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365天敞开大门的“快乐之家”——上海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20-03-03 14:05: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上海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侧记

2009年05月31日 09:39:19来源:新华网

题:365天敞开大门的“快乐之家”——上海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侧记新华社记者许晓青、肖春飞

5月27日,农历端午佳节的前一天,也是上海解放60周年的纪念日,上海曲阳社区的300多位居民一早来到社区文化中心,参加“端午诗文吟诵会”。这是上海众多社区文化中心的一个剪影。近年来,上海主要街道社区基本建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08年底,上海已先后投入30.5亿元人民币,建成了135家规范化、标准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快乐之家”天天敞开大门

曲阳社区文化中心是上海中心城区规模最大的社区文化中心之一,建筑面积达6800平方米,被当地居民称为“365天敞开大门的‘快乐之家’”。2008年,来这个中心分享快乐的社区居民累积超过51万人次。

这个“快乐之家”白天是老人们的乐园。有人咿咿呀呀唱京剧,有人三五结伴编结彩珠饰品,还有的老人到东方信息苑里上网“冲浪”;夜幕降临,“快乐之家”摇身一变成了年轻人的天地。迎战高考的学子在图书室埋头复习,下班的白领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信息苑里依然灯火通明,不少外来务工者在此排队上网。“我们对居民天天敞开大门,不分节假日,每天从上午8点半到晚上9点。”曲阳社区文化中心主任郭奕虹说。

与这个“快乐之家”相似,在上海135个标准化社区文化中心里,公众都可就近享受“一站式”的文化服务,包括书报阅读、团队活动、教育培训、健身锻炼、休闲娱乐、影视观摩、展示展览、网络信息等。

公益性是社区文化中心的“根”

在曲阳社区文化中心大厅,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的海报格外抢

眼,曲阳社区志愿者协会就驻扎在这里。一项统计显示,曲阳社区约10万居民中,有一成已加入了志愿者行列。

“老百姓心目中的社区文化不仅是唱唱跳跳,他们更乐意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奉献出来,与大家分享。”郭奕虹指着社区文化中心墙上一幅幅精美的装饰图片说,这些都是社区摄影队的领头人、志愿者吴家麟的作品,如今吴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

“文化享受其实是一种非常迫切的民生需求。”曲阳社区党工委副书记王佩军分析,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公益性,一方面,曲阳街道积极投入,放弃办公楼建设项目,筹资4200多万元建成社区文化中心,而且每年拨款300万元支持中心活动;另一方面,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文化服务,无私奉献。

“公益性是社区文化中心的‘根’。”郭奕虹感慨地说,在社区文化中心,看一场电影只要2元,打一小时乒乓球花6元或8元,听一堂由志愿者讲授的课程花费也不贵,对社区居民来说,各种文化消费都是价廉物美。

文化“美食”配送家门口

“学英语在曲阳社区已经不流行了,如今时兴的是学习小语种、迎接世博会。”王佩军说,前不久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主动将小语种趣味课程开到了居民家中。

据了解,上海大部分的社区文化中心都尝试“按需配送”的文化资源管理模式,先通过调查,了解居民的文化需求,再按需调配文化资源,满足大家多元的需求。

在曲阳社区的一次调查中,居民提出最希望学习的是街舞,于是社区文化中心立刻行动,设置各种时尚舞蹈课程,如今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街舞,还有肚皮舞、有氧操、跆拳道等。

郭奕虹说,除了不间断地把现成的文化“美食”配送到居民家门口,社区文

化中心还主动向市一级的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下单”预订各种“文化大餐”。5月27日当天的“端午诗文吟诵会”以及社区放映的上海解放60周年专题影片等,都是按“菜谱”预订来的。

在上海,通过政府采购为社区推出“菜单式”的文化节目并“按需配送”,已试行多年。目前,上海全市建立了东方宣教中心、东方大讲坛、东方社区学校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制作或从文化市场购入展览、节目、讲座、教育等资源,再制成“菜单式”目录。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可按需自主选择,预订形形色色的文化“美食”。

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侧记

社区文化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公司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侧记

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办事处社区文化中心民主评议自查报告

31号关于建设灵武农场社区文化中心的请示

农场新农村建设侧记

农场新农村建设侧记

部门自身建设侧记

社区工会职工之家建设活动工作总结

365天敞开大门的“快乐之家”——上海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侧记
《365天敞开大门的“快乐之家”——上海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侧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