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班语言《善良的小飞虫》

发布时间:2020-03-02 04:57: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班语言《善良的小飞虫》磨课叙述

——陈赛跃

一、教材分析

故事《善良的小飞虫》是一个讲述小飞虫可爱单纯,和自己的妈妈亲密依恋。在某天出去玩时,被他的天敌蜘蛛抓住了,蜘蛛本来要吃小飞虫的,却被小飞虫一番话里的那股浓浓亲情所动,放了小飞虫。而燕子也因蜘蛛的善举动了恻隐之心,放了蜘蛛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看似简单,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希望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看图讲述的方法,来进行新教学的尝试。

回顾以往的教学,我们往往采用看图讲述的方法来进行执教,要求幼儿一边看图片一边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讲述。仔细分析教材发现:原来的图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幼儿的需求,他们更喜欢那些有声有色、会动的多媒体课件,但是,对于熟悉了多媒体课件的幼儿来说,单一的PPT展示已吸引不了幼儿的眼球,制作更复杂的课件对于我们来说,又是比较困难,所以我们绞尽脑汁,寻求更加新颖的,能刺激幼儿眼球的新方法,通过不断地探索,我们想到利用皮影戏的形式创设情境,努力构建语言学习的新舞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选择了这种教具展示这次活动。

二、教学准备:

依据幼儿园活动的特点,为了给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制定出以下的活动准备:

1、情景设置:利用皮影戏的形式创设了故事情境。

2、材料准备:各种动物图片(故事中的小飞虫、蜘蛛、燕子剪影),兔子,大灰狼,大老虎头饰,配乐故事录音

在制作教具时,我们也出现了许多的困难,我们不是专业的皮影戏操作员,当然可能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难题,首先是制作皮影时,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如何让皮影能更活灵活现地将故事展现在小朋友的面前,我们进行了几次实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最终我们的皮影呈现在了小朋友的面前,事实也证明了,

皮影戏的表演,引起了幼儿很浓厚的兴趣。同时,在活动材料的制作上,由于购物及交通因素的限制,以致我们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但是,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积极寻找材料,当起了木匠,接触到了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工作。

三、教学目标

《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语言能力,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考虑,将目标定位于以下2方面:

1、通过角色对话及其行为的描述,感受善良品质给人带来的愉快。

2、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自然地认识昆虫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在理解故事的内容基础上,通过角色对话及其行为的描述,感受善良品质给人带来的愉快。

活动的难点是帮助幼儿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自然地认识昆虫与其他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五、教法学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学法:

1、情景参与法: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活动中,我们设置了树林里的情景,并通过皮影戏表演,让幼儿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以此达到目标中理解故事的目的。最后环节,幼儿自己变成小动物参与活动当中,体验森林里发生的情景,很自然的感受了大自然中的生物链关系。

2、讨论法:讨论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享。在这个活动中,讨论贯穿了整个过程,从活动开展时,直接出示三种小动物,引导幼儿这三种小动物这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整个过程,体现幼儿的大胆想象、猜测与表达,形成探究式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利用皮影戏的演绎,设计层层递进的提问设计,更自然引导幼儿去理解故事。

3、角色体验法:让幼儿跟随故事情节的发展,幼儿自己去体验故事角色的心理

变化的过程。

4、评价展示法:每个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需要,既是对幼儿这种需要的满足,又是对幼儿的一种肯定,所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并进行合理评价,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就感,使之更乐于参与这一有意义的的活动中。

六、教学流程:

第一次试课:我们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如皮影戏的操作没有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孩子的语言、思维也没有被发散开来。在第一环节教师没有让幼儿感受和体验善良的品质和感受善良品质给人带来的愉快,重点没有突出来。

第二次试课:我们改进了皮影,让皮影更活起来,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幼儿反映也还不错,但是在教师的提问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语言不够简洁,教师没有及时给孩子反馈点评;分段讲述时,到底是利用故事录音,还是教师讲述,都遇到了意见的分歧,故事录音播放配合的不够默契等等情况。

《新纲要》要求活动要遵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重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化、经验化及主动性建构”,通过孩子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磨课,本次活动最终我们设计了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

(一)出示三只昆虫,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三只小动物碰在一起会发生事情,引起幼儿对好奇心,为下面的故事做好铺垫。

(二)皮影戏情景导入,视听思结合,分段讲述故事。

有人说过:观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所以我们出示皮影操作故事情景,猜测故事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活跃气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此环节中,我们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幼儿回答的单

一、呆板的形式,而是让幼儿参与故事的发展,具体即通过间断性启发插问,引导观察“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想像猜测:“又肥又大的蜘蛛慢慢地爬过来会对小飞虫怎么做、怎么说?及“如果你是小飞虫,你会怎样说?”,抛给幼儿讨论回答,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理由,再引出故事中的蜘蛛怎样做的,是否跟幼儿的想象、猜测符合。借此学习小飞虫恳求蜘蛛的情景

以及蜘蛛的同情恻隐之心。还让幼儿参与到故事当中,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及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

(三)完整地欣赏故事

通过参与故事发展的讨论,幼儿已获得对故事初步的认识,但这时的认识是片断的。因此,在幼儿参与故事发展讨论的基础上,又引导幼儿与老师一同来完整地欣赏故事,能给幼儿一个整体的认知,这在学习故事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进一步体会,在人格化的故事情景之中,这几种小动物具有人格化的魅力——善良的品质,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初步认识、了解了自然界的生态链关系。

(四)结束环节: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中的生态链关系。

在此环节中,设计以“小朋友变成小动物们去一块分享小动物们的开心快乐的途中遇到它的天敌,并学用故事中的情景及对话去化解危机”的形式,让幼儿参与“生物链”的情景当中,很自然的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中的生态链关系。也体现生生、师生间的知识与互动。

(五)延伸教育目的,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大自然中的一些生态链,进一步突破教育目的。

在此环节中,不仅对幼儿进行简单的善良教育,而是让幼儿参与“生物链”中,引伸出如:大自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生态关系,使活动不停留在单一的活动中,而成为系统的、连续性的实践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大胆吸收各种新的教学元素,将其他领域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有技巧的引导幼儿回答或提问,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学习,使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更加有效。当然,本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有些细节部分处理的并不是十分完美,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给予宝贵的意见,相信在不断的磨合当中,会更加的完善。

提灯笼的小飞虫

中班语言:小花瓣

中班语言小黑鱼

中班语言:小蜗牛

中班语言教案:小气球

中班语言活动小黑鱼

中班语言活动《小花鼓》

中班语言活动:小蛋壳

中班语言教案《小蚂蚱》

中班语言活动:小蚱蜢

中班语言《善良的小飞虫》
《中班语言《善良的小飞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