间,现场确认的时候也可以申请补报名。补报名界面从“现场确认”的那个框框点击进入(记得好像在主页面的左边),然后再点击报名。否则你会找不到可以报名的页面的。有条件的带上可以上网的本本去。没有条件的直接到附近的复印店去,网吧太远了。

暨南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9考研初试

考研初试经验

考研初试经验总结

考研初试旅程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考研经验之初试

考研初试经验1

考研初试(中医专业)
《考研初试(中医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医专业考研 初试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