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秀备课组长申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6: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东湖开发区优秀备课组长参评申报材料 尽 职 尽 责 推 进 备 课 组 建 设 群 策 群 力 绽 放 美 丽 的 花 朵

——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数学备课组长张小林

张小林同志,1977年出生,2001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对教育教学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有献身教育、献身教研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密组织并积极带领武汉市光谷第二高级中学数学备课组,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挥下,做了大量扎实的教研引领、教学指导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连续5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连续8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与同事之间有着密切的合作精神。2009年被评为东湖开发区优秀青年教师,2007年12 月被评为东湖开发区“优秀班主任”,2005年9月被评为东湖开发区“优秀教师”, 连续4年被评为校骨干教师和区数学教研员。5年的毕业班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创造了本校高考历史一次又一次的辉煌,我亲手送走了我校的第一位飞行员舒汪洋同学和第二位飞行员程健同学。2007届我所带学生朱德沁同学高考数学达142分,创造了我校数学高考历史最高分。在东湖开发区2007年度备课组评选中我的备课组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在东湖开发区2007年度备课组评选中我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长”;同时在东湖开发区2008年度备课组评选中我的备课组又一次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在东湖开发区2008年度备课组评选中我又一次被评为区“优秀备课组长”。在武汉市2005年高中课堂教学评比中我获得贰等奖,在区教学大比武中我获得三次区二等奖。2001年我的第一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上发表,我的论文在全国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三等奖,在省级报刊《科教导报》中我发表了8篇论文,在市年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区论文评选中获得一次一等奖和一次三等奖。

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春

蚕,到死丝方尽;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今生为人师,我无怨无悔,我愿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一个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就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有幸担任数学备课组组长,一方面,深感有一种压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一股动力。我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劳动既是个体的创造性努力,需要发挥个人的才智,熟练地驾驭教材,调动学生;又是集体力量的合作,需要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新形势下,课程改策的新理念,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在担任数学备课组组长期间,我以学校的大局为重,从一个老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出发,尽力充实提高自己,尽职尽责组织和带动全组教师开展备课组活动。

一、要做学习型、反思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基本功是教学的重要基石,而备课组长不但要有扎实强硬的教学功底,更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因此,作为备课组长,自己必须要做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要向书本学习,广泛地阅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与时俱进。有了理论指导和理论依据,备课组的活动就不会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也为我日后的创作和教科研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自订《备课组建设与研究》一书,并经常借阅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智慧,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素养。。每学期自学读书笔记达到10000字,并撰写读书心得。还注意收集教育教学新信息,收集后先自学、自悟,结合自身教学进行实践,不断扩大教育信息量,力求教学上扎实、求新。还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向专家学习。即使是水平和能力比自己低的人,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总结他人的失败,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领悟,在反思中提高。因为只有自己首先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带动全组教师的学习和反思,引领大家由“职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作为数学教师和数学备课组组长,每学期我都主动上研讨课,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真实问题、确立研究主题,通过“说课”“磨课”与“评课”活动来反思教学、寻找差距,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将各阶段的资料、教后记、听后感、反馈梳理、调整意见等收集起来,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案例,既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又引领其他教师共同发展。作

为备课组长要站在教学前沿,及时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掌握教育规律,提高对教育理论的认识,还能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经常性反思,从中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学上的一些做法,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需要在变化扬弃中,使我们的教学日趋完善,让备课组的活动更加有活力。

二、尽职尽责推进备课组建设

备课组长要做个有心人,要靠智慧点燃智慧,引领教师主动地参与。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收集、总结、思考教师教和学生学习中的普遍性问题,在备课组活动过程进行交流、探讨。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围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开展工作。把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放在突出位置。并能建章立制,每一学期、每一星期都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教研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每学期预备周,组织本组教师,研究本学期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教育、教研、校本培训规划,制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针对性、前瞻性的学期活动规划。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任务分解安排,教研活动分解安排,周问题征集与备课责任人分解安排,新教法示范、新教法实验、青年教师汇报课时间安排等。并于第一周组织本组成员学习讨论,集体研究,完善改进,形成定稿后,每人一份,并上报学校教导处,遵照执行。

