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师范生三笔字考试资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0: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文房四宝是指: 笔、墨、纸、砚。小而言之是:宣纸、湖笔、徽墨、端砚

2.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汉字的构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3.“五笔执字法是指”: “按”“压”“钩”“格”“抵”。

4.写字姿势可概括为八个字: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5.“楷书四大家”是指: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頫(赵体)。

6.“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7.“天下第一行书”是指: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8.“圣书”是指:能使自身得到休养的书

9.我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而溯到三千年的:《出师颂》 10.“五体书”就是指--------五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二、选择题(10分)

1、下列书法家宋四家之一的是(A

A.米芾 B.王献之 C.李 D朱熹

2、《史晨碑》属于(D )作品

A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

3、下列文房四宝中,产于安徽的有(C

A端砚 B 湖笔 C 宣纸 D 夫江纸

4、执笔的原则是(B

A 而实B 虚而宽C 虚而实 D 实而虚

5、下列书法家以草书著书的是(A

A 钟繇 B 欧阳询C 马阳冰D 张旭

三、判断题

1、清代书法家中,王文志号称“淡墨探花”,刘墉被称为“淡墨宰相” ( 错)

2、书法史上四大楷书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苏东坡 (错 )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品是《蜀素帖》 (错)

4、魏碑指三国曹魏时期的碑训作品 (对 )

5、《艺州双楫》作者康有为是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 (对 )

四、谈谈你在练习毛笔字的时候是如何进行临摹的。(120字以上) 填空题

1 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汉字,汉书的构造“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2“五字执笔法”指押,钩,格,抵,

3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4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頫

5“天下第一行书“是指《兰亭序》

6书圣是指;王羲之

7我国最早的书法作品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 甲骨文

选择题

1《史晨碑》属于(D)什么作品?A楷书,B行书,C草书,D隶书

2下列文房四宝产生于安徽的有(C)?A端砚B湖笔C宣纸D夹江纸

3执笔的原则是(B)?A紧而实 B虚而实C虚而紧D实而宽

4下列书法家以草书著名的是(D)?A钟繇,B欧阳询C李阳冰D张旭 判断题

1 1, 清代书法家智能光,王文志号称“淡墨探花”,刘墉被称为“浓墨宰相” (对)

2, 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代表作是《蜀素帖》 (错)

3, 魏碑指三国曹魏时期的碑刻作品 (错)

4, 《艺舟双楫》的作者康有为是著名的书法家和政治家 (对)

5, 学习钢笔书法,首先要求正字,正字就是使汉字形体标准化,使用规范字 (对)

6, 根据《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范,《简化字总表》中繁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错) 谈谈你在练习毛笔字时是如何进行临摹的?(要求120字以上)

五,钢笔字填空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从(2001年)开始实施

2,熟悉钢笔字时,正确的书写姿势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钢笔的字法的用笔包括(机笔)和(运笔)

4,书写钢笔时,对基本壁画的要求至少要做到有(力感)和(动感)

5,基本笔画的运笔过程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

6,临帖的基本原则是:始而形神兼备,终而写出自己的风格

7, 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结构安排应做到:计白当黑,以中宫为精神挽结处,注意各字体的字形特征

8, 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根本区别在于:笔的构造的不同因而有写法有差异

9, 《简化字总表》的出版时间是(1964年),现在使用的《简化字总表》应该以(1986年)发表的为准

其他毛笔书法参考知识

1.书法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内容

2.笔法也称为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关键要素,是书法技法的核心

3.字法又称为结字,结构,指每个字的外形及其内部偏旁,点画关的处理方法

4.章法即篇章之法,指安排布置书法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5.“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

6.墨有五色,分别是,浓,淡。干,枯,湿。

7.当代常用的字体有五种,分别是专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8.用笔的方法有中锋与侧锋,藏锋与露锋,提按,节奏,笔势。

9.清乾隆称为“三稀”的作品是《中秋帖》,《快雪时晴帖》,《伯远帖》

10.“初唐四家”是指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1.“宋四家”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2.篆书的鼻祖是李斯

13.楷书的鼻祖是钟繇

14.草书的鼻祖是张芝

15.书法作用纸是宣纸

16.书法作品常用的幅式有11种:尺牍,手卷,中堂,条幅,对联,斗方横幅,册页,屏条,匾额,扇面。

17.书法临写和摹写各有三种方法

临写:对临,背临,艺临

摹写:双钩法,单钩法,映格法。

2 常见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种

篆书是秦国的通用文字代表作有周宣王太史籀著《史籀篇》篆书的代表作有《石鼓文》(大篆)、《峄山碑》(小篆);代表人物有秦代的李斯、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吴昌硕等

隶书形成于秦,代表作有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鲜于璜碑: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 礼器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

曹全碑:汉代隶书。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华山碑 :汉代隶书。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史晨碑 :东汉隶书。碑体两面刻字,又名《史晨前后碑》,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庙碑》。 乙瑛碑 :汉代隶书。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刻于永兴元年(公元153年) 六月,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 石门颂 :汉代大型隶书摩崖石刻。全称为《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衡方碑 :汉代隶书。 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楷书是在汉朝时以隶书字体作楷法加以改进的书体,代表作有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

行书一般被认为起於东汉刘德升,至魏初钟繇稍变其异,二王造其极致。代表作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草书形成于汉代,代表 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兰亭集序为审美被称为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由多方书籍记载来看 应是宋代米芾最先说的(不过我没考证过) 其实后面还有一些人由此跟进 比如元代鲜于枢管颜真卿的为“天下第二行书” 还有苏轼的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等等 可见古代的文人也是无聊的紧 呵呵

