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相互感恩,始得和谐

发布时间:2020-03-02 06:3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相互感恩,始得和谐

——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坐在静若无人的考场里,眼看着“感恩”两个字,脑海里忽地就跳出您的形象——您披着晨曦匆匆赶往学校,您忙着备课奋战在银色的雪夜,您不顾酷热遨游在书的海洋之中„„您的恩情,恰似滚圆剔透的鹅卵石,静立在我记忆的小溪里,永不消失,永远闪光。

只是想起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至今我都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那天,您带来我们班语文考试成绩不佳的消息,然后将一肚子怨气发向班上的差生,进而历数您的苦处,痛斥我们不感念您的恩情、不用心学习的行为,并大力颂扬他班同学的先进事迹,您甚至说您再也不想教我们了。

那一天,您始终冷漠地、高傲地斜视着我们,就像是一个施舍恩惠的财主等待着乞丐的叩谢一般。可是,我们不仅没有跪在地上叩拜老师您的大恩大德,反而有不少同学心生不解、乃至怨恨。——师生关系如此紧张,老师,您没有责任吗?

是的,学生感恩于老师,乃天经地义。这个话题已经热议了千百年。可是,老师该不该感恩于学生呢?我说,该。

或许您会说,学生没有给我钱,没有送我物,也没有给予我生活上的帮助,何恩之有啊?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正是因为有了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才有了教师这个职业,才有了老师们进修提升的原动力。给予我们工作岗位,是不是恩情?促进我们发展,算不算恩情?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没有恩情?这一切,都是学生给予的,我们怎能说学生无恩于自己的老师呢?

一个老师,如果在内心里感恩于自己的学生,那他就不仅只是执著于教书,更会专注于育人——他会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他会充满爱心,关怀每一个差生;他会不惧困难,与学生共担风雨„„老师,这一切您也做得到!

人们常说要感恩于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恩于我们。这种认识,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相互感恩,就会让矛盾越走越远;相互感恩,就会让心灵越来越近。试想,在一所学校里,如果老师与学生相互感恩,领导与老师相互感恩,那里一定是充满关爱的和谐校园;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父母与子女相互感恩,丈夫与妻子相互感恩,那里一定是温馨和谐的幸福港湾。推而广之,在一个社会里,如果公民与政府相互感恩,公民与公民相互感恩,又何愁和谐社会的建成呢?反之,如果有人总以施恩于人,等待回报的心理与人交往,不就会带来猜疑、抱怨乃至愤恨吗?那还能叫和谐的人际关系吗?

尊敬的老师,我们就要告别您了,您的教育和恩情将会变作我们奋进向上、报效社会的动力。临别之际,我也送您一句话:做一个感恩于学生的老师,用自己的努力去构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这是您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此致

敬礼!

您的学生

2005年6月20日

【得分点品评】

这是一篇见解独到,充满智慧的佳作。作者以一名学生的身份,委婉地批评和直率地劝告了自己的老师,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本文具有以下两个亮点:一是重视营造良好的谈话氛围。作者写信的目的,是要对老师的做法和想法提出异议,但是文章一下笔就写自己回忆

老师辛勤工作的形象,并说“您的恩情,恰似滚圆剔透的鹅卵石,静立在我记忆的小溪里,永不消失,永远闪光”;结尾处再次强调老师的恩情将作用于“我”的人生。这些表述,是作者真实心理轨迹的印记,也是客观冷静分析和认识人物的标志,更是拉近与被劝谏老师的距离,从而让对方静心倾听、认真反思,直到接受劝说。让作者愿意听,是作者做出的一大努力。

二是作者依次提出自己的全新的观点。行文中,先后提出了“我铭记着老师的恩情”、“老师也应该感恩于学生”、“相互感恩,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其中,“老师也应该感恩于学生”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说法,开辟了认识的新天地,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勇气和自信;“相互感恩,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的观点契合时代主题,具有建设性的意义。这三个观点逐层深入,渐次显现文章立意的高远,给人以颇多的启示。

中考满分作文:相互感恩,始得和谐

因为感恩 始得和谐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一周工作总结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沧海霁月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说句心里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孟宇作文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童年

(中考满分作文)得作文者得语文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美好家园,幸福广东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生活中的感动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相互感恩,始得和谐
《朝阳市中考满分作文相互感恩,始得和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