2、监督、指导、策划、协调集体备课,每周星期三下午:4:00--5:00为数学组集体备课时间,以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研究为制度化形式。(1)本周问题征集与备课责任人,提前一星期准备预设性电子教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教材疑难、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方案、注意事项、及周训练题等,前瞻性、预设性打印出初稿,或将电子文档拷贝分发给本组其他成员;(2)集体讨论,研究完善。每人都深入研究,提出个性化修改建议;(3)周主备人根据以上研讨情况,修改补充,打印出可行性共享教案、制做好周训练试题;分发给同备课组教师使用;(4)参备人,根据本教学班学生具体情况,对共享教案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增减,微调,形成自己

的具体可行的实际教案。(5)教师,按照自己个性化修改之后的实际教案,创造性、升华性作课。(6)交流教后感想感悟,进行反思性补遗性总结性研究,并指导下一周备课。平时遇到、发现教学中的小问题,随时随地研讨,随时随地解决。经常性的以小课题,小专题等为研究对象。教研氛围自由、宽松、愉悦、和谐,既有观点的碰撞火花,又有理论的共识升华。目的是最优化、最科学的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有序开展观摩教学活动, 每学期组织四次大型观摩教学活动; 每月组织一次小型观摩教学活动。有特级教师教学艺术展示课,师带徒教学方法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新教法推广观摩课,新教法实验研讨课,外邀专家讲座课等。每次观摩教学课后,及时评课,评课重视实效,先由讲课教师介绍本课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材展开方法、教法设计思想等。而后听课教师评课,不但发现挖掘讲课亮点、特点、值得推广学习的独特之处,而且也提出个人见解,既有欣赏性评价,也有创新性建议,又有批判性指导,还有比较性探讨,做到既诚恳真实,又观点明确;既充分肯定,又深刻剖析,既不指责过失,又不回避问题。听课教师有收获、有感想、有借鉴;讲课教师有反思、有感悟、有提高。

4、认真配合学校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月考核,每学期预备周、期中、期末,分别举行一次教案,教学计划,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试卷分析,学生平时成绩登记册,教研总结论文等教学常规的全面检查。并进行分项量化打分,记入量化考核情况登记表,作为期末总评的依据之一。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有关成员。优秀者,由教导处表扬。需要改进者,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因为管理严谨、科学慎密,全体成员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备课量充足,练习卷批阅分析及时,质量分析册和积分册完整,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团结协作,优化备课组建设

利用优化教研资源,努力提升全组教师的教学研究力、教育信念力、教学技术力、课程建设力、团队协作力。配合教导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新老教师结成互帮互学小组,实行师带徒,老带新等结对活动。并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书,定期考评并跟踪考核。并把考评考

核结果记入个人成长档案。新老教师都得到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效果显著。

推进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活动;鼓励并指导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教研任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对青年教师,树标引路、传授带动、适当加压的方法使中青年教师,勇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促使专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写出了不少较高水平的教研论文。在校内形成了上下贯通,群体发力,有序规范的教研氛围。使多位中青年教师成长为校有影响的教学主力军。

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请进来让专家传经送宝。还注重开发校本资源,组织本校部分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作专题报告和教学艺术展示课等。主动热情并真诚关心每一个同志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同志中谁有事、有病总是主动看望、帮助代课。经常与组员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想方设法的增强教研组的活力和凝聚力。经常用个人奖金或稿酬,与同志共欢乐。请组员欢聚一堂,或吃饭,或娱乐。有时外出学习、考察回来总不忘带些水果、小纪念品等分给同志们。同志们之间,也经常不断的互相联络、相互照顾,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组员之间亲密无间,形成了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和谐凝聚,空前团结,具有特别守纪律,特别有效率的教研集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担任备课组长既要考虑别人不曾想到的问题,又要做别人不曾做的事,但是我也有很多收获,使我从同伴的教学中学到了自己不曾想到的好的教学方法,也使我也在教学研究创新的道路上逐渐地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个性特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担好备课组长这个重担,和所有数学教师一同在课程改革中探索追求,让学校的数学教学绽放出更加鲜艳的花朵。

优秀备课组长发言稿

优秀备课组长申报材料

备课组长总结总结

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发言稿

备课组长总结会

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总结

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计划

优秀备课组长申报材料
《优秀备课组长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