至于为什么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叫法 首先 从书法自身来看 两晋时期由于士族崇尚黄老和清谈风气的影响 书法上的风格也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笔势和神韵 由行书的特点来看 点到为止 随意发挥 更符合魏晋风骨 故此两晋书法以行书为极盛 也是中国书法史中行书成就最高的一个年代 而。。。。现在存世的只是摹本 不过其文通篇气息淡和空灵 潇洒自然 无雕琢之痕迹 自然天成 而且最为后人称道的是通篇凡是相同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 如“之”、“以”、“为”等 各有变化 特别是“之”字 变幻出二十几种不同的笔法

确是堪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并且其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传为王羲之当时醉酒后的作品 醒来后王又写多幅 却均无第一幅的神韵

其次 从历史角度来看 从南朝开始 王羲之的书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 而这篇也就随着水涨船高 及至唐代 太宗李世民最喜欢这篇字 甚至令当时朝中大臣也要学 更使得此书大盛 可惜真迹后来被他陪葬了

总结来说 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而王羲之的真草又被喻双绝(真体 是指从汉魏到隋唐以前的过渡性楷体 特征是楷中有隶)还有太宗皇帝帮他宣传 后世历代书家也都推为“行书第一” 而且王羲之本人也曾被评上了草圣、书圣等名号 他的巅峰之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也不足为奇

王羲之的行书有如行云流水,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唐太宗赞叹它“点曳之工,裁成之妙”。黄庭坚称扬说:“《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兰亭 3 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每一细部。略剖其横画,则有露锋带锋等,随手应变。其竖画,则或悬针,或作玉筋各尽其妙。其点,有斜点、出锋点、曲头点等等。其撇,有斜撇、直撇、短撇、并列撇等等。其挑,或短或长。其折,有横折、竖折、斜折。其捺,有斜捺、平捺、回锋捺、隼尾捺等。其钩,则有竖钩、竖弯钩、回锋减钩。点、撇、钩、横、竖、、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兰亭序》,每一字都被王羲之创造出一个生命的形象,有筋骨血肉完足的丰驱.且赋予各自的秉性、精神、风仪:或坐、或卧、或行、或走、或舞、或歌,虽尺幅之内,群贤毕至,众相车现:王羲之智慧之富足,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重字的别构上。序中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各具独特的风韵。重字有“事”、“其”、“畅”、“不”、“今”、“揽”、“怀”、“兴”、“后”“为”、“以”、“所”、“欣”、“仰”等,都自成妙构,别出心裁。纵览全篇,《兰亭序》中的章法、结构、用笔,显得提按得体,圆润流畅,充分表现岀晋人萧散自然的风致,无愧为“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兰亭序》更大的是书法艺术成就。它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它在当时达到人所不及的技巧境界(当然还有风格境界),它对笔与纸的驾驭能力:那种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技巧,在东晋以前是为人仰慕已久,而在当时也是同辈书家们所叹为观止的,它标志着书法从荜路蓝缕阶段走向艺术的成熟。而我们正是要学习这种成熟,因为我们希望能由此而进入书法(行书)的技巧王国。《兰亭序》用笔,在笔画的提按导送、使转运行中具有点画提按起伏的节奏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许多点画以尖锋入纸,凌空取逆势,而且取势迅疾,笔意生动活泼。善于运用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间的呼应,使点画之间脉络相通,意气流动。其牵丝映带,揖让挪移,则又气脉贯通,俯仰有情,这样增加了行书的灵动性和呼应关系。这虽然是王羲之酒后所写的一篇草稿,有几处涂涂改改的地方,但正因为作者无意于求工,反而下笔随意,潇洒自然,气韵生动。这件书法,通篇气息淡和空灵,不激不厉。布白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每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偶有略松略紧之处。行行长短配合,错落有致。结构极尽变化,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衡,强调对比。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最为突出的是20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展,或藏锋收敛,或端正如楷,或流利飞动,达到了多样与统一的艺术效果。在用笔上,看似无法而万法皆备.中国书法成功申遗的意义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品类。中国人民大学有关学者所做海外文化调查表明,中国书法第一次超过中国京剧,成为海外人士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符码。据悉,近几年来,韩国准备向联合国申报他们的“书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用这个名称取代中国书法。事出之后在中国书坛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可喜可贺的是,我们中国的书法艺术终于以它永恒的魅力理所当然的占据了这个位置。对于中国书法走向世界,更好地让世界各国认识中国书法艺术,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书法与世界其他艺术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遗的成功结束,意味着中国书法保护工程的开始。如何促使书法在当代社会能够按照其艺术规律健康发展等等,将是一项比申遗更重要、更复杂、更浩大的工程。”通过申遗可以唤起人们对这门艺术的重视,但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把书法高高“供”起,更需要在社会上烘托起习写书法、欣赏书法的氛围。中国热爱书法的人数有千万大军,但电脑则使书法的普及和延续受到相当的影响,通过申遗可以让国民重视书法文化。体现了 中国自警并捍卫自己的文化权利。让我们重新认识书法在文化战略中的位置。书法是古老的艺术,但它在全世界的定位跟西方所有艺术都不一样。书法的抽象性影响了西方整个二十世纪抽象艺术。可以说,书法面对西方来说,具有更新的吸引力,让西方人感觉到东方的艺术魅力。书法这一名称,书法这一艺术门类,书法这一大国文化形象,书法这一悠久历史,都是不能丢掉的,更不能被他者遮蔽。我们追求的东西未必能得到,而我们不珍惜的必然会失去。书法申遗是走出中国书法文化危机的努力。

师范生三笔字考试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

师范生三笔字考试笔试参考资料

三笔字考试资料1

三笔字资料

三笔字资料

三笔字考试

师范生三笔字考试资料
《师范生三笔字考试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