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罗密欧与朱丽叶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3: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不同文体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以情人离别和睡药为中心的浪漫故事。这样一个故事却是一个悲剧,在小说和戏剧的两个版本中,作者对他们的塑造和描述即相同又不同。他们各自反应了不同时代要求下的人性的发展和对阻碍势力的反抗,生生死死的恋爱,无数青年男女的向往。生命是一张随时可以终止的契约,而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超越生死。《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的是两个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他们出生于两个世世代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中,虽然一见倾心却是根本无法结合的,即便如此也不能将他们的爱割裂开来,他们依旧爱得轰轰烈烈,无怨无悔。是因为爱情的凄婉,更是因为爱情的力量终究化解了世代的仇恨,这才使得人们对这部爱情悲剧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然而这如此强大的爱情,是社会命运的选择还是主人公自身性格的体现?我想答案更多倾向于后者。那么是怎样的人物把这部悲爱剧作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又是如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通过班戴洛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莎翁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作品中人物塑造的差异来体现。

关键词:爱情 罗密欧 朱丽叶 人物 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小说和戏剧都是描写了他们两人之间的秘密的爱,在这种无谓的封建家族的世仇中,卡帕莱特家族的年轻的侄子提拔特在斗殴中死于非命,罗密欧也被流放,卡帕莱特轻率的包办女儿的婚姻,致使有情人被拆散,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两人最后的死去点醒了两家父母,但是为时已晚。积怨消除的两大家族在城中为他们铸了一座金像,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小说和戏剧讲述的是同个母题的故事甚至就是同一个故事,但是两个作品在人物各个方面的塑造上又是有所差别的。

小说中,作者在文章最开始的时候就描述了罗密欧对一个冷若冰霜、从不吝于给他一个笑脸的贵族少女热烈而执着的爱,越是得不到越是爱得疯狂。这种强烈而热情的爱预示了他对女主人公朱丽叶至死不渝的爱,两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相爱。“一名异常秀丽的陌生女子突然出现在罗密欧的眼前,”“这个绝顶美丽、风姿楚楚的少女是他生平见到的任何一个女子所不能比拟的。”罗密欧对陌生女子一见钟情了,他鼓励自己要博得她的欢心和爱情,于是新的爱情战胜了他原先给予另一个女子的爱情,再也不会熄灭,直到他献出自己的生命。罗密欧对爱是非常痴迷的,为什么他对前一个女子的爱会在朱丽叶之后消失殆尽呢?最大的还是他投放出去的爱没有得到回应,对朱丽叶的爱得到几乎同等的回应让他认为是值得的。他同时又是一个善良的人,希望他与朱丽叶的爱情能够化解两家族的仇恨,但是复活节的一场惨案让这个计划无疾而终了。在劝架中无意杀死了卡帕莱特家族的人,给这场爱情增加了风险,也在无意中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在戏剧中,罗密欧的温和,热情、直率,与小说中的阐释接近。但是直率的本性和残酷的现实逼使他走向极端的道路,“墨枯修被杀死了!亲情的情分、我顾不得了。现在让火眼的复仇之神来做我的向导吧!”为了给朋友报仇,忘却了神甫要为他们家族化解仇恨的计划,报仇心切的他执意杀死卡帕莱特家族的人提拔特。我们看到他亲手杀死巴利斯,表现出一个垂死者不可理喻的疯狂。但即使是这样,善良的他对对手表达了爱心,实在不愿杀死对手;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罗密欧被流放了,朱丽叶被逼婚了,神甫给他们的计划在阴差阳错下,不知朱丽叶假死的罗密欧,不能忍受心爱的人死去,在交代好事情后,毅然决然的去陪妻子了。在死面前毫无畏惧,使得他的形象在封建落后的时代煜煜生辉。

朱丽叶美丽纯洁,忠贞不屈,同时善良温和。小说中,一开始她不清楚罗密欧的真实身份与他一见倾心,热烈相爱,后来知道了一样不改初心。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与他秘密结婚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巴利斯再结姻缘。她几次用智谋骗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戏剧中,她是明白罗密欧是蒙特鸠的独子,不顾家族宿怨的禁忌和父母安排的婚姻,大胆地接受罗密欧的爱情,想与他结合白头偕老。多愁善感的她,与罗密欧在神甫宣誓结婚时,“啊!这样轻盈的脚步永远磨不坏这铺地的坚石板,一个情人可以跨上夏日空中飘荡的游丝而不会栽下来,快乐是这样轻飘飘的。”在得知要嫁给巴利斯她说“还不如要我从城门楼上跳下去;在盗贼出没的街道行走;藏身在蛇鼠丛集的地方。”对爱情的忠贞使她无所畏惧,即使是要她走进一座新坟,藏在一个死尸的殓衣里。为实现美满的婚姻,她用心良苦,靠假死躲过与巴利斯的婚姻,期待与真正所爱的人结成良缘。从“死亡”中醒来的第一句话是询问自己的丈夫,当得知丈夫已死,便毅然真的殉情,决不苟活。

两个作品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很大一部分上是相似的。对爱情的热情、执着,矢志不渝。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班戴洛眼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表现出来的对家族命运的抵抗比较弱,对仇恨的化解、渴望和平的愿望比较强烈。罗密欧出于自卫无意间杀死了提拔特,希望和平的他留在原地等待公爵的审判。朱丽叶对于罗密欧杀死提拔特,更多的是哀悼自己的爱情,对于堂哥的死表现的没那么突出。在莎翁的眼中,家族束缚了两人的爱情,对其抵抗力是强的,他们没有那么在乎两家的仇恨。爱是他们的,家族仇恨只要不阻碍他们也不重要。提拔特的死是罗密欧的复仇,朋友的仇不会因为他与朱丽叶的爱情而放弃。提拔特倒下了,他逃了,虽然无可避免地放逐了。逃与不逃,把两个罗密欧区别得很明显了。朱丽叶得知堂哥被杀死了,她并不一味哀悼爱情,她会埋怨罗密欧杀死了堂哥,又庆幸不是罗密欧被杀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两对主人公既一样又有区别。他们的爱情同样为世人所折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一样的悲剧一样的辛酸。

参考文献

林富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魂”----人文主义精神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8 30 世界中篇小说经典文库.意大利卷\\吕六同主编.-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6.3 莎士比亚全集28中英对照《罗密欧与朱丽叶》 梁实秋译.中国电视出版社 远东图书公司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观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4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