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 秋天的图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要能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好,表达出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在识字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力图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落到实处。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有关秋天的儿歌、诗歌。(教师) 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3.查找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画、摘录诗歌、制作树叶书签„„)来表现秋天。(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境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秋天呢?用学过的词语来说一说。

2.过渡: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笑着向我们走来了。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秋天的图画。 3.板书课文题目:秋天的图画。 4.学习生字“图”。

5.欣赏秋天的风光,相机识字。

(1)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画”,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2)引导交流:画上有什么?

(3)教师相机在画旁出示词语:苹果、梨、高粱、稻子、大雁„„(“梨”“粱”“苹”三个字带拼音。)

指生朗读词语。强调“粱”字的读音:单独读的时候是第二声,在词语“高粱”中应读轻声。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美丽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认识到原来秋天是如此美丽,以此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图”“粱”“梨”等字的识记自然巧妙,缓解了学生集中识字的压力。

二、小组学习,读文识字 1.小组内识记生字。

(1)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图、梨、笼、浪、粱、燃、勤、劳。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4)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2.小组内检查朗读。 3.朗读展示:选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感觉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4.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5.用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出感情。挑战读,看谁读得美。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预习能力,课堂上给予小组合作学习的空间,创设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读文识字。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时的语速、语调,并且一边听一边想:这秋天的图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结合活动卡学习。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横线画出图画中的事物。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板书(梨树 苹果 稻海 高粱)。 5.生简单说说自己喜欢哪种景物。

6.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7.小结:秋天带给我们美丽的图画。那么,这幅画美在哪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能够使学生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避免了读书的盲目性。所以本环节为学生创造带着问题读书的机会,做到以读为主。

四、指导写字,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波、浪、灯、作”,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特点。 2.生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3.教师着重指导带“三点水”的字。

(1)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观察边说。 (2)教师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 强调:

①“波”字的第四笔是“乛”,指导学生注意三点水的第二个点在横中线上,三笔略微呈弧状,“波”字的第六画竖要写在竖中线的右侧,捺要写得舒展。 ②“浪”字的第八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横折稍窄。

(3)学生描红、临写一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展示有代表性的字,一起评议。 4.组内练习“作”字。

注意:“作”字左部“亻”的竖在撇的中间起笔,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第

二、三横较短。

5.同桌练习“灯”字。

注意:“灯”字左部“火”的笔顺要正确,右部横平,竖钩直。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使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本环节通过“组内练习”及“同桌练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巩固生字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们还想见她吗?只要你们把昨天学过的生字词认好、写好,秋姑娘就会出现。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先读生字词,然后教师听写词语“波浪、电灯、作文”。 3.过渡:小朋友们把昨天学过的知识记得真牢固。看,秋姑娘来了!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认识秋姑娘的基础上,创设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产生阅读期待,而且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

二、朗读感悟,激发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3.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思考:秋天的景物美在哪儿?把让自己觉得美的词语圈出来。

5.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师相机出示并品读理解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美在颜色——金黄。 美在样子——灯笼。

①出示灯笼图片,认识灯笼。

②出示挂满梨的梨树,对比感受作者的比喻,了解这里的灯笼是指梨。 美在动作——挂。

指名边做挂的动作边读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①指导体会“红红的脸颊”。

看到这红红的脸颊,你还想到了什么?(小妹妹嫩嫩的脸蛋。) ②指导体会“露”。

这个小妹妹在干什么呢?(在笑,开心得脸都红了,有点害羞„„) ③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句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①指名做动作演示“波浪”。

②理解“翻”。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风吹稻田,稻穗随风摇摆。)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课件出示句子: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①图片出示“燃烧的火把”,对比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 ②指名做动作“举”。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6.小结:秋天的田野真像一幅图画,颜色艳丽,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子、火红的高粱。“挂”“露”“翻”“举”更让我们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

8.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在秋天的图画中看到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红的高粱。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景物的样子和颜色,也像课文那样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赏词、品句,用心体会秋天的美,尽情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从而使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三、深入体会,情感升华

1.导思: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预设:一群大雁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板书大雁并画简笔画。) 2.读资料袋,认识大雁。

3.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

4.导思: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农民伯伯都做了些什么? 5.小结:是呀,正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有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才有了这幅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只有农民伯伯吗?还会有谁?(工人、解放军、医生„„)

6.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你最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7.下面,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读最后两句话,衷心感谢勤劳的人们!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农民伯伯都做了些什么”,使学生理解了“勤劳”的意思;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勤劳的人们不仅有农民,还有更多洒下辛勤汗水的人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四、诵读体会,抒发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图画,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吧。先请大家自由背背。(学生自由背诵。) 2.出示填空,尝试背诵。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______________。梨树挂起____________,苹果露出________________,稻海翻起__________________,高粱举起______________。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回忆学过的内容,逐渐达到自主背诵,形成对优秀诗文的积累,丰厚学生的积淀。

五、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指导写字,写好“字”“苹”“丽”“劳”这四个字。 2.教师范写,着重指导两个带“草字头”的字。 强调:

(1)“苹”字的最后一笔要长而直,写在竖中线上。

(2)“劳”字的上中下对正。“力”的横折钩略向左斜,撇舒展。 3.生描红、临写。

4.自主描红、练习“字”和“丽”。 教师随机纠正姿势,个别指导:

(1)“字”的“宀”略窄,突出下边的长横,首笔点写在竖中线上。 (2)“丽”的第一笔横长且直,下面两部分间隔均匀,点居中。

5.做一做:给秋天画一幅画、拣落叶做书签、制作卡片。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日记、诗歌收集起来,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活动。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内容。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临写等形式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学习如何把字写规范,能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听音乐欣赏图片、游戏识字等,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推荐)

2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2《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2《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