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咏物诗四首教学设计(高二选修)[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0:43: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3、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学重点】了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学难点】尝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媒体】幻灯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谜导入

请你猜猜下面这两首咏物诗所咏之物:

(一)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爆竹》明•黎淳

【简析】虽然我的身材瘦小,全身被扎得紧紧的,但是,我并不因而心灰意冷。等到适当的时节,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二)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元春灯谜:爆竹

【简析】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这个灯谜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这里前二句比喻的是贾元春入宫为贵妃以后,声势煊赫,从此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贾家的政敌一时之间股战战而“胆尽摧”。后二句则暗示贾元春的受宠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贾家的荣华富贵顷刻土崩瓦解。a

二、关于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 概念——咏物诗

 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咏物诗的特点——托物言志

三、读懂咏物诗的方法

1、概括事物的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精神品格)

2、体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愿望等)

3、分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侧面烘托)

四、诗作解读 子规顾况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1、诗人简介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曾为校书郎、著作作郎。长于歌诗,性好诙谐。贞元初,因作诗讽嘲权贵,贬为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自号华阳真人,有《华阳集》。顾况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

2、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咏物诗四首》教案

11咏物诗四首学案

11 咏物诗四首_教案

11 咏物诗四首_教案

咏物诗四首优秀教案

咏物诗教学设计

原创精品教案 咏物诗四首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高二选修)

高二选修

咏物诗四首教学设计(高二选修)[全文]
《咏物诗四首教学设计(高二选修)[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